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祕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一騎絕塵族人笑,獨龍墜入互聯網。

天下網商記者 毛曉瓊 | 文 劉飛越 | 攝

發自雲南怒江


昨日,天下網商記者赴獨龍族採訪,遭遇車輛爆胎車軸斷裂,連人帶車差點翻入怒江,最後徒步翻山,安全回到駐地。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天下網商“獨龍族”系列報道 ②

獨龍江鄉,隸屬於雲南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地處緬甸北部和中國滇藏的交界點,是國內獨龍族的唯一聚居點。海拔5000米的高黎貢山橫亙其中,將這裡和外界天然阻斷。千百年來,每到冬季降雪之時,高黎貢山就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將獨龍族人與世隔絕,獨龍江鄉也由此被稱為“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

晚上10點,通往獨龍江鄉的盤山公路上,一輛鏽跡斑斑的長安之星S460正在緩慢爬行,方圓百里,這是唯一一輛敢在深夜爬上高黎貢山的貨車。車子的主人叫子世應,是一名百世快遞派送員,陪他一同上山的,還有散落在後半截車廂裡,獨龍江鄉的400多個包裹。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4月底,隧道口的山坡上積雪還未融化

“你也別轉了,我給你跑”

第一次見到子世應,是在貢山縣城的百世快遞分部,其人身形發福,慈眉善目,頗有幾分彌勒的面相。當時已是傍晚6點,子世應的小麵包上裝滿了中通、申通、圓通、順豐的300多個包裹,百世快遞是他的最後一站。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子世應師傅在裝百世快遞,準備運往83公里外的獨龍江鄉

貢山縣城總共有6家快遞公司,子世應承包了其中的5家,他兩天下一趟山,把5家快遞網點挨個跑一遍,收來的貨差不多能裝滿那輛拆了兩排後座的長安之星。

“其實我們也挺感謝子師傅的,之前獨龍江的包裹,好幾個月不來拿的也有,電話打過去,他們就說不方便。有了子師傅代派以後,基本兩天內就能到客戶手裡,我們的庫存壓力也小了很多。”百世快遞貢山分部負責人李良軍說。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傍晚,子世應依然在山谷中穿梭,夜間行車是常有的事情

子世應,今年51歲,雲南麗江人,定居獨龍江鄉30年。一家六口除了他,都是獨龍族人。給鄉親們跑快遞,起初就是兒子子光榮的主意。

“小子跑了一年,說能賺錢,就是太累了,跑不動。其實哪裡是累啊,都是喝酒喝的。明知道第二天要下山取包裹的,前一天晚上能喝2斤白酒,喝到凌晨兩三點,醒來天都黑了,只能明天再去,包裹可不是越積越多嘛!我後來就跟他說,你也別轉給別人了,我給你跑。”

說這話的時候,子世應底氣十足,畢竟過去這大半輩子,他都是在和運輸打交道。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通往獨龍江鄉的路可以看到很多古樹

1998年,獨龍江修建公路,子世應跟著西藏人跑馬幫,給工程隊馱炸藥和生活物資,走上一趟就是三天三夜。2002年,獨龍江公路修通,鄉里大搞建設,他買了輛小卡車拉水泥建材,大清早出門,夜深時回家。2015年,獨龍江興起旅遊熱,他又買了這輛長安之星,拉遊客上山下山,快的時候,一天能跑2個來回。

送上快遞之後,子世應的拼勁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我們私下都叫他拼命三郎的,一把年紀的老頭,搬貨卸貨從來不讓我們幫忙,有時候貨多,裝完都9點了,還敢往山上跑。”表達完欽佩後,中通快遞貢山分部負責人歐陽軍又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子師傅吧,什麼都好,就是這手機用得不太靈了,每次拍照掃件發短信的,速度真是不敢恭維啊。”

慢歸慢,實打實的數據擺在那兒。上個月,子世應光是短信費就花了將近200塊錢,一條3分,他發出了6000多條取件通知,這也是獨龍江鄉上個月的快遞總量,比一年前子光榮跑的時候,幾乎翻了一倍。

寂寞車神,和老熊打了個照面

總長83公里,1132道彎,最高點海拔接近4000米,常有毒蛇猛獸出沒,獨龍江公路曾被稱為“中國奪命山道”。但在叼著菸嘴的子世應面前,這都不叫事兒。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子師傅有個老鄉,開車從上千米的峽谷掉下去,當場人就沒了

過去這一年,子世應在獨龍江盤上公路上跑了200多趟來回,超過5萬公里,沒有出過一次事故。唯一的一次輕微碰擦,對方是一輛SUV,過彎時太靠內側,子世應避讓不及,後視鏡上留下了一道劃痕。

“跑獨龍江,最怕的就是這種外地車,不熟悉路況,膽子小,就開在噹噹中中,也不提前按喇叭。我有個老鄉,在這兒跑了10多年運輸,兩年前下山的時候,被一輛四川來的吉普頂翻了,上千米的峽谷掉下去,當場人就沒了。”

