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校被曝虚假招生:学费每年16000三年后发现是假专业!你怎么辨别?怎么看?

三毛的教育视界


一、让我们先看看南京应用技术学校的基本情况。

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创办于2003年,是经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的一所具有全日制职业技术学历教育资质的应用型技术学校,隶属于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

二、南京应用技术学校部分学生及家长与学校发生矛盾后,事件进展情况。

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通报称,2019年4月下旬,南京应用技术学校部分学生及家长因学籍及专业变更问题与学校发生矛盾,区政府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及家长提出的诉求进行研究,开展对话,商讨解决办法,并初步获得了学生及家长理解。

三、矛盾冲突的焦点在于南京应用技术学校是否有资格颁发护理专业大专文凭。

1、不在本校颁发毕业文凭的怪事。随着事件的发酵,澎湃新闻记者展开调查后发现,矛盾的冲突的焦点在于南京应用技术学校招生简章中的五年制护理专业,并不在本校设置,而是与一家叫“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也就是说学生在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就读,拿的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文凭。

2、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称,该校和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并没有合作项目。这样看的话,南京应用技术学校自称与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有合作关系就不成立,不知道这里到底有什么内幕。今年4月23日,南京应用技术学校通知本校学生,要参加对口单招考试考入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才能获得大专文凭。如果不考,继续在南京应用技术学校上学,但注册的是中专学历,今后需自己参加高考或对口单招。瞧,问题明朗了吧?明明自己没有培养大专学历的资质,偏偏在招生中掩盖了这一真相。

3、从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官网上去印证招生的信息。2017年6月,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官网贴出一份盖有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公章的纸质通报照片,标题为“关于应天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合作共建基地校的通告”,落款为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委员会,落款时间为当年4月21日。从这份通报中不难看出,以学校合作共建为由头来招生,但是并没有向外界公布合作办学的相关协议文件,属于欺骗性质的一厢情愿。

四、对于招生中不向学生和家长交待实底的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整顿。

从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发生的招生与专业不相符的问题,近几年已经在别的地区有出现过,这实际上是骗招或虚假招生的问题,简单点说是为了学校为了谋生存,严重点说这是违法行为。如果真要是追究起法律责任来,需要有人承担法律后果。

但是问题往往不是那简单,很多高职院校并不是简单的民办学校,而是与省属或市属下辖管理,这种行政隶属关系,会在学校出问题后,迅速有相关部门出面协商解决,而后将矛盾化解,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彻底改变问题。

最后,呼吁教育部针对全国的高职院校所设专业、招生情况、收费等进行彻底的检查与整顿,避免这种骗招的现象再次发生。从而让学生不白上这个高职院校,不再让家长们蒙受损失。


寒石冷月


今年年初,山西晋城的一所寄宿制高校被曝出学生读到了高二,才发觉没有学籍,没办法领毕业证,也没办法参加高考。而最近南京应用技术学院被曝出存在虚假招生,学生上了三年的护理学专业,却被告知学的是家政专业,学校没有护理专业的招生资格。

根据网上查找的资料显示,南京应用技术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过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设立的,一所具有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资质的应用技术学院。

在该学校的官网上,招生简章一览并没有看到有护理专业,不过学校在进行招生宣传,甚至是公开向社会招聘教师时,也提到学校开设有航空、护理、幼师、影视、金融、软件、汽车装饰等高端专业。

针对学校是否有护理专业的招生资质,也有学生曾经找过学工处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说:“这些都是学校班主任的问题,学校已经明确2018级不学招生”

不论是学校在虚假宣传,还是说招生班主任在进行虚假宣传,但是背后都反映了一些问题。学校没有招生资质却宣称自己有招生资质,甚至通过谎言来欺骗考生和家长,其背后的动机也非常的简单明了,无外乎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源,而现在大部分的学校是通过招生来实现盈利,甚至很多老师的工资和奖金都是和招生的数量相挂钩。

另外这些学生被录取的护理专业是5年制的大专,5年制大专,对于很多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是5年制的大专,和参加普通高考被大专录取之后相比,节省了一年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在专业方向上也更加有针对性。

而学校没有护理专业的招生资质,却宣称自己有护理专业的招生资质,主要是把握住了很多考生和家长在进行专业选择时的心理,部分学生初中毕业之后上不了重点的高中,一般就会去选一个应用性的技术,男生一般会选择护理、城铁、软件、汽车等相关专业,而女生一般会选择护理、幼师类的专业。

这类学校存在违规招生,肯定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正如之前有媒体在采访山西晋城这所虚假招生的高中学校的负责人时,该负责人表示:“学校常年都有学生没有学籍,常年都存在着违规招生,只不过是每次都能够妥善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而这一次问题有些严重,所以才会东窗事发。”

