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小”只有“共同威脅” ,今年中俄要搞第三次反導演習

這是兩軍務實合作高水平的體現,有利於增進中俄戰略互信、維護中俄安全利益和國際戰略平衡。

沒有“大小”只有“共同威脅” ,今年中俄要搞第三次反導演習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中新網

4月25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在記者會上透露,根據雙方共識,中俄第三次反導計算機聯合演習將於年內在俄羅斯舉行,4月15日至19日,中俄已在北京舉行聯演首輪磋商,共同協商反導計算機演習的時間、方案、聯合培訓等具體安排。

沒有“大小”只有“共同威脅” ,今年中俄要搞第三次反導演習


中國反導演習一景。

維護和平的“應激反應”

眾所周知,反導屬於國家戰略安全層級,沒有相當政治互信與事務合作,舉行反導性質的聯合演習(哪怕不用實兵的計算機模擬演習)都是不可想象。從2016年起,中俄舉行兩次代號“空天安全”的聯合演習,完全按照真正的作戰行動模型展開推演,共同演練指揮空天防禦作戰,檢驗觀察和通信的作戰效率等科目。美國《國家利益》曾酸溜溜地說,這是“老大哥”(指俄羅斯)帶著“小兄弟”起舞,但俄羅斯《軍火庫》主編維克多·穆拉霍夫斯基指出,“空天安全”演習中沒有過時的“大與小”區別,有的只是中俄在“共同威脅”面前一致對外。

本世紀初以來,美國及其盟友積極在中俄周邊部署戰役甚至準戰略級導彈防禦系統,尤其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中導條約,建立太空軍,一步緊似一步地打破國際戰略力量平衡,給有關國家和地區帶來巨大沖擊。事實上,中俄都意識到要遏制某些幻想重回冷戰、製造“大國競爭”的勢力,必須採取強有力的行動回應,確保國際和平與安全不受威脅。

沒有“大小”只有“共同威脅” ,今年中俄要搞第三次反導演習


俄空天軍將S-400地空導彈系統擺到敘利亞威懾美國。

早在2016年10月,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軍指出,“空天安全”演習將中俄軍事合作關係推向新的水平,顯示了兩國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的決心,“中國對於俄羅斯就美國在韓國部署末段高空防禦系統(THAAD)表現的擔憂持有同感,美國應向俄羅斯承諾安全保障的責任。但是,美國沒有這樣做”。蔡軍指出,美國在歐洲實施分階段部署反導系統計劃過程中,沒有以法律形式向俄羅斯承諾不將導彈瞄準俄羅斯。

實際上,美國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已直接威脅到俄國家安全利益。同樣,美國執意在韓國部署THAAD,並確認向日本兜售陸基宙斯盾系統,表面上是防止朝鮮“先發制人導彈打擊”,但這種部署早已超出作戰需求,防範對象已變成中國乃至俄羅斯的戰略導彈,旨在剝奪中俄戰略反擊能力,況且美國所部屬的反導打擊平臺是多用途的,可靈活部署對空中目標乃至地面目標實施打擊的導彈。從這個意義上說,中俄“空天安全”演習,是真正的“應激反應”與“有理有節”的。

用計算機也夠了

觀察歷次“空天安全”演習,級別都定得很高,達到首長司令部層次,但外界從未看到實彈發射的內容和鏡頭,不明就裡的人感覺有些不過癮,其實不然。

沒有“大小”只有“共同威脅” ,今年中俄要搞第三次反導演習


俄空天軍繼續沿用的A-35戰略反導系統的攔截彈。

按照俄武裝力量的標準衡量,論規模,演習可分為戰略、戰役和戰術三個級別。其中,戰略演習也稱作大演習,一般是跨軍兵種、跨戰區進行的演習,或是多個國家聯合舉行的演習,例如中俄基於上海合作組織框架組織的“和平使命”系列演習就屬於戰略級演習。戰役演習一般在某個戰區、某個軍兵種或艦隊、集團軍群內部進行。戰術演習一般只是戰術級作戰單位參加,主要在師以下部隊內進行。規模介於戰役與戰略、戰役與戰術之間的,分別稱為戰役-戰略演習和戰役-戰術演習。

