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這句話?

用戶62564438606


《道德經》一直在講道,講自然,講順其自然,二十八章這幾句話,歸根結底,也是同樣的道理。



老子說“福兮禍兮”,就是孟子也要講“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就是世界著名的畫家達芬奇也說過“飽滿的麥穗總是低著頭”……其實,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這些大智慧者,所說的是同樣的道理啊。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為 天 下 溪 。為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離 , 復 歸 於 嬰 兒 。知 其 白 , 守 其黑 , 為 天 下 式 。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復 歸 於 無 極 。

《道德經》原話不難理解: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覆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闇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

一雄一雌,一白一黑,指的是事物的兩個方面,用《易經》來說,就是陰陽。用陰陽的關係來理解這句話就非常容易了,陰陽二者是共生相存的,惟有平衡才能完整,若是哪一方弱了,又或者強了,那這就意味著失衡。

在《道德經》的這一章中,也是在警示人們,不要單方面的、一味地追逐,要看清楚自己的位置,找好自己的定位。在這方面,其實有做的非常好的先人,比如諸葛亮,縱有舉世智謀,卻很清楚自己的身份,這就是知雄雌,分黑白。

這話說起來何其簡單,但是真正參透的人卻少之又少,縱觀史書,多少人亡命於“功高震主”?又有多少人死於嬌縱跋扈?這是古人,拿到現在來講,就更可笑了,已經紅翻天的人還不滿足於自己的名利,非要再錦上添花,結果是斷送自己的大好前程,這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道德經》是百家言的精華中的精華,其中道理,能夠真正悟道一二就能受用終身。只可惜了,道理這種東西,一般說了都懂,做的時候都忘了。


魚者佩之


相傳,老子騎青牛過函谷,函谷關令尹喜讓他著書,老子於是手書五千言,也就是後來的《道德經》,然後騎牛而去。後來《道德經》發展成了中國道家的經典,包羅萬象,對後來中國的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知榮守辱,為天下谷”這段話,就是出自我國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原文如下: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老子出生於周朝末年的春秋時期,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1年,距離今天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了。老子在衰微的周王室擔任藏書吏,相當於圖書館長,所以博聞強識。

春秋時期的語言,相對於後來唐宋時期的古漢語,意思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所以這段話,今天的人基本上都看不懂了。

造成春秋戰國時期書面語言複雜的原因還有一個,即當時沒有紙張,文字都是用刀刻在竹簡上的,所以古代的文字,能省則省,相對於口語而言更加簡化,一個字表達幾個字的意思,所以理解起來就更加困難。

《道德經》中的這段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如下:

1、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道什麼是雄壯剛強,卻能夠安心於雌柔軟弱的狀態,甘心處於溪流那樣的地位。甘守溪谷,人就不會背離道德,從而回歸到赤子一般的天真無邪。

如果引申為做人的道理的話,就是說在強敵當前,對方處於優勢的情況下,要敢於正視自己的弱勢地位,選擇暫時的退讓,避免激烈的衝突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舉個例子,唐朝時期,李世民經過“玄武門之變”奪得皇帝之位。北方的頡利可汗認為唐朝根基不穩,率領20萬鐵騎南下入侵中原。李世民審時度勢,和頡利可汗訂立城下之盟,暫時講和。後來李世民勵精圖治,千里奔襲頡利可汗的領地,生擒頡利可汗,平定北方。

2、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明白什麼是明亮清白,卻能夠安心於黑暗和被誤解,成為天下人效仿的對象。甘心處於這種狀態,人就不會在道德上出現什麼差錯,從而回歸到一種綿延無盡的狀態。

如果引申為做人的道理的話,就是說當我們被別人誤會的時候,不要急於去辯解,而是要在這種被誤解的狀態下,繼續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是非黑白,等到緊急的情況過去了再去分辨。

舉個例子,三國時期,曹操的手下名將於禁,因為看不慣曹氏將令帶領的青州兵飛揚跋扈,為非作歹的樣子,有一次在青州兵搶劫百姓的時候,他讓自己的軍隊狠狠地教訓了青州兵。後來遇到了敵人,被教訓的青州兵跑到曹操那裡去控告于禁造反,于禁沒有分辨,而是先讓自己手下的士兵列成陣勢,打完了仗。再去曹操那裡和青州兵對質,曹操因此很欣賞他。

3、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明白什麼是榮耀,卻能夠安心處於卑下的地位,甘心處於低谷之中。甘守低谷,人的道德就會更加充足,從而回歸到混沌之初的淳樸的狀態。

如果引申為做人的道理的話,就是說在我們處於一種卑下的地位時,心裡要知道什麼才是榮耀的事情,但是要甘心處於這種卑下的地位,等待時機,一舉改變自己的處境。

舉個例子,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而且被俘虜。夫差為了羞辱勾踐,把他等成自己的奴僕一樣看待,甚至讓他為自己牽馬。士可殺不可辱,勾踐並沒有因此而憤怒自殺,而是選擇了忍辱負重,後來夫差將他放還越過,勾踐臥薪嚐膽,養精蓄銳,後來率領越國的軍隊打敗吳王夫差,滅了吳國。

《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但是每一句話都充滿了人生的哲學和做人的道理。老子主張“清靜無為”,“道法自然”,我們在修行自己的道德品格之時,更要學會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END.


