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1954年4月—7月召開的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的討論和解決重大國際政治問題的多邊國際會議,也是周恩來首次以五大國之一外交部長身份參加的大型國際會議。會議期間,周恩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以非凡的政治勇氣和高超的外交智慧,為推動會議的順利進行作出了重要貢獻,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以外交手段推動熱點問題和平解決的誠意、決心和能力,擴大了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中國和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會議期間,周恩來莊重的儀表、瀟灑的舉止、從容的神態和善於協調的外交藝術,給與會各國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贏得了與會各方的讚譽,而且也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欽佩。撫今追昔,當我們再次審視這段歷史的時候,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外交風範和人格魅力仍然令我們無比崇敬和欽佩。

一、精彩亮相,耀動日內瓦

1954年4月24日下午,中國代表團抵達日內瓦國際機場。當頭戴黑色禮帽、內著黑色中山裝、外套深灰色大衣的周恩來神采奕奕地走下飛機舷梯時,早已等候多時的數百名記者紛紛擁上前去爭相拍照。一時間,周恩來成為西方記者爭先報道的對象。

26日下午3時,日內瓦會議在國聯大廈隆重開幕。在參加會議的20個國家中,東西方陣營的力量對比為4:16。美國國務卿、美國代表團團長杜勒斯認為西方陣營將穩操勝券,所以故意將自己發言的時間由27日改為28日,與周恩來在同一天發言。28日,不可一世的杜勒斯旁若無人地走上發言席,把發動和進行朝鮮戰爭的責任推給中國,要求中國軍隊撤出朝鮮。杜勒斯講完後,徑直走出會場,揚長而去,留下副國務卿、美國代表團副團長史密斯繼續聽會。接著,周恩來健步走上發言席,用語調平和、富有哲理的發言對杜勒斯的言論進行了批駁,提出了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主張。周恩來的發言立即引起了與會各國代表的不同反響。

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1954年4月,周恩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這是4月24日他抵達日內瓦時的情景。

在隨後舉行的小型會議上,周恩來開始“反擊”。他當面對杜勒斯說:“我們到這裡來是解決問題的,不是來跟你們吵架的,不要擺出一副指責別人的架勢。你的講話沒有提出具體的建議,你究竟準備怎麼解決,把你的方案拿出來嘛。”杜勒斯被“將”了一軍,頓時亂了陣腳,慌亂之中提不出任何合理建議,只是語無倫次地強調必須經由聯合國監督朝鮮選舉。對此,周恩來一針見血地指出:聯合國已是朝鮮戰爭的交戰一方,根本無此資格。杜勒斯被駁得啞口無言,這才感覺到了周恩來的厲害。會議開始一個星期後,杜勒斯回國,留下副國務卿史密斯應付門面。整個日內瓦會議期間,周恩來以高超的外交智慧和嫻熟的外交才能,使美國第一次在二戰後的國際舞臺上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從而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

二、不辭辛勞,休會期間多方奔走

5月8日,日內瓦會議開始討論印度支那問題。會議希望在越南南北雙方之間,採用“朝鮮模式”劃出一條“臨時軍事分界線”,以結束戰爭。在這一問題上,北越代表范文同堅持以北緯13度線為界,而法國方面則主張分界線應劃在北緯20度線。為此,談判曾一度陷入僵局。

