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從基層保安到全國人大代表

李勇:从基层保安到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簡介 李勇,男,1981年3月出生,現任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淀分公司企業管理部主任兼特勤保安大隊長、糾察隊長。2018年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新京報訊(記者 李玉坤 實習生 梁寶欣)李勇個兒很高,腰板筆直,一點也不“油膩”,一口水沒喝跟記者滔滔不絕講了兩個半小時,給人的感覺就是精氣神十足。

在保安行業能幹到多優秀?25歲那年,李勇被評為“首都優秀保安員”、30歲成為“全國先進保安員”、2015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雖然職位提升和榮譽累積沒讓薪酬實現大幅突破,但李勇表示將繼續幹下去,並對保安職業化的前景充滿期待。

今年,李勇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全國統一保安服裝的建議,“所謂‘人靠衣裳馬靠鞍’,所有保安都統一著裝,看起來就是一支正規化隊伍,之後再把素質提上來。”

98年老家發洪水 選擇來京謀生

老家在湖南益陽的李勇選擇來北京當保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1998年的洪水。

他的老家緊鄰藕池河。藕池河本就是清朝咸豐年間因江堤決口所形成的,1998年發生洪水險情時,洪水一度漫過原堤頂的藕池河兩岸,藕池河也成為湖南200萬軍民全力死保的洞庭周邊三個點位之一。“我們家的地整個全被淹了,那時候剛好是稻穀成熟的時候,但田裡看不見稻穀,全都是水。我們家大件的東西都放樓上去了,其餘的帶到我姨媽家,我們家也全住到姨媽家去了。”李勇說。

發洪水那段時間,每家都要出人去守大堤。李勇的父親當時40多歲,連著守了半個月,生了病,李勇便替父親繼續盯洪水。“我的任務就是看沙眼,抗過洪的都知道,堤上的沙眼會冒水,水稍微一大、渾了,就趕緊上報,要不就會灌湧。”李勇說,自己盯了3天,也扛不住了,“每天將近20個小時,就坐在那,盯著那個沙眼看,我回去之後也病了。”

就在這時,身高接近1米8的李勇獲得了一個工作機會,益陽市勞動局直接去李勇所在的高中招人去北京。

“當時就想,來北京誰不高興?我那時高二升高三,成績也不是很好,覺得是個機會。”李勇說,當時選人都是選高個的,要1米75以上。最後,他和二十七八個同鄉一起來了北京。

李勇說,他們二十來個人剛到北京時,鬧了個笑話。

“大家都以為來北京就要穿西服、穿皮鞋,我特意花了100多塊錢去買了皮鞋、西服,那時候我們高中學費一學期才800多塊錢。到了北京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李勇笑著說,現在回想那西服也挺土的,但也沒捨得扔,郵回老家了。

來京之後,李勇和老鄉們都被分配到了海淀保安公司。“在老家面試的時候,告訴我們去做武警保安,後來發現,就是保安。”李勇笑著說。

海淀保安公司成立於1988年7月,是由海淀公安分局組建的國營保安企業,隸屬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和海淀公安分局領導。李勇來京培訓一段時候後,領導對他很滿意,指派他到主管單位海淀公安分局擔任保安工作。

1998年的海淀,跟現在完全是兩個樣貌,那時的海淀公安分局還在沒有拆遷的海淀大街上。李勇每天的工作主要有三項。“第一是巡邏,看看院裡院外車輛秩序;第二是門衛接待,在大門引導來客登記、檢查證件等,那是海淀公安分局還有一個小西門,是對外窗口,可以辦邊境證、辦護照、戶口等,我們也會在那維持秩序;第三就是在分局裡面幫著幹些零活,要是外面有勤務,我們就去上勤,比如演唱會什麼的。”

李勇:从基层保安到全国人大代表

李勇在工作中。

工作之餘 學習攝影、鍛鍊身體

剛到北京的時候,李勇每月工資是300多元。

“無論按什麼標準看,這個工資都很低,不過與老家一對比就覺得還可以”,李勇說,那時單位管住不管吃,有食堂,一個月吃飯花費頂多也就是百來塊,“每半年有獎金,發幾百塊錢;年底也有獎金,有1000多塊錢,相當於好幾個月工資。”

工作到2000年,李勇都還沒攢下錢,也一直沒回家,“我1998年10月份來的北京,2000年夏天第一次回老家,身上沒有錢,還是隊長借了我500塊錢。”

