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到底是什么?

航妈16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在孩子出生以后就买了一整套蒙台梭利的书籍看,也听了许多相关的课程,我觉得家长们都可以了解一下蒙台梭利,毕竟市面上有很多的“蒙氏早教机构”,有些是真的蒙氏,有些只是噱头。

蒙台梭利是谁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她所创办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深刻的影响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她本人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

蒙台梭利的重要发现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认为:在尊重孩子独特的个体发展的前提下,孩子在一个自由的社会环境里,可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蒙台梭利的重要发现

1. 0-6岁的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吸收性心智,包括前3年的无意识吸收和后3年的有意识吸收。在整个过程中,儿童可以毫不费力的从周围环境里吸收大量的信息,探索欲望非常强,一花一草,一个小石头,一个小纸片,都能成为他们探索的目标。

2. 0-6岁儿童的敏感期

大家对敏感期这个词应该都很熟悉了,早在100多年前,蒙台梭利发现0-6岁的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身体内部独特潜能的引导,对某些东西和动作特别敏感,展现出高度的兴趣,专注重复的做,直到满足,一旦熟悉这些动作后,就会被另一个敏感期代替。

幼儿有6个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动作及运动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社会化敏感期、感官知觉敏感期、细节或细小的东西敏感期。

比如,婴幼儿会先出现口腔敏感期,表现为吃手啃咬玩具,当手部动作发展起来后,手部敏感期就会替代口腔敏感期,幼儿会用手来探索事物,而不是用口了。



蒙台梭利教育的独特之处

1. 全人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会延伸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不是片面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生存和生活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有次序,提高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2. 蒙氏教室的秩序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蒙氏教室的环境是有秩序的,分为:日常生活区、感官区、数学区、科学区、地理区、语言区、艺术区。墙上一般不贴商业广告、图片、海报,而是在孩子眼睛的水平线处挂莫奈、梵高等人的名画。

3. 蒙氏班级是由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组成的

蒙氏班级不按年龄分班,而是把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一起,比如,新生儿到1.5岁,1.5岁到3岁,3岁到6岁。

混龄有利于促进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年龄大的孩子帮助年龄小的,年龄小的向年龄大的学习。

4.蒙氏教师的任务侧重点不同

不同于普通幼儿园的老师,蒙氏教师非常强调观察和记录,是连接孩子和环境的中间人。

有经验的蒙氏教师在没看到孩子之前不会告诉家长,孩子该从哪里学习,会达到什么结果,而是在见到孩子以后,通过观察,再确定孩子的各方面发展起点。

蒙氏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程度,不同特长制定专属的针对性教学计划。

所以,这种理念在人数很多的普通幼儿园里恐怕难以实行。

4. 经典的蒙氏教具

蒙氏教具是现在很多早教机构,幼儿园都会用的,它是蒙台梭利博士根据孩子自然发展的需要亲自设计的。

教具不同于玩具的意义在于:教具本身具有自我教育和错误订正的功能,从而使孩子在探索这些教具的同时,不知不觉的逐渐掌握感官、数学、语言等方面的技能。

蒙氏教具在教室里的摆放也是有规律的,不是随意放的,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很有秩序,也是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



如果按照蒙氏教育理念的标准,可能很多蒙氏早教机构都是不合格的,都只是噱头而已,真正的蒙台梭利学校每月学费很贵,普通工薪阶层只能望而兴叹,但是,个人觉得,读一读蒙台梭利的书籍学习她的教育理念,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蒙台梭利也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我觉得她的理念完全可以在家中实施,比如:

  • 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做家务,划定区域让孩子学会什么东西摆放在什么地方,自己洗手、脱衣服、脱鞋等。
  • 尊重孩子的敏感期发展,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活动,比如,孩子的手部敏感期到了,喜欢扔东西,我们不应该呵斥制止,而是尊重。

另外,可以买一些蒙氏教具给孩子玩。

我给我家宝宝买了不少蒙氏教具,在孩子玩的过程中能观察到他特别专注,不得不说,这些教具真的很有魔力,虽然不是五颜六色,不带灯,不带音乐,就是些木头做成的教具,但是,孩子拿到手,立刻就着迷了,并且能观察到他是如何自己发现摆错了,再自己纠正,重新摆,自觉的按照颜色分类,自觉的配对形状。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蒙氏教具具有自我纠正的功能,家长切记不要这样做:

  • 不要事先告诉孩子该怎么玩。
  • 不要急于纠错,说摆错了,放错了。
  • 不要打扰孩子,一会喂水一会吃水果。
  • 不要急于帮助孩子,也许他再摆弄几下就自己解决问题了。

不管什么教育理念,父母首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始终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注:文中蒙氏教室图来自吴晓辉的书籍《0-6岁敏感期影响孩子一生》。


