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有三处可供建国,为何偏偏选了会被阿拉伯仇恨的巴勒斯坦?

langman莘蒂


因为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心目中的应许之地,是上帝与犹太人的约定。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要理解几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人被称为犹太人,二犹太人在亡国后,与欧洲人混居近两千年,为何没有融入其他民族内。这两个问题从哲学角度来讲,是思考犹太人是谁,犹太人从哪里来,确定这两个问题,才知道犹太人的行为准则。



从民族角度讲,犹太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和阿拉伯人是同源的。根据犹太教律法《哈卡拉》,犹太人是指信奉犹太教的人和犹太人母亲所生的人,这里是包含宗教和民族双重属性的。但是由于犹太人母亲通常在孩子小时就灌输宗教知识,故犹太人的孩子通常都是教徒,所以犹太人实际上就是信奉犹太教的人。

在公元70年,第二圣殿毁于罗马人之手后,犹太人开始移居欧洲,其中一支甚至在中国开封长期居住。考虑到人口数量,犹太人如同一把盐丢进大海,应该会像历史上很多显赫一时的民族一样,融入其他民族内。典型的如鲜卑和契丹,欧洲也有匈人、马扎尔人等。



但是犹太人在近两千年的杂居中,无论受到多少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始终保持了犹太人的民族存在。种族融合的关键在于我们都一样,就不需要分出彼此。而不融合的关键是我们不一样,必须分出类别。

导致犹太人和欧洲人不一样的关键在于,犹太人信奉的是犹太教,欧洲人信奉的是基督教。关于两种宗教的区别,夕惕若只从文化角度说一点,基督教可以说是犹太教的发展形态,区别于犹太教经典为旧约圣经,基督教有旧约和新约。



作为维系犹太人在近两千年的颠肺流离仍然保持本色的犹太教,在犹太人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而犹太人复国问题,关系到全体犹太人的福祉,也有重重困难,需要最大程度上团结所有犹太人才可能实现,理所当然的应该从犹太教里寻找以色列复国的国土范围。

在犹太教经典里,对于以色列国土已经做了定义。在《旧约-创世纪》记载,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虔诚供奉上帝,上帝与其立约,亚伯拉罕的子孙拥有应许之地,是一块留着牛奶和蜜的土地,即迦南,范围在约旦河西岸,加利利湖以南死海以北,基本上就是现在以色列的控制区。



所以,以色列复国选择在巴勒斯坦地区,是团结所有犹太人的需要。如果建立在其他土地上,会存在不依据犹太教行事的问题,使得犹太教信誉下降,进而影响犹太人的凝聚力。

至于其他的选址,基本上都是处于建议或者考察阶段,并没有进入实质性的操作。从大国的角度,以色列复国在中东,是给中东地区插入一根楔子,对于大国的中东战略有很大帮助,故英美也支持犹太人最终在中东复国。



当然,从犹太人自身的角度和大国利益的考量,犹太人在中东复国是最佳的选择。但是也开启了中东乱局,以色列自复国后,在领土分配问题上与阿拉伯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先后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到现在以色列问题依然是中东的火药桶之一。


L夕惕若


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在流浪2000年以后,1948年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当初,可供犹太人建国的地方有多处,比如中东地区的西奈半岛、非洲的乌干达、马达加斯加岛、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我国的东北、云南,还有就是巴勒斯坦。那么犹太人为何最终选择了巴勒斯坦呢?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西奈半岛

西奈半岛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这里离犹太人的“应许之地”巴勒斯坦非常近,而且西奈半岛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足够犹太人建国之用。但是犹太复国主义精英考察之后认为,西奈半岛虽然面积大,但是主要是沙漠,水源严重缺乏,没有水源国家就不能发展,虽然英国人曾考虑将尼罗河水引过来,但是这也只是个许诺罢了,实现起来遥遥无期。

二、乌干达

1903年,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张伯伦提出英属乌干达计划,将英属东非的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作犹太人家园。