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1954年,中國代表團一行在日內瓦留影。

6月24日,日內瓦會議代表團團長休會,周恩來利用這個機會應邀訪問了印度、緬甸,向印、緬兩國領導人分別通報了日內瓦會議的情況。6月29日晚,周恩來結束對緬甸的訪問回國。7月3日,周恩來偕羅貴波、韋國清、喬冠華等人,到廣西柳州同胡志明、武元甲、黃文歡等越南領導人舉行會談。會談中,周恩來對胡志明說:“印度支那問題已經國際化,這是關鍵性的特點,它超過了朝鮮問題的國際化範圍程度,當年朝鮮、蘇聯、美國都想把戰爭局部化,所以朝鮮戰爭停下來了,形成雙方相持的局面。在越南,由於帝國主義害怕中國的所謂‘擴張’,因此,絕不會讓越南民主共和國取得大規模的勝利。”基於這一原因,周恩來認為越方不能急於取得全國性的勝利,要求也不能太高、太多,否則“印度支那不能達成和平,美國必然干涉,這樣戰爭國際化,對我不利”。關於區域劃分問題,周恩來向胡志明建議:“越南應爭取以北緯16度劃線,如果他們不答應,就以九號公路為界;在老撾,在上、中、下寮要各有一塊地區在柬埔寨,你們可以提出劃集結區,但對此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周恩來的分析和建議,切合當時國際局勢的實際,得到胡志明、武元甲等人的贊同,中越雙方達成共識,簽署了“七月五日協議”。7月6日,周恩來飛回北京,向中共中央彙報了日內瓦會議以及中越柳州會談的情況。7月9日上午,他再次飛往日內瓦。7月21日,日內瓦會議終於就印度支那問題達成了協議,結束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戰爭,確認了越南北方的獨立地位。

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1954年6月,周恩來和印度總統拉金德拉·普拉沙德(右一)等人合影。

日內瓦會議期間,周恩來創造性地開展了大量國際統一戰線工作,爭取和團結了一切可能的力量,揭露了美國破壞會議的圖謀,使會議取得了成果。美國本想在會議上孤立中國,但是經過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的出色工作和鬥爭,美國搞的一套不但沒有得逞,反而使它自己陷於被動和孤立,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三、“握手事件”的歷史真相

一提到日內瓦會議,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握手的“軼聞”。然而,據時任中國代表團秘書長、在日內瓦會議期間始終陪伴在周恩來左右的王炳南迴憶,所謂“杜勒斯拒絕握手”之說,純屬演繹。對此,王炳南曾回憶道:“有人說,在日內瓦期間,周恩來總理要同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絕了。實際上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在整個會議期間,我始終在周總理左右。開會時,每次都是我陪著周總理入場。事先我對於從哪個門進去,座位在哪裡,都瞭解得很清楚。我在前引路,周總理和代表團成員跟著我一直進入我們的座位。會場座位是按每個國家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排列的。‘中國’的英文是CHINA,C在前,美國USA,U排在後面,和蘇聯代表團在一起,距離中國代表團較遠。國聯大廈會議大廳有好幾個入口處,我們同美國代表團不是從同一門進入會場,不可能碰在一起。會議中間有15分鐘休息,代表團成員可以到餐廳、酒吧間去吃點心、喝咖啡。我們代表團從不和美國代表團聚在一起。而且,總理非常審慎和嚴謹。杜勒斯是堅決反共的頭子,總理從來就沒想去和他握手。”

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1954年,日內瓦會議會場。

杜勒斯是個極端仇視共產主義的人。他1953年1月出任美國國務卿後,一直積極推行反共政策。作為出席日內瓦會議的美國代表團團長,他在制定與會方針時,特別強調要孤立和打擊中國代表團,不許美方人員同中國代表團人員接觸,包括不許跟中國代表團人員握手。日內瓦會議開幕那天,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入場後,首先來到蘇聯外長莫洛托夫面前跟他握手。莫洛托夫當即把艾登介紹給了周恩來,兩人隨即握手致意,氣氛友好。在場的記者紛紛按動快門,記錄下了這一場面。4月28日,艾登擔任會議主席。艾登想照莫洛托夫那樣,介紹杜勒斯跟周恩來握手。艾登想先徵求一下週恩來的意見,如果周恩來同意,再去跟杜勒斯商量。周恩來表示同意艾登的建議。艾登於是去徵詢杜勒斯的意見。杜勒斯卻表示,他不能接受艾登的建議,而且他還對艾登跟周恩來進行接觸的做法表示了不滿。