博書


這句話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原文是: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一段很長,也很難懂。我來稍微解釋一下,“知其雄,守其雌”,雄是比喻剛勁,雌是指柔靜,謙下。“為天下溪”的“溪”,其實是“谿”,但它通“溪”,所以也就可以這麼用,根據《爾雅》中對“谿”的解釋,水注川曰谿。似乎也與現在溪有點不同。

<strong>

後面這句“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是後人添加竄入的,非老子原文。我們這裡就不做詳細解釋了,稍微說一下大意:知道明亮的,但是還安於闇昧的境地,自己甘願做天下的楷模。甘願做天下的楷模,永恆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

這一段大家最為熟悉的是第一句話,“知其雄,守其雌”,後來還有一個成語叫“知雄守雌”。這句話提現了典型的《老子》樸素辯證法思維。“知雄”,是說你知道什麼是剛勁,但是你不要表現出來,而是要表現出柔弱的姿態來,你看天下的溪水,表面上是非常柔弱的。

“柔弱勝剛強”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為了明白這句話,我們必須通篇來看。我們要知道《老子》這本書中一個核心的思想就是“柔弱勝剛強”,比如老子曾說“骨弱筋柔而握固”,這句話是說初生的嬰兒,筋骨雖然柔弱,但是拳頭握得很牢。還有,“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最重要的一句是“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句話很重要,因為這裡面提到了柔弱與水。

在《老子》眼中,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為推崇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是《老子》最為推崇的。因此,我們就可以很好的瞭解開頭這一句了。

下面我們接著往下分析。“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我們之前說了,“知其榮”及其前面這一句為竄入的,真正的《老子》文本應該是“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知其白,守其辱”是說知道光明,卻安於闇昧,這就如同天下的山谷。

這句話其實和開頭“知雄守雌”意思差不都,我們也不用做過多的分析了。

“知雄守雌”不能忘記要先“知雄”

最後,我想整體說一下“知雄守雌”這句話。嚴復曾經說,現在研讀《老子》的人,只知道後一句,不知道前一句。意思是,大家都是知道人應該表現出柔弱,但是忽略了前面一句,你要知雄。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你在待人接物中,當然要表現出隨和、親近、大度的方式。即使別人欺負你,你開始的時候也需要稍微忍讓一下。但是,你的忍讓不是怕他,不是毫無原則的屈從於他。如果他做得太過分了,把你逼到絕境,突破你的底線,這個時候,你的“雄”應該就要爆發。

我記得郭德綱曾經說過,你欺負我,我尊敬你。你還欺負我,我還尊敬你。你再欺負我,我繼續尊敬你。你接著欺負我,那我就打死你。

這句話再進一步,還可以這樣理解。我們所有人,理解分析事物,你都必須站在用兩個角度去看。就如很多名師給別人講課,你可能覺得講得很淺顯,好像沒什麼技術含量。可是你不要忘了,他是翻閱了幾座高山之後,而刪繁就簡。他講得很淺顯,但是他內心已經有了很多的積累,所以他講的東西人們才喜歡聽。如果你只知道淺顯,而沒有深刻的積累,那麼你講得東西就會永遠淺顯。


兮兮說事兒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28章。原文是這樣的: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下面就讓有書君來解釋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一、“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意思為: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

雄是爭強好勝、高高在上的;雌則是柔軟順和、趨低退後的。有道的人,不會、也不屑於與人爭。然而正因為不爭,才能避免無謂的麻煩,反而讓財富、人脈和資源都爭相聚攏來。

戰國時期的藺相如,由於澠池大會再立新功,被趙王任命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這讓廉頗耿耿於懷,異常不滿,他到處揚言,如果讓他碰上了藺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話傳到藺相如耳邊,他此後便遠遠地躲著廉頗。眾人甚為不解,以為藺相如真是怕了廉將軍。

藺相如解釋:他之所以躲著廉頗,並非由於害怕,而是怕將相不和,影響國家的安定,讓敵國有機可乘,故而選擇了退讓。

得知真相的廉頗頓感羞愧,他主動揹著荊條來向藺相如請罪。

由此可見,知雄守雌,是一種低調的為人處事方式,是佔著理兒卻仍然替他人著想的一種高尚的姿態。

二、“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闇昧的地位,這樣反而可以成為天下人效仿的榜樣。

“白”是清楚、明白,“黑”是糊塗、闇昧。誰都希望自己是個明白人,而不願意被人看做是糊塗蛋。可是真的就有人揣著明白裝糊塗,那是為什麼?那其實是洞察一切之後的大智慧,是大智若愚的表現。

曾國藩年輕時也曾希望做個一塵不染的清官。可是他報效朝廷的心願,並未能順遂。當他赤手空拳創建湘軍,為大清立下赫赫戰功時,換來的卻是同僚的非議和嫉妒,咸豐帝也對他滿是戒備和猜疑。

在他因守父喪居家的日子裡,終於悟透了:做人要學著外濁內清、外黑內白。表面上的妥協,其實更有利於事情的順利開展。

於是他選擇了和光同塵,而這更充分體現了妥協的力量,也讓他更好地繞過重重障礙,實現了自己的抱負,成就了一番偉業。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知白守黑讓我們明白:人生在世,要懂得圓融變通之道。

三、“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

榮是榮耀,以及興旺發達的意思;辱是卑辱,還有平淡、寂寞、挫折的意思。做人做事,需要審時度勢,在時機未成熟之時,學會委曲求全。忍受一時之辱,方能換來長久的安寧。這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智慧和修養。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大敗於吳王夫差,被困在會暨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聽從臣下文種和范蠡的建議,裝作向吳國求和,夫妻倆自願入吳宮為奴。

在吳宮的日子裡,他們小心地伺候吳王,受盡各種羞辱,表面上卻極盡諂媚之態,沒有流露半點不滿。

其卑躬屈膝的奴才姿態最終感動了吳王。三年後,決定放他們回國。為了牢記亡國之痛、石室之辱,勾踐臥薪嚐膽,重用賢才,發展生產,君臣同心同德,奮發圖強。

經過近十年的精心準備,越國終於一舉打敗了吳國,勾踐也成為了春秋末年政壇上叱詫風雲的人物,霸業達到了極盛。

知榮守辱,是一種策略。古今中外,凡能成就大事業的,無不是懂得低頭、放低身段的人。只有甘於卑微,把自己置於最低點,方能實現質的飛躍。

綜上所述,有書君認為:老子的“三知三守”,並非是教人消極避世、不思進取,而是一種做人的修養和水平的體現,是以退為進、以守為攻、以柔克剛的智慧。

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低調退讓、謙卑自守、忍辱守分,才是最安全無憂的狀態,也才是最接近於“道”的狀態。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此語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八章,應該結合上下文來全面理解。

