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和3500万你选择哪个?

校园在线达人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我来回答。

北大录取通知书和3500万?怎么感觉降价了呢?之前不是有人问“北大通知书和一亿人民币该怎么选择”的吗,难道进入北大的学习机会比通货膨胀还快,随着物价的增长而价格不升反跌?

而且,这个通知书到底是高考的本科入学通知书还是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呢?前者似乎含金量高一些。如果是前者,那可惜了,我没这个机会,当年高考虽然也还可以,但比北大录取线还是差一丢丢,本想去个不错的985,结果父母不同意,最终进了本省一所211的王牌专业。拿不出这个通知书,那3500万虽然诱惑人,我也没机会啊。

倒是当年有高中同学高考进了北大。有意思的是,她当年是被物理学院录取的,女生,家里有点嫌弃这个专业不太好就业,还差点复读。附近有所多年没走出过北大清华学生的中学,听说她打算复读,立马派了一队人马去了她家,一劝二诱,开出了免除一切费用,每月补贴一千元生活费,如果高考再次进了北大清华,奖励二十万人民币的条件。算算这个价值并不大,也就是几十万人民币的问题。后来该同学最终还是没有复读,进了北大读书。如果她可以有机会在“北大录取通知书和3500万”之间选择,估计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3500万人民的那个币吧。大不了多考一年,以她的水平,估计复读一年还是能进北大,一年赚3500万,这是比董明珠小姐的年薪还高得多的节奏?

所以,这事儿真没法说。我这样的人,高考又考不上北大,北大本科通知书固然不属于我,3500万也是没机会的了,只能望洋兴叹了。

如果是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倒是有机会,虽然是考了两次,有点千辛万苦的感觉,才拿到那个通知书,但似乎值不了3500万,有人要换的话,立马脱手。估计你们又要说“金本银硕,考研上北大不那么难,值不了3500万”。看来还是没机会。

说来说去,都是没机会,这就很扎心了。

其实么,题主的意思,是想引出的是,在北大求学的机会,到底有多大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没法定量分析了。俞敏洪在北大求学,结果成了上市公司老总,身价几十亿,这个北大求学经历对他来说,价值就很大了,如果他没上北大,可能还真就没他这号人物了,可能也没那家上市公司了。

我家有一亲戚,上世纪90年代初入读北大计算机,虽然没有像俞敏洪那样发展,结果靠投资也身价数亿了。

俞敏洪也罢,我那亲戚也罢,似乎北大的求学经历在他们身上不止值3500万。但大多数北大学生出来,也就比一般人稍好一些,能发展得好的,其实也不多。搁在这些人身上,怎么算?

所以关键在于自己。北大这样的平台,当然是很好的了,但也只是能获得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只是必要条件之一,远远到不了充要条件的程度,不要神话这种平台,平台再高,能一步步走远的,始终只能是靠自己。万水千山,只能自己用脚去一步步丈量,才能走到风景秀丽的远方;或者,就只能站在高处,流连远方而踟蹰不前,依然会一事无成,这和有没有读过北大,关系已经不大了。


燕园博雅教育


3500万。

我是2014年读的大学,比北大次一些,在人大,现在还在人大读研究生。

很明显感觉教育未必真能带来阶层流动,我有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现在有一份看似体面高薪的工作,但仍然被生活压弯了腰。

至于说气质,学校精神?真的很抱歉,气质精神思想向来都是很奢侈的东西。就比如我,普通家庭,在学校想的只是拿好成绩,拿奖学金,有空的话出去干点活,好补贴生活。另外就是认真做论文,看书,好出点成果,仅此而已。

说真的,上面那些事,在哪里都能做。

话说回来,假如我2014年高考有幸运多考3分,能去北大,然后换3500万现金。

为了表示诚意,复读一年去一所非985非211学校。

普通学生普通家庭自然没投资人脉也未必有多少投资眼光,有了钱想到的也就是买房。

嗯,那时候房价又开始涨一波,到现在这笔钱起码翻了一倍(就在我老家买即可,还不用去北京买)。

另外在普通学校认真点学习,自己基础本来就好(比如说我四级没怎么复习也考了590多分,六级刷了几张卷子最后考了607),我大概率可以保送或者考研考个不错的学校。

嗯,因为钱多嘛。研究生我可以大胆做一些研究,参加一些会议,刷简历。

到时候毕业有钱没颜有才简历又好看,说话又那么好听,各类单位超喜欢我的😂


应总鹏


北京大学,其实和其他大学基本上都一样,都是塑造忠于核心,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爱党爱国的好公民。塑造思想是第一位的,在这一点上,和其他院校没有什么差别,这个是刚性要求,不能例外。

北大毕业后,也有卖猪肉的,也有教中学的,也有失业的,也有在普通公司了干一般工作的。

上了北京大学,思想改造更加重要,这是全世界举目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最最重要的阵地,是培养忠于党忠于核心人才的大学。

区区3500万算什么?万一当了大官儿呢?那不就是个零头吗?

