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本來是廣東人,為何要到不熟悉的異鄉廣西發動金田起義

洪秀全本來是廣東人,在策劃金田起義的時候,沒有在熟悉的故鄉,卻跑到了不熟悉的異鄉廣西。他一個外鄉人,是如何成功的呢?

洪秀全本來是廣東人,為何要到不熟悉的異鄉廣西發動金田起義

(洪秀全雕像)

說起來,洪秀全的前半生真不如意,他自幼勤學好讀,被鄉人贊為神童。本以為他妥妥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沒想到到他反覆考了3次,都名落孫山,連半個秀才也沒撈到。

屢考不中,不光讓他深受打擊,還漸漸讓他成了鄉人調笑的對象。畢竟都25歲的人了,還一事無成。這讓洪秀全接受不了,於是愈發舉止怪異、沉默不語。後來嚴重到臥床不起,生起了大病。

據洪秀全說,他在病中,恍惚之中總遇一老者,這人自稱上帝,命他在世間斬妖除魔。

病好後,洪秀全想到夢中情景,想到他在參加科考前,有人曾給他過一本《勸世良言》,於是趕緊翻出來看。他在認真地看完這本書後,頓時豁然開朗,愈發堅信“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而他,就是上帝派來救世人的那一個。

從此,他自稱是上帝的二兒子,並創建“拜上帝教”,逢人便宣傳上帝福音,把家裡孔子的牌位換成了上帝的牌位,每天洗手焚香禱告必不可少。

廣東是沿海城市。早在清初,就有不少傳教士從那裡登陸,並開始了傳播基督教的工作。洪秀全在家鄉講得口乾舌燥,最後也只成功地吸收了兩名信眾——同學馮雲山和族弟洪仁玕。

馮雲山和洪秀全一樣,也是屢考不中。家境貧寒,和他接觸的也多是貧苦百姓。再加上清廷腐朽,因此他一直對清廷極為不滿和憎恨。

洪秀全本來是廣東人,為何要到不熟悉的異鄉廣西發動金田起義

(馮雲山劇照)

馮雲山還是個有頭腦和執行能力的人,他很快就發現了問題的根源。那就是廣東人生活富庶,且基督教早在清初便從國外湧了進來。在傳教士的努力下,廣東人一般都受過教育,見多識廣,該信教的信教,該信佛的信佛。總之,想要在這個地盤上分一杯羹,是很困難的。

於是,在馮雲山的建議下,他們到了偏僻的廣西瑤山一帶發展信眾。

起初,洪秀全還能吃苦,跟著馮雲山到處走訪村民。但3月後,他便打起了退堂鼓,回了廣東。

馮雲山卻繼續留在當地發展信眾。他能吃苦,又天生和貧困百姓能打成一片。他一邊走,一邊宣傳拜上帝教,最後他走到了極為偏遠的紫荊山。

紫荊山的燒炭工特別多,由於沒有土地,他們只能為別人燒炭討生活,日子非常艱辛。再加上他們都是客家人,常常受當地漢人的欺辱,地方官府又對漢人百般偏袒,因此,他們心裡都裝著仇恨的種子。

馮雲山瞭解後,大喜過望,認為這裡才是宣傳拜上帝教的福地。於是紮根於勞苦大眾中,憑著他三寸不爛之舌,很快吸收了數千信眾。

馮雲山巧妙地結合現實的黑暗腐朽,最終成功地把他們組織起來,為後來的金田起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洪秀全本來是廣東人,為何要到不熟悉的異鄉廣西發動金田起義

(金田起義局部畫)

​3年後,洪秀全來到紫荊山。看到馮雲山的革命成果,非常高興,也和馮雲山一起在這裡傳教,又收穫了不少信徒。

不過,就在此時,馮雲山被捕了。

洪秀全不得不前往廣東,營救馮雲山。

剩下一幫信眾群龍無首,大眼瞪小眼,幸好楊秀清說他是天父下凡,才算把大家的心思穩住。

隨後,馮雲山被贖了出來,與洪秀全一起回到廣西。。

當時,楊秀清的把戲,早就有人告訴洪秀全和馮雲山。不過,洪秀全為了把戲做全,因此認下了楊秀清這個“天父”。這樣一來,信眾愈發確信一切皆是神蹟,也就愈發虔誠忠心。

在洪秀全等人的帶領下,信眾們搗毀了幾座寺廟神壇。雖然遭受地主武裝的阻攔,但官府本著粉飾太平的工作態度,一直藏匿不報。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些原因,經過7年的暗中準備,金田起義終於在廣西爆發了。

(參考史料:《太平天國史》《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