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仗日本9.2万人参战,伤亡6.5万,对手仅伤亡1.6万

这一仗日本9.2万人参战,伤亡6.5万,对手仅伤亡1.6万

二战的时候,日军能够一次出动九万多人的部队,绝对是一场大的战役了。按照日军的战斗力来说,自己伤亡六万多人,对手也得伤亡个几万,可是这一仗下来,对手仅伤亡1.6万人,日军遭遇了彻底的失败。

这场战争发生在印度和缅甸的边境地区。现在印度和缅甸都是一带一路国家,可是二战的时候印度被英军占领,缅甸被日军占领。这场战役中,缅甸的日军试图进攻印度的英军,以便孤立中国和寻找新的补给基地,解决日军的资源问题。同时也有和德军会师印度恒河的美好想法。可惜的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日军进攻印度英军的英帕尔战役,让日本吃尽了苦头。

这一仗日本9.2万人参战,伤亡6.5万,对手仅伤亡1.6万

此次日本方面的主要指挥官是牟田口廉也和河边正三,这两个人是当年七七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和发起者,是侵略中国的罪人。在英帕尔战役中,牟田口廉也对这场战役的想法和做法甚至可以用“天真”来形容。

这一仗日本9.2万人参战,伤亡6.5万,对手仅伤亡1.6万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古至今,后勤保障都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缺少粮草和武器弹药,士兵饿着肚子、拿着空枪空炮,恐怕只能沦为对方的活靶子。在这场战役中,牟田口廉也根本没有把后勤补给的困难和英帕尔地区复杂的地形条件放在眼里,一味强调日军的战斗精神和神灵相助,甚至幻想去英军那里夺取粮食给养,给养最困难的时刻居然让日本士兵去吃草!

这一仗日本9.2万人参战,伤亡6.5万,对手仅伤亡1.6万

日军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在缅甸同英军战斗时,打得英军溃不成军,所以有了这种迷之自信。然而这次牟田口廉也的对手却是英军名将蒙巴顿,正是蒙巴顿彻底打破了日德会师印度的美梦。

蒙巴顿采取节节抵抗、诱敌深入的战术把日军拖到了可怕的雨季。前期在抵抗日军的时候英军付出了一些牺牲,甚至一度向美军飞机求援,击退日军攻势。可到了雨季的时候,补给相当充足的英军就可以坐等老天消灭日军了。

这一仗日本9.2万人参战,伤亡6.5万,对手仅伤亡1.6万

日军在战斗中一共死亡三万余人,可还有三四万人是死于疾病和饥饿。缺少食物,缺少药品,缺少弹药,天天下雨,这样的仗怎么打?狂妄的牟田口廉也最终不得不撤军,可是刚一撤军,休息充足、士气饱满的英军便扑向日军。

这一仗日本9.2万人参战,伤亡6.5万,对手仅伤亡1.6万

英帕尔战役是日军做的一个美梦,是日军向印度发起的第一次战役,也是最后一次战役,最后成了日军的一个噩梦。在这场战役中,牟田口廉也既没有战略眼光,也没有为战争做好基本的准备。而对手蒙巴顿则是个经验老道的将军,在防守方面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正确策略,而且补给充足,兵强马壮之时又向虚弱的日军发起最后一击,将日本牟田口廉也打得狼狈而撤。

参考资料:《卢沟桥事变制造者没一个有好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