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1864年7月,經過14年艱苦抗爭,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倒在血泊之中,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無數英雄殞命疆場。對於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之原因,現在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持一詞。在此,筆者不談如此深奧之問題,而是要說說哪些有血有肉之英雄人物。英雄,尤其是太平天國之英雄,一般都是悲劇英雄,他們歷經無數戰鬥,逃過清軍重重追殺,可結果卻防不住隊友黑手,死在了隊友手裡,實在是可惜。

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西王——蕭朝貴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對他評價是:“勇敢善戰,衝鋒第一”,一語道出西王蕭朝貴之勇猛。蕭朝貴,廣西桂平人,太平天國西王,任前軍主將,金田起義後便充大軍前鋒,水竇之戰負傷前是全軍實際首腦。在廣西期間,太平軍五次受困,而蕭朝貴均能順利打破包圍圈,其軍事水平可見一斑。但是,擁有“天兄代言”身份的蕭朝貴與擁有“天父代言”的楊秀清常暗中較勁,爭奪一哥位置。1852年8月,蕭朝貴率2000精銳奔襲長沙,而楊秀清在郴州大營卻遲遲不發援兵,“天王欲拔隊,秀清曰‘西王剛愎,不稍挫之,後不聽命,俟其自歸可也。’天王曰: ‘設有不測奈何?’秀清日: ‘西王勇悍,縱有小挫,清妖不敢逼,必能自脫’”明擺著想整一下蕭朝貴。楊秀清援兵遲遲不發,蕭朝貴只好親臨前線戰鬥,結果在長沙城南天音閣被槍炮打死,算是間接死於隊友之手。

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求王——林鳳祥

1853年3月,羅大綱、林鳳祥統帥太平軍水陸兩師殺進南京,奪取大清帝國第二大城市。同年5月,太平天國派2萬老兵北伐,主帥林鳳祥,副帥李開芳、吉文元、朱錫琨。誓師北伐後,林鳳祥迅速擊敗揚州“江北大營”清軍,不出一月即殺到河南,而後繞道山西進入河北,9月抵達天津郊外,北京震動,咸豐皇帝嚇得要逃往承德避暑山莊,以避太平軍鋒芒。北伐軍雖進展順利,但由於後勤補給跟不上,林鳳祥只能率軍撤退,先到阜城,後則撤到連鎮。在連鎮,林鳳祥屢屢擊敗僧格林沁馬隊,清軍畏懼林鳳祥,便不再主動進攻,而是採取長圍。1855年3月,僧格林沁水淹連鎮,林鳳祥與親信退守密道。此時,僧格林沁認為林鳳祥可能已被水淹死,便準備去高塘打李開芳,可叛徒施紹垣出賣林鳳祥,向僧格林沁說出林鳳祥藏身之所。為此,林鳳祥被俘虜,送往北京凌遲處死。

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東王——楊秀清

張德堅在《賊情集要》中對楊秀清評價是:“於行陣機宜,山川形勢,頗能諳習。雖不讀書,罔知兵法,然皆譎詐機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勢。”對其軍政才能極為肯定。1852年6月,太平軍在蓑衣渡慘敗,5000精銳殞命,南王馮雲山陣亡。進入湖南後,清軍又從四面八方圍過來,洪秀全動了回兩廣打游擊之念頭,若不是楊秀清堅持推行“道州決策”計劃,太平軍是到不了南京的。清軍追殺得急,楊秀清便加快進軍速度,一路衝破清軍包圍圈,連克益陽、嶽州、漢陽、武昌,而後直接東下南京。1856年初,楊秀清指揮各路兵馬,接連摧毀“江北大營”、“江南大營”,解除天京之圍。可惜,就在太平天國達到巔峰之時,洪秀全借韋昌輝之手,發動“天京事變”,除掉楊秀清。