沒有“大小”只有“共同威脅” ,今年中俄要搞第三次反導演習


俄羅斯風格的防空反導作戰示意圖。

若就參演人員進行區分,演習可分為實兵演習、首長司令部演習和首長司令部帶實兵演習。實兵演習,主要是為了鍛鍊部隊。首長司令部演習主要是為了檢驗指揮機關的指揮能力。首長司令部帶實兵演習,則將前兩者結合到了一起。從這個意義上看,“空天安全”更側重通過計算機模擬演練,錘鍊中俄空天防禦力量的指揮、控制與通信職能,為今後遂行實兵演習創造條件。更重要的是,此次計算機模擬演習的層級達到戰略級別,必然涉及中俄兩軍對敏感數據的共享與交流,凸顯雙方軍事技術合作水平的提高,清楚這一點,那些別有用心、挑撥離間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沒有“大小”只有“共同威脅” ,今年中俄要搞第三次反導演習


俄空天軍反導預警值班工位一景。

俄羅斯朱可夫空天防禦軍事學院榮譽教授阿納託利·彼得羅維奇·科拉別里尼科夫指出,依照俄空天軍作訓習慣,首長司令部演習仍有完備企圖想定和計算機兵棋推演程序,以不久前俄空天軍在莫斯科導彈襲擊預警總中心、特維爾朱可夫空天防禦軍事學院等機關進行首長司令部反導演習為例,演習設定為對抗性的紅藍雙方,隨機導調確定順序,結合嚴格的時間設定,以回合制組織進行雙方的作戰行動,它採用所謂“人在迴路”(Human-in-the-Loop)技術,推演中虛擬的部隊需要人類指揮官進行決策與下令,才能在模擬行動中移動或是啟動武器系統,更能體現錘鍊“脖子以上(指揮機關)”的成效。想想看,中俄“空天安全”演習的水平肯定不會比這個低,是貨真價實的“高含金量”軍事行動。

“恰到好處”的那一步

穆拉霍夫斯基認為,“空天安全”演習旨在防止難以預測的國際軍事衝突發生時中俄遭受“池魚之災”,如果中俄防空反導部隊之間沒有精確無誤的作戰協同,就無法抵禦外來軍事威脅。正是判斷到共同的威脅,因此中俄才持續舉行相關演習。

隨著超級大國繼續推行對抗政策和部署進攻性反導武器系統,那將進一步導致俄中攜手打造至少在預警信息與指揮控制層面實現聯合的高級防空反導系統。穆拉霍夫斯基還特別提到一點,中國剛剛引進的俄製S-400“凱旋”地空導彈系統,具備攔截高速來襲導彈的能力,“而它要發揮全部作戰效能,獲取儘可能的預警信息和情報是首要條件”。俄戰略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里·卡申認為,聯合反導演習反映了俄中發展軍事技術合作的共同利益,中國將吸取俄羅斯防空反導經驗,而俄羅斯將致力於自己的經濟利益,與中國簽訂新的合同。

沒有“大小”只有“共同威脅” ,今年中俄要搞第三次反導演習


俄製S-400地空導彈系統已向中國出口。

中國學者、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協同創新中心專家吳大輝向本報記者表示,西方社會有一種誤解,認為美國對俄羅斯不斷升級的制裁,為中俄結成戰略同盟提供必要的地緣政治條件,雙方正逐步走向同盟關係。事實上,烏克蘭危機、美國製裁、俄羅斯“向東看”戰略等,並未改變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性質,但確實使兩國關係獲得新的重大突破。他強調,莫斯科的政策是建立在對國際力量格局清醒的戰略認知基礎之上。他相信美國奉行“1.5個對手”戰略——將中國視為首要的全球性防範對象,同時把俄羅斯視為地區性防範對象,即半個全球對手。正是基於這一點,中俄在進行共同安全合作時清楚走到哪一步是“恰到好處”的。

新民眼工作室 吳健

圖片 | 東方IC、新華社、俄羅斯《國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