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杜勒斯

事實上,所謂“拒絕握手”之說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這件事其實發生在周恩來和史密斯之間。7月18日,日內瓦會議舉行第23次限制性會議。會議休息時,史密斯主動來到擔任周恩來翻譯的浦壽昌跟前交談。周恩來看到後,走過去跟史密斯打招呼,並向他伸出了手。史密斯大概是礙於杜勒斯不許跟中國代表團人員握手的要求,沒作表示。這當然有失風度和外交禮節。對此,史密斯感到非常尷尬。隨後,周恩來過去跟法國外長交談,史密斯很不好意思地湊上去,插話道:“每次我走近周恩來先生,記者就會說我和周恩來先生握手了。”周恩來答道:“我已經伸出手來了。”史密斯趕緊辯解:“我剛才一手拿香菸,一手拿杯子。下回我會伸得比您快。”第二天,日內瓦會議結束,各國代表團在休息室相互道別。當週恩來走進休息室的時候,史密斯趕緊上前搭話,並“不失時機”地伸出右手握住了周恩來的左臂。這樣,既沒有破了杜勒斯不準跟中國人握手的“規矩”,又彌補了前一天的失禮。這就是發生在日內瓦會議期間的“握手事件”。

四、“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令西方傾倒

日內瓦會議期間,為了讓與會各國代表和記者瞭解中國燦爛悠久的傳統文化和新中國成立後的新氣象、新成就,中國代表團舉行了兩場大型電影招待會。

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第一次放映的是紀錄片《1952年國慶節》。為吸引更多觀眾前來觀看,周恩來讓工作人員把請柬印成兩種,一種是指名邀請,另一種不寫姓名,放在“記者之家”,讓南越、南朝鮮以及不便邀請的美國記者自取,現場用英語作簡單說明。放映時,全場爆滿,各國記者對新中國的建設成就和中國人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發出了熱烈而由衷的讚歎。

日內瓦會議:周恩來首次亮相國際舞臺,非凡的外交風範折服了世界

第二次放映的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彩色越劇影片《梁山伯與祝英臺》。負責放映工作的中國代表團新聞聯絡官熊向暉特別請英文翻譯將劇情和主要唱段寫成了一本16頁的說明書,劇名譯作《梁與祝的悲劇》。當熊向暉興沖沖地向周恩來彙報他的“創造性工作”時,周恩來沒有表揚他,反而說:“這才是黨八股呢!”“十幾頁的說明書,虧你想得出來!我要是記者,就不看你那本說明,又不是上政治課,還要發講義。”熊向暉苦笑道:“叫我說,給洋人看戲,本身就是對牛彈琴。”周恩來笑道:“琴還是要彈,不但有政治意義,也是傳播我們的民族文化嘛。問題是你怎麼彈這個琴?你用十幾頁說明書去‘彈’,那叫‘亂彈琴’,我換個‘彈’法就能彈通,你信不信?”“怎麼彈?”“你只要在請柬上寫一句話就行。”“什麼話?”“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熊向暉點點頭,又搖搖頭,半信半疑道:“這樣……行嗎?”周恩來把手一揮:“你就這樣辦吧,保你不會失誤。如果失誤了,我送你一瓶茅臺酒!”果然,電影放映時,觀眾們都入戲了,全場鴉雀無聲,氣氛肅然。當演到“哭墳”和“化蝶”時,很多觀眾發出一片同情的感嘆聲。當影片結束、燈光復明時,全場觀眾如醉如痴,靜默了一分多鐘。突然,不知哪位觀眾鼓了一下掌,全場頓時沸騰了,暴風驟雨般的掌聲和喝彩聲經久不息。一位美國記者甚至說:“這部電影太美了,比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更感人!”中國代表團的工作人員高興地互相祝賀,在激動之餘,更加欽佩周恩來超群的智慧與非凡的人格魅力。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