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坐在時代的列車裡,我們隨之高速飛馳。

三十年以來,許多事物在車窗前掠過,一度新鮮,又迅速過時。

彩色電視,學習機,VCD,多媒體電腦,文曲星,GameBoy,PSP,諾基亞手機…

還有一個能夠存儲聲音的小盒子,叫磁帶。它流行於爸媽青春時,衰落於我們青春時。在風雲激盪的三十年裡,它的生命力已足夠頑強。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今天,我就來講講磁帶的故事。這個故事很長,希望你不要中途離席。

而且,只要你聽過磁帶,那這故事裡一定有你。

請戴上耳機,來一場穿越之旅吧。


1.雙卡收錄機與爸媽的青春


我們對磁帶的第一印象,多來自爸媽的文藝生活。

他們青春時反覆聽的歌,烙在記憶裡,成為我們童年時代的背景音。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們對這個世界剛剛有記憶的時候,有線電視還沒有普及。電視要想出現畫面,需要接一根天線來接收模擬信號,能收到的臺少得可憐,基本就是中央臺,省臺,當地臺。臺少不說,往往到了晚上才有信號。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上世紀80年代的電視廣告,天線是標配

既然電視內容貧乏,不給力,那家庭文藝生活的舞臺,特別是在白天時段,自然就被能聽廣播、放磁帶、錄磁帶的雙卡錄音機牢牢佔據。

於是擁有一臺高清晰立體聲的雙卡收錄機,不僅是你爸你媽的精神文明需求,也是全中國人民的,是比鐵還硬比鋼還強的剛需,比鳳凰自行車的大梁還要堅挺。

而且在那個年代,收錄機還有其它的特殊功能。據我媽親自回憶,當年只要有小夥子手拎收錄機出現,身邊的同齡男女就會自動向其靠攏。有的男女生彼此交換磁帶,從音樂的精神共振開始,一步步走向全方位共振。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80年代潮人必做三件事:聽歌、跳舞、燙頭

在精神需求與共振需求的雙重驅動下,江蘇鹽城燕舞電器廠成為風騷的弄潮兒。

他們猛砸400萬元,讓燕舞雙卡收錄機的廣告佔領了央視的黃金時段,大江南北千家萬戶被“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的魔性歌聲不斷洗腦。靠著這個廣告,他們光是在1993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4個億。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燕舞小子”苗海忠,後來還蹲過監獄

不過啊,這個燕舞收錄機用起來太容易掉鏈子了。往往一個不小心,按鍵就脫落了;電機質量也堪憂,轉速不穩,容易鉸帶,聲音動不動就走調,回憶起來,就跟裡面有個小DJ擱那兒咔咔猛搓似的。

那時中日關係正處蜜月期,日本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和家電持續湧入中國。你爸你媽沒準都是高倉健的粉絲,不會對日貨有啥偏見。何況以三洋、夏普為代表的日系收錄機,質量與音質都要甩掉燕舞幾條街,自然就成了實現溫飽奔小康家庭的首選。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三洋雙卡收錄機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夏普雙卡收錄機

不過甭管爸媽們用的是啥收錄機,最終還是要來播磁帶的。隨著時間流逝,收錄機已成昨天,但那些磁帶的歌聲卻留在的你的記憶裡。

回頭再琢磨這些磁帶裡蹦出來的那些歌聲,那些旋律,我們可以看到爸媽青春時的審美,還有影響他們人生的種種思潮。

那是個理想主義餘溫未去的質樸年代,崇尚熱血、追求陽剛,比如最火的男演員,多是姜文、張豐毅這樣式兒的硬漢。

這種審美取向,令歌聲慷慨激昂,能鎮住一切大場面的劉歡老師,成為那個年代的歌壇天王。 許多孩子會聽到爸爸伴著《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旋律隨之高歌。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天王劉歡老師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我當年很喜歡劉歡老師這首作品

與劉歡老師合唱《亞洲雄風》的韋唯,也很可能成為爸爸喜歡的女歌手。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尋根文化興起時,杭天琪《黃土高坡》等西北風,蒼勁粗獷,在無數家庭的客廳裡呼呼刮過。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在氣勢洶洶的嚴打浪潮中,“囚歌之王”遲志強冉冉升起,數以百萬計的家庭都有他的磁帶,這讓幼小的我們,像個社會人兒一樣,構思“鐵門鐵窗鐵鎖鏈”到底是一幅什麼畫面。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後來聽說好多歌都不是他自己唱的

