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閒置宅基地從“廢柴”到“聚寶盆”:江蘇盱眙的經驗

4月2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佈《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8~2019)》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農村宅基地空置率為10.7%,樣本村莊宅基地空置率最高達到71.5%。村莊宅基地的閒置率呈現東部最高、西部次之、東北第三、中部最低的格局。另據測算,全國約有360萬畝農村宅基地空置。

農村閒置宅基地從“廢柴”到“聚寶盆”:江蘇盱眙的經驗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也曾表示,目前農村空置宅基地有3000萬畝,相當於目前所有城市建成區的37%,比城市目前所有的住宅用地的總量還多。

農村宅基地閒置率如此之高,相信大家並不意外。

根據《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8年底,全國農村戶籍人口56401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多達17266萬人。

所以,多數宅基地處於空置狀態。

資源本身不創造價值,只有利用起來才會產生價值,甚至當宅基地閒置的時候,因為會有折舊在裡面,不僅不創造價值,反而還會消滅價值,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

農村閒置宅基地從“廢柴”到“聚寶盆”:江蘇盱眙的經驗

2018年我國城鎮化水平為59.6%,未來大概率會繼續增長到70%,也就是會有2億左右的農民進城落戶。到時農村宅基地的閒置規模將會更大,我們不能讓它閒置,閒置等於資源的浪費,更加脫離了農村土地改革的本質,因此宅基地退出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如何喚醒這筆“沉睡”的龐大資源,變閒置的資源為創造價值的資本,將改革紅利釋放到鄉村振興建設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時代課題。

其實早在2016年,國家就在探索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並且試點工作已經低調啟動,試點的具體路徑是:①調研宅基地空置率;②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③補償宅基地金給農民(補償價格掛鉤當地商品房平均房價);④退出宅基地變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農村閒置宅基地從“廢柴”到“聚寶盆”:江蘇盱眙的經驗

我們通過江蘇一個真實案例,來看農村宅基地變廢為寶、變資源為資本的全過程。

2017年5月,江蘇盱眙縣開展農村宅基地有償退出試點,霍山村是首批試點村之一,全村有640戶農戶自願參與,涉及宅基地面積共1100多畝,平均每戶拿到補償款12.34萬元。

有償退出具體由縣國有企業天源水務公司負責操作。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天源水務公司提供補償,標準為1.7萬元—2萬元/畝,其中不少於70%的費用支付給農戶,其餘給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退出後不再享有原宅基地範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承包管理權和林權等,這些權利收歸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統一經營管理。退出宅基地上的房屋由具備資質的房地產評估公司評估後,另外給予補償。退出後騰出的土地,由公司負責平整復墾成耕地後,經上級國土部門驗收批准,到有關交易市場轉讓出售土地使用指標,每畝可得到30萬元—50萬元的收入,企業扣除各種成本外,所獲收益繼續用於農村土地整治。縣裡還出臺獎勵政策,鎮裡每完成1畝農村宅基地的退出和復墾,進入建設用地指標儲備庫,縣裡獎勵3萬元。

農村閒置宅基地從“廢柴”到“聚寶盆”:江蘇盱眙的經驗

實施農村空置宅基地有償退出,霍山村調動了各方面積極性,村集體受益了,每位村民也受益了。

首先是村集體的受益:農民宅基地退出補償款30%歸集體所得,每畝可得5100元,全村退出共1100畝,村集體共獲得561萬元的一次性收入。宅基地整治復墾後,土地面積多出近500畝,加上原來的1100畝共計1600畝,公司把耕地經營權交給村裡,按每年每畝租賃費800元計算,村裡每年可得到120多萬元穩定收入。霍山村原來是“省定經濟薄弱村”,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僅5萬元,累計負債77萬元,如今一下子摘掉“薄弱村”帽子。

至於農民,除了獲得一次性補償款外,退出宅基地後能專心外出務工,承包地流轉給他人種植,可以得到租金。村裡復墾整治土地租賃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要求優先僱傭本地農民,村民又可得到一筆務工收入。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取得土地租賃等經營收益,農戶還可得到會員分紅。

農村閒置宅基地從“廢柴”到“聚寶盆”:江蘇盱眙的經驗

因為把閒置的資源變成了有源源不斷利潤產生的資本,所以霍山村的宅基地退出改革是一個標準的“帕累託改革”,也就是大家都受益,沒有人的利益受損的改革。

祝願霍山村的改革經驗可以早日推廣開來,讓新農村建設的更加美麗富饒,成為城裡人羨慕嚮往的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