乌干达位于东非高原,这里降水充沛,水源充足,气候适宜,条件要比现在的巴勒斯坦好的多。但是也有缺点,这里远离犹太人平时主要生活的欧洲地区,而且当时的犹太人主要来自欧洲,因此这个计划在1903年瑞士巴塞尔召开第六届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上没有获得通过。

三、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岛,不管是土地资源,还是矿产资源都很丰富,这里比巴勒斯坦好太多。

马达加斯加岛这个地点其实不是犹太人自己选择的,而是当时的德国准备将欧洲的犹太人全部迁移到马达加斯加去,这样犹太人就离开欧洲了。

但是当时马达加斯加岛是法国的殖民地,德国在打败法国以后,也垂涎法国的殖民地。艾希曼于1940年8月15日发布了一份备忘录,呼吁每年在非洲安置100万犹太人,为期4年,但是德国没能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实现。因为马达加斯加岛离欧洲太远,德国没有能力大规模实施,而且德国同英国和苏联的战争又拖住了德国,使德国最终放弃了移民犹太人的计划,转而采取消灭政策。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都能够发展成发达国家,如果在马达加斯加岛,那么这里更不会差。

四、南美的巴塔哥尼亚地区

巴塔哥尼亚地区面积67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在当时是未开发无主之地,直到1870年代才被阿根廷占领。不过这一地区纬度较高,环境恶劣,跟西伯利亚有点类似,并不适合国家的长远发展,后被犹太复国主义精英拒绝。

五、我国的东北

犹太人来东北发展,其实这与日本当年的“河豚计划”有关。当时日本为了开发东北地区需要资金,而犹太人在世界上是比较富有的民族,因此日本就想以此来吸引犹太人前来投资。

1938年12月5日日本内阁召开著名的“五大臣会议”提出河豚计划,日本许诺对犹太人不采取歧视政策,并给予他们一块土地复兴犹太国,犹太人则用他们的财富帮助日本人在东北和以后被侵占的土地上进行投资,并影响美国的对日政策。

但是随着当时局势的发展和战争的推进,日本放弃了这个原本就是为了利用犹太人资金的计划,犹太人的建国计划根本就没有得到落实。当时由于俄国的排犹政策,还是有很多犹太人来到东北地区发展的。

六、我国的云南

二战时期由于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政策,导致德国及欧洲很多犹太人逃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犹太人逃到了上海等地。到了1941年,上海的犹太难民已经超过了3万人,远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接收难民多得多,这给上海的难民救助造成很大的压力。

当时著名的犹太银行家雅克布.保格拉斯向国民政府表示,犹太人普遍比较富有,接纳难民可免费获得大量外汇。同时犹太人受教育程度较高,如果安置妥当,有助于大后方的建设和发展。

国民政府认为安置难民有助于取得英美等国家的好感,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形象的树立。在综合考虑之下,国民政府决定在云南的腾冲和蒙自之间,划出一块土地给犹太难民寄居。

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国力有限,难以拿出大量资金安置难民,而且很多难民逃离时已经一贫如洗,虽然有犹太财团的捐助,但是也是杯水车薪。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土大部被日本占领,再加上德国和日本的阻扰,国民政府安置犹太人的计划也未能落实。

七、巴勒斯坦地区

犹太人最终选择巴勒斯坦地区建国,这既有历史和宗教原因,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犹太人建国的基础。

巴勒斯坦地区曾经是犹太人的祖居之地,毕竟是故土,犹太人对此有乡情。而且耶路撒冷是犹太教的圣城,也是多个宗教的圣城,毕竟犹太人是靠宗教才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回归宗教中心这对于众多的犹太人来说有挡不住的诱惑力。但是真正对犹太人建国起重要作用的还是从19世纪后期开始的五次大的移民回归潮,为犹太人建国奠定了基础。

1878年巴勒斯坦地区开始出现犹太人农场殖民区。1896年在犹太记者西奥多·赫茨尔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下,到1914年约有4万名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1917年在英国外长贝尔福宣言发布以后,大批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地区。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以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由于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巴勒斯坦地区已有60万犹太人,再加上美国和苏联对犹太人建国的支持,联合国通过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治方案,这才使流浪了上千年的犹太人得以最终复国。