現代流行版本《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明知什麼是“高大上”的陽剛強勢,自己卻固守“下小低”的陰柔弱勢位置,就像是天下最低的山澗溪水。不過,誰甘願做天下最低的山澗溪水,就不會喪失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天德,從而復歸於嬰兒般的自然純真。明知什麼是得寵的榮耀,自己卻固守經常遭人鄙視的平凡狀態,就像是天下最深的山谷溝壑。誰甘願做天下最深的山谷溝壑,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天德就會自然充盈,從而復歸於淳厚朴實的本性。明知道什麼是物質世界奢華享受的有形之象,自己卻艱苦樸素固守精神本原的無形之氣,甘願以身示範為天下樹立先知先覺的新生活樣板。甘願做天下先知先覺的新生活樣板,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天德就不會有差失。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天德就沒有差失,就會復歸於“致虛極守靜篤”的“沒身不殆”。淳樸本原的無形之氣經過運動轉化,就可以變成有形之象的器物。得道者能夠這樣不斷創造出百姓生活需要的實用產品,才有資格成為治理一方的領導。因此,天下大治的大智大慧,就體現在這樣一個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統良性循環。

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可以參考閱讀一下 《道德經》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這段話的大意是,古時候得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奧通達,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正因為難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強地描述一下。他立身處事小心謹慎,就像冬天過河一樣,不敢貿然下水。他隨時保持警惕,就像防範戒備周圍四鄰的侵犯一樣。他待人恭謹莊重,就像會客一樣。他修身養性輕鬆自如,就像春風消融冰山一樣。他敦厚朴實,就像沒有經過任何雕琢粉飾的原木。他心胸豁達境界高遠,就像一望無際的山巒幽谷。他又愚頑不化特立獨行,就像濁浪滔滔的大洪水一樣。誰能夠在這混濁動盪的局面中保持安靜,緩緩地澄清自己呢?誰又能夠在靜中求變,讓天下在持續運動中慢慢地恢復生機呢?真正明白這個大道之理的人,肯定不會追求自我滿足。正因為他從來不追求個人私慾的最大滿足,所以才能夠實現革故鼎新興利除弊的良性循環均衡發展,並使自己永遠保持大公無私清明豁達的初心。

以經解經,我們 還可以參考閱讀一下《道德經》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託天下。”

這段話的大意是,受到榮寵和侮辱都會感到驚慌失措,這就像把禍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重要。為什麼受到榮寵和侮辱都會感到驚慌失措呢?因為得寵是卑下者的待遇,受到寵愛當然會感到格外光榮和驚喜,失去寵愛則必然會感到驚恐不安,這就叫做寵辱若驚。那麼,什麼是貴大患若身呢?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性命,所以才會感到害怕。如果沒有自身的性命,人們還會害怕什麼呢?因此,如果有人珍愛自身的性命是為了給全人類謀幸福,那麼治理天下的大任就可以託付給他。如果有人能夠像關愛自身的性命一樣胸懷全世界,那麼他的生命和精神就會“天人合一”永恆不滅。

再聯繫上下文來看,小到看不見的微生物細胞基因,大到看得見的生物個體,直到整個宇宙自然世界,都是“無形之氣”與“有形之象”互相轉化有無相生能量守恆的循環運動系統。在“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以前,這一切都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自然存在。到了“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以後,才有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名可名非常名”,也才有了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的道法自然。然而,人類主觀意識能動性的智能發達,卻不僅體現在尊重和利用自然規律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同時也體現在違背自然規律導致生態系統的惡性循環。這種“不知常妄作兇”的轉基因生化科技,不僅會導致生物個體生態系統的惡性循環,甚至還會引發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惡性循環和加速衰亡。在貪婪追求個人私利最大化的獸性本能驅動下,人類就很容易被物質世界“有形之象”的眼前利益所迷惑,從而走向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獸之道”的不歸路。世人皆追求個人私利最大化,就必然導致私有制社會1%與99%貧富階級分化經濟食物鏈的惡性循環,也是在不斷製造“無形之氣”的“負能量”。因此,追求社會公利最大化與追求個人私利最大化的此消彼長“零和博弈”,就推動著“無形之氣”與“有形之象”互相轉化有無相生能量守恆的惡性循環。

在遙遠的“恐龍時代”,食肉恐龍與食草恐龍遵循“牙齒爪子決定資源配置”的生存競爭叢林法則,就形成了恐龍世界的金字塔型食物鏈惡性循環,直至“恐龍時代”的“自我終結”。可以說,食肉恐龍與食草恐龍的生存競爭忙忙碌碌,都是在推動著恐龍世界“無形之氣”與“有形之象”互相轉化的惡性循環。食肉恐龍當然要比食草恐龍的貢獻更大,而“霸王龍”則是終結“恐龍時代”的最大貢獻者。到了“老虎為王”的新時代,同樣是一輩子忙忙碌碌地爭著吃草,肥羊肯定認為自己要比瘦羊活得更滋潤。而在狼的眼裡,肥羊的生命價值也肯定是比瘦羊大。不過,狼又會覺得同樣是一輩子忙忙碌碌地爭著吃肉,而自己卻比不上老虎活得更成功更威風。當然,這些都是低級動物“不知常妄作兇”的低級悲哀。

那麼,自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到奴隸制小康社會“公私之變”以來,人類卻一直是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獸之道”。在這個私有制社會1%與99%貧富階級分化的經濟食物鏈中,“戰爭武器決定資源配置”衍生出“貨幣工具決定資源配置”的科技創新,難道還不是低級動物“牙齒爪子決定資源配置”的“術萬變而道不變”?青銅器時代的草根階層奴隸,是一輩子忙忙碌碌的奴隸人生。而網絡信息高科技的草根階層錢奴,難道就有更高的奴隸人生價值嗎?問題關鍵還是在於,“一部分先富起來”的貴族精英強勢群體和“紙老虎”,難道不正是世代接力加速人類文明“自我毀滅”的罪魁禍首嗎?

