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新疆库车县消防大队40年初心如磐

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爸爸,我能亲亲你吗?”“好孩子,当然能了!”这声“爸爸”这个吻,9 岁阿丽娅·马木提叫的有些腼腆羞涩,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参谋凯山·艾山看来,却犹如天籁,由衷动人。

今年 3 月全国第 56 个学雷锋活动月,正值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后的第一个学雷锋活动月。尽管脱去了军装,但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全体消防指战员换羽重生的“火焰蓝”,将雷锋精神传承的更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福利院的“儿女”来队了

3 月 10 日是周末,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再次接回县儿童福利院 35 个少数民族“儿女”回到家中过周末。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据了解,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自 1995 年建立起领养机制以来,每届大队领导班子都会到县儿童福利院认养少数民族孤儿,并利用节假日期间带他们回大队感受家的温暖和父母般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希望,领养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上午 10 时许,教导员刘小军为“女儿”努尔比亚·达吾提剪指甲,让她感受父亲般的温暖。

随后,大队消防指战员带领“儿女”们参观指战员宿舍、在红门影院观看雷锋的故事、参观荣誉室,为 3 月出生的孩子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接受生日祝福、吃生日蛋糕、接收精美的生日礼物……过生日的两个小朋友努尔艾力·艾比布拉和卡米热丁·亚森激动地说:“感谢叔叔们给我们过这么有意义的生日,我们将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福利院的孩子们回家和“亲人”们度过美好的一天,笑容绽放在脸上,阳光生长在心里,欣欣向荣,充满希望。

每年 3 月是学雷锋活动月,今年也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后的第一个学雷锋活动月。身份的转变,换羽重生的“火焰蓝”,映衬着雷锋精神更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因消防救援结缘的“亲人”

故事还得从 6 年多前说起,2013 年 4 月 29 日,吐尔逊·依米提 2 岁的儿子努尔穆海麦提卡在了公厕蹲位洞中,离地面约 7 米,他当即拨打“119”报警。到场后,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龟兹中队消防救援人员异常小心,用改锥、榔头等小工具一点点凿,洞口处用手掰。2 个小时后,洞口终于被完全掰开。在牵引绳的帮助下,中队班长郑伟以“倒挂金钩”的方式将孩子救出,并送往医院救治。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孩子吓得够呛,几乎整夜哭泣,任凭我和妻子怎么哄也哄不住。”吐尔逊·依米提说。当郑伟打来电话询问孩子伤情时,他就随口说了句,没想到郑伟不一会就来到了医院。说来也奇怪,郑伟接过哭闹的努尔穆海麦提不到 10 分钟,哭声便戛然而止。郑伟得知,吐尔逊是库车县的农民,由于家中地少,在和哥哥分家后,他带着妻儿到县城打工,夫妻俩仅靠着他卖水果的微薄收入度日。

从那之后,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全体消防指战员逢年过节都会提着米、面、油等物品到他家,有时还接努尔穆海麦提去消防队玩耍。大队领导得知吐尔逊水果生意不景气,帮他联系了一家酒店,承包了该酒店水果的全部配送工作。根据吐尔逊家的情况,大队还积极联系村委会,帮他们一家申请上了低保和廉租房。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如今,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消防指战员们与吐尔逊一家始终像亲戚一样走动着,给他们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孩子上学用的辅导教材、科普书籍等,并鼓励一家人面对暂时的生活困难,让孩子好好读书学习,长大回报社会。


消防“小爸爸”主动上门认亲

10 多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年仅 5 岁的古扎努尔·艾尼永远失去了父母。她曾经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父亲是名大车司机,母亲雇人开了几家商店,她则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

就这样,古扎努尔·艾尼在哭嚎了几天后,开始见人就躲,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70 多岁的奶奶忍痛将古扎努尔接到自己身边。一年之后,奶奶也离她而去,她被社区送至库车县儿童福利院。刚到福利院时,古扎努尔·艾尼几乎每天都绝望地哭喊着要回家

2012 年 8 月,毕业于乌鲁木齐边防指挥学院的鹫拜热江·阿里甫被分配到了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龟兹中队任职。他刚到中队当排长时,就听老班长讲过古扎努尔·艾尼的故事,当时就很想帮助她。

鹫拜热江·阿里甫在和远在哈密的母亲电话聊天时,母亲无意中说起自己和时任库车县儿童福利院副院长热沙来提·克尤木是好朋友,鹫拜热江·阿里甫抽时间代为问候。他特意来到库车县儿童福利院探望,并当即询问了古扎努尔·艾尼的种种情况,并提出认养古扎努尔·艾尼。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你才多大啊,自己还都是个孩子,怎么给她一个家!”副院长笑着拒绝了鹫拜热江·阿里甫的要求。他急了,斩钉截铁地说:“我怎么不可以,我有这个经济实力,年龄差距小还好呢,这我们沟通才没有代沟!”最后,在鹫拜热江·阿里甫的软磨硬泡之下,副院长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仅限于经济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帮助。

鹫拜热江·阿里甫那年刚 23 岁,他还不知道怎么和“养女”相处,只是给她买些新衣服和零食送到福利院里,并悄悄塞给她一些零花钱,但自从他把“养女“接到消防队玩了几次之后,发现“养女”有点依赖他了。

2012 年年底,古扎努尔·艾尼被姨姨接回家中居住,古扎努尔·艾尼高兴地给鹫拜热江·阿里甫打电话说,希望能和他一起庆祝。那天,他们一起吃了顿大餐,并去游戏厅玩了一会。从那以后,古扎努尔·艾尼和他不再生分。逢年过节,鹫拜热江·阿里甫总让古扎努尔从头到脚一身新不说,还会抽空带她出去玩,给她买好吃的。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

古扎努尔·艾尼说:“是爸爸的关心和宠爱,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长大后我也要做个像爸爸那样的人。”


据了解,从之前的橄榄绿到现在的火焰蓝,自 1979 年建队成立以来,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县大队全体消防指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行动从未间断,爱心传递一直延续。40 年来,大队全体消防指战员一直开展这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等爱心活动,筹集“圆梦助学”爱心基金 32 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 180 余名,帮助贫困群众 320 余人……一代代指战员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雷锋精神”,在库车县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县”传为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