我是坚持科学育儿的墨仔妈妈,一名纽诺婴幼儿睡眠顾问,希望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方面的经验,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养育孩子不仅需要爱,还需要知识

墨仔妈妈育儿


最开始知道蒙台梭利,是在公众号的文章里看到有妈妈分享蒙台梭利的早教游戏。

看到用夹子夹毛球,把两杯水倒来倒去就能促进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让他更聪明,当时的我觉得既新奇又有趣。

后来通过看书,去中科院学习课程,我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下面和大家分享几个蒙台梭利教育的特征,帮助妈妈们更好地判断什么是蒙台梭利。

1、以儿童为中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会主动地学习。成年人的作用不是教导孩子,让他们听话、服从,而是给孩子提供协助。

在蒙台梭利的学校里,老师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环境的一部分。他们会给孩子布置条件,准备环境,然后让孩子自己做事,自己发展。只有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才会介入,绝不会给孩子提供不需要的帮助。

因为没有成人的干涉和打扰,所以蒙台梭利学校的孩子常常比同龄人更独立,也更专注。他们不仅会自己吃饭,连准备餐具、清洗碗盘,分饼干、切黄瓜的工作也都能够独立完成。

2、精神胚胎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出生后,肉体的胚胎发育已经完成,但各方面的机能还没有发育成熟。

比如眼睛要通过看,才能看到东西。如果出生后就把孩子的眼睛蒙上,即使他的器官本身很健全,但因为没有光的刺激,一段时间后,也会失去看东西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蒙台梭利特别强调感觉的重要性。儿童要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外界发生联系,才能让器官正常发挥作用,形成智力。

所以在蒙台梭利的学校,有很多训练儿童感知觉的教具,不同材质的东西让孩子摸,不同的嗅觉筒让孩子闻,不同的色板让孩子看。

3、把握敏感期

蒙台梭利特别强调儿童的敏感期。比如2-4岁是秩序敏感期,0-6岁是感官敏感期,0-6岁是语言敏感期。

敏感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最佳阶段。在这一时期,我们会发现孩子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驱使孩子做这些事。

我们要细心观察,把握住孩子的各类敏感期,给他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鼓励他自由探索,努力尝试,快速地成长。

4、不把奖励和惩罚作为教育手段

蒙台梭利认为,真正的奖励是孩子的自我奖励。奖励和惩罚都是来自外界的,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做事,也无法给他们真正的充实和愉悦感。惩罚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很多家长会用糖果奖励孩子,希望他们能好好吃饭。结果孩子说“我不想吃糖”,大人就没辙了。打骂孩子也是一样的,时间一长就会失效。

只有让孩子真正认识到吃饭对身体的好处,享受吃饭的乐趣,他们才能主动地做好这件事。

5、主张混龄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就是一个天然的小社会。大孩子通过照顾小孩子,培养了爱心和责任心。小孩子向大孩子学习,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除了上述5点,我们对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印象最深的,就是形形色色的教具了。蒙台梭利认为,给孩子提供适合他的教具,他就会像成人一样专注地工作,进行自我教育。

以上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主要特点,希望能给妈妈们一些启发。

我是小样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和早教游戏,喜欢就关注我吧。

妈妈没时间


1907年,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在意大利罗马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儿童之家。

从此,蒙台梭利教育的大门正式向世界敞开。

一百多年来,蒙台梭利教育几经风雨,却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不断证实着蒙台梭利博士关于幼儿发展的诸多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很多家长朋友告诉我,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都很快乐,入园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性格更加开朗、大方和自信,也变得更加勇敢。

是的,在蒙台梭利教育环境里的孩子们的确是快乐的、开朗的、自信的、勇于冒险的……这些都得益于蒙台梭利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得益于蒙台梭利教育的独特之处——有准备的环境、专业的教师以及丰富的实践性的教学材料。

什么是“有准备的环境”

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有准备的环境”。

当我们提到环境时,很多人都直观地理解为教室的硬件环境。

其实硬件环境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准备的环境”还包括社交环境、精神环境和智力环境。

环境的优美和安宁是每个蒙台梭利教室必备的元素,它带给孩子家庭般的温馨和祥和,从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区到静谧的图书区、丰富的建构区和娃娃家,孩子在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家的感觉,让孩子在心理上感到自在和安全。

秩序感

与此同时,秩序感也被巧妙地融到教室环境中。

五个区域的明确设置、教学材料的规律摆放,都使孩子在每日生活学习中自然而然的将秩序感内化到思维和行动中。

合作与互助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当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时,他将面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不同类型及不同年龄的人。

因此,构建一个多层次、混龄的社交环境将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友好相处。

同时,在每日的活动中,教师特别鼓励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通过孩子之间自然的社会交往,他们将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友爱、收获帮助别人的喜悦并逐步建立起积极、正面的自我印象。