同時,來自港臺的時髦歌聲越來越多,儘管被一些老夫子斥責為“靡靡之音”,但鄧麗君在爸媽的選擇中成為最鮮明的時代符號。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一個時代的符號

童安格歌唱兩岸血濃於水時的“擦乾心中的血和淚痕,留住我們的根”成為金句。

奔向小康的路不好走,海峽對面的鄭智化用歌聲撫慰他們:“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

隨著《霍元甲》《上海灘》的熱播,他們要買一盤影視金曲的合集,好好聽一聽《男兒當自強》《真的漢子》《上海灘》,可能還會有高勝美《千年等一回》,甄妮和羅文《鐵血丹心》,李麗芬《愛江山更愛美人》,湯蘭花《一代佳人》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有熱播港劇主題曲的磁帶十分搶手

但要說最受歡迎的港臺歌手,很多爸爸媽媽的答案是張明敏費翔,他們不僅上了春晚,代表作《我的中國心》《故鄉的雲》還滿溢著家國情懷。對於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爸爸媽媽們來說,這永遠是第一位的。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84春晚,第一個在大陸登臺演唱的香港歌手:張明敏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87春晚,故鄉的雲,一把火,費翔成名

質樸的審美,有陽剛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爸媽那一代人,熟讀汪國真詩歌,在表達情感時,他們沒有矯情的概念,敢於真誠直白,不懼酸腐。

如果翻看他們的畢業紀念冊,準會發現很多動情的長詩,用心的藏頭詩。所以他們的磁帶裡,自然也有大量真情四溢的作品。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80年代清華大學畢業留言冊

所以,歌聲大氣深沉、感情飽滿,為電視劇《渴望》《三國演義》《我愛我家》獻唱,擁有《奉獻》《思念》等金曲的毛阿敏,成了那個年代的天后。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天后毛阿敏

要是統計大數據,潘美辰

《我想有個家》,陳琳《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毛寧《濤聲依舊》《晚秋》,楊鈺瑩《輕輕地告訴你》,絕對都在熱銷榜單中。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當年的金童玉女

不過,爸媽那個年代,最核心的關鍵詞還是倆字:

變化。計劃經濟還在固守著老地盤,市場經濟大潮已從南至北洶湧而來。舊秩序在一點點瓦解,舊規律不再靈光。

處在兩股潮流的交匯、碰撞之中,看著身邊變來變去的一切,不論是熱血歌曲還是抒情歌曲,都無法給他們未來的答案。

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成為一代人共同的時代之問。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聽著釋放個性、追求自我的《瀟灑走一回》《跟著感覺走》,看著一個又一個萬元戶的新聞,他們心底也會有騷動,問自己要不要也冒個險,下海淘金。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市場經濟浪潮滾滾,這歌走紅不是偶然

但想著想著,孫悅的《祝你平安》《心情不錯》

,謝東的《笑臉》,又會讓他們覺得有多少錢並不重要,快樂、平安才是真的。再不濟,鐵飯碗還能飛了不成?

直到劉歡老師唱起“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時,一切舊的信仰,新的騷動,都將迎來答案。

這時,爸媽們的不惑之年來了,青春的餘音徹底消散。

當年,他們聽著唱著這些歌時,我們或許正在搭著木,等著看《變形金剛》,外面的大風大浪與我們無關,他們也不會告訴我們,自己心底的騷動與不甘。

他們更不會告訴我們的是,在聽到“因為明天我將成為別人的新娘,讓我最後一次想你”,“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時,為何會輕輕嘆息,究竟想起了什麼樣的青春往事。

那是他們永遠的秘密。


2.Walkman與青春期


當時的我們不會對爸爸媽媽的秘密有太多興趣。

特別是當我們摘下紅領巾,成為一名中學生的那一刻,一心想的是大踏步地甩掉“兒童”的標籤,擁抱緩緩拉開序幕的青春。

雙卡收錄機已成過去時。上了初中,我們要學習英語,因此擁有了人生中第一臺真正屬於自己的“聲音玩具”——隨身聽

還有,就像我們人生中的第一臺遊戲機未必是紅白機,而是小霸王學習機一樣,一些少年們的第一臺磁帶播放器不是隨身聽,而是專為學英語而生的復讀機。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1991-2000年的初一英語教材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步步高復讀機,以學英語的名義贏得爸媽的資金支持

但就像燕舞不能替代三洋夏普的卡座一樣,擁有一臺正宗的Sony Walkman,或是在其面前不跌份的Aiwa、松下高端超薄隨身聽,才是終極夢想。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很多人的Sony情結,始於Walkman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科幻電影《回到未來》中的AIWA隨身聽,在歐美依然是搶手的收藏品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在90年代風頭不輸Sony的AIWA隨身聽,後被Sony收購。PS:我這臺現在還能聽

在自習課上,為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建設所需要的國際化人才而奮鬥的我們,把耳機插進隨身聽,一遍遍地聆聽這些聲音:

“Lesson 1”

“My name is Han Meimei.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Li Lei.”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他倆究竟到底為啥怎麼就沒在一起?