君不見,宇宙自然世界永遠是一個的生態循環系統命運共同體,當年恐龍世界也是一個的生態循環系統命運共同體,當今人類世界同樣是一個的生態循環系統命運共同體。是均衡發展良性循環,還是不均衡發展惡性循環?這是一個“道不同”的永恆命題,更是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公私之變”的生死抉擇!


網聞博報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了解老子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道德經》要闡述一個什麼樣的理念。

在老子的理念裡面,從來沒有相對,只有歸一。這就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

老子的哲學思想,比如對虛實的理解,他認為看似虛空無用,實際上沒有虛空就沒有實物。比如沒有碗中的虛空那麼何來的碗?所以,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就是抱元守一、萬法歸宗。

如此一來,我們就走出了一個理解誤區,那就是黑白、雌雄、榮辱不是一個相對概念,而是渾然一體。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白與黑不是相對概念,而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共生體,正因為知道黑白是往復共生的,那麼我們不可能永遠守得住白,與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如退而求其次。天下人皆嚮往白,我何不靜心於暗處,反而能將世事看的更加通透?最後天下人醒悟過來反而要爭相效仿。

曾國藩當年也是年輕氣盛,想要成就一番功業,做一個清官,待入仕後因為自己的”清“而處處受到滿臣、綠營兵的排擠打壓,他看透了白處(代表正統的官場)的黑暗,乾脆找了個為父丁憂的藉口,躲回鄉下練團練,最後在太平天國起義成勢後帶領他的團練雜牌軍力挽狂瀾,立下了不世奇功。就很好的詮釋了老子這句話的智慧。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同理,正因為知道其雄,我反而示弱處下,自甘為天下溪流,任你浩浩蕩蕩在我身上奔湧,最後其實還在我的彀中。

《將相和》裡面的藺相如,在蠅池大會上立了大功,得到趙王的獎賞和器重,這讓憑軍功上位的廉頗很是不滿,揚言要找他理論出他的醜。以藺相如作為上卿的高位,完全可以無視廉頗的挑戰甚至對其進行政治打壓,但是藺相如卻沒有這樣做,反而一直避開廉頗。

眾人甚為不解,以為藺相如真是怕了廉將軍。

藺相如這樣解釋:他躲著廉頗,並不是害怕,而是怕將相不和,影響國家的安定,讓敵國有機可乘,故而選擇了退讓。得知真相的廉頗頓感羞愧,主動負荊請罪。

這就是雄雌、強弱的統一辯證,如果搞成了對立概念,那就容易走極端,導致將相不和。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這裡的谷有虛懷若谷的意境。同樣的,榮辱原本共生,陶醉於今日之榮,必受明日之辱。既然懂得了這個道理,那麼就能寵辱不驚,自甘為天下人的谷地,包容一切榮辱。

這三句話其實講的都是處事的道理,智慧的處事方法不是趨利從眾,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不顯山不露水,虛懷若谷,自甘於下,靜待變化和時機。


明德山人6998


對於道德經看過幾遍,好像明白了一些,好像又很不明白。關鍵是看不透文字背後真正蘊含的那些思想光輝。我喜歡問答就是可以藉此重新思考,咀嚼,組合一些知識,能不能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裡,得以使用,運化!也特意找到了過去的一些筆記:

知道雄強的好處,而寧願處在雌伏柔弱的地位,這樣才可以作為天下的溪澗,使眾流匯注。作為天下的溪澗,常德就不會離失,而回復於自然的狀態,就如同嬰兒一樣。知道明亮的好處,而寧願在黑暗的地位,這樣就可以作為天下的法式。能作為天下的法式,常德就不會有差錯。而復歸於廣大無窮的境界。知道榮顯的好,而寧願處在闇昧的地位,這樣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山谷,容納天下的汙垢。能成為天下的山谷,常德就會充足,而回復到真樸的狀態。真樸的“道”分散了,成為天下萬物。聖人守住真樸,就能成為百官的領袖。所以完善的政治要順自然而行,不可設施造作、支離割裂。人要守柔、處下、不爭,為政者應守樸無為,能長久做到這樣,既能做而淳樸自然無爭於天下,而天下人也無法與之相爭。

老子的道德經作為某種高緯的思維角度,洞察了道的本來面目,所以可以體現和運用在萬事萬物上,從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人與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國家管理,到企業管理,到家庭,個人,如此等等。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老子的學說難以推而廣之就在於不符合某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好像有違人性,其實老子正是看破了人性,才知道只有超越了人性的自我,才能把握,融入,使用人性,才能無為而無不為,才能以其無私而成其私!

從另外一個更宏觀、更大智慧的角度講,怎麼樣讓所有人都為了私去努力,而成就了你的更大的公,而你這個更大的公里面,有更大的私呢?

縱貫道德經,通篇都在詮釋人性和自然,為和無為。和本問答類似的文字還有很多: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矣!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

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慾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後之。

是以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者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也。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愛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

正言若反。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自古以來,一般的教誨都是:人要表現堅強,不要柔弱;人要表現聰明,不要愚魯。

不過,中國歷史上卻出現一位[老子],他與眾不同

老子:人要表現柔弱,不要剛強!人要表現愚魯,不要聰明!人要無為,無我,無慾,居下,清虛,自然。

學生:一般人都認為剛強好啊!