铭苏先生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首先在回答问题前先来说说犹太人。

犹太这个民族也是古老的民族,大家都知道《圣经》已经延续几千年了,在《圣经》里的旧约中所讲到的内容都是关于犹太人的这个民族和国家历史,还有一些围绕着他们民族所发生的其它民族和国家对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大家有时间还是多看看这本书,说真的这书真的是很好),而耶路撒冷就是他们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之后来到此地的安身之所(为了更好的了解这段历史,简单地讲讲,犹太人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也叫希伯来人当时他们信奉多神,后来流浪到埃及做苦工做了几百年,之后他们出了一位伟人也就是摩西,听从上帝的指示号召族人前往迦南,在迦南他们建成了耶路撒冷城邦国家并自称自己为以色列人,期间被古巴比伦、亚述、波斯、罗马灭过国,并最终被罗马赶出了家园来到了欧洲各国,虽然灭国了但民族精神一直还在并延续着,还把《圣经》带到了全世界),他们和中国人一样奉行的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所以我们看到犹太人外观脸型互相之间长得不一样就是这个道理,想想他们流浪欧洲各国2000多年早就和当地人通婚血脉不纯了,但他们对自己文化和家园始终都没有忘记。


讲完了犹太人再来讲讲耶路撒冷,这是个圣城,三教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犹太人的故土,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数十字军东征了,具体的我不说了,想要详细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天国王朝〕这部电影。

现在正式嵌入主题,犹太人为何会选择巴勒斯坦之地建国,正确的说应该是为何选择耶路撒冷之地建国。原因也很简单(结合我上面讲的关于犹太人和耶路撒冷),它是犹太人的圣地也是故土,当时犹太人遍布欧洲各地也可以说世界大部分国家,想要族人回来一起建国那必须得找一个想起民族精神的地方,而巴勒斯坦正是这个理想之地耶路撒冷是向往之城。不过中间还有一个原因让他们最终选择此地,当时他们提出想要在巴勒斯坦之地建国的时候奥斯曼帝国的皇帝由于厌恶犹太人不同意用钱换地,没办法欧洲强国包括美国给他们又找过三个地方建国,可是那些地方不是太荒凉就是太落后都不是理想之地。后然随着反犹活动的推进和奥斯曼帝国的皇帝驾崩新上台的皇帝由于缺钱就同意用钱换地,最终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此地建国。



来自东海的风


经过2000多年的流浪,1948年犹太人终于在巴勒斯坦成功建国,从此中东成为了世界的火药桶。实际上,在这之前,犹太人还有三次建国的机会,但是他们都放弃了,最后选择了巴勒斯坦—犹太民族诞生的地方。

自从被驱逐出家乡以后,犹太人疏散到了欧洲、北非和中亚各地。尽管犹太人非常聪明且勤劳,但并不受当地人待见。特别是在欧洲,由于信仰的不同,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一直被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当做异端,犹太人多次受到排挤。尤其是在19世纪末的沙皇俄国的排犹运动,造成大量犹太人死亡,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开始兴起。

当时的世界强国英国和美国都看中了犹太人的财富和能力,他们都愿意帮犹太人一把。美国曾经向犹太复国运动领袖西奥多·赫茨尔提出,提供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给犹太人建国,因为巴塔哥尼亚地区当时还没有任何国家掌控。赫茨尔认为巴塔哥尼亚地区太靠近南极,环境恶劣,于是拒绝了。

后来英国又提议将自己的殖民地西奈半岛让给犹太人,西奈半岛已经够靠近巴勒斯坦了。赫茨尔考察之后,认为这里几乎全是沙漠,气候干燥不适合生存,于是也拒绝了。英国还提议过非洲乌干达地区,赫茨尔当然更不会同意了。