然而一旦下了課,塞進我們隨身聽的磁帶,就絕對不會是英語聽力了。

隨身聽,是我們的私有玩具,不受爸媽和老師的掌控,是我們的自由天地,我的地盤聽我的。

為了充實底盤,我們到處搜刮磁帶。爸爸媽媽聽的劉歡毛阿敏們顯然不是我們的菜,親戚家、鄰居家、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的磁帶,它們轉動時發出的聲音,倒是更為新鮮動聽。

我們就這樣與黃金期的港臺歌壇接軌。

80年代的“絕代雙驕”譚詠麟、張國榮,90年代的“四大天王”,一代天后梅豔芳,令人扼腕的陳柏強、張雨生,實力派組合達明一派,他們的影響力在20世紀末依然強勁。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譚校長嗓子太亮,他歌巨難唱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他們,芳華絕代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四大天王,聖誕快樂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我心中的香港最佳組合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一生何求,一聲嘆息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張雨生對搖滾、藍調等風格的探索停在了《口是心非》,抱憾離去

光是聽歌還不夠,我們還要變得和喜歡的歌星一樣帥一樣有範兒。

穿起蘿蔔褲模仿草蜢的舞步,在學校晚會上風騷一把;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認真練習小虎隊的手語,方便和同學K歌時炫技;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拿起吉他山寨Beyond樂隊,來一曲《真的愛你》。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青春期的到來,總會有那麼一個瞬間,隨聲聽對於我們的意義發生了劇變。

這個劇變發生在何時何地是偶然的:

可能是在上廁所的路上,遇上了一位臨班女孩,她忽閃忽閃亮晶晶的大眼睛,讓你心跳加速,耳邊全是《情非得已》《有一點動心》《遇見》的旋律,你從此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春;

可能是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月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滿了你的房間,你聽著莫文蔚的《愛情》,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突然覺得要是暗戀已久的TA在身邊,一起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那該多好啊;

也可能是你看見TA和TA在學校小樹林裡手牽著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晚上回到家,張信哲的《愛如潮水》《讓我忘記你的臉》等一連串扎心之歌對你一頓連擊,你的眼淚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青春期很難逃開張信哲

總之吧,不論這個瞬間發生得多麼偶然,它的到來是青春的必然

從此以後,聽歌就不僅僅是我們耳朵的需求了我們的心也渴望與磁帶跳躍出的旋律共振,振出一撥接一波的情緒,纏繞心底。

屬於我們的文藝生活就此開始。

有人說我們80後90後是沒有詩的一代,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70年代有北島芒克,80年代有顧城海子,我們也有自己的詩人,他們是羅大佑、李宗盛、張楚、林夕、朴樹、許巍。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兩位教父

我們的青春,可能缺過鈣可能缺過愛,但卻沒缺過詩意。

我們會買最漂亮的筆記本,貼上最喜歡的貼紙,拿出最高水平的鋼筆字,在筆記本里寫下最喜歡的歌詞。這是磁帶歲月特有的儀式感。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一位80後的歌詞本

終於有一天,你驚喜地發現,平時連寫500字作文都賊拉費勁的你,居然寫了一封千字情書。這是詩人們對你的回報,是磁帶給予你的靈感。

你用梁靜茹的《勇氣》壯膽,把情書親自遞到TA的手裡,然後匆匆離去,竭盡全力留下一個看似瀟灑的背影。

晚上萬籟俱寂,你聽著《神啊救救我吧》回味著白天的一切,你發現自己的命運全在TA手裡了。

你不知道當明天的太陽昇起時,你是為愛犧牲的董存瑞黃繼光,還是可以向全班功放羽泉的《最美》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不論是明戀暗戀,失戀熱戀,當青春期的愛情故事來臨,它的伴奏一定離不開隨身聽電機轉動的聲音,磁帶快進快退的聲音。

同時,有出息的、帶勁的青春,主題絕對不會只有愛情,還有對自我的探索。

在探索中,我們與外部世界,與成年人設定的諸多秩序無可避免地發生碰撞。碰撞過後,會思考自己是誰,思考為何會有童年時從未有過的煩惱,思考為何有時身邊全是人自己卻覺得孤獨。

從此我們不再滿足於只聽愛情歌曲了,開始覺得這些人這些歌會把思緒緊緊攥住,然後無限放大: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魔巖三傑”的磁帶我還留著

孤獨人的可恥的

——張楚


幸福在那裡?

