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這家歐洲鋼企起死回生?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25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武契奇再次表示“中方援建的斯梅代雷沃鋼廠等重點合作項目有力促進了塞爾維亞的經濟發展”。

2018年9月18日,武契奇來華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時,就曾向習近平提起“斯梅代雷沃鋼廠起死回生是個成功的典範。它有力地證明‘一帶一路’倡議給塞爾維亞帶來的是就業的增加和經濟的增長。”

讓這家塞爾維亞鋼廠“起死回生”的是來自萬里之外的河北河鋼。

尋助

斯梅代雷沃鋼廠成立於1913年,是塞爾維亞唯一一家國有大型支柱性鋼鐵企業,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然而,由於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該廠發展一度陷入困境,瀕臨倒閉。

2003年,斯梅代雷沃鋼廠破產,以23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一家鋼鐵公司。2012年,美國投資者撤資,塞爾維亞政府以1美元重新收回該鋼廠所有權。此後,塞爾維亞政府久久未能尋找到新的投資者。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斯梅代雷沃是個鋼鐵工業城市,整個城市幾乎沒有其他的行業。鋼廠裡有5000多名員工,每個家庭有三四口人,加起來就是一萬多人。如果把為鋼廠服務的許多承包商、供應商和僱用人員計算在內,總共有2萬多人在為鋼廠工作。也就是說,這座有10多萬人的城市裡,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直接或間接與鋼廠有關。一旦這座鋼廠倒閉,所受到影響的不止於5000多名職工,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就會陷入癱瘓。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航拍圖。河鋼宣傳部供圖

曾經是“塞爾維亞的驕傲”,卻變成了這座城、甚至是這個國家的心病。一個靠救濟、補貼苟活的企業,它還能有未來嗎?

斯梅代雷沃市長亞斯娜·阿夫拉莫維奇說:“美鋼聯撤走以後,鋼廠處於半停產狀態,工廠面臨關門,員工面臨失業,許多相關聯的小公司也難以為繼。在河鋼收購之前,政府每年都要從國庫擠出1.5億美元勉強支撐鋼廠運行。最大的擔心就是這2萬多人的家庭和孩子是不是有飯吃,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作為市長,我的心裡很難受呀!”

援手

2015年11月,時任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理的武契奇訪華,誠懇希望由河鋼集團接手鋼廠。武契奇對河鋼董事長於勇說:“希望您救救我們,救救我們的企業,救救5000名員工,他們的子女需要上學、需要就業。”

為什麼會選擇河北的鋼鐵企業來接手?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河北。曾經在網上流傳著一個說法:全球鋼鐵產量排名中,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河北鋼鐵企業在世界鋼鐵領域中的地位,從中可見一斑。

而此前,《河北省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和《河北省鋼鐵水泥玻璃等優勢產業過剩產能境外轉移工作推進方案》印發,河北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不斷推進河北鋼鐵企業“走出去”。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這個擁有8.8萬平方公里的國家,總面積不足河北的一半;擁有700多萬人,總量不足河北的十分之一。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此時的河鋼是中國產能規模最大的鋼鐵企業,在設施裝備和節能減排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擁有年產5000萬噸的配套鋼鐵產能,已連續七年躋身世界500強,位列排名第239位。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河鋼正在加速國際化發展戰略和產業鏈全球化佈局。2014年,河鋼控股瑞士德高公司,使河鋼擁有了遍佈全球的營銷服務平臺。一旦收購以歐盟為主要銷售對象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意味著河鋼將在歐洲擁有本土化的全球製造平臺,對開拓歐洲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河鋼集團 劉婧一 攝

這次訪問中,河鋼集團、中投海外與塞爾維亞政府三方簽署關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鐵公司的合作框架協議。

重生

按照雙方協議,2016年4月,河鋼集團以4600萬歐元收購鋼鐵廠,併成立河鋼塞爾維亞有限公司(河鋼塞鋼),鋼鐵廠5000多名面臨失業的員工迎來曙光,重返車間。

當地政府官員見到河鋼董事長於勇就問“中國來,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少錢?”於勇明白,給錢和挽救一個企業不是一個概念,這個企業需要的是先進的理念:

河鋼先後派出11批次、近200人的雄厚技術管理團隊,深入河鋼塞鋼產線對各系統、各工序存在的問題,進行起底式專業診斷;