实际上赫茨尔还是有一个情结,那就是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他曾经明确向美国表示过如果能在巴勒斯坦建国,那最好不过了。明知道巴勒斯坦地区已经全部被阿拉伯人占领,但是人们思乡、希望魂归故里的愿望还是强大的,这也是当时绝大多数犹太人的愿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占领巴勒斯坦的奥斯曼帝国瓦解,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地区,这激化了犹太人和本地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又得到了美国的支持,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的决议,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结束了英国的托管,成立了以色列国。

英国美国之所以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当时中东的石油储量已经逐渐探明,在这里建立一个不同宗教的国家,等于是打下了一枚楔子,制造不稳定因素,以便日后控制该地区。另外,将犹太人投入到四面受敌的“火坑”之中,犹太人也不能没有美国的帮助,这样便于美国对以色列的控制。

犹太人选择在巴勒斯坦建国,是各方愿景一致的结果。


萌叔观世界


其实选那都一样,只不过会与不同族群的人拉仇恨,选在了巴勒斯坦地区,生活在该地的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今天的以色列人)不共戴天,选在其他地方,当地的族群自然还会与犹太人不共戴天。(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比如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了非法开发被其占去的中国东北,以获得侵华的物质保障,对犹太人掌握的财富和人口资源非常觊觎,在1938年的时候便发布了招揽犹太人到东北参加开发的计划,条件就是允许犹太人逐渐在此地建国。

当然,这事儿当时是没弄成,随着日本的战败,迁移到中国东北的几万犹太人大军,也迅速退出这一地区,假如他们留下来了还要想着“犹太复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落地生根,恐怕遭遇不会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的遭遇好到哪里。


中国东北地区不是巴勒斯坦地区,中国人也不是软弱的巴勒斯坦人,在这里强行建国,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砧板上的肉,最终会落得个随意被宰割的下场,因为犹太人属于外来族群,经过两千多年的流浪,到哪里他们都属于外来户,都会被当地的“土著”族群排斥,时间那么久,就算真是你的也成了别人的了。

更何况中国东北地区根本就不具备犹太复国的条件,其他的还有英国殖民帝国控制下的今西奈半岛、东非的乌干达,甚至还有像马达加斯加岛这样的世外桃源,这些地方有的比巴勒斯坦地区的生存条件要好的多。

但说来说去,最可能的还是巴勒斯坦地区,因为犹太人曾经就是在这一地区生存的,根在那里,再一个就是耶路撒冷的存在,这个被基督教、天主教和犹太教奉为圣地的地方,注定要成为犹太人的心灵归宿,这些因素最终决定了犹太人把犹太复国主义落地在了巴勒斯坦地区。


历史三日谈


我们都知道以色列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美英支持下通过武力占领巴勒斯坦领土后建立起来的,而实际上以色列人信奉犹太教,与该地区阿拉伯人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根本就是水火不容,为何不在其他地方安家,偏要选择与仇敌为邻呢?

本来,也有可供犹太人安家落户的所在,诸如西奈半岛、马达加斯加岛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亚等诸多选项,但是由于多种条件制约最终都被否定了,因为这些地方不是沙漠成堆,寸草不生,缺少水源,就是与犹太人的祖居相距遥远,每当祭拜活动多有不便。而最终选择定居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地,实则还有其他考量。

首先,战略位置显要。巴勒斯坦紧邻地中海,而地中海一带处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是通往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要道,以色列安居于此,犹如美国在此安插了一个据点,便于对该地区进行控制。

其次,便于实现战略推进。周边阿拉伯国家具有神秘色彩,思想保守化严重,将以色列安插于此,便于美国的民主价值观逐步渗透,继而达到将其变为美国盟友的目的,这样就可压制前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

再次,该地石油探明储量日渐丰富。石油作为战略物资,其作用越来越大,发展工业尤其不能没有能源,如果能够对石油加以控制,就能促进美英经济的进一步提高。

最后,也是迎合以色列人的心理诉求。犹太人对建国抱有梦想,对诞生地没齿难忘,既然他们执意要在此落户,那就顺水送个人情,日后他们就会对美国感激不尽,定当尽犬马之劳,对美英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甘当马前卒而无怨无悔。

