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何处置日本战俘?

___葛某某


要知道,明朝时期可没有什么战俘保护条例的。因此,明军对于抓获的日本战俘,最后的处置方式,通常就一个字:“杀”!

在朝鲜之役中,被明军俘获的日本战俘,大部分在战场上就直接处决了。而剩下的战俘,都会被当作战利品押回北京。然后,皇帝就会在紫禁城的午门前举行盛大的“献俘礼”,来处置这些战俘。

“献俘礼”是明清两代在重大战役凯旋后,都会举行的重大国家仪式。其目的,是想以此来彰显天子之威仪,天朝之国威。

整个“献俘礼”庄严而恢弘,文武百官齐集阙下,午门楼上炮鼓齐鸣。而皇帝则乘舆出宫,在浩大的礼乐声中,登临午门城楼,端坐在早已设好的御座上。随着皇帝的落座,城楼下的将校随即将俘虏押至阙下。

之后,伴随着皇帝的一句:拿去!然后,便通过皇帝左右的勋戚把话传开,二传四、四传八、八传十六……最后,再由300多名“大汉将军”齐声高喊:拿去......

需要注意的是,这句“拿去”可不是简单的带走,而是直接交给刑部来处理。而终明一朝,对俘虏的处理都很直接,就是“杀”。除部分头目是斩立决外,其余战俘一律秋后问斩,无一赦免!所以,在朝鲜之役中,被明军俘获的日本战俘,等待他们的命运,就只有死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