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按職稱加工資好還是按工齡加工資好?哪種更公平一些?

宅心13


作為一名教師,我感覺無論職稱工資也好,還是工齡工資也罷。都有其弊端,尤其是職稱工資暴露的諸多問題,令廣大一線教師很受傷。相對來說,還是工齡工資更公平一些吧!



1986年,為了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實施了教師職稱制度。推行伊始,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教師的廣泛認可。時至今日,33年過去了,職稱評定標準不一,過程不公,指標有限……這一系列問題,讓廣大一線教師痛苦不堪,更讓人難以接受的就是職稱與工資緊密掛鉤,拉大教師之間收入差距,同工不同酬,更有個別教師,晉升職稱後,積極性缺失。由此不難看出,教師愛恨交加的不是職稱工資制度,而是職稱評定的“貓膩”太多。

現如今,基於職稱工資的弊端凸顯,許多一線教師強烈呼籲取消教師職稱,淡化職稱工資,推行工齡工資制度。作為一名教師,始終堅守一線的教師,在職稱工資制度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我贊成引入工齡工資制度。相對於職稱工資,工齡工資更為公平一些,廣大教師更容易接受,不過一定要輔以教師的實績,不能好經念歪了。畢竟教師關係教育的振興大業,更是培養祖國未來接班人的關鍵。教師工資制度是為了激勵教師安心從教,潛心育人,執行工齡工資制度不是“吃大鍋飯”,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產生副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渴望教師地位和待遇不斷提升,希冀國家好的政策儘快落實。2019年,教師工資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勢在必行,拓寬通道和路徑,績效,職稱,工齡並行是今後一段時期要走的路。我們一線教師期待著,盼望著……


俺油菜


老司機覺得應該職稱和工齡兼顧才公平。

首先我認為能在工作中脫穎而出的高職稱,應該有一定的褒揚,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對幾十年任勞任怨的老教師,也應該激勵。

這看起來是矛盾,其實也是中庸之道,誰讓中國人兩千年來崇拜孔夫子呢?

我家庭已經三代有教育工作者,父親有幾十年教育工作經歷,中學教導主任,小學校長也幹過,最後職稱是小學高級,但是幹反了,如果是先當小學校長,後當中學教導主任,那一定可以評中高,這就有點尷尬,我弟媳一直在小學幹教師,已經是中學高級。

這就有點不公平,老父親建國初期的老教師,也在小學中學當領導,但是,當年小學根本就沒有高級職稱的政策,哪怕是校長也不例外。所以導致老公公一輩子幹教育幹校長不如兒媳婦退休工資高。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政策調整,就是高職稱應該高工資,但是,老教師也應該有所照顧,把兩者工資差別適當減少,也許可以鼓勵先進,也可以讓老教師心理平衡。


防噴老司機


按工齡加工資是最能體現出人與人平等對待的。職稱只是體現你在某一行文化水平的高低。又或者你是考試達人,那又能算什麼呢?例如:你在小學任教,基本水平就夠了,就算你職稱再高,也無用處,不論那個行業都一樣。除非你人往高處走,找到適合你的崗位。當然啦,國家也可以對職稱進行一次性向徵性的獎勵,以此來激勵考試達人們。不過我個人認為,國家不應該獎勵,因為當你職稱高了,你認為這個崗位不適合你了,可以上調,又或者跳槽,這樣你就能得到你相應的回報。如果你是庸才,只是考試達人,那我勸你還是呆在原地,好好工作,安心拿這一份工資。謝謝!希望大家都來評論一下。


幸福來自平淡的生活


我覺得加工資應該將工齡跟職稱這兩個同時考慮,然後按照工齡+職稱的綜合指標加工資最好,也最合理。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來說工齡,按工齡每年加工資是國家對工作人員的一個工資規定,但是按工齡加的工資很少。就按我的工資來說,我在事業單位工作,工作滿一年後,工資按照工齡每個月才加30元。工作二十年也就是每月才加600元。這對給國家貢獻這麼多年的職工來說確實有些少了。如果按照工齡加工資確實有些不合理。

我們再來看職稱,現在事業單位初級升到中級大概加500元左右工資,按照正常進度,從初級到中級本科學歷最少需要五年,五年還不一定能聘上。從中級到副高級,大概加800元左右,從中級到副高級本科生最少需要五年。

但是職稱評選,很多人升箇中級職稱就基本很難再獲得副高級了,因為副高級評選條件很多,很多人很難達到條件。也就是說很多人工作幾十年,也就升箇中級,而中級職稱才加500左右工資。工作幾十年按照職稱才加500左右工資,頂多升個副高級,也才1300多元。好像按照職稱加工資也不太合理。

那麼,我們可以通過按照工齡+職稱綜合評定來對職工加工資,這樣加工資最好,也比較合理,避免了按照工齡加工資太少,按照職稱加工資,又有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職稱上不去,加不了多少工資的尷尬。

