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的鄉愁是什麼?你的鄉村記憶有哪些?

yao33168


說起小時候的家鄉真的讓人思緒萬千,那是兒時的天堂,山坡上田野裡到處洋溢著孩子們的嬉戲打鬧聲,可是歲月不饒人,當年的放牛娃們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甚至垂垂老亦了,面對現在的花花世界反而感覺乏味和無奈,到處迷漫著銅臭味和汽車機械排放的廢氣味,兒時純真的人情味和花草樹木的清香味再也找不到了。

兒時記憶最深的就是春天的田野裡綠油油的水稻苗,成群的青蛙在田野裡呱呱亂叫,好不熱鬧,菜園裡的南瓜秧,辣椒秧,茄子秧,苦瓜秧,絲瓜秧都破土而出了,伸出兩片綠油油的嫩芽,非常可愛,山坡上的桃樹李樹犁樹石榴樹都百花怒放,花香四溢,竹林裡的春筍也爭先恐後的冒出來了,挖竹筍好不興奮,山裡的各種野果都掛滿枝頭了,摘野果吃是兒時的最愛。

可是時過鏡遷了,物是人非了,兒時的田野裡菜園裡現在長滿了荒草,兒時的山坡上現在長滿了荊棘,小河小溪水井現在都廢棄了,野生的青蛙和魚蝦泥鰍黃鱔幾乎滅絕了,只有老鼠和蟑螂遍地亂竄了,真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呀!


香脆小堅果


這個就太多了,所謂的鄉愁,不外乎童年的記憶!如那鄉間潺潺的流水,廣茂的原野,曾經留有諸多美好回憶的老屋,還有時常圍繞在父母身邊的溫馨時刻,和那怎麼都難以忘卻的兒時玩伴等等。



童年的記憶畢竟是美好的,可那份美好又實在是太匆匆,一轉眼的工夫已離家十數載,像那些難以割捨的記憶只能時常浮現在夢中,醒後空留一聲嘆息而已,卻再也回不去!

記得我小時候,家裡條件雖不說好,但卻從未受過任何憋屈,畢竟是獨子,父母將他們所有的愛都給了我自己,所以童年註定很溫馨,也很快樂!



我們村不大,總共才四五十戶人家,鄉親們相處的都十分融洽,每逢哪家辦個紅白喜事之時,及乎家家必到,感覺都格外親切,因此兒時的玩伴也猶如自家的兄弟姐妹。

可自打離開家鄉後,雖然與發小們偶有聯繫,但畢竟隔著千山萬水,不可能時常相見,難免心中就會多出一些缺憾,再者也很少有時間回老家走一趟,生出諸多鄉愁也就在所難免。



最後就用曾經思鄉之時,寫下的一首詩歌做為結束語,以表我那思鄉之情懷:

鄉愁

玉溪潺潺任己流,

彩蝶翩翩倍自由。

楊柳枝頭戲雙燕,

水中魚兒溯水遊。

為己折下一枝柳,

請君捎去思鄉愁。

薄霧繚繞溼衣袖,

柳絮染白少年頭。


君心似水自媒體


我小時候的美好回憶確實挺多的。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雖然那時候家裡窮,但家家戶戶差距不大,小朋友之間非常友好和睦,而且我們小的時候學習壓力沒那麼大,沒有那麼多的家庭作業,課餘時間都是我們玩的時間,玩具都是自己動手,自娛自樂,生活非常非常豐富。在我印象中,記憶最深的應該是那些自己動手製作的玩具,以及製作玩具的過程了。炮火槍(一種用筷子和竹筒做成的簡易射擊玩具,用麥冬果做子彈)、陀螺(將一截木頭的一頭削尖並釘上釘子,用棕葉抽打旋轉)、高蹺、鐵環、鏈子槍(用單車或摩托車的鏈節和木柄做成,前面釘上一顆單車鋼絲魚尾,裝上火藥就能打響)等;想想,都感覺我們太聰明瞭,動手能力太強了。