如果是没有任何招生资质的“野鸡学校”,考生和家长可以去教育管理部门查询这些学校是否有办学资质,对这些学校的真伪进行甄别。而有招生资质的正规学校,存在着虚假宣传、违规招生的行为,这种情况如果教育管理部门不出手整治,单纯依靠考生和家长其实是很难准确辨别真伪的。

这主要是和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大学阶段的学历、学籍信息,学生可以自己在学信网上查询得到,而高中和中专阶段的学历、学籍信息是没有联网的,学生只能够在学校或者是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查询到自己的学籍,如果学生不去教育管理部门查询自己的学籍,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被学校欺骗。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实要避免被有招生资质的学校“虚假招生”宣传所欺骗,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多渠道收集信息。在选择院校专业的时候,不能单纯的只看学校有没有办学资质,是不是正规的学校,而应该还要看学校有没有专业招生资质,当年有没有招生资格和招生计划,同时可以从已经在读学生那里了解下,学生自己对这些学校和专业的看法与评价。如果只听招生学校或者老师的宣传,很容易会被误导或者欺骗,毕竟他们的目标是招收到学生,至于其他的问题以后再说。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评论教育热点,指导升学就业。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升学与考试


感谢“三毛的教育视界”君邀请。

媒体曝出南京某职业高校虚假招生丑闻,的确正逢此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我结合多年高三班主任工作经历,给您支几招,看对你是否有帮助。

1.通过正规渠道填报专业志愿。

现在填报专业志愿不再要求学生到学校统一填写了,学生填报志愿的方式更灵活了,但是学生一定要按照高考准考证上提供的网站在规定时间登录填报;并且打好确认单交到学校,老师会进一步帮你确认。

目前志愿依然按照高考分数进行分批填报的。一般顺序分为一、二本、大专三个填报批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考分,对照本省志愿安排的批次进行填报。

填报的学校专业代码一定要是在学校发的《招生考试报·高考招生信息汇编》查得到的。进入这本汇编材料的都是具有招生资质的高校,可以完全信任。

2.远离招生中介,不相信他们任何承诺。

每到高考填报志愿季,许多招生中介异常活跃,甚至许多班主任、任课老师都被他们收买了,甘当这些骗子学校的掮客。

这时候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远离他们,更不要相信他们。我曾经好几个学生都曾中了他们的招。进去之后,发现上当受骗,损失钱事小,耽误选择学校失去入学机会事大。许多学生被逼无耐只好选择回到高中重新复读。

3.查看录取通知书,甄别真伪。

因为考生信息常被泄露,在高招录取工作开始之后,一个学生常能莫名其妙接到许多录取通知书。

这时候考生,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学生首先要确认:正规高校录取通知书都是通过邮政专递送达的;其次,正规高校录取通知书都是由大学校长签发的;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还须到网站上进一步核实,看是否与网上公布的自己被录取学校的信息相符。

只要是骗子就不可能做到天意无缝,总会露出蛛丝马迹的,考生和家长只要仔细一点,一定能够识别他们的伎俩的。


乱语三千


学生为什么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很大的原因就是被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学校给坏了名声,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这种行为,必须严惩!

我们先来看看官方通报:

这个官方通报的信息量有点大,我们一起来缕缕:

1、涉事三方:南京应用技术学校是民办非盈利性技工学校;南京东方文理专修学院是民办培训机构(为何起这么一个名字?);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是民办高职院校。

2、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和南京东方文理专修学院合作办学,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同意和报备,采取“零门槛”、“高收费”的方式,招收了家政服务(护工)专业学生,然后欺骗学生说这是护理专业。

学校不会傻到这个程度吧?采取欺骗的方式招生,肯定有败露的那一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这和第三方,也就是应天职业学院脱不了关系!

小编想登陆一下这个学校的官网进行查看,看看是否有“护理专业”,但是官网现在已经打不开了。然后查到了这么一份资料:

2017年6月,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官网贴出一份盖有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公章的纸质通报照片,标题为“关于应天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应用技术学校合作共建基地校的通告”,通告内容如下: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应用技术学校签订协议,南京应用技术学校成为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基地校,南京应用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可直接向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提交注册入学申请,应天职业技术学院按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当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的相关规定予以录取,所有学生在校待遇、毕业生就业政策以及毕业文凭等均与普通高考录取的考生相同。

通过这个公告可以看出:南京应用技术学校,这所技工学校,应该是跟高职院校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签订过这种协议,至于协议是否合规,这个不得而知,据我了解,一般来说,技术学校学生想上高职,应该参加“单招”考试,而不是直接入学。那些“3+2”模式录取的学生,应该是重点中专和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但是要经过省教育厅批准。

所以,这种情况,不要说家长和初中生无法辨别,即便是老师,也几乎无法辨别,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失职,缺乏监管!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