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唐山是一座由中國近代工業孕育出的城市。唐山因煤而建,1878年7月24日開平礦務局設立,自此7月24日作為唐山開埠紀念日。唐山因鋼而興,鋼鐵產能佔全國產能的十分之一。長期的重工業化路徑,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煩惱。面臨著產能過剩和汙染治理的雙重壓力,唐山亟需求“變”。唐山的遭遇與德國魯爾工業區極其相似。歷史上,魯爾區曾經是歐洲乃至全球著名的工業區,也曾經以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居民生活質量差等眾多問題而廣為人知。唐山如何破解和德國魯爾區一樣的困局?在百年沉澱中華麗轉身?適逢唐山週末,多彩五一,我們從京城驅車前來探個究竟。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工業旅遊資源,唐山當仁不讓!因為沒有哪一個城市能與唐山比肩。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第一件衛生陶瓷、第一張股票和第一位中國人擔任的大學教授等近代中國的“七個第一”都在這裡誕生。這7個第一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代表,也是唐山雄厚工業基礎的象徵,它深遠地影響著唐山的產業發展,帶來了唐山的百年興盛。除了中國第一位本土大學教授羅忠忱外,6個工業遺產閃耀奪目,它們的誕生都曾是中國近代工業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唐山的近代工業遺產,像散落在冀東大地上的珍珠。只有置身其中,撫摸鏽蝕的設備、經年的磚牆,才能鉤沉歷史,翻湧起內心的崇拜。唐山把目光轉向了工業旅遊!致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以文旅融合傳承工業文脈、留住文化鄉愁,讓這座城市更有顏值、更具底蘊、更富品質魅力。“煤都”“鋼城”的印象如今已從人們記憶中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唐山週末”旅遊品牌、啟新1889中國水泥博物館、開灤國家礦山公園、中國(唐山)工業博物館、中國(唐山)陶瓷博物館、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等等。這些城市發展的新名片、新地標,讓每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唐山人引以為豪,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匯聚唐山、愛上唐山、留在唐山。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開灤有著綿長的歷史根脈,1878年開設的開平礦務局,開啟了唐山機械產煤的歷史。開灤煤礦一號井位於唐山市新華西道54號開灤唐山礦院內,1878年開鑿。2013年,一號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胥鐵路是中國自建的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始點位於開灤唐山礦一號井東側,修築於1881年,東起唐山,西南至胥各莊,長9.7公里,軌距為1435毫米。1881年,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龍號”機車在唐胥鐵路開始噴汽運行。當年,工人們憑藉英籍工程師金達的一張圖紙,自己動手,利用開礦井廢棄的輕型捲揚機蒸汽鍋爐和井架槽鋼、進口鑄鐵車輪等材料,大膽進行改造,裝配成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置身啟新水泥工業博物館,眼前的磚紅色建築巍然依舊、穩固美觀,除了灰塵,歲月並未在它身上留下什麼痕跡。清朝末年,開平礦務局總辦唐廷樞報請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批准,利用唐山石灰石為原料,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建成唐山細棉土廠,成為我國首家立窯生產水泥的工廠,中國第一桶國產水泥便在這裡誕生了。後來,啟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馬牌”水泥在國際上多次獲得殊榮,啟新洋灰公司因此也被譽為我國水泥工業的搖籃。如今,啟新水泥廠更成為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唯一一個完整保留下來的工業遺產。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唐山陶瓷博物館是唐山首家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是銘記陶瓷歷史、傳承陶瓷工藝和弘揚陶瓷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唐山陶瓷歷史悠久,創造了中國第一件衛生潔具、第一件骨質瓷、第一塊內牆瓷磚、第一件貼花瓷器等多項第一,凝結了幾代人的汗水和心血。1909年,啟新洋灰公司創辦人周學熙、李希明利用洋灰廠(西分廠)創辦了啟新瓷廠。1923年,德國人漢斯·昆德從德國購進造瓷機器,聘請造瓷專家德國人魏克入廠,用本地原料制瓷,稱之為“洋灰瓷”,利用煤燒倒焰窯生產出中國第一件衛生陶瓷,為中國帶來了馬桶革命。之後中國第一塊瓷磚,中國第一件骨質瓷在唐山誕生,標誌著中國陶瓷開始進入世界公認的高檔瓷時代。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碧波盪漾的湖水、茂密的森林、品種多樣的野生鳥類和充滿異域風情的場館……這是唐山南湖公園今天的景象。駐足園區內,花海起伏、樹影婆娑,亭臺樓閣點綴期間,放眼望去,天地渾然。但誰曾想到,這座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治理以前是人跡罕至的採煤塌陷區,垃圾成山、汙水橫流、雜草叢生。從過去的城市瘡疤到當下開放的旅遊區,南湖公園見證了唐山從生產到生活、從資源型城市到休閒型城市的變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這裡舉辦了舉世矚目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是世界園藝博覽會首次利用採煤沉降地,在不佔用一分耕地的情況下舉辦的一屆前所未有的園藝盛會。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作者】王成,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破解德國魯爾區困局,看我大唐山七十二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