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中國人吃豬肉少了?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豬肉產量1463萬噸,下降5.2%。農業農村部對400個縣定點監測,3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0%,同比降幅達到了近10年來最大值。顯然,中國豬肉供給正在減少,這也推動了美國豬肉期貨價格的上漲。自3月以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國瘦肉豬期貨價格已上漲了59%,帶有比較強的投機性。

應當說,中國豬肉有潛在的供給衝擊,而非需求增長帶動豬肉價格增長。事實上,經過3月的上漲之後,近期已經平穩甚至有所下跌。一般而言,只有需求膨脹才會引起通脹,目前僅僅因為豬肉這單一產品供給可能產生缺口而判定通脹,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真的嗎,中國人吃豬肉少了?

中國豬肉需求在2014年達到頂峰時期的5719萬噸後,就呈現出持續下跌的趨勢。而在2014年之前,豬肉需求每年的平均增長可達到5.7%。2018年,中國豬肉消費量為5595萬噸,遠低於2014年,較2017年5611萬噸,同比下降0.3%。豬肉產量2018年較2014年則減少了3.63%。

在過去數年,中國豬肉價格始終在低位徘徊。2011年至2014年間的供過於求,豬肉產量也在過去兩年連續下跌。2014年後需求又開始持續下跌。2016年開始大型養殖企業產能擴張,增強了供給能力,豬肉價格出現跳水。2018年,環保整改導致部分養殖企業大量生豬非正常出欄,繼續衝擊市場。

中國豬肉消費持續下降有多種原因。其一,人們開始追求健康飲食,城市化發展帶來飲食多元化,豬肉在飲食中的比重大幅下降,而在肉類當中,牛肉、羊肉、禽肉都出現了持續增長,唯獨豬肉在下降。其次。2015 年農業部發布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5-2024)》認為,家庭中 60 歲以上老人的比例每增加 1%,將導致家庭人均肉類消費減少 0.5%。豬肉消費量減少與中國老齡化進程有相關性。其三,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工是豬肉消費的變量,從2015年開始,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以前長期兩位數陡降到一位數,並持續走低。與此同時,2017、2018年,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


真的嗎,中國人吃豬肉少了?

目前看,這幾個導致豬肉消費下降的因素還繼續存在,再加上豬瘟因素,也導致大量消費者主動減少豬肉消費。因此,供給減少的同時需求也在萎縮,可以減少潛在的供給缺口。事實上,消費者早就飲食升級越來越多地轉向牛肉、魚類等商品,尤其是新零售大幅擴張就是以提供生鮮高檔食品為主要特點。

中國也可以擴大肉類進口的規模。中國肉類價格相比國際市場較高,價格倒掛刺激了一些走私活動,尤其是從東南亞進口冷凍牛肉、豬肉等。中國應該開放更多口岸,增加更多進口配額,完全可以緩解中國豬肉潛在供給缺口帶來的風險。事實上,去年中國進口豬肉數量持續下降,為119.28萬噸,同比下降1.97%。

因此,當前不宜誇大中國豬肉短缺風險,可以擴大進口各種肉類,而養豬產業的規模化程度大幅提升後,增加供給的能力也大大增強,在豬肉消費平穩,且有所下降的條件下,很難出現大規模的短缺現象。當然,豬肉價格適當上漲是有利的,因為過去多年,中國豬肉價格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始終在低位徘徊。

真的嗎,中國人吃豬肉少了?

當前,在流動性充裕的環境裡,資本的投機性增強,只是等待在某些領域引爆的引信。原本可以通過擴大進口,鼓勵補欄增養等多方面努力平穩市場,如果過度預測和判斷豬肉供給短缺或者價格過高漲幅,則會助長資本的投機活動,在實體經濟不振的前提下甚至會蔓延到其他商品,從而對貨幣政策與生產活動構成威脅。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豬肉供給潛在短缺風險,需提高平穩市場的能力,防止價格上漲過快引起市場效應。中國有足夠時間做好準備,也有能力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