一段成功的联姻,文成公主的远嫁

藏族的祖先是吐蕃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之上,祖祖辈辈过着农耕和游牧的生活。

在贞观三年的时候,当时只有13岁的松赞干布成为吐蕃的第32代赞普。

一段成功的联姻,文成公主的远嫁

文成公主的远嫁

当时吐蕃是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但是松赞干布为人十分沉稳,做事异常果敢,用铁血手腕平定叛乱,经过了三年时间的征战,再一次统一了吐蕃,将都城迁到逻些,也就是现在的西藏拉萨,还制定了官制,又制定了法律,建立奴隶制政权。

松赞干布十分向往唐朝的文化,他很希望能够娶到大唐的公主。

在贞观8年的时候,松赞干布派出使臣,带着许多丰盛的礼物,前往大唐向皇室求婚。

在那个时候,唐太宗并没有同意他的求婚,使臣回到吐蕃以后,向松赞干布回报说:“大唐的皇帝一开始是同意我们的求婚的,但吐谷浑王诺曷钵也去访问了唐朝,在他的干涉之下,唐朝的皇帝又拒绝了我们的求婚,这肯定是吐谷浑王诺曷钵在中间说了我们的坏话。”

松赞干布一听,勃然大怒,立马就发兵攻打吐谷浑,之后占领其大部,将大部分的吐谷浑人赶到了青海湖的北部,还将兵锋直指唐朝的松州。

一段成功的联姻,文成公主的远嫁

文成公主的远嫁

松赞干布一边以武力威胁,一边派出使臣前往长安,放话说:“我们是来迎接大唐公主的,如果不将公主嫁给我们赞普,我们国家的军队马上就到!”

话说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又岂是被吓大的,吐蕃攻打了唐朝的属国吐谷浑,就已经让唐太宗大为不爽,这次又公然逼婚,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马上派遣吏部尚书侯君集,让他率5万大军增援松州,讨伐吐蕃。

大唐与吐蕃双方一交战,大唐就将吐蕃军队打得大败。

松赞干布见唐朝那么强,内心是害怕也是佩服。在公元640年的时候,他派遣路东站带着黄金5200,珍宝数百件,前往长安道歉并且求婚。在松州之战胜利以后,唐太宗就已经想要安抚吐蕃,于是就将宗室的女儿封为文成公主,把她嫁与松赞干布为妻。

一段成功的联姻,文成公主的远嫁

文成公主

在公元641年的时候,唐太宗就派礼部尚书,也是当时的江夏王李道宗,带人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这支队伍还携带着丰盛的嫁妆:有各种各样的日用器皿,绫罗绸缎的衣服,各式珠宝,同时还有一些历史、文学的书籍,谷物种子等等。这支队伍当中甚至有文士以及乐师、农业技术人员。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送亲的队伍停在柏海稍事休息。松赞干布率领着群臣来到柏海,见到了大唐使臣李宗道以后,纳头便拜,行了子婚之礼,将大唐作为吐蕃的上国。当送亲和迎亲的队伍,来到逻些之后,那些吐蕃人身穿节日的衣服,热情的欢迎着大唐这位不远万里而来的赞蒙,也就是汉语王后的意思。

松赞干布乐不可支的对自己的下属说道:“我的家族,从来就没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能够迎娶到大唐的公主为妻,实在是我的幸运,我一定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作为一个纪念,让子孙后代们都知道。”

一段成功的联姻,文成公主的远嫁

文成公主

​很快,美轮美奂的布达拉宫就建成了。文成公主到吐蕃和亲的时候,带来了很多佛经佛像,还有许多有关医药、工艺、生产等方面的书籍,甚至还带去了大批的粮食、生产工具和蔬菜种子。文成公主还教吐蕃的妇女刺绣纺织,还给吐蕃人民带去了水磨,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利用水利资源。之后唐朝还给吐蕃送了蚕种,还派去一些养蚕、造纸墨、酿酒等的工匠。

松赞干布受到文成公主的影响,也信奉佛教,还建造了大昭寺,把公主和亲时带来的释迦摩尼像供奉在大昭寺内。

一直到现在,拉萨的布达拉宫,以及大昭寺内,仍然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