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最近胡歌又上了熱搜,這次不是被操心婚姻大事,也不是又演了一部最後只剩男主角的電視劇,而是因為他的媽媽因為乳腺癌去世了。

4月24日胡歌在微博發了一張媽媽抱著兒時的他的照片,並配文:獻給一位遠方的女士。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在2017年第十二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暨第二屆上海乳腺癌康復論壇的現場,胡歌作為愛心大使出席大會,並發表了演講。自此,我們知道了他的媽媽是一位有著近30年乳腺癌歷史的患者。胡歌的媽媽是一位堅強勇敢的女性,與癌症抗爭三十年,也用自己的精神影響著胡歌,讓他作為公眾人物分享母親的抗癌故事,藉助自己的微薄之力給更多癌症患者帶去希望,也呼籲大家要重視癌症的預防。

胡歌的母親雖然離開了,但她和胡歌一起傳播的正能量應該永遠存在。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可怕的乳腺癌

乳腺癌的確可怕,嚴重危害女性健康,其發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死亡率居第 4 位。全球每年約有 167.7 萬女性新發乳腺癌和 52.2 萬女性死於乳腺癌,佔所有癌症死亡病例數的 25%。

發達國家的乳腺癌發病相對欠發達國家更高。 我國目前每年女性乳腺癌發病約24.9萬,城市地區發病相對較高,在城市人群中平均 29 名女性會有1名患乳腺癌,而農村平均約45名女性會有1名患乳腺癌,但死亡率卻相差不明顯。

根據調查顯示,上海地區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風險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死亡風險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五年生存率為88.9%,十年生存率為79.9%,這可能得益於經濟較為發達地區乳腺癌早診、早治率的提高。

乳腺癌雖然可怕,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延長生存時間也並非難事,理性面對,相信科學,相信醫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這樣的事例也不少,近有胡歌母親30年的抗癌史,遠有大名鼎鼎的宋美齡,從發現乳腺癌到去世,與乳腺癌對抗了整整27年。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與乳腺癌相關的BRCA基因

還記得切除乳腺的朱莉嗎?

為預防乳腺癌,以性感著稱的好萊塢巨星安吉麗娜·朱莉在37歲的時候毅然決然切除了雙側乳腺,將自己患癌的風險從87%砍到了5%。 她為何這樣做?

朱莉的母親生前曾和癌症抗爭了近 10 年,病逝時才 56 歲。所以,朱莉做了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攜帶 BRCA1 缺陷基因,並通過“蓋爾風險模型” 推算出來自己有 87%的幾率患乳腺癌,她馬上做出了這個決定,採取預防措施將風險降至最低。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什麼是BRCA?

顧名思義:BRCA = BR(乳房) + CA (癌症)

BRCA基因的全稱是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其突變和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高度相關。大多數的家族性乳腺癌及卵巢癌患者會攜帶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如果基因發生突變,就好比警察罷工,將無法抑制腫瘤細胞的發生與發展。

但朱莉的這種做法不應該被盲目效仿,原因有三:

第一、儘管大量的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病例可以用BRCA1/2的突變來解釋,但還有大約30%的家族性乳腺癌及卵巢癌病例中未能檢測到這兩個位點的突變。

第二、“蓋爾風險模型” 這種西方的推算模式並不一定適合黃種人。

第三、通過基因檢測,醫生可以預知你患某種腫瘤的風險,但這並不是確切結論。對於大多數腫瘤來說,遺傳基因並不是決定性因素,環境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隨機事件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通常會更大。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乳腺癌篩查:我該去查基因嗎?

根據中國抗癌協會發布的最新版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建議如下高危人群進行基因檢測:

(1)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中有BRCA1/2基因突變的攜帶者;

(2)符合特定條件的乳腺癌患者;

(3)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患者;

(4)男性乳腺癌患者;

(5)具有特定家族史的人群。

高危人群應於40歲之前提前開始篩查,20歲以後推薦每年1次乳腺X線檢查、乳腺超聲檢查,30歲以後建議乳腺磁共振(MRI)檢查。

即使BRCA1/2突變檢測為陰性的女性,也不能放鬆警惕,仍然需要每年定期檢查乳房;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除了切除乳腺,還有這些可以做

如果檢測結果不幸為陽性,則應諮詢醫生以獲得進一步預防和治療的專業指導,不要聽信偏方秘方。目前乳腺癌預防一般有三種途徑:

【生活幹預】:健康飲食(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和豆製品)、適度運動,保持良好心情,母乳餵養、戒菸限酒、保持健康體重,不濫用激素藥物,不熬夜。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化學預防】: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芳香化酶抑制劑和激素避孕均可用於BRCA1/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預防,如他莫昔芬、雷洛昔芬、 依西美坦等。雖然用藥能減少發病率,但無法使發病率大幅下降,且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只適用於極少數容易患病的高危人群。目前尚未進入中國治療指南。

【預防性乳房切除

】:這是最有效預防乳腺癌的方法,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建議BRCA1/2基因突變攜帶者在35~40歲或生育完成後進行輸卵管卵巢切除術,在25歲以後進行雙側乳腺預防全切除術,可同時進行雙側乳房重建術。

但對於預防性乳腺切除術,一定要謹慎選擇,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做”朱莉“。

首先,這個手術不便宜;其次,同樣是乳腺癌高發國家,預防性乳腺切除術之所以在歐美常見,卻在中國不常見, 主要原因就是國內醫療技術成熟度和可及性不夠,高水平的醫院和醫生不多。

對廣大普通老百姓來說,從生活方式多注意,定期體檢,防患於未然,對疾病做到 “早發現、早治療 ”,才是更值得提倡的積極態度 。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帶走胡歌媽媽的乳腺癌,真的那麼可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