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

是老一辈长沙人眼里集优雅、多情、繁华、娇艳等于一体的完美女神;

她的父亲是毛主席的老师,她本人也曾担任过毛主席的教员;

她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著有《我的成名与不幸》等。

她是传奇美人王人美,以《渔光曲》成名的中国最早一批现代歌舞演员,民国版周迅、张曼玉的合体。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论演技,她精湛绝伦不输张曼玉;

论人生,她跌宕起伏强压刘晓庆;

论为人,她大气豪爽秒杀范爷!

书香之后 影坛明星

成名于上海的王人美,却是一个地道的长沙人。

她原名王庶熙,从小就爱好音乐,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数学教师,说起来和毛主席还很有渊源。毛主席因鼓动学潮被一师校长开除时,是王人美的父亲等许多进步老师尽力挽回。

1956年毛泽东接见电影家协会成员时,还问王人美:“细妹儿(湖南话,最小的妹妹),你还记得我吗?我在你家避过难呢。”言语间也对老师感念至深。

王人美从小在长沙长大,1926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读书,可惜后来家庭变故,父母双亡。1928年她离开湖南跟随二哥王人路,三哥王人艺到上海投靠老乡黎锦晖。加入黎锦晖刚刚创办的明月歌舞团,学习跳舞和唱歌。于是此后有了艺名--王人美。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绽放的“野玫瑰”

在上海的电影史上,由黎锦晖所开创的明月歌舞团绝对是一个奇迹。

这个被称为“奇迹”的剧团不仅因为它开创了几十年前上海电影的新篇章,更因为它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国电影史上的风云人物。

王人美就是其中一个。

1931年5月,明月歌舞团加盟上海的联华影业公司,更名为联华歌舞班。1932年联华影业公司拍《野玫瑰》,孙瑜编导,孙瑜慧眼识珠,把王人美由明月歌舞团的“四大天王”之—变为联华影业公司新片《野玫瑰》的女主角。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王人美的出演,给当时的影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观众看到的不再是搔首弄姿的女郎,也不同于以前银幕上才子佳人的那种病态美。人们发现王人美的如此自然的美丽---野性十足,奔放活泼。她用充满青春活力的表演征服了观众,成为深受观众宠爱的大明星。

而真正让王人美成为顶级的上海艺人并在此后风光无限的当属她在此之后的电影出演中的杰出表现。

一生中的辉煌《渔光曲》

1934年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是她演技上的又一个高峰,给王人美带来无数的影迷的追捧。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来大海风……”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渔光曲》出现,小猫那个人物,实际是王人美自己演自己,因而又深化了一步。《渔光曲》是导演蔡楚生的成功之作,是王人美电影演技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国电影艺术步入新阶段的一个里程碑。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1934年蔡楚生筹拍《渔光曲》,其中“小猫”这个角色的挑选,费了不少的工夫。因为这个角色既要有成熟的演技,同时还应该有一点陌生的新鲜感。当时的上海滩演员中,成熟的有很多,可兼具那份单纯的陌生感的则是少之又少。最后快到开拍的时候,有人推荐了当时已成名的王人美。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她的表现证明了导演的眼光,同时也证明了她自己的实力。在片中,她饰演的渔家小姑娘小猫,清新脱俗,与当时电影中所常见的成熟世故截然不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该片首映后,立即轰动上海。公映时场场爆满,当年是上海60年来最炎热的夏天,也无空调设施。观众都是一边流着汗水,一边流着眼泪看完的,热情丝毫不减,潮水般涌入电影院,连映84天,打破了当年电影票房最高纪录。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

一夜之间,王人美的清新形象超越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上海女人的妖艳高贵,而成为平民化美人的代表。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她还演唱了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同样是震撼人心、广为流传,成为当时流行的歌曲之一。现在,人们提到《渔光曲》便会想到王人美,想到那个清新脱俗的小姑娘“小猫”。

“野猫”和“电影皇帝”的佳话

在王人美的回忆录中,有一个名字总被她提起——“金焰”。她给了金焰她人生中最美丽的十年,为他心甘情愿地变成了一只“家猫”。

王人美还在“明月歌舞团”的时候就和金焰认识了,那时金焰经常去歌舞团找她,他们两个人也是真诚地相爱的。1934年,人美刚刚二十岁的时候就和金焰结婚了。刚结婚那几年他们很幸福,知道抗战爆发。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抗战爆发后,她和金焰跟着一个电影商人来到了昆明,就住在那个人的家里。

但是时间住久了,人美觉得总是寄人篱下实在待不住,就想出去找工作。因为人美英文很好,就去了美国的一个救济总署去做打字员。

而她和金焰的婚姻裂痕也正是那时候越来越大,到了无法弥合的状况。

“金焰有强烈的爱国心,很想为抗战出力,但他也认为丈夫应该养活妻子,不赞成我独自参加大鹏剧社,更反对我报考英文打字员。他不了解我经历流亡生活后的思想变化。烽烟遍地,哀鸿遍野,我怎能安心当一只家猫?但是他不理解我,认为我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她平静地同意了离婚请求,因为她了解金焰的性格,也理解他的难处。没人看到,她是流着眼泪离开昆明的。

1945年的夏天,两个人离婚了。

此后十年,人美独自经历了内战爆发、全国解放、土改运动、文艺整风,她也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姑娘走进了哀乐中年。

永远的安慰

在告别了第一段婚姻十年后,41岁的王人美终于找到了相伴终身的伴侣——47岁的著名画家叶浅予。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王人美和丈夫叶浅予

然而,这两个社会名人的家庭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结婚之初,两人经常出现矛盾。叶浅予觉得人美太严肃,缺乏生活情趣;人美却受不了叶浅予的不拘小节,大大咧咧。

然而,时间还是把他们紧紧地拴在了一起,让他们共同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争吵,和好,再争吵,一路“吵”过来,他们竟也创造了独特的生活情趣。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1956年的王人美和叶浅予

然而,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人美的过去再次让她遭到严重诋毁,致使精神再度失常入院治疗。

十年浩劫,她更是被扣上了“30年代的黑猫”的罪名,与此同时,叶浅予也因为政治问题而被判入狱7年。虽然两人都遭受了人生的重大挫折。1979年获平反,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理事。1987年逝世。

“和人美最后一次告别,我没有去八宝山,我病了住进医院,医生不让我去。那天阴沉沉的,我站在窗前,遥望着八宝山的方向,许久,许久……”

——叶浅予自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尽管属于上个世纪的那段美丽不能延续到如今,但多年之后,我们依然能远远地看见那么一点熟悉的影子。

她是民国时期绽放的“野玫瑰”,是早期长沙人心目中最美的女艺人

藏在湖湘人骨子里的火辣性格,敢爱敢恨的人生态度,虽是女儿家但一生活的比不少男人还磊落光明。

不管生命如何艰难,王人美总是始终如一。对于这位早期的传奇巨星,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