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需加強科學管理防範“醫患糾紛”

4月24日,一則現場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顯示的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東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趙曉菁被警方銬走的現場。記者前往醫生所在醫院,瞭解情況。一位值班醫護人員向記者表示,排隊擁擠和插隊現象導致的醫務糾紛常有發生,當遇到患者過激行為時,醫護人員經常缺乏足夠保護。(4月27日 《每日經濟新聞》)

這起由“醫患糾紛”誘發的“仁濟醫院專家被警方帶走”事件,引起社會輿論廣泛爭議。由於各方描述內容和立場不同,導致事件陷入“羅生門”,至今真相都不完整。雖然醫生與警方互相表態諒解,但事情並未終結,不妨探討下醫院管理問題,如果在糾紛剛發生時,醫院安保人員就能及時介入,並中止“醫患糾紛”,就不會演變成這樣了。

從事件的起因來看,乃是疑似患者插隊、強行闖入診室,遭到醫護人員攔阻而引發“醫患糾紛”,其後雙方由言語爭執演變為肢體衝突,令事件進一步惡化,最終發生警方強制帶走醫生的行為。由此可見,這件事本該在第一步就得到中止,在患者強行闖入診室,干擾醫生給其他患者看病時,就應由醫院安保人員出面予以制止,而非由醫護人員勸阻,導致事件無法控制住。

醫院在處置類似醫務糾紛時,本就有相應的流程,可在此次事件中,並未體現出來。據醫護人員透露,排隊擁擠和插隊現象導致的醫務糾紛常有發生,可仁濟東院門診4樓平時上班都沒有保安,當遇到患者過激行為時,醫護人員經常缺乏足夠保護。可見,該院在安保配置方面存在疏漏,事件發生樓距主樓較遠,安保部門從醫院各部調了4個安保人員前往,待安保人員趕到現場時,糾紛已經平息。

除了醫院安保人員配置不足、調度時間過長外,醫護人員直接面對鬧事患者的做法,也是不太妥當的。按照正常規則,醫生應保持克制、冷靜,避免直接與患者衝突,由護士通知安保部門,以隔斷雙方,讓醫生安心診療。

而且,此次“醫患糾紛”源於掛號排隊,據稱患者屬於額外加號,但在調取此前拍攝的CT片,再次就診時,需要重新排隊等候。可見,在排隊流程方面,醫院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將患者掛號排隊、再診排隊合理安排,以把握好公平原則,乃是值得探討的地方。

我國公立醫院面臨醫療資源緊張、人滿為患的狀況,可醫院又缺乏科學管理制度,對患者沒有進行有效的分流、甄別、篩選等,導致醫院像菜市場一樣亂哄哄的,很多醫療流程存在重複、低效、不透明等問題,加劇患者排隊時間,容易誘發醫務糾紛。因此,醫院需要加強科學管理,對各個環節、流程進行梳理,整合、去除重複的部分,提升患者的看病體驗感、舒適感,保障醫生安心診療,不被外界無謂干擾,以降低醫患糾紛發生概率。(江德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