嘴硬的麻雀


小時候的事情。本人我共和國同齡。一九五六年上學,哪時沒有幼兒園學前班,直接上一年級。第二年聽大一點同學講今午是一九五七年,但是自己哪幼小的心很長時間鬧不明白為什麼叫一九五七?自己家很窮。加入初級社第一年沒有我家。看到初級社別家分糧食,紅薯,南瓜等自己哪幼小的心找母親哭鬧也要去分。五八年組織人民公社,大躍進總路線。我們全家象從新解放,我家很窮,因解放戰爭時國民黨胡宗南進攻延安時把我們戶縣飛機場擴健。佔了大片農民的土地其中就有我家,父母親有六個孩子,當時對我家是天大災難。全家流離失所。父母給富人幹活。什麼活都幹。甚至連富人出車禍死人都看管,落下了費結核之病入膏。到六二年十二月十二病逝。總路線就是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健設社會主義。說真的沒有初級社,人民公社就沒有我家。這是母親常掛在咀邊一句話。在上三年級時毛主席給教育部門訂製方針,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哪時學校有收麥和收秋要放假。各十五天。小一點的同學由老師帶著集體為生產隊拾麥穗,或拾棉花等。最好的時光是我們村離解放軍部隊飛機場近。一星期睌上可以到營房露天場地看電影。(當時沒有收音機和電視)當時就是哪狼牙山五壯士,小兵張嘎,上甘嶺等激動勸心影片。暑假農村的孩子必須給家裡拾柴和給生產隊牲l口割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割草必須在一百斤以上或更多,不然過不了生產隊和家裡人的關口。六二年(現在說來是自然災害)農民完成了公鉤糧任務後所剩無幾。飢餓使人什麼都吃。孩子們挖野菜,到部隊食堂撿菜葉,撿西瓜皮回家餵豬。上樹拆洋槐花。偷吃部隊種的沒有成熟的西紅柿,茄子桃子等。一九六四年上戶縣二中學校。上學時連背被子的繩子家裡都沒有。全現只有一片同學有洗臉盆。直刮一九六八年回鄉,時光流失,生活變遷,記議永存,思念永遠。


安新德


很高興被邀請到回答這個問題。在如今這個發展十分迅速的社會,偶爾憶苦思甜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我是一名九零後,在我們小時候的童年記憶裡,那是累並快樂著的。因為在我們那個年代,條件還不是十分的優越,上學都是步行的,放學回家餓著肚子,沒有什麼零食可以用來充飢,只有把鍋裡剩下來的米飯盛一碗起來,用水泡一下,放點白糖,然後狼吞虎嚥的就是一頓猛吃,吃完就滿足了。因為那個時候學校裡面也沒有自來水給學生喝,我們下課特別的口渴,於是就跑到人家有水龍頭的地,用嘴巴套在水龍頭上拼命的吸取,吸到一滴水就非常的開心,然後繼續吸,直到嘴巴不再幹的時候才肯鬆口。然後去告訴其他同學,讓他們也去吸一下,那個時候嫌棄口水就用手把水龍頭抹一下,然後就吸了。想一想那個時候真的挺艱苦,現在的學生上學都有保溫水杯帶點水,或者口渴了就去買瓶水,真的好幸福,從不會口渴的急的要哭。看見其他小同學吃點零食,那都羨慕的不得了,鼓起勇氣向媽媽要兩毛錢,也去買根冰棍解解饞,嘴巴里有甜味的時候頓時覺得這個世界都充滿了美好。

因為那個時候家裡條件還是比較困難的,爸爸媽媽也沒有什麼收入來源,靠種點地來解決家裡的經濟情況,爸爸可能出門給人家打打雜,收入也不是很多,所以生活的比較拮据,我和弟弟一到夏天的時候就會爬樹去摘桑梓果來吃,我比較笨重,弟弟卻很靈活,有一次中午的時候趁爸媽休息,就帶弟弟去摘,弟弟一蹦一跳就爬到樹上了,卻一不小心從樹上滑下來了,肚子上現在還留了好長的一道疤。

