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2018年9月4號,也就是樂清女孩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的10天后,滴滴官方發佈通告:將於9月8日至9月15日期間在大陸地區暫停深夜(23:00-凌晨5:00)服務。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夜間停運,引發打車難

作為佔據著大陸90%以上網約車市場份額的獨角獸企業,滴滴正式暫停服務後,打車難的問題再次浮現出來。

這是滴滴在2018年年初製作的400城市出行大數據。從圖中的出行熱力變化可以看出,哪怕是凌晨四點,也有大量的城市在使用滴滴。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而凌晨三點半的首都機場,也會出現大量的滴滴訂單。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滴滴暫停深夜服務以後,有大量深夜出行人員面臨打車難的問題。例如嘀嗒、首汽約車、美團出行等平臺,顯然不足以填補滴滴留下的空白,不足以支撐龐大的乘車需求。

而曾經難以為繼的黑車司機,則再次活躍在大小街頭,他們強制拼車,漫天要價,強硬的態度讓人十分無奈。就連一些出租車也開始“挑肥揀瘦”起來,碰到不滿意的活兒就乾脆拒載,在路人無奈的眼神中絕塵而去,或者拒絕打表,索取高額打車費。

更可怕的是,這種沒有營業資質的黑車,以及對行規視而不見的出租車,安全性要比網約車低得多,只是由於曝光量比較低,達不到滴滴這種動輒全網皆知的程度,所以才給人一種相對安全的假象。中央財經大學司法案例研究中心發文稱:自2017年至今,共有183起涉及巡遊出租車業務中司機侵害乘客的刑事犯罪判決。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滴滴停運,是暴負還是自省?

滴滴暫停深夜服務帶來的一系列動盪,讓一篇文章名為《滴滴消失的第一夜:司機走投無路 乘客也無路可走》的文章火遍朋友圈。文章中有一句話:“不管是官方還是民警,都低估了平臺停運對出行效率的影響。”正是這句話,讓很多人認為: 滴滴深夜暫時停運整改,其實是有關部門提出的要求。

然而,央視新聞《1+1》欄目通過採訪得知:滴滴暫停深夜服務是自發行為。不僅有關部門並不知情,就連政府部門的專家也想不明白滴滴這樣做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表示:“至少我很難從安全角度理解夜間停運,因為不管是從人車的合規化、預防性的安全保障角度來看、還是從安全應急狀況下與公安部門這種聯動,其實都不能解釋或者難以理解這種夜間停運。如果真的是從安全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的話,我感覺反而反映出對自己的這種安全狀況沒有充足信心,因為我們傳統的出租車和一些其他平臺都是24小時營運的。”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不僅如此,央視記者還發現:滴滴單方面宣佈暫停深夜服務的行為,不僅為深夜出行群體帶來不便,而且涉嫌違反相關規定。按照2016年11月1日實施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約車平臺公司暫停或者終止運營的應該提前30日向服務所在地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報告,說明有關情況,通告提供服務的車輛所有人和駕駛員,並向社會公告。

而三十天之前,滴滴的“樂清事件”還未發生,滴滴自然想不到會出現這樣的惡性事件,也會提交什麼暫停服務的書面報告。

如果說滴滴作出違規舉動,是因為不知道相關政策法規。那麼下面這個行為,就很耐人尋味了:在白天正常運營的時段,滴滴並沒有積極落實自己制定的整改計劃。當記者以車主身份向滴滴客服諮詢時,得到的答案是:即便沒有“人證”和“車證”的司機,也仍然可以註冊開快車。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這種表裡不一的行徑,讓人不得不懷疑:滴滴真的有整改的決心嗎?七天時間真的能徹底落實整改政策,完成蛻變嗎?滴滴的行為,到底是負氣報復,還是暫停整改?

是壟斷,讓企業有了欲擒故縱的底氣

滴滴暫停深夜服務後,很多媒體都發表了相關報道。標題各不相同,但都透著如出一轍的悲觀。例如“滴滴暫停服務,是減少犯罪還是影響出行?”,以及“滴滴深夜暫停服務,又回到打車難時代”。而鋪天蓋地的相關報道,也讓用戶置身於一種恐慌之中:如果以後滴滴時不時這麼任性一下,那出行怎麼辦?

之前,網上還出現過一個相關的調查問卷,有66%的參與者選擇了懷念滴滴。由此可以看出,這次滴滴的“撂挑子”,讓大多數出行者感受到了不便。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對此,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說:“顯然這樣的結果對滴滴是有利的,難怪有一種聲音說這是不是很聰明的一種公關行為,讓大家呼籲你趕緊重新回到生活當中來。”換句話說,滴滴是在欲擒故縱,以退為進,利用民意逼宮。

而且,白巖松和發改委的程主任一致認為,滴滴如此有底氣的原因就是:滴滴佔據著大陸網約車90%以上的份額,雄踞壟斷地位。這種情況讓滴滴有了賭氣的資本:如果不選擇滴滴,你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現在在打車問題上碰得頭破血流,終於想起我來了?


滴滴“逼宮”:失去我之後,才知道我牛逼?


誠然,滴滴確實通過發展和吞併競爭對手,走到了今天的壟斷地位,成為絕大多數出行者的首選。但是,這不應該成為滴滴任性妄為的資本,以及跟用戶叫板的底氣。因為每一家壟斷企業的背後,都少不了用戶的信任。如果企業沒有為用戶負責的覺悟,反而把壟斷當成籌碼,利用一家獨大裹挾民意,無限透支用戶的信任。必然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滴滴這次犯錯在先,因為不負責任讓樂清女孩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但是它卻利用這種以退為進的賭氣手段,讓自己搖身一變,成為了拯救打車難的救世主。

或許,現在用戶確實沒得選,只能任由滴滴罷工“逼宮”。

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