要求全面對標歐洲先進企業,以“打造歐洲最具競爭力企業”為目標,組織河鋼塞鋼集團所屬鋼鐵企業,完善技術改造方案,制定整體發展規劃;

……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車間。長城新媒體記者 王海泉 攝

2016年底,針對河鋼塞鋼未來發展需求,商務部國際官員研修學院批覆了省商務廳提出的質量管理班、人力資源管理班、新品種開發班、鐵鋼軋全工藝流程班等共計8個培訓項目的申請。2017年以來,河鋼共組織16期境內培訓,直接受益員工2563人,為塞爾維亞鋼鐵產業和河鋼塞鋼的未來發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

武契奇說:“我們為此熬了無數晝夜,全體內閣成員付出許多辛勞。過去3年,一個個希望變成失望,最後,中國的合作伙伴給我們帶來了真正的希望。”

在恢復生產上。為了在7月接手後達到較好的生產經營水平,河鋼派出的管理團隊根據當時的市場形勢,同時也為了檢驗現場設備狀況以及員工適應高節奏生產的能力,果斷在5月和當時鋼廠的管理人員協商,讓停滯多年的第二座高爐恢復生產。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熱軋車間。長城新媒體記者 王海泉 攝

2016年7月,河鋼接手的第一個月,鋼廠粗鋼產量就從原來的每月六七萬噸,提高到了12.9萬噸。百年老鋼廠開始重現生機。

最開心的是當地員工:他們有活幹了,收入有保障了,工作的積極性也高了。一早來到鋼廠上班,看見運轉正常的兩座高爐,他們就有說不出的幹勁。在他們的眼裡,往日的暗淡已然褪去,現在滿是對鋼廠和美好未來的憧憬。

標杆

1.2016年收購當年扭虧為盈;

2.2017年產鋼147.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億美元,創出歷史最好水平;

3.2018年更上層樓,產鋼176.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62億美元;

4.2019年一季度,產鋼46.17萬噸,全年產量有望創歷年來的新紀錄。

鋼廠的重生,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激發了這座古老城市的活力。斯梅代雷沃市每年的財政收入是原來的兩倍多,該市失業率由18%降到了6%。

對照另外一組數據可以看到標杆的價值:9:5000。

“9”:除了9名中方管理團隊之外,其餘全部為當地員工。

“5000”:在收購前,斯梅代雷沃鋼廠原有5000多名員工,收購後與這些員工全部簽訂了勞動合同,沒有裁減一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還新增了300多個工作崗位。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熱軋車間。長城新媒體記者 王海泉 攝

中方團隊調查發現,鋼廠一名軋鋼工使用上世紀70年代的設備,生產出了厚度僅為0.14毫米的冷軋板材。而這樣的冷軋板材,即便使用現代化全自動設備生產都有難度。

“這些員工不是企業的包袱,而是企業的財富。”對塞方員工的深入瞭解,堅定了中方團隊用人本地化的信心。

中方管理團隊充分調動和全面配置河鋼全球化的技術、管理、市場等優勢資源,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鋼廠重現生機與活力,為塞爾維亞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在國際上樹立了中國企業的良好形象。

如今,河鋼塞鋼已經成為塞爾維亞就業人數最多的企業和第一大出口企業,被譽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標誌性工程”,受到中塞兩國領導和人民的高度評價,成為中國的一張“金色名片”。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中宣部授予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管理團隊“時代楷模”稱號。

4月25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發布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管理團隊的先進事蹟,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河北省委、省政府日前作出決定,在全省開展向河鋼塞鋼管理團隊學習活動。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4月27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到河鋼集團調研檢查,看望慰問河鋼塞鋼管理團隊。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參加調研檢查。長城新媒體記者 龐曉瑋 攝

是谁让这家欧洲钢企起死回生?

4月27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到河鋼集團調研檢查,看望慰問河鋼塞鋼管理團隊。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參加調研檢查。這是王東峰主持召開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精神。長城新媒體記者 龐曉瑋 攝

4月27日上午,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到河鋼集團調研檢查,看望慰問河鋼塞鋼管理團隊,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精神,廣泛學習宣傳河鋼塞鋼精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走出去”步伐,紮實推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行之必遠。河鋼塞鋼管理團隊在多瑙河邊的實踐再一次彰顯了一個大國的擔當。這也表明,主動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化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必將行穩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