頭一個月的工資,李勇都花在基本的衣食住行上,剩下的錢買了一部相機。

第二個月,發了工資李勇就去買了一套《魯迅全集》。“花了180多塊錢,一筆鉅款,往後幾年的工資基本都用來買書了,後來書擱不下了,就只去海淀圖書城看書,週六待一天。”

第三個月,李勇買了一把劍和啞鈴。“是真的劍,但沒開刃,因為小時候我有一個武俠夢;買了啞鈴以後,回來很興奮地練,練到後來三四天胳膊都伸不直”。

這三個月花銷,實現了李勇一些小時候的夢想,也培養了他的愛好。其中有一些愛好,他一直堅持著,差點帶來了不同的人生境遇。

“辛苦歸辛苦 我們很有幹勁”

李勇說,他們老朋友在一起聊天,經常會懷念以前的日子。

“九八年、九九年,我在海淀公安分局那裡上班的時候,周邊老百姓在馬路邊停完車,車鑰匙直接給我們,說‘晚上冷的時候你們就到車裡面待一會’,就是這麼信任我們。”李勇說,“那時候小孩放學經過,會跟我們說叔叔好,居民八月十五的時候給我們送月餅送棗,請我們去家裡吃飯,就像打成一片似的。而且那時保安很有威懾力,我們每天都要出操,在周圍跑一圈,賣盜版光盤的都躲得老遠。”

“我印象很深,海淀分局有醫務室,醫務室的民警大姐對我們很好,我們不舒服去拿藥,肯定隨時給我們。”李勇說,當時在分局裡,民警跟他們關係也十分融洽。

海淀公安分局曾經搬過兩次家,第一次是在2000年左右。

“那個冬天,海淀鎮那裡全拆光了,只剩海淀區政府和海淀公安分局。我帶了20個人留守,窗戶和門拆走了、暖氣卸了、水停了,把我凍得不行。”李勇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當時年輕,能扛得住。“民警非常關心我們,來給我們送飯時,問我們想吃什麼,我們說臭豆腐,他就給我們拿了一箱。”

“那時辛苦歸辛苦,但是我們覺得很有幹勁。跟民警關係也很好,不分你我,也不存在著誰吃虧。”李勇說 。

李勇:从基层保安到全国人大代表

工作20多年,李勇被北京市公安局授予2007年度首都優秀保安員榮譽稱號,2011年8月被公安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評為“第三屆全國先進保安員”,2015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

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大隊長

分到海淀公安分局後,李勇很快就當上了班長。

他的工作做得很紮實,當時分局有幾百輛車,哪輛車是誰開的、停在哪,他了如指掌;樓裡的幾百號人他都認識,各個科室的電話他都熟記,各個科室訂的什麼報紙他也門清,“我花了兩年記下所有的業務,有些業務連老隊員都不知道”。

工作快兩年後,李勇就成了海淀分局保安隊隊長,手下管著三個班長,那時他剛過20歲。“那是我工作最輕鬆、最有規律的一段時間,早上5點多起,晚上10點多休息,中午睡一會。每天工作就是開會、佈置工作、‘抓’三個班長。每天還能練一小時的毛筆字,看看書、看看雜誌。”李勇說。

但就在那時,李勇萌生了不想幹的念頭。“一個原因是覺得沒前途,第二是因為我談戀愛了。那時對象的工資比我高,一個月2800元,還有五險。我那時一個月1030塊錢,還沒保險。雖然對象沒說什麼,但是自己心裡也不好受,就不想幹了。”李勇說。

消息傳到了公司,公司副總找李勇談了兩次話,主要意思是讓他再等等,許諾他升職。恰好,公司糾察大隊長的位置空出來了,李勇跳了兩級,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大隊長,當時他只有25歲,比別的大隊長至少小了5歲。直到現在,他還兼著這個職位。

那時候,大隊長的工資1600元,年底還有獎金,平均下來一個月大概有2000塊錢,“那時剛入職的民警工資是1200塊錢,我比他們賺得多。”

對行業前景看法矛盾 親手給弟弟辦離職

2003年“非典”之後,李勇突然覺得大家對保安的看法變了。“就是突然沒有那麼多人當保安了,而且保安隊伍也不太穩定,2000年以前想當保安還要自己掏錢,後來就變成你掏錢請別人,別人也不來。”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河北邢臺的保安員臨回家前說:“我們家那邊的人聽說我幹保安,連對象都不給我介紹。”

在李勇看來,保安行業是一個人口密集型的、比較低端、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掙得也不多。導致大家產生這樣一種看法,保安學歷不高、工資不高,不就是給人看門的嗎?”