要說起來童年的鄉村記憶太多太多,小時候的鄉愁就是什麼時候才能過上好一點的生活,讓爸爸媽媽不再那麼辛苦,那個時候真的很單純,除了父母的身體健康,什麼都不會取多想,而現在的社會卻是少了童年的那份純真,真的希望我們永遠活的像小時候的那麼單純,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


蘇北小麗


我覺得作者出的這個題目很好,肯定會勾起很多人對家鄉的美好回憶,說說我對鄉愁的思念吧:

父親的背影

母親的雙手

爺爺、奶奶的笑容

父親出遠門打工離去的背影,永遠是心中最強大的;委屈哭泣時母親撫摸的雙手此時此刻是最溫暖的地方;奶奶坐門墩微笑看著我上學去放學回來坐在門墩微笑著向我打招呼還是她;爺爺笑眯眯的問候笑咪咪的斥責,永遠的怪老頭。

鄉村記憶也是我童年的記憶,它是我人生走過的歲月最美好的一段時光。想起來嘴角都會不由得微動。

一根冰棍一群夥伴輪番舔完

空酒瓶裡灌滿水放上粉條、花生喝起來比起現在飲料可好喝多了

跟夥伴下河兜魚、摸蝦

和小夥伴一放羊,跑去挖紅薯燜紅薯

收麥子在麥場看麥子,聽長輩講鬼故事嚇得一晚不敢睡

夏天睡在房頂數星星,許願

坐在父親肩上看露天電影

圍在火爐旁烤饅頭片吃起來味道美過肯德雞的漢堡

……想想滿滿的都是難忘的回憶,現在雖然生活條件、物質需求等遠遠的優越於從前,可從前的快樂再也沒有感覺得到。天上的星星沒了,兒時的夥伴也變了樣……,回到家鄉再走一邊以前常玩耍的角角落落,留下的只有回憶。我的故事講完了,希望瀏覽的過客把你們的鄉愁,講出來一同分享一下吧,祝願大家高高興興快快樂樂。









情感生活頻道


今天的我,離開了家鄉,整日穿梭於喧囂繁華的城市,揹負著沉重的生活負擔,靜思瞑想,回望小時候的故鄉,記憶的閘門瞬間打開,翻騰而洩的萬千思緒一湧而下,是淡淡的哀愁,是濃濃的眷戀,是悠悠的思念。

故鄉太多的畫面映在腦海,我僅採摘下繽紛的四季,鋪展開回憶。

各色花兒次第開放,野草鵝黃的嫩綠悄悄浸染著四野,順著坡梁,沿著堤壩,穿過田硬,播種的季節到了。父親趕著小牤牛,套上雪亮的犁鏵翻開鬆軟的土壤,我和母親跟在後面,點播下黃燦燦的玉米,裹著紅外衣的花生,好土好墒好季節,期盼今年有個好收成。

漫山遍野蔥翠欲滴,野鴨子聚集在水庫的葦草旁,黑黑的小腦袋密麻麻浮在水面上;坡樑上傳來野雞奇怪的叫聲,走過去總能撿到長長的野雞翎,顏色斑斕,煞是好看。夏天來了,趁著毒辣辣的太陽鋤地,汗水浸透了父親的衣背,鋤禾日當午,堅持再堅持,不僅要保墒,更要讓斷了根的雜草曬死。一滴汗水一份收穫,這是莊稼一年中最關鍵的時候。