老子: 剛強的容易折斷,柔弱的能夠保全。比如說,你身上什麼最硬?什麼最軟?

學生:牙齒最硬!舌頭最軟!

老子:你看,到了我這個年紀牙齒全都脫落了,舌頭卻完好無恙;大樹比小草剛強吧?

學生:是啊!

老子:沒錯!颱風來的時候,大樹經常被連根拔起,小草卻完好無恙。風無形無體,卻能夠拔屋倒樹;水可方可圓,卻能夠環山襄陵。這不是說明了剛強的未必是強,而柔弱才是真正的強嗎?

一般人都認為聰明好,但一個智者應該表現愚魯,大智若愚。

大富翁通常身藏不露。

反之,一個雙手戴滿金戒,嘴裝金牙、頸掛金鍊的人,也許就離禍不遠,離窮也不遠了,也許就是因為窮,所以才要炫耀這些東西,而真正富的人可能就把這些身外之物當作累贅,就像我們身體上長了不該長的東西,你是不是會覺得,不在自如,方便了?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也產生了;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產生了。有和無是互相比較而生的,難和易是互相比較而成的,長和短是互相比較而顯現的,高和下世互相比較而造成的傾倚的,音和聲是互相對待而產生和諧的,前和後也是互相對待而形成順序的。所以聖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任萬物興作而不加主宰;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居,正因他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埋沒。

人間世上一切的概念、價值都是人所設定的,價值判斷都是因比較產生的;而對待的關係是經常變動著的,因此價值判斷也不斷在變動中。美和醜、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前和後等都要淡然處之,不要庸人自擾才好。

天地所以能夠長久,乃是因為它的一切運作都不為自己,所以能夠長久。

聖人處處謙虛、退讓,反而能夠贏得愛戴,事事不計較利害得失,反而深受其益,這不正是由於它不自私,結果反而成全了自己。

謙讓反而能贏得愛戴,處處為別人著想,反而能夠成就自己的理想。

人性有弱點和優化:凡是利我的屬於弱點,凡是利他的屬於優點。緣起與自我,分為兩個相,利我的叫我相,利他的叫他相。凡是我相的行為模式都是低效的。凡是他相的行為模式都是高效的。所謂的正能量就是無我相有他相。所謂的正確的人生方向就是以成就別人為導向。凡是與以上兩條相違背的都是不對的。一般情況下:以我相關有智力沒智慧,以我無關才能呈現智慧。

塑造自己被別人利用的價值,主動創造為別人服務的機會。幫別人得到他想得到的 你就有可能得到了你想得到的。

世人只知道“有”的利益,而不知道“無”的用處。事實上,無的用處要比“有”要大得多。三十根車輻滙集在車轂,因為車轂是空虛的,車才能產生乘坐的作用。

一個杯子,因為中間的空虛,才能產生盛物的作用;一個門窗我們也是在利用它的“無”;一個房子,我們也因它的“無”,才能產生居住的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夠給人便利,端賴“無”發揮它的作用;只有“有”是發揮不了大用處的,唯有“有”與“無”配合才能產生大用。一切器物的用處,全在於“無”。大道是無形無象的,而天地萬物均由道生,可見無形無象的大“道”真是妙用無窮。

人的需要有限,而人的慾望則無窮,過分的追求色彩的享受,最後必定視覺遲鈍;過分的追求聲音的享受,最後必定聽覺不靈;過分的追求味道的享受,最後必定味覺喪失,食不知味;過分的縱情於玩樂,最後必定弄得心神不寧,神不守舍;過分的追求金銀珠寶,最後必定行傷德壞,身敗名裂。所以體道的聖人,生活簡單,只求填飽肚子,不求官能享受,寧取質樸寧靜,不求奢侈浮華。欲海難填,不能去欲,必遭滅頂;過分追求慾望而不能節制,其結果不僅不能感到滿足、舒適,反而感到痛,喪失自我。

國君治理國政,可分為四個等級。最上等的國君,推行不言的教化,使人民各順其性、各安其生;

某甲:我只知道有國君,但不知道他到底為我們做些什麼。

次一等的國君,用德教感化人民,用仁義治理人民;

某乙:我們的國君很棒,為我們做了很多事情。

第三等的國君,用政教治理人民,用刑法威嚇人民;

張三:我們的國君管我們很嚴、很兇、很可怕。

第四等的國君,用權術愚弄人民,用詭計欺騙人民。

李四:我們的國君太欺負老百姓了,我們要起來抗暴。

最好的政治是[無為而治] ,人民各順其性,各安其生,得到了最大的益處。功成事遂,老百姓還渾然不覺,說是自然如此的哩。為政者,像是肺之於人體,最好的肺是你沒有感到有它在替我們呼吸工作,當你天天感到肺在為你呼吸,那麼,這個肺已經有病了。

那麼我們來看家庭教育,什麼是不言的教化,那就是我們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給我們的孩子塑造某種學習,成長的環境,發現他們的天賦,因材施教,讓他們學會自我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從學習中獲益,比如,快樂,體驗,回報,成長,超越。。。

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就越陷於貧困;政府的權謀越多,國家越陷入昏亂;統治者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連連發生;法令越森嚴,盜賊反而不斷地增加。所以聖人說: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自然上軌道;我不攪擾,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沒有貪慾,人民就自然樸實。為政者常自以為是社會中的特殊角色,而依一己的心意擅自釐定出種種標準;肆意作為,強意推行;掌權的人如果都能“無為”“好靜”“無慾”,那麼人類的和平就可指望了。

治理大國好像煎小魚一樣,不能常常翻動。翻動太多,小魚就破碎了。用清靜無為的道理治理天下,天神人鬼都能各安其位,所以鬼不會作祟害人,神也不會傷害人,聖人也不會傷害人,在上位的國君和在下位的人民互相都不傷害,於是天下太平。為政之要在安靜無擾,若能“清靜無為”,則人人便可各遂其生,而相安無事。