前幾年的低價競爭也加劇了保安行業亂象。2010年1月1日,《保安服務管理條例》開始實施,保安行業走向職業化,目前北京有193家保安公司。“走向職業化以後,初期出現了各種情況,保安公司數量多了,就出現低價競爭,造成的連鎖反應就是保安付出成本和勞動報酬不對等。”李勇介紹,近幾年北京低價競爭情況有所好轉,“北京保安協會定了一個行業標準,保安最低報價是4665元,這在某種程度上遏制了低價競爭,也保證了保安的基本權利”。

堅守了20多年,李勇對保安行業有感情、也有期待,他覺得最好的狀態是,保安能成為一個人的終生職業,能給從業者帶來保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但一些現實問題讓他自己的看法不那麼堅定。

李勇發現,現在保安行業年輕人多,30歲以上的“老人”多,25歲到30歲的骨幹流失很嚴重。“很多人把保安當作來北京的一個跳板,幹了一段時間就離開了。”他發現,很多人跳槽到快遞和外賣行業,工資比保安要高不少。

“我經常跟保安員說,你來北京學東西,學完該走就走。因為你幹十年保安、二十年保安還是這樣。別看我現在是主任、人大代表,還挺光榮的,但工資還是那麼多。我就希望他們往好的地方發展,不希望他們留下,留下來沒有前途。”李勇說。

這種想法在他面對親弟弟時表現最為明顯。

“我弟弟最初也是做保安,做了一年,他比我還高,1米86,來了以後被分到海淀區政府。這傢伙和我說,這工作很輕鬆,天天上完班就可以睡覺,我一聽這苗頭不對,就幫著辦了辭職手續。”李勇說,他弟弟現在發展很好,在溫州做生意,一個月掙好幾十萬。

對於自己內心的矛盾,李勇是這樣解釋的,那些素質高的保安,他很希望能留下,因為他們形象好、素質高,能為保安行業帶來新氣象,“勸他們走是考慮到保安行業現在的發展階段,給不了應有的報酬,上升空間也十分有限”。

李勇:从基层保安到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3月底,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李勇(右1)列席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受訪者供圖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建議統一保安服裝

2018年,李勇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保安行業只有三個人。

當選之後,李勇經常參加學習,每天都看新聞聯播,還會進行一些調研。“我今年的建議是推動保安服務高質量發展,其中很重要一點是希望保安服裝全國統一。現在馬路邊各種各樣的保安服裝,亂七八糟的。所謂‘人靠衣裳馬靠鞍’,所有保安都統一著裝,看起來就是一支正規化隊伍,之後再把素質提上來。”

其他的工作生活照常,也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工資還是6000塊錢。“愛人照顧孩子不能上班,就像一些報道說的,要是我們有人得個病,立馬就返貧。”李勇笑著說。

現在他們一家三口住在西北六環69平方米的公租房內,每月租金接近2000塊錢。因為住在鄉下的父母沒有養老金,父母60歲之後,李勇開始往家裡寄錢,每年一萬多,“我希望他們來我們身邊,還可以幫我們帶帶小孩,這樣我愛人就能出去上班了。不過他們來北京之後,現在房子就不夠住,生活成本肯定會加大。”

普通人的煩惱總是小而實際。

■同題問答:

新京報:過去一年,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李勇:人生觀上的改變。沒當人大代表以前,想得沒那麼遠。現在不一樣,就算自己是一個小人物也可以思考國家的事,能有機會為國家做貢獻,感覺很高興。

新京報:你心目中的新青年標準是什麼?

李勇:自強、自律、自信。我覺得當代青年首先就是要自強,不自強就沒有發展前途、沒有實力。第二個就是自律,老讓別人怎麼樣,自己卻辦不到,別人也不會信任你。最後一個是自信,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工作有信心、對國家有信心。

新京報:對自己的行業有什麼期待?

李勇:保安行業的理想狀態有三個體現。第一是社會大眾對保安認可,覺得這保安很了不起,為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第二就是讓有志青年願意從事保安工作,能讓他們覺得幹保安工作挺好,他們也願意去幹。第三是保安工作能成為終生職業,能給從業者帶來保障,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新京報:未來你對國家社會有什麼期待?

李勇:就是希望我們國家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老百姓越來越富、越來越幸福。只要人人盡力,祖國就會變得更強大。我現在生活在北京,既有安全感,又有幸福感,還覺得未來可期,是不是覺得挺好?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張暢 校對 王心

攝影(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