——竇唯


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何勇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

——許巍


這些人這些歌激起我們掙脫一切束縛,追求自由的渴望。

壓抑我們天性的應試教育,虛偽無聊的成人法則,都被我們否定,青春期那叛逆的一面,被徹底掀開。

講到這裡,我們發現:青春期那段時光,不論是愛情還是叛逆,都有磁帶與Walkman的相隨。缺了它們,就拍不出我們的青春。


3.無法複製的打口一代


你覺得自己叛逆,但每個學校總會有一個比所有同齡人都叛逆的,往往就是這樣的人,給你的青春注入了最特別的一抹色彩。

也許是香菸,也許是啤酒,也許是CS,也許是一個又神秘又極具中國特色的事物:

打 口 磁 帶

在此之前,你覺得Beyond的《不可一世》《不再猶豫》就夠High了,周杰倫的《雙截棍》《威廉古堡》就很個性了;

你以為把《Yesterday once more》《Scarborough Fair》《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等等“英文金曲”聽完,再買個后街男孩西城男孩的磁帶,就算是與國際接軌了;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西方流行樂啟蒙之作:顏駿撰寫樂評的《英文金曲》

但那個最叛逆的人卻露出迷一樣的微笑,喊你過來聽一聽他的Walkman。

你帶上耳機,裡面傳來的聲波彷彿來自異次元,你整個人都被吸住了。那個異次元的聲音對你說:

Welcome to the jungle!

最叛逆的人告訴你,這是搖滾樂中的搖滾樂,叫重金屬,正規渠道進不來。

如果你繼續追問而他又心情不錯,他會打開隨身聽,向你展示傷痕累累的磁帶,告訴你這叫打口磁帶,是在海關那裡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倖存者,很難買。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一代神作封面上的傷痕

總之一句話,他讓你知道:小zei,你太嫩了,你沒聽過的還多著呢。

從此,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向你打開,這裡充滿了未知的誘惑,這裡的征程險阻重重,但你卻一往無前,因為你知道只有擁有打口磁帶,才算是擁抱了世界潮流

更何況,打口磁帶中的聲音,與你體內滿得快要溢出來的荷爾蒙,是絕佳CP。你從中得到的歡愉有如偷嚐禁果一般,是普通磁帶無法相比的,你甚至覺得以前聽的都是兒歌。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狂放的金屬樂隊:BlackSabbath、LedZeppelin、Metallica、ACDC、Guns N' Roses,讓你覺得這世界上的妞,沒有一個是追不到的。

生冷的英倫搖滾:Radiohead、Blur、Pulp、Suede、Placebo,又讓你覺得這世界上的妞,沒有一個是值得追的。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英倫搖滾的打口相對更稀缺

帶著耳機聽著打口帶的你,身體坐在教室裡上著自習,靈魂卻早已飛到了另一個世界蹦迪去了。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這些感覺,你當年都有

直到今天,你依然可以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裡,看到當年的自己。只不過當年你為了這種感覺而付出的艱辛代價,遠遠不是打開APP聽歌就能比的。

打口磁帶不好買,往往只有真正喜歡搖滾樂的音像店老闆才會做這個生意。

更要命的是,因為稀缺,打口帶的價格自然也不菲。而且越是年代久遠、藝術水準高、破損程度低的專輯,價格就越高。

比如一盤成色不錯的《Appetite for Destruction》(槍花的第一張專輯),2000年左右就能賣到150元一張

這是什麼概念?一般的正版磁帶20塊錢,而你一天的飯錢也就幾塊錢。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缺錢的話,買到就很不錯了,不能奢求成色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我的幾盤打口

Beatles、RollingStones、PinkFloyd、Queen、DavidBowie、IggyPop,這些殿堂級角色的打口磁帶,價格還要再上一個臺階。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即便當年能看到如此成色的披頭士專輯,學生黨也很難拿下

怎麼辦?

