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我的意中人,是位盖世英雄,有一天她会穿着白袍绯跨来接我,可我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带着和弓利箭的少女出现在他的面前,扰乱了他的妖生,最终却也只能化作星光消失在半妖的怀里,什么破魔之箭,什么四魂之玉,都没了意义,一句“这就足够了…”如排山倒海般抹掉了白月光最后的留恋。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没错她就是与犬夜叉人妖殊途,阴阳两隔的巫女桔梗,也是高桥老师的笔下那个带着大弓和魑魅魍魉不断战斗的孤独女孩。在日本,巫女一直是日本神道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登场人数众多甚至有着八百万萌神,嗯,是八百万神明别称的日本神话体系也是日本甚至国际上上众多影视和小说的灵感源泉。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土壤,才使得每天都有新鲜的故事被人用不一样的口吻讲述,而神社正是这样一个聆听神的故事的地方。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如果你问国外的游客,日本的中心在哪里,他们会说是京都的历史沉淀,东京的都市传说;如果你问滑雪爱好者,日本的中心在哪里,他们会想起长野、北海道的粉雪天堂;如果你问游戏玩家,日本的中心在哪里,他们会说在任天堂、索尼、卡普空、KONAMI的大楼里。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任天堂的野望

而对日本皇家来说,日本的中心既不在过往的京都御所,也不在当下东京御所曾经的大奥之中,而是在遥远的伊势。在那里有一座阴气和阳气都很重的神社叫伊势神宫,为什么说它阴气重呢,因为它是日本最古老的木造建筑物,内宫的历史已有2000年,几乎与日本文明的历史相同,用的木材都是去掉了树皮,没有任何颜色的白木造。神宫的周围是望不到边际的树海,风吹着树叶,树叶反过来又撩拨着风,走到林子深处,百步之内除了风声,能听到也只有脚踩在陈年落叶上的回响。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藏在树林里的内宫

那为什么又说它阳气很重呢,你想啊,当一个地方被冠以最古老的名号时是不是意味着大量旅游IP有机可乘,每年多达600万的游客给这片被古树包围的建筑群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而二十年一次的迁宫也为伊势神宫注入了永不枯竭的活力。由于日本濒临大海,神宫这类木造建筑面临着木材腐朽老化的问题,加之神宫本身需要保证干净的环境,因此每过一定时间就要新建宫殿,并将象征祭祀对象的神器从旧的宫殿移到新的宫殿,即所谓的迁宫。对于伊势神宫来说,超过60栋的建筑二十年一次的重建既有效防止了神宫的年久失修,传承了传统技艺,也是伊势神宫能绵延至今,长存长新的原因之一。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自天武天皇到后醍醐天皇长达660年的历史中,伊势神宫中还存在着斋王这样一个角色。所谓斋王其实就是巫女的王,她必须出身高贵,历史上六十多位斋王都是天皇家的单身女性,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日本的单身狗的优越感从何而来,其结婚率生育率双低的现状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斋王的作用是用来充当侍奉天照大神的,也正是因为供奉皇室远祖的地位,决定了伊势神宫在日本神宫体系中处在了最显要的位置。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众多神社中伊势神宫与众不同,承担了祭祀天照大神的重担呢?

但是最早的伊势神宫祭祀的并非是天照大神,当时的日本政权松散,地方信仰众多,伊势神宫也是祭祀地方神灵的一个场所。在民智并未完全开化的时代,宗教一直是政治的有力驱动,在中国有汉末天师道的张角兄弟一边高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一边开启了两汉400年天下慢性死亡的序曲,在中东有穆罕默德的兄弟们从阿拉伯半岛杀出将伊斯兰传向了欧亚非三大洲,至于欧洲的情况,十字架和大炮一直是大航海时代相互依存的手段。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带着十字架的骑士团成员

为了凝聚中央政权,打击地方势力,天武天皇也决定从宗教入手。他抬高了伊势神宫的地位,使其成为了祭祀天照大神的场所,天照大神作为天皇的远祖其神格必须高于地方势力信仰的地方神,其传达的政治背景就是天照大神如今是诸神之主,那么作为后人的天皇的地位自然也就远超地方诸侯,天武通过制造全民祭祀的共神,打造了天皇世俗君主的形象。也因为其要驱逐的地方神主要集中在大和以东的地区,那么临近大海,面朝东国的伊势神宫无疑成了最合理的选择。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伊势神宫

既然伊势神宫成为了祭祀天照大神的场所,强化了日本的信仰,那些被驱逐的地方神失去了归所之后又去了哪里呢?

