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都給學生讀怎樣的課外書?

月亮上蓋房子


現在有的老師會讓學生看一些文學名著,比如《紅樓夢》《圍成》等,但是我是不建議看這類純的文學性很強的書籍,因為根本就看不懂,第一遍的時候估計看完後什麼也不記得,第二遍的時候估計會記住一些人名和發生的事情,但是根本沒有什麼用,除了考試的時候會用到一兩個知識,我的建議是讓孩子看適合自己年齡特徵的書籍,該到什麼年紀看什麼書,我記得有個科學家做了一個關於“雙生子爬梯”的實驗,主要的意思就是說人要到一定的成熟機制的再幹一些事,比如讓一個兩歲的孩子去訓練100米短跑,根本不起效果,所以孩子太小看一些文學性很強的書籍都是浪費時間,根本沒有什麼閱歷怎麼能讀懂其中的道理,我的學生我都讓看的是一些有哲理性的故事和有趣的歷史的,這樣學生的興趣也高,對於情節也記得比較牢固。


一品學派


主要是教育部推薦的名著,還有一些當代一些作家如曹文軒,楊紅纓等人的作品。

1,名著閱讀現在越來越重要,以前主要是填空題,在中考和高考中佔3分左右,這幾年題型大變,己變成分析題。

2,最重要的變化是,有些地區中考佔分9分左右。題型變成節選某名著中兒段讓寫學生分析。

3,即便是填空題,也越來越重視小的細節,如《童年》裡,掩埋父親時還把什麼一起埋上了?

所以先把這些中考和高考必考的名著讀幾遍再說。




子木老師講語文


老師要求學生讀的課外書很多,有不同類型。小學要分不同年級和年齡段。一二年級適合淺顯易懂又有趣的動物或神話故事書,小兒歌等書;三四年級就要讀 革命英雄故事,中外少年立志故事,革命領袖,元帥人物的故事,童話寓言故事;五六年級要讀散文詩歌小說之類的書了,並且讓他們閱讀少年版的四大名著。

總之要隨著學生的年齡和年級的升高,讓他們讀的課外書不僅內容要不斷加多,難度也要不斷加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