我們說:作。人不作死就不會死。但是我們習慣作天作地,生在福中不知福。

江海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使所有的河流奔注,是因為它善於自處低下的地位。所以聖人要作為人民的領導,必須對他們謙下,要為人民的表率,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後面,所以聖人居於上位而人民不感到負累,居於前面而人民不感到受害,所以人民樂意推戴而不厭棄。因為他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統治者權勢在握,一但肆意妄作,人民就不堪其累了。因此應儘量避免帶給人民負擔與累害。

委屈可以保全,曲就反能伸展;低窪得以充盈,蔽舊才能生新;少取反而多得,貪多弄得迷惑;所以聖人守[道]作為天下事理的範式;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彰顯;不自己誇耀,反能見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長久,正因為不跟人爭,所以天下沒有人和他爭;古人說:“委屈可以保全”等話怎麼會是空話呢?常人總是追求事物的顯像,求“全”求“盈”,因而引起無數爭紛;人因處柔守弱,謙不退讓;而達到了“不爭”的境界。

善作將帥的,不逞勇武;善於作戰的,不輕易激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不用對鬥;善於對人的,對人謙下;這“不武”、“不怒” 就是不和人爭勝鬥氣的道德。如果能做到這些,便是符合自然的道理。“武”“怒”是侵略的行為,“不武”“不怒”不逞強不暴戾最合於自然的道理。

勇於表現剛強,就會送命;勇於表現柔弱,反能生存,這兩種同樣是勇敢,但勇於柔弱就有利,勇於剛強就有害;天為什麼厭惡“勇於敢”,有誰知道是什麼原因?自然的規律是不爭攘而善於的勝、不說話而善於回應、不召喚而萬物自動歸附,寬廣坦蕩而善於籌策,自然的範圍廣大無邊,像一張大網一樣,籠罩的範圍無所不包,它雖稀疏,卻從來沒有一點漏失。自然的規律是柔弱不爭的,人類的行為應效法自然的規律,而務戒剛強好鬥。

要收縮他,必定先使他擴張,要削弱他,必先使他堅強;要廢棄他,必先提舉他;要套取他,必定先給予他,這是很明顯的道理,柔弱一定勝過剛強。魚不能離開淵,離開淵必定乾死。柔弱是治國的根本,治國不用柔弱,必定滅亡;權謀、刑罰、都是兇利的東西,不能夠加施於人民;物極必反,勢強必弱是千古不易的道理。人君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善加運用,則能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了。

“上德”的人不自以為德,所以才是有“德”;“下德”的人有心施德,所以就沒有“德”;“上仁”的人有所作為,卻出於無意,“上義”的人有所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的人有所作為,若得不到回應,於是就伸出手臂來使人們強從;所以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當社會需要用“禮”維繫的時候,虛偽巧詐也就產生了,禍亂也就跟著來了;自以為聰明的人,以智取巧,實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大夫應守質樸的大道,不要虛偽的巧智,捨棄理智的浮華,取用道的厚實。道德修養共分道、德、仁、義、禮、智合於道的社會,一切需自然而行。當社會需要理智來維繫時,詐偽叢生已經是不堪設想的時候了。

聲名和生命比起來哪一樣親切?生命和貨利比起來哪一樣貴重?得到名利和喪失生命哪一樣為害?因此過分的愛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耗費;藏財貨太多,就必定會招致慘重的損失;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帶來危險,人應愛惜身體、生命,不應過分追求名利,得到名利而失去生命,是得不償失的。

聖人沒有成見,以百姓的意見為意見。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可使人人向善。守信的人我善待他;不守信的人我也善待他,這樣可使人人守信。聖人在位,收斂自己的意欲,使人心思化歸於渾樸,百姓都凝視靜聽,如痴如愚,聖人都把他們當作嬰兒一樣的愛護。理想的治者,收斂自我的意欲,不以主觀釐定是非好惡的標準,應以善心誠心去對待所有的老百姓。

聖人沒有私心,什麼都無所保留;他儘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傾其所有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富有;天道無私,只有利於萬物,而不含對萬物造成傷害。聖人順天到而行,只是貢獻施與,而不和人家爭奪。聖人能效法“利而不害”的天道,而表現“為而不爭”,結果“天下莫能與之爭”;“施者比受者有福”能不和人爭奪功名的精神,就是一種偉大的道德行為。

道是永恆存在的,它能產生天地萬物,所以稱作“玄牝”,玄牝之門,就是天地的根源了。它無形地存在著,永存不絕,而它的作用“無盡無窮”用之不盡。

感覺到累,難,堅持,要奮鬥,要努力,說明對事情的瞭解還不夠透,方法不對。

任何事情都是很簡單的,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方法,首先要相信事情本來是很簡單的,你是還沒有開始就相信事情很難,先給自己下個定義,這件事很難,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件事真的很難。這就是影響力承諾一致告訴我們的定律。所有我們想要的東西,這個世界上的有些人早已擁有,所有你想擁有的話就是找他們借力。努力的關鍵點是努力,借力的關鍵點是分利,別人的利在前,別人的利比我大,借力是成就自己的最佳途徑。成就別人是成就自已最快的捷徑,在新的一年裡,我希望你懷揣著幫助別人的心,尋找幫助別人的機會,所有的夢想成真不過是你的夢想恰好是別人夢想的缺角,然後你幫助別人成就夢想的同時,你也成就了自己的夢想。這看上去是違背了自己的人性,正是這種超越了自我的本性才有可能掌控自己,融入,把握,使用,掌控這個世界。

在這裡。老子也詮釋了某種富:就是源源不斷。

仁者無慾,有欲便是獨立出趨勢和洪流;

順流而為,便是對意圖的變現;

兼濟天下,也便是一種與天下的捆綁了,天下不散你便不會倒。

這也就是傳說中的天之道,人之道,國治道或者商之道:

仁者無慾,順流而為,兼濟天下。

當然在某些人的眼裡也是某種隱形的挾持。

但是,上下互惠,各取所需。

所以道德經,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

知道雄強的好處,而寧願處在雌伏柔弱的地位,這樣才可以作為天下的溪澗,使眾流匯注。作為天下的溪澗,常德就不會離失,而回復於自然的狀態,就如同嬰兒一樣。知道明亮的好處,而寧願在黑暗的地位,這樣就可以作為天下的法式。能作為天下的法式,常德就不會有差錯。而復歸於廣大無窮的境界。知道榮顯的好,而寧願處在闇昧的地位,這樣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山谷,容納天下的汙垢。能成為天下的山谷,常德就會充足,而回復到真樸的狀態。真樸的“道”分散了,成為天下萬物。聖人守住真樸,就能成為百官的領袖。所以完善的政治要順自然而行,不可設施造作、支離割裂。人要守柔、處下、不爭,為政者應守樸無為,能長久做到這樣,既能做而淳樸自然無爭於天下,而天下人也無法與之相爭。

聖人治理天下,以無為作為政治的根本,以無事作為行事的原則,以恬淡作為施政的態度,處理困難必從容易處開始,實現遠大必從細微處開始。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從細微的做起;所以聖人始終不自以為偉大,因而反能成就他的偉大。再困難的事,交給我必定從容完成。輕易的允諾,必常因不能兌現而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經常遭遇困難。聖人把任何事都看得很困難,所以始終不會發生什麼困難。處理艱難的事情,須先從細易處著手,面臨細易的事情,卻不可輕心,應緊密周思,細心而為才不會失敗。

話說一個真正能夠做大事情的人是能夠超越一個所謂的“我有什麼,我就幹什麼的”這樣的一種狹隘的小農思想。而是“用天底下的人,天底下的錢,為天底下人做事”,當然自己參與其中,這麼樣的一種心態。這個心態的背後是什麼?其實就是“無我諸,無我執”的心態。以其無私而成其私。


太陽天然笨真


首先來看這六個字:“白”與“黑”、“雄”與“雌”、“榮”與“辱”。這六個字構建了三組詞,每組詞的意象完全相反。再看前三個字“白”、“雄”、“雌”都是比較強壯,人們所希望得到的那個方面,相對強大的那個面,而“黑”、“雌”、“辱”這三個字都是比較被人所不希望的方面,相對於弱小的那個方面。也是老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認為柔弱可以勝過剛強思想的論述。

按照現在人的解讀“知其白守其黑”、和“知其雄守其雌”、以及“知其榮守其辱”的意思是:深知本性雄強,卻守持雌柔 ; 深知本性潔白,卻守持混沌昏黑的態勢 ; 深知身份榮耀,卻安守卑辱的位置。

再來看 : “天下式” ; “天下溪” ;“天下谷”。這三個三字意象,對於這三組詞語的解釋,老子親自做了批註

“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復歸於無極。” 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闇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

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覆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

“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覆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

我們知道這句話出自《道德經》,也就是老子對於這個世間萬物的思考。而老子的學問強調以弱勝強,“弱者道之用”。“柔之勝剛,弱之勝強。” 老子認為“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至堅。”世間沒有比水更加柔弱的了,但要衝擊堅硬的東西,卻沒有別的東西可以代替水。老子嘆息說,這種弱勝強、柔勝剛的現象,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卻沒有人能從中得到啟迪,沒有真正認識到柔弱對人生的意義。大石可以被穿透,鋼鐵可以被腐蝕,而水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老子所謂“柔”並非是軟弱無力的,實質是一種堅韌不露、外柔內剛的狀態。柔到極處便是堅到極處,就可至堅志剛而無敵於天下,上升到哲學層次即形成了“貴柔”、“反者動之道”的辯證哲學思想。

這一整段話,都應當看做是老子對於他的“弱當勝強”思想的闡述。


公務員面試綜合分析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這三句話是《老子道德經》第28章的內容。這句話主要講的是陰陽對立統一,運動變化過程中,人應以怎樣的思維和方式去修行的方法。這句話的全文是這樣的:

本章以人身為國,以心為王,以陰陽之道為變化之用,以返本歸元為旨歸,此是修行的心法,知者能為,則近道不遠了。

第一句: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此句講的是:修行要想達到復歸於嬰兒的狀態,就要明知雄強有力,卻以雌柔之心而守,行為處事都把自己放到謙卑處下的溪流一樣。這樣就能保持自己恆常的德行,不至於損害德行。我們德行醇厚了,就能達到嬰兒的狀態。這裡所說嬰兒不是指嬰孩,而是指我們生命迴歸先天的狀態。

第二句: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此句講的是:修行想要達到復歸於無極的狀態,就要做到,雖然明白是非對錯,但還是要在保持內心光明不染俗塵,但卻裝作愚鈍無知的狀態,對世俗之流不批判也不讚美,以沉默笑看世間百態,以和光同塵。這樣就可以為天下的範式,恆常的德行就不會出差錯。這樣就能迴歸生命與道合一,心性中和無偏的境地。

第三句: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此句講的是:知道自己富貴尊榮,但卻甘守於卑下謙和的狀態,這樣就能做到天下歸心,入水流如深谷一樣。若能做到如此境界,自己恆常的德行就會豐足,就能迴歸到素樸,純淨純善的至德天性狀態。這其實也是道家“韜光養晦”的處世哲學。

第四句: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此句講的是:素樸,純淨純善的至德天性狀態,可以廣散施用於各個領域,各種事物,就會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有智慧的人用這樣的工具,就能建立順應事物發展規律的,非常好的管理規則。故在素樸本質的狀態下,建立的大而廣普的規範,制度在運行的時候,是不會傷害事物本身的。


心能智慧文創


《論語學釋》子衍先生講解的非常值得一讀,分享給大家。

師:《道德經》雲:“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這幾句話啥意思知道嗎?