那麼,你覺得這個工齡+職稱綜合加工資標準具體怎麼定呢,工齡佔60%,職稱佔40%,你覺得合理嘛,歡迎討論。


馬兒啦


中小學教師工資跟教齡掛鉤從一定意義上講是合情理的,因此也是最合理的:首先,教師職稱評定本身就應該以教師教齡為主要依據。在教師崗位能從事三十年以上,最起碼的一點說明他(她)們有一顆熱愛教師這一行的執著的心,能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其三、能從事教師工作三十年以上,他們就已經“桃李滿天下”,年輕的“高級教師”都是通過這些老教師培養成人的。對於年輕教師來說,這些老教師就是“師傅”“師爺”,那麼,年輕教師能被認定為“高級教師”等等,他們的“師傅”還能不是“高級教師”嗎?

再者,學校教育以及課堂教學都要遵循“德育為首”的原則,那麼,對教師工作的考評,也要遵循“師德為首”的原則。所謂師德,首先要以教師的教齡為考評依據,教齡是考核一名教師是否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體溫表”。

終上所述,教師工資跟教齡掛鉤,教師職稱評定跟教齡掛鉤是最為合理的,無可厚非的。


吉柳聖人


退休工資應該按我國的實際情況更人性化的考慮。按工齡,按職稱,按職務等等,都會說出一大堆的理由來。但我想說的是現實是這樣的。由於我們的特色原因,在改開以前實行計劃經濟無論那個行業,無論什麼職務,無論企業,事業,政府行政,等等,工資執行的是統一標準,沒多少差別,而在那個年代長工資也是有據可察的那麼幾次,且都是按百分比調正,不是人人有份,而那個年代沒有爭這個。

同樣是在鄧先生執政對知識分子漲了一次工資並回覆評職稱,因評職稱同樣是有比例的,同學歷,同工作不可能同職稱。同樣那會到什麼單位工作,幹什麼工作都是要服從組織分配的,個人不可能挑選,是和現在不一樣的。那麼過渡到現在退休,在對退休工資分雙軌制,按職務,職稱分配退休工資顯然有失公允!再說對大部分時間在計劃經濟工作而在九十年代退休的用現在的政府與企業的不同計發方式所謂的雙軌制顯然是極不科學的,因為大家以前都沒交養老保險,都做為“視同”交費,也就是說九十年代以前的“視同”交費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因為那個年代工資基夲沒什麼差別的,幹部是全國統一行政26級,沒什麼政府企業都一樣,因此,退休後的“視同”交費用現在的工資分配對這部分拉開幾倍的退休工資差距是十分可笑的,一無法律依據,二無實際收入依據這明顯是無端製造了矛盾!像評職稱很多六十年代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只有一部評上了,更有一些為了緩和上下關係讓指標讓了出去自己仍是中級職稱,但在對高級職稱退休工資傾鈄時中級職稱分文不名極不合理!而在鄧先生對知識分子調資就是按學歷普調,那會極大調動了廣大知識分子的積極性,而退休後工資究竟按什麼發合理呢?

退休就應該按我國國情出發,劃分工作年代,根據不同年代工作的群體實行不同的辦法,當然對現在都交養老保險部分可按交費標準發,而“視同”交費則應考慮視同時的工資收入並無多大差距不應納入“雙軌”考慮!關於職稱應按學歷考慮,當然對高級職稱多發你只要不用廣大養老金池中的資金由國家另外撥款誰也沒說的,但要要養老金池中的資金開支,所有特殊群體都不能以任何名義多佔,相信誰也沒這麼大的權力說給誰多發就可以多發。當然另外撥款當另別論!

綜上所說,退休金只能按工作年限發,而什麼職務,職稱,等等你可以多發但資金來源必須說明白是“國家另外加撥資金”,因此,只要在職工交費養老金開支的退休金,另加名目多發都是非法的無理濫用。相信隨法制的健全,養老金髮放不是隨口一說就說加就加的。我們是法制國家,一切應依法行事。


天山客


職場人最關心的就是薪酬。

職稱是衡量其在本行業(領域)技能水平稱謂。工齡僅是其從事工作的年限稱謂。

事業單位就工齡和職稱在執行中,從增加額度上講,職稱相對高些,工齡每年按規定僅增加一小部(屬普調)。

應該說,明白職稱、工齡的基本內涵,不容質疑側重於目前執行標準。

為什麼能提出按職稱加工資和按工齡加工資哪個更合理?