然而,在獨龍江的盤山公路上,最殺人的並不是外地司機,而是極寒天氣。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高黎貢山的雪季。2014年,獨龍江隧道打通後,當地政府解除了封山半年的禁令,只要天氣狀況過得去,都會允許車輛通行。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因為路況惡劣,去年冬天,子師傅就燒掉了8條輪胎

子光榮的手機裡留著一張冬天山路上的照片:剷車在盤上公路上生生推出一條單車道,兩旁是4米高的雪牆,任何一點輕微的撞擊,都可能引發一場小範圍的雪崩。

“這種路也就他敢開,1000多道彎啊,輪胎稍微打滑一點,人就交代了。我媽跟他摔過杯子的,不讓去,他一次都沒聽。”

子世應的理由是,他並不覺得冬天出車會更危險,“其實下雪天反而好開,因為每個司機的注意力都上來了,積雪深的地方,大家開得都慢,費時間倒是真的,有時候早上七八點出門,晚上七八點才能到縣裡。”

單就這一個冬天,子世應來回折騰,廢掉了8條輪胎,換回的成果是,獨龍江鄉的快遞一切如常,這也是4000獨龍族人第一次忘記了大雪的存在。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在山路上跑多了,子世應也學會了給自己找點樂子,比如說特別留意路旁林子裡的動靜。高黎貢山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他在這裡見過猴子、羚羊、眼鏡蛇,還有分不清是貓還是豹子的傢伙。

今年年初,雪還沒化完的時候,有天晚上,他在海拔3000多米的隧道口,看到了一隻老熊,車燈打過去,那熊也不躲。他覺得挺有意思,停好車,揣了個手機,靠到那熊跟前10多米的地方,閃光燈打亮後,一人一熊,四目相對,誰也沒敢動,氣都不敢喘,五六秒鐘後,老熊轉身告辭。

多雨獨龍江,淘寶來救命

獨龍江鄉地處高黎貢山峽谷深處,巨大的山體截留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給這裡帶來了充沛的雨水,故有“九雨一晴”之說。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過去,為了驅寒避溼,消磨時光,獨龍族人大半好酒,男女皆能豪飲。近年來,光是因為酗酒,獨龍族就出過不少事,打架吵鬧,家財散盡都是其次,最怕的是有人喝醉了酒,失足落江,丟了性命。鄉派出所記錄,2014年6月,光是獨龍江鄉迪政當村,就有3人死於醉酒。鄉政府幾次出臺禁酒令都收效甚微,直到這幾年網購進鄉,獨龍族人才多少改掉了一些酗酒的風氣。

孔當村村民李立晨絕對是此中翹楚。她和丈夫在村裡開了一家餐館,下雨天生意尤其紅火,自然免不了有人醉酒鬧事。去年年初,她在淘寶上買了一臺3000多塊的跑步機,放在餐館的大廳裡,免費供人使用。沒想到,獨龍族人深深被此吸引,來這跑步的人都趕上了來喝酒的。今年年初,鄉政府和衛生院又接連下了兩單,為此,子世應叫苦連連,“一臺跑步機,起碼有個2米長,1米寬吧,往車上一放,一半的位置就沒了,你說我還怎麼拉貨啊。”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網購為獨龍族打開的新世界裡,又何止跑步機。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馬正山就曾在媒體上發聲,2019年春節期間,一位名叫木金輝的獨龍族青年,用手機網購了一架電鋼琴。

“其實這沒什麼稀奇的,小年輕就愛買這些,去年光是吉他我就看見過好幾把,還有一種樂器,叫什麼尤克里裡的,呶,就是對面派出所的一個大學生買的。”談到這個話題,子世應可算是打開了話匣。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女孩子買的最多的就是衣服,化妝品,龍元村有個叫龍松英的,幾乎每撥貨裡都有她的東西,多的時候能有5,6件,基本是化妝品,聽說她還搞了個什麼抖音,在鄉里名氣挺大。”

“獨龍江鄉學校也是個快遞大戶,不過都是幾個支教大學生在買,去年六一節前的時候,到了好幾箱的舞蹈服裝,最近又買了幾麻袋石蠟,說是要教學生做什麼蠟染。”

“哦對了,還有村裡那幾個紋面的老太太,從來不用手機,但他們的子女會給他們在網上買東西,有個叫李文仕的,70多歲了,還能用她女兒在網上買的棉線織布呢。”

記者冒險探入“中國西南最後的秘境”,記錄 “奪命山道”上的快遞小哥

李文仕老人用女兒在淘寶網上買的棉線織布,做成毯子和圍巾

和網購、快遞這些新鮮事兒接觸久了,大叔子世應也變得更潮了。上個月,他剛在網上買了一臺華為4G手機。這幾天,他又看上了一輛福田輕客,到手15萬,排量2.8t ,5米多長,近2米寬的車身,再多的貨也能一次裝完,更牛逼的是,這車的換擋位就在方向盤旁邊,想想就來勁。

“要是讓我開上這個車,不吹牛啊,從縣城到鄉里,最多2個小時。”快遞員子世應驕傲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