我们上大学要端正思想态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人民服务,为党做贡献,为国家做贡献。基于这样的思想境界,要3500万干什么?想都不想一下。想有啥用?哪个不开眼的会给3500万?要给倒真好了。


北京抖抖


1、我会先拿到3500万后,再去考一次北大,还是可以考上的啊!!!

2、其实北大出来的人也不一定能混的好,直接有3500万,干啥都强。。。

3、我们所有的人要上好大学,要做管理者,开公司,到企事业单位去,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挣钱多,有社会地位吗?直接给你3500万,就可以过不错了生活了,当然不要乱花。

4、再看看欧洲的人,人家那个思想境界啊。。。。。我们太功利,太浮躁了,焦虑的很。。。


露珠1476992


其实本不冲突的两个筹码,被这个问题在纸面上对立起来,既然是假设,我便略答一二。

粗略看了之前答案,做答者一没管理过千万现金,二没体会过顶级学府,却一个个都摆出指点江山的姿态,看来可笑。

其实答案很简单,你可以查到每年公布的数据,国内以北大清华复旦顶级学府新生人数(教育部数据),和每年顶端财富人群新增人数(银行公布数据),三千万为界限的话,家庭数是很少的,更不要说是个人,其社会稀有程度要远远大于毕业证,更不必说是录取证。

若你以学识和视野作为社会标杆,我要告诉你,顶级学府只代表应试教育下的思维模式契合,或者智商应激反应灵敏,并不能代表任何人生高度,当然,金钱亦不能代表。

但如果你以现实生活作为标杆,三千五百万现金所能带来的直接受益便是财务自由,意味着时间的自主独立,每年的理财收入保守在两百万左右,你可以充分去延伸自己生命的宽度。而一张毕业证则意味着你在职场起步阶段处于优势地位,但也仅仅就是起步阶段,任何有竞争力的企业和老板绝不会以文凭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和高度,君不见优秀企业每年开除的人也都是北大清华之辈。

所以,我假设你是一位生活积极自律,且愿意拓展人生的青年,那么选择现金的收益远大于选择学府,因为人生的高度,终究都是要在生活与实践中学来,而不是象牙塔中的黑板和书本。

当然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赢家,往往两者兼顾,因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对立选择的关系。希望你能看懂我的解答谢谢



少儿痴呆症早期


题主的题目很有吸引力,可惜只是一种假设的选择题,为什么没有现实版的选择呢?如果有,我家注定要先大家步入超小康社会了。

我得好好的规划一下发家致富之路了,第一步,让小孩子立即放弃北大录取通知书,毫不犹豫地选择3500万,把3000万存入银行,把500交给我支配,我马上换车,也换一套房,提升一下家庭生活质量嘛,人之常情!

第二步,把小孩送去开办高考补习班的学校,要了解哪所能给考上清华北大奖金最多的高中,跟学校签订好协议书,然后让小孩子安心在学校复读。

第三步,复读到了高考,考个700分左右还是轻轻松松,为复读学校报个北大或者清华,然后又领了5、60万的奖金,超小康社会来得更近了。

第四步,应该没有人再出钱来玩这游戏了吧,如果有,又继续拿几千万,又复读,又继续拿奖金,最后是真的要上北大读书了,只是比别人晚两年毕业,其实在申请读个博士,然后的然后,都是满满幸福感的生活。

可惜以上的规划终归永远是规划,只是一种假设,现实是不可能存在的,其实大家都明白题主的意思只不过是这样的:你选择长远的发展还是选择眼前的利益!而且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应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我们什么都想一锅端了,也只不过胡扯贫嘴一下而已,世上哪有这等好事呢?



在现实中,人还是需要有长远目光的,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否则是走不了多远的。一个人没有本事,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创造力,哪怕放在他面前的真是3500万,是金山银山,用不了多久,也会坐吃山空的。

美好的生活都是靠人们奋斗出来的,敲锣打鼓迎接不来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北大我们还是要读,南大我们也一定要读!东大西大我们都必须读,古人说得好呀:“书中自有黄金屋”,以后迎接我们的何止是虚拟的3500万呢?


蒙旭登


如果是在中国,必然选3500万,就算你是学渣,3500万也可以让你下半辈子吃穿不愁了,因为国内不是知识经济,学习好,文凭含金量高不一定和你未来创造的价值成正比,而国外有精英教育和贵族教育,如果你能从小就上私立一路走下来,未来的前途基本就已经成型了,几乎没有不确定性这么一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编程,第一笔大单因为他妈在IBM,所以国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比国内的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稳固,而孩子成人之后创造的财富也是相当可观的,就算不是财富榜上的也都是绝对的上流社会阶层,而在中国光学习好还不够,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user4776550734016


毫无疑问3500!北大毕业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赚3500万!


设计猫


这种问题有意义吗?提出这种问题的人,既得不到北大录取通知书,也得不到3500万。虽然提问者不太想听,但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乐云


拿了钱上清华,复旦、人大等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