现在,美国的愿望如期实现,以色列人有了自己的家,一切唯美国马首是瞻,完成了美元与石油的挂钩,将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约旦、埃及等多国变为了自己的盟友,这就为对付伊朗、俄罗斯等创造了条件。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犹太人建国的地方其实不止有三处,英国给犹太人提供了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埃及的西奈半岛、以及现在的巴勒斯坦等地。在这几处地方中,巴塔哥尼亚是无主之地,西奈半岛和巴勒斯坦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

除了英国以外,苏联和日本也给犹太人提供了建国之地。苏联提供的区域是远东地区,即现在的俄罗斯犹太州,位于黑龙江北侧。而日本提出的区域则位于我们的东北,当时正处于日本的侵占中。

不过,对于苏联的土地,犹太人是没有兴趣的,因为首先是远东的犹太州天寒地冻,位置不好。其次,犹太人即便在苏联的土地上建国,其结果最大限度只能是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同样被苏联控制,这和不建国并没有什么区别。

而对于日本提出的建国之地,犹太人是非常感兴趣的,并已经迁徙了数数万人前往这个新的家园。不过,日本人的计划从头至尾都是一个阴谋,在犹太人被日本人利用完成以后,犹太人还是被赶了出去。

所以,犹太人建国的最终希望只有留在了英国提出的方案之上。但是对于英国提出的三个地区,犹太人基本上是毫无疑问就选择了巴勒斯坦。因为相比较之下,巴勒斯坦的优势很大,而其他两处地区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首先,在犹太人建国以前,巴勒斯坦地区已经陆续迁来了大量的犹太人,这些人在巴勒斯坦已经渐成规模;其次,巴勒斯坦距离犹太人集中的西欧、苏联都非常近,距离欧洲文明也最为接近;再则,巴勒斯坦有耶路撒冷;最后,犹太人在2000多年前正是从巴勒斯坦地区出走的,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至于巴塔哥尼亚和西奈半岛,则完全没有巴勒斯坦这些优势。相反,巴塔哥尼亚在南美最南端,距离世界主要大国都非常远,且巴塔哥尼亚属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气候恶劣,不适宜单独建国;而西奈半岛,完全就是一片沙子,犹太人纵然能改造巴勒斯坦的部分沙子,但是对于庞大更多的西奈半岛,犹太人还是有心无力的。


苏绽


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之前,美国和英国为犹太人选择了其他三个地方供犹太人建国,但后来都被犹太复国主义的精英一一否定。




美国在南美洲为犹太人选择了巴塔哥尼亚地区,这是一片三不管地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享有真正的主权,很久之后才被阿根廷占领。这个地方纬度太高,环境恶劣,并不适合国家的长远发展,后被犹太复国主义精英拒绝。


英国后来为犹太人选择了西奈半岛。西奈半岛不仅距离巴勒斯坦距离很近,而且幅员辽阔。犹太复国主义精英对这一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严重缺水,不适合居民居住。英国此前承诺将尼罗河水引入到西奈半岛,但犹太人认为这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承诺。

后来,英国人又给犹太人选择了非洲的乌干达。犹太人没有直接拒绝,只是最终明确表示要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犹太复国主义建国必须得到美国和英国的支持,因此不可能态度粗鲁的拒绝,只能是婉言拒绝;而美英等国家提出的方案也是希望能够减少争议,免除自身可能承担的麻烦,是在试探犹太复国主义精英的底线。

毋庸置疑,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的“精神家园”。在不考虑自然和地理条件的情况下,犹太人选择三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建国都无法摆脱其“离散漂流”的状态。

选择在其他地区建国依然无法保证周边民众和国家不会敌视,在这些地区建国更是缺失合法性。巴勒斯坦地区承载了犹太人几千年繁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是犹太教的发源地和中心。犹太复国主义分子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必然会选择巴勒斯坦地区建国。

