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的前與後——熱血時代落幕

夷陵之戰的前與後——熱血時代落幕

火燒連營七百里

先主與二人(關羽張飛)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夷陵之戰的前與後——熱血時代落幕

桃園結義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般,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時,看到關羽身死,就不願意再繼續看下去。到張飛頭顱被割走,劉備白帝城託孤,桃園三結義成為泡影,當時很討厭孫吳,至今雖然可以理解孫吳所為,但好感依舊欠奉。至諸葛丞相星隕五丈原之時,更是認為三國演義已經結束了,至於“司馬懿政變”“吳國內亂”?這些事情發生過嗎?

現在年歲漸長,閱歷漸深,已不再如少年般單純的喜好一個人物,一方勢力,並美化其一切,但因三國演義對季漢的“熱血”印象,依舊。

夷陵之戰,也可以稱為漢昭烈帝的復仇之戰,或許從荊州被奪、關羽身死那刻就可以算起了。此戰本身是整個蜀漢前期戰略進攻態勢的結尾,劉備入主益州後,自建安二十二年攻取漢中開始,到襄樊之戰為高潮階段,聲勢之盛乃至盟友孫吳擔憂,於是有了背盟的“白衣渡江”。

夏侯淵與劉備戰於陽平,為備所殺。三月,王(曹操)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

夷陵之戰的前與後——熱血時代落幕

漢中之戰:劉備於建安二十二年先遣張飛、馬超、吳蘭等攻打下辯,曹操遣曹洪、曹真等人拒之。初戰劉備軍失利,張飛等退往漢中,於是劉備於建安二十三年親率諸將攻佔陽平關,同年七月曹操親征劉備,九月至長安,但在建安二十四年正月,黃忠“大破淵軍,斬淵及曹軍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此時曹操才帥軍進攻劉備,然而劉備據守,曹操相持不下,最終撤退,劉備因此擁有了漢中。

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

夷陵之戰的前與後——熱血時代落幕

襄樊之戰

襄樊之戰:同年,關羽策應漢中之戰進攻曹仁駐守的樊城,同時劉備又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取於上庸、房陵等地與關羽呼應。當年夏季,關羽圍曹仁於樊城,曹操派于禁、龐德救援,結果在八月份關羽“水淹七軍”,“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然而當年十月,曹操再派徐晃救援樊城,同時準備親征,結果徐晃擊退關羽,而此時的江陵等地已經被孫吳佔據,“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因為當時鬼神之說盛行,據說當地居民懼怕關羽亡靈,因此多為其立祠廟祭祀,類似的有伍子胥之祠。

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夷陵之戰的前與後——熱血時代落幕

關帝廟

​夷陵之戰:此戰爆發於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至章武二年八月,具體過程個人並不想多言,無非是昭烈帝劉備發兵攻吳,結果大意戰敗。

在劉備進攻孫吳前,孫吳多次派遣使者向劉備議和,但既不歸還所奪走的那部分荊州,也不歸還關羽等人的屍身,又不肯將糜芳等叛徒遣返。

此戰季漢方面損失慘重,除了征戰多年的老兵精銳,還有諸多將領官員,張飛(戰前被張達、範強殺死)、張南、馮習、土著沙摩柯、傅彤、馬良等人皆死。

劉備逃至白帝城收攏潰兵抗拒東吳的進攻,並於第二年(章武三年)病逝於此。

君臣相知

夷陵之戰時,(季漢)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劉備戰敗後,黃權軍隊被東吳軍隊隔絕了歸路,不得已降魏。當時律法要對投敵者的家人進行處罰。先主(劉備)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蜀降人或雲誅權妻子,權知其虛言,未便發喪,後得審問,果如所言。

白帝城託孤

夷陵之戰的前與後——熱血時代落幕

劉備於永安病篤,召諸葛亮前去託付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又以詔書形式告誡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禪繼位後)建興元年,封諸葛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領益州牧,

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現在許多人以陰謀論質疑劉備、劉禪、諸葛亮的關係,但當時的人,對諸葛亮可謂是敬重非常。而且託孤之事,有做對比,才能看出劉備的知人之明,諸葛亮的難得。司馬懿兩次被命為輔政大臣:

帝疾篤,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髃、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並受遺詔輔嗣主——《魏書·文帝紀》

勞問訖,乃召齊、秦二王以示宣王,別指齊王謂宣王曰:“此是也,君諦視之,勿誤也!”

又教齊王令前抱宣王頸。魏氏春秋曰:時太子芳年八歲,秦王九歲,在於御側。帝執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復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與爽輔此。”宣王曰:“陛下不見先帝屬臣以陛下乎?”——《魏書·明帝紀》

在高平陵之變前,時人曾將其與諸葛亮並稱賢臣。然而高平陵之變後。

(高平陵之變後)天子以帝為丞相,增封潁川之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並前八縣,邑二萬戶,奏事不名。固讓丞相。冬十二月,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固讓九錫。二年春正月,天子命帝立廟於洛陽。

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於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孫文懿,大行殺戮。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既而竟遷魏鼎雲。

東晉明帝時,王導侍坐。帝問前世所以得天下,導乃陳帝創業之始,用文帝末高貴鄉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跡其猜忍,蓋有符於狼顧也。——《晉書·帝紀第一》

其後世子孫都羞愧於祖宗所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三國曆史中,我雖然不喜歡曹操的大肆殺戮,但也不得不承認其英雄氣概。夷陵之戰前一年恣意大哭大笑大敗大勝權謀過人卻又屢受挫折的曹丞相去世,三年後昭烈帝劉備與關張在地下再續兄弟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