精神氛围

我曾经参观过一所美国蒙台梭利学校,在其中的一个教室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那么这个世界只需要一个人。世界需要你,你是与众不同的。”

这句话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蒙台梭利教室中的精神氛围。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步调和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

在蒙台梭利环境里,教师与孩子交往的起点是孩子能做什么,而不是孩子不能做什么。

因此,教师的任务是最大化孩子的成功。

丰富的、多层次的教具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材料进行操作。

当孩子们沉浸在工作中时,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自信和无以言表的心理满足。


妈咪宝贝传媒


会关心蒙台梭利这个概念的,一般都是孩子到了快幼儿园入学的年龄。

蒙台梭利教育有一整套的方法论,家长其实不需要了解那么多,只需要知道它的精髓,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和自由,给予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蒙氏的所有教具、环境布置、老师配置和课程安排,都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

我儿子上过两年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家长最能直观感知的特点是:收费高,混龄班,孩子有主见。

从教室布置来说,蒙氏的教室里主要以蒙氏教具为主,没有花花绿绿的装饰,教具都有对应的功能,比如小瓶子和豆子是锻炼精细动作的;数字积木是锻炼数数的;还有针对感统的训练道具等等。不用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瞎玩,其实是在玩中学。

从师资来看,正规的蒙氏园老师都有蒙氏证书,且要定期培训,确实素质很高。你想啊,要同时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学,还要帮助他们互动,其实比管同龄段的难度要大很多。

从自主性来看,蒙氏教育不主张老师过多干预,在蒙氏课堂上,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工作台,老师只负责提供协助,但想玩什么,怎么玩,以及怎么收拾,都是小朋友需要独立完成的。这时混龄班的优势就体现了,小的可以学习大的,能力提升很快。

蒙氏教育对孩子的尊重程度很高,不会要求孩子必须围成一圈,坐下听老师讲课,可以自由活动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小朋友可以更好地去探索世界。


反套路育儿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简介】:

  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主要成就:创立蒙台梭利教育法。代表作品:《发现孩子》《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教育人类学》。


麦田守护者16


了解蒙氏教育要知道玛丽亚·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推荐看她的《童年的秘密》、《发现儿童》等。

重要教育理念:

(一)儿童独立性的尊重:只有独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儿童的好动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横加干涉或禁止,师长千万别“指挥”或“命令”孩子,要让他自己指挥自己,自己听从自己的命令。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儿童就能自然的活动他的筋骨,健康的身体随之而至。

(二)肃静与活动: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并非让他为所欲为,且不可让孩子以为安静、顺从、听话、被动就是好事;而活动或工作就是坏事。蒙台梭利的教学法强调儿童主动探索,并着力于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和教具,让儿童借由具体操作来学习,不只是听讲。

(三)精神胜于方法:蒙氏希望她的学生不要“主动”的想去“教”孩子,应该做个“旁观者”来注视孩子的一切行为。唯一必须人为的就是设计或制作许多教具,甚至鼓励孩子尽情的游玩及操弄,就是对儿童最大的尊重。因为蒙台梭利方法的真正老师,就是儿童本身。

(四)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传统教育强调“群性”,而蒙氏注重“个性”。蒙台梭利在1932年向英国的蒙台梭利学会发表的文章当中强烈痛责孩童受束于大人,比奴隶及工人都不如。蒙氏毕生心血强调:“解放儿童,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儿童个人自由,应列为优先考虑。”

(五)童年期的秩序感: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行为特征之一,就是秩序感。一般人都认为孩子的房间或游乐场一定乱七八糟,把玩具或纸屑丢的满地都是,大人也因此相当头疼,并认为这是孩子的严重教育问题,想办法要及早培养孩子整齐清洁的习惯。然而蒙氏相信,小孩之所以无法将屋内安排得井然有序,始作俑者是大人。儿童本有顺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权力”予以弄坏而已。


米朵84994172


蒙台梭利——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是很陌生。

她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她推崇遗传,重视孩子的自发冲动。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遵循自身内部法则的生物体,都有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发展进程表。所以,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发展,当妈妈的不要太着急。

提出必须与敏感期结合,就是在孩子敏感期要充分发展孩子对应的能力,就像2到6岁是语言的发展期,这个时候让孩子学习其他语言会更容易,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接触英语了。

注重感官性:既幼儿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原理,提出了作业的重要性。

它要求爱护保护儿童,细心观察和机智,及时地指导儿童。并且提出来老师的重要性,老师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想要孩子更好的发展,然后还要提供,有准备的环境,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良好学习环境的特色:自由发展,有秩序,生机勃勃愉快。

他还对教育理论有所批评偏重。智能儿忽视孩子的情绪,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义呆板。

他的教育理念的贡献注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注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和教师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