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英王——陳玉成

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太平天國早期骨幹死的死,走的走,就剩下洪秀全一光桿司令了。此時,陳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將領走上了前臺,承擔起復興太平天國之重任。1858年冬,陳玉成先是摧毀“江北大營”,後則指揮各路兵馬合力擊敗李續賓,全殲其麾下精銳6000餘人,安慶保衛戰得以推遲兩年。1860年初,陳玉成配合李秀成摧毀“江南大營”,再次解除天京之圍。1861年9月,因各路隊友配合不力,安慶陷落,陳玉成退守皖北廬州。次年5月,陳玉成順利突破清軍包圍圈,將多隆阿馬隊遠遠甩在身後。可惜,隊友奏王苗沛霖在關鍵時刻出賣了他,陳玉成到壽州後,苗沛霖將其逮捕,而後送給勝保邀功。陳玉成因拒絕投降,在河南延津縣受凌遲處死。

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侍王——李世賢

1851年9月,太平軍殺進永安(梧州),藤縣地區教徒紛紛前來投靠,李世賢正是在此時與堂兄李秀成一起參加太平軍。“天京事變”後,翼王石達開率部離開朝廷玩單幹,洪秀全被迫重建“五軍主將”制,封“少壯派”李世賢為左軍主將,後則授予侍王爵位。1864年7月,九帥曾國荃部吉字營湘軍攻破天京,幼天王洪天貴福出逃,忠王李秀成被俘虜。此時,李世賢手中尚有十餘萬大軍,是振興太平天國之希望。不過,由於人心渙散,太平軍士氣低落,李世賢與左宗棠作戰時屢屢失敗,被打成了光桿司令。為了躲避清軍追殺,李世賢假扮乞丐,晝伏夜出,一路南下廣東尋找部下汪海洋。聞知李世賢到來,汪海洋惶恐不安,既害怕他治自己不救援漳州之罪,又害怕他奪取自己兵權。為此,汪海洋趁著月黑風高,殺了李世賢及其親信。

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康王——汪海洋

天京陷落後,李世賢是唯一倖存的“五軍主將”,名義上可以號令全軍,將分散各地的太平軍統一起來。李世賢死後,全軍沒了主將,人心更加渙散,汪海洋雖驍勇善戰,可軍心不穩,以致屢屢被閩浙總督左宗棠擊敗。但是,汪海洋畢竟是猛將,而且頗具謀略,他硬是能從清軍包圍圈中找到缺口,帶著10餘萬人馬跳出包圍圈,並攻克嘉應州(廣東梅州),為部下找到過冬之地。在嘉應州,汪海洋超常發揮,連續擊敗左宗棠大軍前鋒劉典軍團,雙方呈相持狀態,誰也無法順利消滅對方。1866年1月,汪海洋率軍從城內殺出,衝向劉典軍團,雙方一頓廝殺,戰況十分激烈。此時,叛徒丁太陽告知清軍汪海洋位置,並指揮清軍用洋槍齊射,“槍炮齊施,子如雨注”,汪海洋不幸中彈,陣亡疆場。

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輔王——楊輔清

1864年7月,天京陷落,東王楊秀清弟弟輔王楊輔清剃髮易裝,從湖州乘船走上海,旋居澳門,算是海外避難。按理說,太平天國已經滅亡,楊輔清既然逃離了清廷統治區,那就應該老老實實待著,找個媳婦過過小日子算了。但是,楊輔清不是一般之人,他與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等並稱太平天國後期四大王,是頂樑柱級別之戰將。所以,楊輔清很快就從澳門潛回內陸,併到貴州、廣西、廣東、湖南、安徽等地活動,結交各方豪傑,圖謀復興太平天國。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清廷決定用兵,東南各省紛紛招募兵勇設防各口岸。楊輔清認為這是復國之良機,於是潛伏到福建發動起義。可惜,楊輔清還沒來得及起義,原陳玉成部將後叛投清軍的馬融和認出楊輔清,於是向清廷告密,楊輔清被逮捕,而後送往福州凌遲處死。

太平天國悲劇英雄:逃得了清軍追殺,卻死在隊友手裡

蕭朝貴、林風祥、楊秀清、陳玉成、李世賢、汪海洋、楊輔清等英雄人物,他們逃得了清軍追殺,卻防不住戰友黑手,實乃悲劇。各位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太平軍將領是死於戰友之手嗎?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