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你更倾向于哪个诗人?

北鼻120183481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杜甫二位大神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两座高山,但是二人并不在同一个频道上,他们的性格不同、经历不同、诗风不同,艺术道路也不同。致于具体说更倾向于谁,我觉得可能是问更喜欢谁吧?这要分不同的年龄段来说。

年轻的时候喜欢李白,因为他的灵魂是漂泊的、不安的,好动不好静,神游八荒,潇洒之极,他爱背把破宝剑,做着行侠仗义的武侠梦,连牛皮都吹得热血沸腾,“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样的李白最合血气方刚、荷尔蒙飙升的年轻人的脾气。他像在云中漫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嗜酒如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吃喝讲究排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他不愿委屈自已,“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年轻时爱李白,因为他是“仙”,生性豪放不羁、自命不凡,高呼着“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自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风流放旷,当时无人不知李太白的大名,首都一个高干老头贺知章为他“金龟换酒”,给他起个绰号叫“谪仙人”,李白大为受用,写了一首诗“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见面,呼我谪仙人”,到处得瑟,他喜欢的就是“风流天下闻”之类牛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的诗作汪洋恣肆、吞吐日月,同时又瑰丽险绝、雄阔高远、睥睨天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等胸襟气魄、视野格局大概只有神仙才有,怎能不让人五体投地?

小时候不爱读杜甫诗,总觉得老杜皱着眉,苦着脸,满脸的旧社会,不如李白潇洒放旷、轻狂傲娇。甚至觉得他还有点儿小气,“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群顽童抱了些秋风刮下来的屋顶茅草,老杜便大声呵斥,骂人家是盗贼,显得有些格局不大。后来随年龄渐长,才慢慢理解老杜,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他的生活常态,但他又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怀抱致君尧舜、治国济世的政治理想,具有“施仁政”的孔孟情怀,读老杜的诗难得轻松,总能感受那强烈的家国情怀,感受到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思想,在他的诗歌中,苍生疾苦、时局危难,都是心心念念、难于忘怀的,典型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正是危局乱世的时代背景和坎坷挫折的多舛命运,空怀壮志的悲凉,无以救民水火的遗憾,使杜甫的很多诗句成为感事伤时、寄托情怀的千古绝唱,喷薄而出,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些诗句足够震古烁今!杜甫确实不像李白那样是个天纵之才,他的思想没有李白那般奔放不羁,写诗同样没有斗酒诗百篇、飘然思不群的潇洒。他的诗,扎根于脚下的土地,更接地气。“诗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国家不幸诗家幸”,这些词语好像是专门为杜甫准备的,他的诗歌在反映民生、社会时,多选用乐府和古体,叙事细致入微,感染力强,如《三吏》、《三别》,情思郁结,悲情迸发,他的律诗格律森严、意境苍茫、炼字精到、对仗工稳、沉郁顿挫,气韵沉雄。他有着儒家圣人的情怀,有着伟大诗人的气质,完全当得起一个“诗圣”的称号,他的诗也被誉为“诗史”。

人说李白是“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我言杜甫:泣血而歌,结一部苦难史。人到中年有了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才真正理解了杜甫。读懂杜诗人已老!





晓行凌波


一个诗仙,一个诗圣就文才而言,不分上下。李白借酒风流潇洒,诗韵飛花芳,纵风能乘舟,酒醇齿含香,邀月孤影寒。杜甫含泪痛世道,怀才不遇恨生早;唐代风光好!留下足迹石壕村。

两个人是一根藤上的瓜,只不过是一个早熟、个晚熟,早晚甜别人,苦自己。不过,两个人的性格虽然各异,文才相当,一个豪迈、一个心系国家大事而无乃。

两个人的诗是绝世佳作!韵味横飛,音律含香,押韵之处风味来袭,旷世奇才。



沧海129345295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情风格,各有千秋。

李白的诗,豪情奔放,俊逸自然,真如春江之水,一泻千里,深情满怀!

杜甫的诗,亲近自然,关注民生疾苦,敢与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敢为下里巴人奔走呼号,伸张正义。无私无畏,无我无惧,真男儿,真豪杰,敢于百姓鼓与呼,直抒民意不憋屈,真铭士,自风流,不畏强权,大写人生!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我最爱谁,看官心中自明矣!还用我多言否?


笑看人生146971471


李白与杜甫,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都非常的有文采,都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都深受大家的喜爱。

但如果非要从中选择一位,我倾向于李白。为什么呢?

因为,两人在仕途上都怀才不遇,但对待境遇的态度有明显区别。

李白在得意时也不卑躬奉迎,总是放荡不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总是信心自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遭遇挫折时乐观豁达,"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总之,李白的性格浪漫率真。

杜甫则显得抑郁深沉,悲天悯人,"天机近人生,独立万端忧","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然,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尊敬的。


东东2010726199158


个人更倾向于李白,李白的诗更有豪情豪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蒲公英1001


杜甫更接近文学自身的意义



格纳尼尔庄园


我喜欢杜甫写的,床前明月光。于是地下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电影菲菲


都是有名的诗人,其文彩各有千秋。其诗词流传至今,倍受文人墨客所喜爱,甚至有些佳句家喻户晓。

从性格和诗风来说,李白狂旺,旷达,有一泻千里,荡气回肠之感;有把酒临风,驰骋千里之气。杜甫沉郁,细腻。有人在情中,意随诗转之绪;有悲天悯人,恨世怨俗之情。

两位大诗的作品,对我来说因为对诗作的渗透力差,所以都较喜欢。


涂鸦55639153


李白无暮年,杜甫无少年,李白徘徊于云端之上,杜甫游走于民众之间,李白的诗如长江大河,一倾千里,豪迈乐观,杜甫的诗反应了时代的繁荣昌盛和战后真实的百姓疾苦,半斤八两,不辩高低,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肖昌洪0304


艺术来源于生活,李白处于盛唐时期,所写作品豪迈奔放、想家丰富,意境奇妙些。杜甫处于唐代转衰退时期,社会动荡,忧国忧民,写民间疾苦多些。人民大众觉得杜甫人格高尚些,受人们重视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