以色列首任总理大卫·本古里安在建国前与其他犹太精英讨论时就认为,建国也会带来阿拉伯人的敌视,不建国更没有长远发展的保障。与其如此,还不如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


丛培影博士


简单说:这是个历史问题,与所谓“应许之地”这种观点只有间接的原因。“应许之地”这种宗教信条并不给这种行为提供直接理由。

——————

首先,我们要看看1948年以色列建国的短期原因。

历史上关于犹太人建国的提议不止三个,可供选择的地方也不止三处。有些说法是有真凭实据的,如所谓乌干达计划,即英殖民者把一部分土地交给欧洲犹太人建立一个居所,名义上以为了解决沙俄在十九世纪末对犹太人的歧视和迫害(Pogroms)问题。还有些说法似乎不一定有凭据,比如南美计划,好像并不能证明其存在过。

去年我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访学时减到一本出版于二战结束前的书,由美国的犹太机构撰写,内容涉及“犹太难民问题”,也就是纳粹时期欧洲犹太人问题。当时书中甚至提到30年代似乎国府有人打算在我国云南建立犹太人的殖民点——没成功。当时,这本书的作者们表示截止1944年,拉美和其他地区的犹太殖民活动(原文即为“colonization”)都没有在巴勒斯坦的犹太殖民活动(原文也用了这个词)成功,那时候距离以色列国建国仅有四年。

换句话说,之所以在以色列建国,是因为欧洲犹太复国主义者向巴勒斯坦地区的移民和殖民活动在那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并且是最成功的。1890年代、1920年代为两个高潮期,但第一次大移民并没有大规模开花结果,1920年代以来真正扎下了根,建立了基布兹集体农庄等机构,建立了犹太总工会等半国家组织。因此,才让联合国做出(不管是否公平的)两国分治决议有一个大概的事实基础,即那时候巴勒斯坦地区有了一些犹太人,并且犹太人在1945年二战后人口获得了近三分之一的增长(欧洲赶出来的)。当然,那时候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仍是多数。


再往前看,为什么1920年以来的犹太移民成功了?为什么1936-39年阿犹冲突后最终在战后还能移民?这恐怕和巴勒斯坦归属变化有关系。我们向前看历史背景,1918年一战结束,巴勒斯坦从奥斯曼帝国手中被英国抢了过去,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17年,《贝尔福宣言》表明英帝国当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因此,西方犹太人之所以在巴勒斯坦慢慢扎下根来,显然离不开英帝国主义的支持。

和未能成功的“乌干达计划”一样,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的活动和发展,也是在欧洲列强对外扩张、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势力控制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个背景下达成的。可以说这是欧洲殖民运动的一个最新分支或最末的延续,或者说是英国殖民主义保护和栽培下诞生的欧洲犹太殖民行为——殖民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是个坏词,所以现在的以色列人肯定是不喜欢用这个词的,我们可以理解。但在1940年代,正如我们看见的,有些犹太学者也是这么去称呼犹太复国主义在巴勒斯坦的行为的,无需掩饰。认识到这一点,恐怕也是我们去探索巴以问题及其根本解决方案的一个出发点。

其次,我们也不能忽视犹太复国主义在巴勒斯坦寻求建国历史根源。在现实原因之外,也有文化和民族上的原因。

左翼以色列历史学家Ilan Pappe把犹太复国主义称为“伪装成民族主义的殖民运动”。这种提法很不客气,但仔细看来也不无道理。其殖民特征在前面已经说了,具体还有一些,比如建立排他性的社区,如用购买的土地的方式建立这种排他性社区——并且,有些犹太复国主义先驱提过,一旦条件允许,可以用武力夺取原著居民的土地。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也确实是那么做的,占领了北部地区的土地,如著名的拿撒勒。

可是,为什么是巴勒斯坦?为什么可以在巴勒斯坦去建立从权利上排斥当地人的政权?复国主义者需要如何的心路历程才能接受自己那么做呢?这背后当然需要某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支持。

