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王石達開,真的只是一個敗軍之將嗎?

1935年5月,工農紅軍渡過大渡河,為紅軍北上打通了一條道路。上溯七十多年前的1863年5月,“謀不亞於楊秀清、勇不弱於蕭朝貴”的石達開卻在此兵敗被殺,那麼,石達開就只是一個敗軍之將麼?

1831年3月,廣西貴縣北山裡,有一位嬰兒降生在一戶富農家中,取名為石達開。原本看上去與農民起義毫無關係的家庭,卻在石達開九歲這一年橫遭變故――父親早逝,只留下弱妻幼子獨獨支撐,家境大不如前。石達開不得不早早擔負起家庭的重擔,既要照料家中的農田,又往來做些生意以補貼家用,至十四歲時,已經結交了一些英雄人物,種田買炭的經歷也使得他結識了許多礦區工人和農民。一切都好像在為著什麼而做準備,時值道光年間,吏治腐敗,人民困苦,在另一個地方,一群人正在秘密謀劃。過不多時,石達開十六歲這一年,洪秀全、馮雲山前來拜訪,他們正以傳播拜上帝教為名籌備反清起義,邀請石達開同舉義旗,長期目睹底層人民生活的石達開慨然應允。1851年,金田起義爆發,石達開率四千餘人加入,受封左軍主將,同年12月,石達開受封翼王。

翼王石達開,真的只是一個敗軍之將嗎?

此後太平軍一路北上。1852年,蕭朝貴在攻陷長沙時犧牲,所部太平軍立時陷入清軍反包圍,戰況萬分緊急。這時,石達開率領部下向西渡過湘江,在河西建立起基地,緩解了太平軍軍糧供應不濟的問題,又多次擊退清軍進犯,取得“水陸洲大捷",重挫了清軍士氣,在這之後,又作為全軍先導,帶領太平軍經由河西安全撤軍,繞出了清軍的包圍圈,趁勢進取岳陽,武漢,經由武昌向東直下金陵,28天之內行軍一千八百里,所到之處清軍無不聞風喪膽,號之曰"石敢當"。如此的運籌帷幄,然而也只是石達開軍事謀略的冰山一角而已。1853年秋,天王將石達開調離天京,鎮守安慶,並指揮西征,他避免了前代農民起義乃至於太平天國前期作戰流動性強的做法,穩紮穩打,逐步推進開拓,在此期間,又指揮軍隊攻陷廬州,逼得守將江忠源兵敗自殺。1854年,太平軍在西征戰場上遭遇湘軍的兇猛攻勢,連連敗退,土失民流。石達開觀察兩軍交戰,認為兩軍的實力差異要在水軍,命人仿製湘軍戰艦,加緊操練水師,以扭轉戰局。後來,湘軍兵鋒直逼九江,石達開奉命於危難之間,再度掛帥西征軍,親自在前線督戰。1855年初,石達開率軍在湖口、九江一舉擊潰湘軍水師,曾國藩差點投入河水自殺,西線征伐就此在石達開的努力下轉危為安。同年秋,又轉戰江西,四個月內連下七府四十七縣。他治軍嚴明,施政切合實際,憂心人民疾苦,使得江西人民爭相擁戴,就連許多原本並不認可太平天國的人也為石達開的作為而感動,開始站在太平軍的同一面,太平軍的隊伍很快擴充起來,達到十餘萬人。1856年3月,石達開在江西樟樹連戰連捷,對曾國藩所在的南昌城形成合圍,湘軍岌岌可危,恰好石達開被調回天京,才使得曾國藩倖免於難。

翼王石達開,真的只是一個敗軍之將嗎?

石達開不僅軍事才能出眾,且德行浩然。1853年3月,太平天國在天京建都後,石達開暫時留在天京輔佐東王處理政事。定都意味著起義取得了初步成功,各位受封之王心思浮動,農民階級起義的侷限性開始顯現,他們違背最初的起義設想,開始遴選美女填充後室,霸佔民宅強修王府,貪汙腐敗揮霍無度,但在這之中,石達開卻一直潔身自好,保持本心。

他還有一定的政治經濟才能。由於石達開在到達安徽後,加強戶籍管理,選拔官吏建立執政系統,科舉取士以招攬人才,上書奏議逐步建立起省、郡、縣三級地方行政體系,使太平天國的地方行政趨於完善;與此同時,嚴肅軍紀,扶助貧困,幫助恢復士農工商各個行業的秩序,併合理的徵收稅賦,增加國家收入,為太平天國的政治、軍事活動提供基本保障。並以自己的行動親身證明了平均主義的侷限性,推動太平天國開始轉變執政策略,推行符合實情的政策。

翼王石達開,真的只是一個敗軍之將嗎?

然而,往往天妒英才。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在事變中被韋昌輝所殺,其部屬也受到牽連被殺,石達開急忙從前線趕回,韋昌輝認為石達開偏袒東王想要殺害石達開,石達開聞訊逃出天京,但京中家人與部屬卻來不及救出。全部罹難。石達開於是在安徽靖難,請殺北王以平息民憤,於是天王下詔誅殺韋昌輝。11月,石達開回京,被尊為"義王"。他懲治犯人時沒有以權謀私,只懲治惡徒首領,非但沒有加害於北王親族還將他們保護起來,迅速安定民心,扭轉了動亂造成的局面。但天王卻開始猜忌石達開,不但對石達開牽制監視,還想要加害他。石達開不得已出走天京,前往安慶。後來,天王調令他回京,他派遣陳玉成等將領回援,表明自己會在外為太平天國開疆拓土。在此之後,石達開前去救援臨江、吉安,第二年又進軍浙江,卻都以失敗告終。1859年春,石達開發動 "寶慶會戰",結果湘軍卻集結重兵前來馳援,石達開被迫退走廣西。1861年9月,石達開從廣西南部出發北上,於1862年初起借道湖北,四次入川,終於在1863年4月渡過金沙江。5月,太平軍到達大渡河。石達開命令部下準備渡河工具,第二天渡河,誰能料到,當天晚上突然下起暴雨,大渡河水提前漲起,三天後,清軍抵達對岸,太平軍為河水所阻,強渡不成,且又彈盡糧絕。清軍主帥王松林前來與太平軍談判,要求以石達開來交換太平軍,石達開毅然應允。然而當石達開被押走受審時,清軍趁夜偷襲屠殺了他的部屬。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雖受凌遲極刑,卻不發一聲,觀者無不動容。

翼王石達開,真的只是一個敗軍之將嗎?

這便是一代名將石達開。他自小起擔負家庭的責任,為人民疾苦而轉戰奔走;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富貴不淫,潔身自好;他俠肝義膽,舍已為人,他的正氣與英魂讓他在那個混亂而黑暗的時代閃爍著自己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