(眾說紛紜。)

師:觀世音菩薩是男的女的?

無餘:有三十二相。

師:觀世音菩薩像你們見過男的麼?幾乎沒有,都是女的、母姓的形象。這叫做“守其雌”。佛、菩薩還有個通稱,叫大雄。

無餘:哪個雄?

師:大雄寶殿的雄啊。

無餘:哦,原來大雄寶殿意思是佛菩薩的殿堂!

師:啥叫雄啊?雄偉,雄偉不就是莊嚴麼?無比的莊嚴謂之大雄。那麼的莊嚴,卻甘願做個母系的形象,以雌(女)性形象慈悲度化娑婆世界眾生。“天下溪”啥意思?

無餘:天下之水彙集的地方。

師:觀世音菩薩是不是手裡拿個玉淨瓶啊?祂那個瓶子的水是孕育生命的啊,準確說不是生命,是慧命啊!觀世音菩薩用祂清淨的智慧之水專門開啟眾生的慧命啊!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意思就是觀世音菩薩證得了莊嚴清淨的報身(知其雄),卻倒駕慈航(守其雌),慈悲救度天下眾生,為眾生開啟智慧之門(為天下溪)。

(眾讚歎不已。)

無餘:還以為《道德經》講的都是很玄妙的東西。

不帶:請問師父,修行人需要謙卑麼?

師:怎麼問這個?

不帶:我覺得應該是莊嚴,我看到有些人過分謙卑,見誰都鞠躬。

無餘:君子不器。

師:你知道什麼是莊嚴?你們哪瞭解什麼叫莊嚴啊。你能描述的了麼?比如一個人相貌堂堂就是莊嚴麼?慈眉善目就是莊嚴麼?

無餘:莊嚴講的是報身吧?

師:是啊,你們見過報身麼?可不是肉身有莊嚴,哪有肉身莊嚴的?比如濟公活佛啃著雞腿喝著酒,我請問這是莊嚴還是不莊嚴?濟公的做法你能學得會麼?濟公是說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可是還有下句你知道嗎?“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你剛才講的莊嚴也好謙卑也好那都是化身(肉身也屬於化身),化身都是假的啊,明白嗎?

所以你們問我的問題就如同問地溝油和塗蠟蘋果吃哪一種好,答案是都有問題。因為你沒找到那個真,所以我為啥說在開悟前一切都是錯,就是這個道理,你們現在所想的所說的都是錯的。

不帶:那不是得借假修真麼?

師:“借假修真”是方便說,你把方便當真理了。佛所說的“三乘馬車”都是方便說,其實本來就一乘,莊嚴和不莊嚴本來就是一回事,你看到濟公吃肉你覺得不對,但我看到的是本質,我看到濟公和尚是莊嚴。因為你眼瞎,就這麼簡單。“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來真亦假。”本來是一回事。所以簡單聽話照做不但體現在行為上,還體現在思想上,我讓你停,你思想也要停。

無餘:啊?思想也要停?

師:你以為呢,行為是靠什麼指導的?你光停行為了,思想還在動,你停了嗎?你們非得想要在我的回答裡找到你滿意的答案,其實你們已經在心裡預先設定答案了。如果我說到你心裡了,你就說“師父說的好。”我說不到你心裡,你就認為“師父講錯了。”到底咱倆誰是師父?

眾(樂):我們心裡就是這樣想的。

不帶:還是想不通。聞思修總得思吧?

師:思是思靜啊,是思考怎麼停下來。你還非得去想,你以為通過想你能明白?想是意識的作用啊,意識能想明白麼?能想明白的就不叫智慧了。

好,再看“知其白守其黑”。代表人物是孔子。多少人包括一些隱士勸孔子別幹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孔子怎麼說?

無餘:“疾固也。”

師:對,孔子說這是因為我的毛病太深了。疾,疾病,佛教稱為業障。那孔子都“從心所欲”了,哪兒來的業障呢?其實,業障屬於因緣的一種。業障叫做造惡,如果是種善因就叫做積福修慧。孔子意思是因緣所致。為什麼呢?這就是大乘佛法的精髓了。大乘佛法講究自度度人,就是不光自己要解脫,還要救度眾生一起解脫。孔子修的是大乘道,救度眾生本就是孔子歷劫所發的願,是孔子的願力讓孔子走這樣一條慈悲濟世的道路,所以稱為“疾固也”。白代表光明,“知其白”就是見到光明,即明心見性,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那孔子已經從心所欲(知其白)了,卻放棄極樂不去享受,卻甘願與眾生共苦(守其黑),所以“為天下式”。式,模式,即楷模。所以孔子是人類的楷模!

順便說一句,佛教管這樣的人叫做大勢至菩薩或者得大勢菩薩。因為“為”是得,“天下”為大,式通勢,“為天下式”就是得大勢。

(眾讚歎不已。)

師:“知其榮守其辱”,代表人物是佛教的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早已經達到了佛的境界(知其榮),卻發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甘願化身為地獄裡面的閻羅王(守其辱),慈悲救護眾生。谷是低地,地獄是六道最低的地方。“為天下谷”就是執掌天下最低的地方,那就是閻羅王了,也就是地藏王菩薩。

(眾讚歎不已。)

無餘:師父,地藏王菩薩是佛教人物,只在地獄裡面度眾生嗎?在人間有沒有祂的化身呢?

師:當然有。歷史上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來歷不詳,去向不明,弟子門人也是眾多且都很有成就,能猜出來是誰嗎?

(眾人思考。)

無餘:鬼谷子!

師(笑):然也!鬼者地獄也,谷者藏也,子者法王子(菩薩)也。鬼谷子,地藏王菩薩是也!

(眾歡喜讚歎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