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穩民生“飯碗”

一季度,開展就業創業培訓1779人;舉辦招聘會13次,發佈崗位需求1435個,簽訂就業協議1470人;城鎮新增就業112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982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38人,新安置公益性崗位人數23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飯碗”。近年來,高臺縣持續加大創業就業扶持力度,提升創業就業服務質量,讓更多勞動者在家門口實現了創業就業,交上了一份暖暖的民生答卷。

全方位服務送“飯碗”

“現在,我在縣裡的企業上班一個多月了,月工資有3000多元!”說起自己現在的工作,3月份在縣人社局舉辦的“春風行動”招聘會上與甘肅弱水三千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順利達成就業協議的張夢潔,臉上露出了笑容:終於圓了自己回家鄉工作的願望!

為了給本地農民工帶來更多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縣人社局定期開展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掌握轄區人力資源狀況,充分挖掘重點項目和企業用工崗位需求,動員企業吸納返鄉農民工,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免費職介服務。同時,運用“互聯網+”的新型服務模式,引導用工企業和求職者通過張掖就業創業網、高臺政府網、“高臺人社”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佈就業用工、求職、就業崗位信息,確保對有求職意向的勞動力100%推薦就業。此外,通過舉辦春風行動、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及精準扶貧專場等各類招聘會為求職者提供線上線下服務,求職者既可在現場求職,也可通過網站、手機APP、微信等尋找心儀的工作崗位。

優化創業環境造“飯碗”

如果說提供工作崗位是為就業困難人員送“飯碗”,那麼扶持創業就是幫助再就業人員打造“飯碗”。縣城經營一家蛋糕店的王瑞全就是4年前在創業貸款的扶持下開起了這家店,如今生意越做越紅火。王瑞全表示,今年打算繼續申請創業貸款,擴大經營規模。

縣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賀榮介紹,今年以來,全縣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970萬元,其中發放個人創業貸款1300萬元,企業創業貸款670萬元。“目前,僅縣創業大街就入駐各類創業群體219戶,帶動就業2800多人。”賀榮說,縣上對有創業願望的農民工提供創業培訓、項目推介、小額貸款、創業指導、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確保農民工順利創業。同時,為了更好帶動本地勞動力就業,縣上在鼓勵中小企業吸納返鄉農民工就業的同時,專門召開服務企業招工會議,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和用工問題。目前,已有30餘家企業落戶鹽池工業園區,並確定了10餘家扶貧車間,對吸納建檔立卡戶的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

“今年的春季招聘會上,我們企業又招了30多人。”落戶鹽池工業園區的甘肅永鴻染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國富談起落戶的經歷,依然記憶猶新,他說公司2017年從天津搬遷到鹽池工業園區,縣裡不僅給了很多優惠政策,而且幾個月就招到60多名員工,保證了生產的順利進行。目前,公司員工已達到了130餘人。

家住巷道鎮的王福博,今年與鹽池工業園區北坡鹽業有限公司達成就業意向,優厚的工資福利待遇,讓他徹底打消了繼續去大城市打工的念頭:“過去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能回家一趟。現在家鄉的企業有這麼多就業崗位,終於不用東奔西跑了。”

“菜單式”培訓穩“飯碗”

“不學一門技術,只能流辛苦汗掙辛苦錢,學好技術脫貧才有盼頭。”經過培訓後上崗的屈桃花感受深切地說。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她在經過為期15天的培訓取得合格證後,被安排到縣佳源蔬菜脫水有限責任公司上班,第一個月收入就拿到了3000多元的工資。和屈桃花一樣,通過培訓順利走上滿意崗位的還有36人。這是高臺縣增強農民工群眾就業能力的一個縮影。

該縣按照“量體裁衣、按需施訓”的培訓原則,針對廣大農村勞動力,在縣城原有4個鄉鎮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基地的基礎上,在新壩鎮、宣化鎮、巷道鎮等鄉鎮申報新建了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基地,選派市級“培訓名師”和中級以上職稱具有豐富授課經驗和紮實理論功底的縣管拔尖人才、縣級“培訓名師”授課,培訓工種涉及砌築工、家政服務員、農藝工等,培訓合格率達到了95%以上。為緊跟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縣上還正式啟動了網絡創業培訓,對有較強創業願望的電商網絡平臺經營者進行了網絡創業培訓。教學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模擬商城操作和註冊實踐相結合,通過高度創新的講授法、案例法、討論法、頭腦風暴法、練習法、遊戲法等參與性互動教學方法緊緊圍繞網絡創業培訓理念、電商平臺的運營特點、網店開辦等內容開展培訓,使培訓學員在短時間內提高了網絡創業能力。目前, 90餘人順利實現網絡創業,帶動就業27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