攢錢!把壓歲錢都掏出來,把零花錢都省下來,把午飯五塊錢的孜然羊肉蓋飯換成二塊錢的蔥花面。

還有不變的真理:團結就是力量,與聽打口磁帶的兄弟結盟,互通有無。你們就像一起扛過槍的戰友,一起下過鄉的知青,你們的友誼披荊斬棘,無堅不摧。

為了把錢花在刀刃上,不被音像店夥計忽悠買了垃圾專輯,你成了《搖滾聖經》《音樂天堂》《我愛搖滾樂》的忠實讀者,它們是你買打口磁帶時可靠的、權威的精神導師。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打口一代的精神導師

當然聽打口磁帶也有副作用,就是再去聽一些掛著搖滾名號的流行音樂時,索然無味。就像一個人吃慣了辣的,再讓他吃清淡的,他肯定會覺得不夠爽,不夠勁。

所以你有時會孤獨。

有同學出於好奇聽了你的打口,但只聽了十幾秒,他就受不了了:這也能叫音樂?

你微微一笑,不做解釋。

你的音樂老師甚至在課堂上批判金屬樂,他放了一段唐朝的《國際歌》,然後問你們:像不像便秘?

你沒有憤怒,甚至有點可憐這個戰鬥力只有五的土鱉。

打口歲月的千錘百煉,不僅令你意志堅定,還讓你身懷絕技。

如果說爸媽會用縫紉機算一門稀罕的手藝,那打口一代也有值得自豪的手工“”黑科技”

:用文具修復磁帶。基本的流程是這樣的:

清理殘碎的塑料後,頭尾有窟窿的地方剪掉或者用透明膠補好,把卷帶或者斷帶的地方用鉛筆慢慢轉平整,遭遇過劫難的打口帶,就可以重獲新生了。

打口歲月,獨一無二、不可複製。

打口一代,永遠有牛逼可吹。


4.餘音未了


再精彩的牛逼,也是遙遠的過去時了。故事講到這裡,似乎該收尾了。

後面的劇情我們都知道:MP3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面對數字音樂的猛烈攻勢,別說容量小易受潮的磁帶了,就連音質更好的CD都被打得苟延殘喘。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你當年總去的音像店,還活著嗎?

當磁帶大勢已去時,我們並沒有戀戀不捨,而是欣喜地收起它們和Walkman,塵封箱底,迫不及待地迎接新歡。

便捷,省錢,內容爆炸的新時代當然是好的。

然而,當我們以為把它們徹底遺忘的時候,有一天卻突然會想起這個曾經充力的小盒子,想起用鉛筆捲磁帶的童年,想起聽著Walkman入夢的青春。

我最愛去的唱片店,昨天是她的最後一天。曾經讓我陶醉的碎片,全都散落在街邊。

與磁帶和CD一起衰落的,還有唱片行業。這年頭,費盡心思寫歌,使勁砸錢拍MTV,性價比都太低,掙錢的效率遠不如開演唱會。

我們開始慶幸,自己青春時,磁帶依然堅挺,CD風頭正盛,唱片業欣欣向榮,每年都會有經典誕生,我們沒有錯過什麼。

而且在時間的積澱下,那些磁帶的意義沒有消彌,反而與日俱增:

你看著北京上海的霓虹燈火,終於聽懂了“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怎麼樣也飛不高”,而現在幾乎沒有一首歌,能夠像《我想有個家》《一封家書》一樣,撫慰你漂泊的心。這些老歌是爸媽青春時贈予你的禮物,有了它們,代溝根本不算什麼。

你被現實操出的傷痕,比打口磁帶還要多。橫在你與自由之間的對手,遠遠比政教主任、數學題、高考更強大,但就算被幹趴下了,你也不能讓心底那團火完全熄滅,你不能讓過去那個聽著《Back Off Bitch》《Nothing else matter》《Fight For Your Life》的你,看不起現在的你

你的青春只剩下了尾巴,有一些遺憾你永遠無法彌補,無處訴說。好在還有《愛的代價》《曾經的你》《那些花兒》,偶爾聽一聽,就當是和當年的自己聊聊天吧,

你對曾經說一句謝謝,曾經對你道一聲珍重。

時代的列車繼續轟鳴向前,磁帶徹底走遠。

但它留下的彩蛋,或許我們永遠也找不完。

三十年磁帶往事:你當年的隨身聽與歌詞本,現在去哪兒了?



最後


感謝我的雙卡收錄機導師:我爸,

感謝永遠的文藝青年:我媽;

感謝我最鐵的樂友:我媳婦;

感謝蹦迪班體委,天津衛打口小王子:艾克索羅斯。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轉發就是最NB的支持。

磁帶往事,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我一個人無法說盡。

如果你想講述你自己的磁帶故事,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