一般的西方殖民运动,其背后的价值观往往是种族主义——亚非拉地区落后,而“我们白人”带去的是文明的曙光。犹太复国主义有一定区别——早期移民未必喜欢阿拉伯人,虽然在农业活动和生产技术中还需要本地人的一些经验和知识。但更重要则是这些世俗的欧洲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利用了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宗教和文化当中的核心位置。

犹太教在圣殿被毁后,一般认为以律法书为宗教信仰的核心。但传说中圣殿基座的西墙仍然是一个宗教圣地。图为1967年战争后以色列占领军为了让西墙可供犹太人拜谒而拆除了耶路撒冷老城的阿拉伯人聚居区之一——“摩洛哥区”。

简短说,古代以色列和犹大和周边民族如非利士人所争夺的土地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民族和撒玛利亚民族在这篇土地上慢慢形成。但公元后二世纪初犹太人被逐出耶路撒冷,巴勒斯坦的犹太中心转移到北部加利利湖附近。此消彼涨,那时候已经颇具规模的巴比伦犹太社区地位上升,同时犹太人也开始向地中海沿岸其他地区包含欧洲内陆移民(有一段时间传教也可能造成了一些新犹太人的形成)。拜占庭时期以来,巴勒斯坦地区几乎不再有稳定、持久的犹太社区,很多犹太会堂和村落慢慢成为了废墟。但与此同时,尽管基督教政权对巴勒斯坦犹太社区有一些歧视政策,但在伊斯兰政权政府巴勒斯坦以来星星点点的犹太社区还是存在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包括北部的阿卡,西南的亚什基伦,好像在中世纪都有犹太社团。穆斯林时期犹太人也被允许定居在耶路撒冷,不过欧洲基督徒十字军到来后,犹太人好像又被从耶路撒冷赶出去了。但巴勒斯坦其他地区可能还是断断续续有犹太人居住的。15世纪末西班牙恢复基督教统治后立刻驱逐了境内的穆斯林和犹太人,而大量犹太人涌入北非、西亚等穆斯林地区。奥斯曼帝国收留了赛法迪犹太人,而不乏一些人住在了巴勒斯坦地区。

奥斯曼帝国犹太人

奥斯曼帝国一直没有真正禁止过犹太人移民。除了赛法迪犹太人,东欧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里面也有正统教徒移民巴勒斯坦并且在Safed和耶路撒冷等地建立了社团。但在奥斯曼时期,不论是赛法迪社区还是阿什肯纳兹社区都没有试图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相反,有一些赛法迪犹太人其实是奥斯曼身份的拥护者,拥护奥斯曼帝国体制,支持在帝国框架下保护犹太人的利益。耶路撒冷的东欧极端正统派犹太人也基本上(至今)和周边的阿拉伯居民和平共处。

耶路撒冷正统犹太人社团抗议以色列政府强令正统派宗教人士入伍。正统犹太人许多与世俗以色列政权关系不睦,有些反对以色列的存在——认为用人的力量重建“以色列”是渎神的行为——这与一些福音派基督徒支持以色列,出发点不同——后者是希望犹太人占据巴勒斯坦后方便“弥赛亚再次降临”。

以上信息反映了两件事:一、犹太人在奥斯曼地区在巴勒斯坦有一定存在;二、造成这种存在的是巴勒斯坦在犹太教传统中的“圣地”的地位。移民巴勒斯坦或者去耶路撒冷朝觐对于犹太教徒而言是很有意义的。

而在欧洲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时期,这种宗教和文化信仰,被世俗民族主义者利用,变成了建立犹太国家的一个根基。所以,尽管这些人未必信什么“耶和华”,但他们真切地觉得——这块地盘是我们的,即便不是某个超自然神祇所赐,也是“我们”祖先的。因此,这片土地上的现代居民被视为某种障碍,被看作寄居者,或被宣传为“根本没有人”。所谓“无民之地给无地之民”,是他们很喜欢的但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理由。此外,购买土地被称为某种“赎救”(redemption),而用战争占领联合国决议分给巴勒斯坦应该建立的阿拉伯国家的行为也被称为Redemption。换句话说,赎回祖地是一些复国主义者对自己行为的描述和理解。