田野裡的風漸漸有了涼意,草色灰暗下來,曬場上剛割下的稻子正在碾壓,院子裡柿樹上的果子象是塗了粉的姑娘的臉。夜裡風一吹,屋後的慄樹果子‘’啪‘’的一聲掉落下來,躺在窗前板床上的我沒有睡意,猜想那躥跳的松鼠和尖嘴的刺蝟是否會爭搶這掉下的果實。玉米棒子垛起來了,新刨的紅薯一筐筐下到了地窖裡,父親說,備足糧食好過冬。

推開房門,雪堵到了簷下,曠野靜寂無聲,象是這世上的萬事萬物突然都結束了,早起的狗兒灰灰卻突然歡跳著跑到我的腳下,嘴裡叼著一隻野兔。父親開始掃院子,撒下秕穀,雞在啄食,麻雀也撲魯魯飛來,母親生火做飯,灰白的煙升騰出煙囪,我開始堆雪人,圓圓的腦袋,插了根胡蘿蔔做鼻子。又是一年最後季,又添一歲,我卻幾乎沒有時間概念,即便是這冷冷的冬,我也能玩出一身熱汗,尋得萬千快樂。

故鄉還能回去,時光回不去了,再見故鄉,已不是昨日模樣,太多的鄉鄰都外出務工,凋蔽的房舍,荒蕪的田地,記憶中的那條小路雜草叢生,灌木掩映,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有人來修整踏行,通向我記憶中故鄉兒時的夢境。



虯髯客的年紀


小時候特別喜歡去下河抓螃蟹,跟在哥哥姐姐的屁股後面。回去給爺爺奶奶知道了,準是一頓打,但是下次我們還是會一起去。

我的鄉愁就是爺爺奶奶從竹林里弄回來的竹棍子,不聽話它準會出場,打完了身上都是一條條的痕。打完了爺爺奶奶還是會拿糖語重心長的說:聽話,都是為了你好,你聽過就不會捱打。

就是這根竹棍子陪我長大!


sunshine葉七七


1 記得在我小時候,我們那裡還沒點電,我們做作業呢都是點煤油燈,爬在板凳上做,經常一不小心就把煤油燈打翻掉到地上,煤油也灑了,媽媽就會用手敲我的頭,再罵我一燉,當時那個地是泥地,坑坑窪窪的,板凳本來就放不穩,常常都是用石頭或者木屑墊平,稍稍一動凳子就歪了,不像現在的水泥地,地板呀,哎想想現代的小孩子真幸福呀。

2 每天早上被媽媽從被窩裡揪起來去放牛,經常爬在牛背上玩。現在想起來那種畫面真美,可當時感覺不到,現在農村的牛也少了,而且不耕田,牛也沒那麼聽話了,不敢騎了。

3 就是冬天提火桶上學,為了讓火燃大一點,就輪圈圈,經常打到人家的頭,現在覺得好危險

真的童年記憶太多了 說不完。


灰千娘子


本人,今年32歲。多年漂泊在外,對鄉愁的理解也多了一些內容。

老家座標菏澤,自2006年外出求學以來,至今已有14個年頭,這期間經歷了畢業、就業、結婚、生子,幾乎完成了這個年齡所有人生大事,我也從一個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那份對故鄉的眷戀與思念。

大學遠赴內蒙,鄉愁是我在學校裡見到一輛魯R車牌的車就要請人吃食堂的激動。參加工作已後來工作地點由內蒙調動到山東德州,鄉愁是每每回家之後和發小們把酒言歡、追憶往昔的愜意。結婚生子以後,鄉愁是每次休假回家兒子那句奶聲奶氣的“爸爸,我想你了”。步入而立之年,鄉愁是從家鄉滿是建築垃圾的廢墟中辨別老房子方位的迷茫~~~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如今回鄉已很難再找到兒時的閒暇和愜意。家中朋友多外出打拼,或疲於生活,或身不由己,已很難能聚齊所有的兄弟。父母也由於哥弟的孩子無人看護的現實變成的“北漂”。兒時成長的村落已被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高樓聳立。

也許,慢慢地,鄉愁就變成的一種習慣。只是一種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