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公文審稿“必殺技”(值得收藏)

小楊是我一位好兄弟,年輕,人活泛,幹事手腳麻利,尤其善於協調各種關係,能把一些棘手的事處理得妥妥帖帖,因而深得領導器重。這不,前不久被提拔為辦公室主任,成為單位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內管家”。

在外人的眼裡,小楊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其實,在我這個老辦公室主任看來,“大內管家”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需要做一匹馬,一馬當先,馬到成功;需要做一頭牛,只問耕耘,莫問收穫;需要做一隻猴,心思活絡,行動敏捷;需要做一頭豬,忍辱負重,吃苦受氣。但小楊以前沒有辦公室工作經歷,能不能把這出戏唱好,我真替他捏了一把汗。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他就找上門來了。

俗話說,出門觀天氣,進門看臉色。一看他滿面愁容,我估摸著必定是遇到什麼煩心事了。

詢問後得知,原來是在辦文上出現差錯了,好幾次因為文稿審核把關不嚴,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起初,大BOSS還能原諒,並提醒他細緻再細緻。但不知是沒有掌握方法還是什麼原因,又接連發生了幾起同樣的錯誤,惹得大BOSS大為震怒,並放出“這個辦公室主任你幹得了還是幹不了”的狠話。

一聽大BOSS的這句話,小楊頓然感到壓力山大。他知道我當過多年的辦公室主任,所以就讓給他教教如何把關審核文稿。

作為一個深知文稿工作箇中滋味的老辦公室主任,為了讓他儘快上路,我就毫無保留地談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體會,概況起來就六個字:粗審,細查,精改。


一、粗審——把好“六關”


拿到文稿清樣時,首先進行粗審,重點把好“六道關口”:

把好發文關


審核是否確實需要行文,是否符合精簡文件的有關規定,能不發的、可發可不發的一律不發。

把好程序關


審核辦文程序是否合規,流程是否規範,擬文部門負責人和主管領導是否簽署意見。

把好協調關


審核涉及有關部門職權範圍的事項,是否經過溝通協商並形成共識,有關部門負責人是否簽署各自意見。

把好內容關


審核內容是否符合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是否準確體現發文機關的意圖,是否符合單位工作實際,是否切實具體可行。

把好文種關


審核文種是否符合《黨政機關公文處理條例》(2012版)規定,是否有張冠李戴、混用文種等錯誤。

把好格式關


審核必備要素是否齊全,排版格式是否合規,字體選用是否正確。 


二、細核——堅持“五查”

粗審後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對文稿進行細核,應堅持“五查”:

查主題


看主旨是否突出,觀點是否正確,站位是否合適,是否符合中央精神和上級要求。

查結構


看整體是否協調,層次是否清晰,段落是否分明,照應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銜接是否順暢。

查行文


看思路是否明晰,語法是否正確,邏輯是否嚴密,文題是否對應,表述是否準確。

查文字


看是否有錯別字及生造詞語、濫用簡稱、標點錯誤等問題,引用重要論述、領導批示、文獻原文、文件名稱等是否準確無誤。

查材料


看素材是否真實、典型、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引用的事例和數字是否準確翔實,能否說明問題、支撐觀點。


三、精修——做到“五改”

細核後,針對文稿中存在的問題,要進行加工打磨、修枝剪葉,使之更臻完善。具體應做到“五改”:

修改主題


對主題模糊含混、不夠突出的,論述旁逸斜出、分散遊離的,不合中央精神、跑偏走向的,都要下功夫修正,使之更加鮮明深刻,能夠總攝全局、統領全文。

修改觀點


對看法有失偏頗、提法不盡妥當、概念似是而非、推理不合邏輯、論證不夠嚴密的,要進行二次深加工,使之能站得起、立得住,經得起推敲和考量。

修改結構


對結構鬆弛,層次紊亂、賓主無序的,通過起承轉合的調整、段落位置的調換,使之精煉緊湊、詳略得當、首尾呼應、錯落有致,形成一個嚴謹嚴密的整體。

修改素材


對那些典型性不突出、價值不大、與主題無關、不具代表性的素材,要毫不吝惜地剔除,並根據需要予以增補,使之既有精氣神,還有骨頭有肉。

修改語言


對不通順的字句、不規範的用詞、不恰當的標點符號以及廢話、錯字、白字、病句、生造詞等,要竭力刪去並修改潤色,以求平實準確、妥帖恰當、簡潔通俗、自然流暢。

需要注意的是,審核修改文稿要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則,不能一味以“我”的喜好為準繩、“我”的標準為規矩,除非基礎特別差的,一般不要另起爐灶,將文稿推倒自己重寫一遍,而應本著錦上添花的態度,按原稿的語言風格、表達方式進行修改,這樣可以省心省力,提高工作效率,防止陷入文牘主義的怪圈。


聽了我的這些心得,小楊的愁容馬上為之一掃,並深有感觸地說,真是“真傳一句話,假傳一車書”啊!這些都是很具體、可操作的乾貨,我要好好領悟領悟,把你給我支的這幾招用好,爭取能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再不能因為這個而被領導批!

速看!公文審稿“必殺技”(值得收藏)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