其实这种依靠宗教信条来为(某些在其他地方受到迫害的人)占领土地提供正当性的行为并非绝无仅有。1850年代巴勒斯坦地区就有过德国基督徒移民,他们也是觉得这片土地应该属于欧洲基督徒而非阿拉伯人,他们也提到了Redemption。美国人强占印第安土地时,也曾觉得上帝把土地赐给了受迫害的清教徒。

在此处我们不去多谈欧洲犹太人与古代犹太人的关系,这方面的论述往往颇具争议。至少,我们必须肯定二者在文化上的继承关系。

但我们仍然必须强调一点:以色列建国是一个近现代问题,本质上古代历史只是个理由和工具。没有19-20世纪欧洲的风云变幻,犹太人靠历史不可能——或也不需要——在巴勒斯坦建国。因为本来阿拉伯人居住的巴勒斯坦也没有向犹太人完全关闭过大门。而宗教锡安主义虽然有自己的背景,但如今已经是世俗锡安主义的一个附属品了。二者在定居点等议题上没有本质的分歧。

最后,如果说历史只是个理由,那么圣经里的所谓“应许之地”就更是神话传说了——这不应是我们中国历史爱好者和学习者需要去相信的。我们在客观上了解这种说法及其对某些政治和信仰集团的作用即可,

但这不是任何人应该或可以建国的真实理由。真实理由需要我们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


梅华龙


以色列建国的原因有多种,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也就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集一身的结果。在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理念提出来的时候,其实真正付诸行动支持的犹太人并不多,原因有两个,一是犹太人在欧洲虽然遭到歧视,但总体来说小日子过的还不错,缺乏回归的动力。二是当时这里属于奥斯曼帝国,就算是移民过来了,你也不可能在这里建一个国中之国。因此复国这个理念也就是说说而已。但历史就是这样巧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犹太复国主义领袖魏茨曼发明了丙酮,帮助英国制造出了高能炸药,从而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奥斯曼帝国也因为战败而解体,这才有了英国政府想帮助犹太人复国的《贝尔福宣言》。而随着后来欧洲、德国、俄国等地对犹太人的迫害日益严重,许多犹太人需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于是这里成为了一个最好的选择,选择巴勒斯坦的原因一是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有归属感;二是很多国家不收留他们。于是这里的移民数量迅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集中营以及世界各地的犹太幸存者深切感到了需要有一个祖国保护自己,于是不管这里是不是适合他们生存,开始大量移民至此。随着犹太人口的不断增长,他们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甚至英国统治者产生了矛盾,甚至时不时会出现武装冲突,因此国际上对巴勒斯坦分治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此时的英国似乎有点后悔当时支持犹太人建国的决定了。但此时出现了一个很吊诡的现象,一向在重大问题上有着严重分歧的美国和苏联,在巴以分治问题上竟出奇的一致,都坚定的支持巴以分治。估计是当年美国想在这里建立一个民主国家给自己在中东增加一个盟友;而苏联希望在这里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给自己增加一个盟友,因为当时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领导人几乎都来自苏联和东欧,而且当地的犹太地方机构是一种类似于集体农庄的“基普兹”,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不谋而合。所以在巴以分治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时,美苏两个阵营的国家几乎全都投了赞成票,英国也没提出反对而是投了弃权票,阿拉伯国家几乎都投了反对票,最终以多数票通过巴以分治的181号决议。也就是说以色列的建国是水到渠成,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全都搞在一起了。

其实不是其他地方不好,而是不适合。尤其是缺乏归属感。其实巴勒斯坦这块地方没有任何资源,还特别缺水,土地贫瘠,对于战略来说还是一个狭长地带缺少战略纵深,对于强敌环伺的犹太国来说一不小心就会灭国灭族。但这里有着他们笃信的宗教和圣殿,这里有他们祖先的“应许之地”,只有回到这里才会有归属感和向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