为了防止多神信仰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死灰复燃。因此这个地方必须远离统治的核心区域,也需要为这些神灵寻找一个场所作为祭祀或者说监管的地方。九州是天皇的发源地不可以,东国是需要征服的地区也不可以,大和是统治的核心区域更不必说,唯一的选择也只有西国的出云,作为日落之地,相对东国的日出之地伊势,它寓意终结和黄昏,这些事实上已经死去的神最终在日落之地的出云大社中得到祭祀自然是最合适不过了。正是这一安排直接造就了神道教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二元象征——祭祀正统新神的伊势和祭祀地方旧神的出云。然而奇怪的是,在极度注重建筑礼制的古代,出云大社不仅建筑高度要高于伊势神宫,建筑面积上也要大于供奉天皇远祖的伊势神宫,众多的地方神似乎也在暗处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不满,嘲讽着唯一的主神。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出云大社

如果说伊势神宫规模上小于出云大社是一个属于宗教范畴里难解的疑问,那么日本在明治以前,为什么没有天皇亲自前往伊势神宫并进行参拜这一疑问则更为世俗化。

这里面涉及到的是日本历史文化给二战以前的天皇所下的定义:天皇是人间的祭祀王,也是现人神,但现人神并不是纯粹的神明。天皇的职责之一就是祭祀,但天照大神作为天皇理论上的祖先,假如天皇参拜就会陷入自己参拜自己,自己既是祭祀者,又是被祭祀者的逻辑悖论,因此伊势神宫在一段时间内成了一个日本人人可去,唯独天皇却裹足不前的奇妙地方。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既然之前没有天皇参拜,那么第四个问题呼之欲出,为什么明治,昭和两代天皇无视这个潜规则,先后前往伊势神宫参拜呢?

归根结底还是政治惹的祸。明治时期,万事革新,日本的君主经过千年等待以后从幕后走到台前,君权的强化也要求有着现人神地位的天皇神格得到强化,那么君主去从来没去过的伊势神宫参拜无疑是宣誓国家权力转移的最好象征。于是天皇开始不断的参拜伊势神宫,祈求侵略战争的胜利。可以说,在那个阶段天皇的参拜是与日本的帝国主义扩张之路高度同步的。

1945年11月,昭和天皇战后第一次参拜伊势神宫,虽然没有了祈求战争胜利的目的,但本质上还是为了彰显天皇作为君主的存在感,在战后寻求生存的政治依靠。警觉的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嗅到了神道教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力,在1945年12月,昭和参拜神宫仅一个月后就迅速发布了《神道指令》,在行政上解体国家神道,从根源上杜绝右翼势力、军国主义生长的土壤。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二战时期的日本昭和天皇

而在其后虽然日本皇室多次参拜伊势神宫,但这更多是出于人间宣言之后,天皇不再具备神格,而仅是具有人性的普通人,以普通人身份进行的宗教性质参拜,而非国家的政治行为。同时对于在1978年由日本极右翼势力推动将二战战犯的牌位引入供奉的靖国神社,不管是与二战脱不了干系的昭和还是现任天皇明仁都自其纳入二战战犯共祀后再无参拜的记录,相比于日本社会舆论对于二战认罪的态度,日本首相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的事实,不说对二战的难辞其咎的昭和天皇,至少明仁的表现要比那些政客高出一个档次。也正是这位面容和善的日本老头在1992年这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遭遇巨大外交压力的时候实现了日本天皇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访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世界对当时中国的外交封锁。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即将在2019年退位的明仁在在任的30年中,曾经多次前往二战中被日本侵占的亚洲地区,出席纪念战争中阵亡的士兵和当地受害民众的活动。然而,他一直坚定地回绝着靖国神社发出的“参拜邀请”。也正是因为以他为代表的日本一部分人群的这种坚持,代表着日本神道文化的伊势神宫才能得以在变化的时代中不断履新,延续旺盛的生命力。你道江湖凶险,其实善意仍然存在。眼下,我们的邻居即将走完平成时代,平成三大歌姬也在这些年从少女变成了妇女,未来向左向右还是居中仍不明朗,前路有苦有甜,仍需留存那些善意,不忘可怕的教训。

日本皇室有1000多年没去过那,却还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心灵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