因為,一是現行的職稱設置及評定相當部分不合理。比如經濟師(中級、高級)、政工師(中級、高級)設置過於籠統;二是部分職稱評審重教條輕實際,如經濟師、政工師的考試,尤如義務教育一般,死記硬背那套資料,得不了高分也只需60分過關,真正意義無法體現。當然,專業性要求很強的部分職稱,如會計師、審計師、律師等,靠的是實踐操作技能與分析,靠死記硬背也無法保證過關。這部分職稱專業性強,含金量較高,大眾也認可。

大眾有爭議的,應該反思緣由。大眾認可的,職稱掛工資再高,也無爭議。因為,有能耐咱也起早貪黑5+2、白加黑背背背析析析呀。

一份付出取得一份犒勞,是理所當然的。但也要看所付出的能帶來怎樣的結果?上市公司的報表必須經註冊會計師簽字,方可對外公佈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別嫌棄註冊會計師拿的薪酬高。工齡也代表了其奉獻的青春,增加"工齡工資"是體現對其付出的回報,但應明白,你的付出,每月都計發了薪酬,這就是回報。

究竟應該如何合理體現職稱、工齡薪資?鄙人以為:

一是職稱設置應趨向於專業性,取消綜合性職稱的設置;

二是對工齡工資,在現有計發前提下,應劃分檔次予以提高,如劃分10年、20年30年以上三個檔次,對連續工作滿10年的,按現行的工齡工資,按月提高一定額度,對連續工作滿20年的,再按月提高一定額度,同樣對連續工作滿30年以上的,再提高一定額度。這樣做,既體現政策對老同志付出的重視,同時又倡導了個體工作態度,規避無原則的"跳槽"現象。


乾坤008


這個問題,是要想說的是全面,而不是工齡代替職稱,也不能職稱就代替工齡!兩者都是從實踐中踏過的路徑,沒有修路工哪有路通行?修了一輩路,該評什麼?修了一輩鞋,該評什麼職稱?一個美甲店的商店裡,分美甲士,美甲師,美甲工?是什麼水平?不要認為職稱高,就高人一,等!國家的主任,是全體人民, 人民是致高無尚的,職稱是從何處生?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就是國齡!你說齡沒有職高嗎?在古代有三朝元老,不也是齡嗎?在紅軍中,炊事班的老班長,都是入伍時間早的人,連長、營長……都倍加尊敬,有的待遇高過他們,因為資格老。好好想想,沒有工齡,哪來的職稱呢?規定幾年才能夠格評一次,那不是工齡嗎?工齡,是早於職稱的。國家是既照顧到無職稱的人民勤務員的,也照顧到職位和職稱兼顧的勤務員的,一句話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是為人民服務!我年年路徑中華門,看到中華門裡影壁牆寫有毛主席字。為人民服。我看到周總理右胸上佩戴一枚五角星胸章,為人民服務五個字,金光閃閃!再說,國家強,人民富,按工齡,按職稱,都是想讓個人


翱翔79400


工作講效果,幹活講效益。無論有沒職稱能把工作做好,活幹好就行。職稱只有在選擇參與對象時是一個參考依據,有職稱不作工或者作不好無意義。為了吸引人才,現在不管是單位公司都喜歡標榜自已,有高級職稱多少多少人,本科生多少人,大專生多少人來證明自已的實力只是一種忽悠。這是一種只講門面,只講形式,不講實效的虛誇風氣,,因此可能會出現許多掛羊頭賣狗肉騙局。

工齡可以證明員工竟業程度,可以為公司留人才。對於公司穩定有好處。如果按職稱論工資就是培養一批好高慕遠的人,依老賣老的懶人,各各之間亂挖人才,不得安寧。

加工資以工齡為好,職稱稍稍意思點,3比1,工齡加3元,職稱只能加1元。這樣看是職稱貶值實則是提高職稱的地位,知識與職稱是正比。人們同樣會重視知識,並且使有職稱的人同樣要努力工作,不敢掉以輕心。


流年似水204840998


目前,許多學校的高級教師,工資那麼高,但工作的幹勁並不大。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攀登上了人生的一個小高峰,以後進步沒有了空間,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心理,不願再拼搏奮鬥了。許多高級教師,寧願到後勤工作,寧願到實驗室工作,寧願做教輔工作,寧願教副科,不願教畢業班,不願做班主任,不願挑大樑,不願教主課。

因此還是把職稱作為一種榮譽,把附著在職稱上面的工資待遇剝離開,讓許多挑大樑的優秀的年輕教師,工資不要那麼低,不要因為職稱使工資差距拉得那麼大。就象現在的中小學特級教師,不就是一種榮譽嗎?每月只有幾百元補貼,待遇不直接與工資掛鉤。

其實中小學教學這份工作,最有成效的黃金期,是工作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工作時間,但這個階段大多數教師評不上高級職稱,教學上他們挑大粱、出大力,生活上他們成家立業、生兒肓女、上有老下有小,負擔很重,正是個人缺錢的階段,由於職稱上不去,工資大都比較低。

到了工作三十多年了,評上高級職稱了,工資待遇高了,但上進心掉下來了,也不想出大力了。這就是目前出大力的掙錢少,不出力的拿錢多,分配不均,部分人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所以,工資差距不宜拉得太大,工資差別,還是用工齡拉開比較好,這樣,可以使教師,尤其是風華正茂、獨擋一面的中青年教師,心理平衡一些,最大限度地調動各類人員工作積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