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鄉如何重振教育輝煌?

<table> 文化之鄉如何重振教育輝煌?

俯瞰東山教育基地。 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table><table> 文化之鄉如何重振教育輝煌?

梅縣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在智慧課堂上課。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table>

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從根本上要依靠人才,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

4月15日,廣東省教育大會在廣州召開,提出要奮力開創新時代教育強省建設新局面。會議提到,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實施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和農村地區教育振興發展計劃,加快推進廣東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邁進。

當前,梅州正立足生態功能區發展定位,舉全市之力融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教育是其中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的基礎。為給梅州教育振興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即日起,《南方日報·梅州觀察》推出“問策梅州教育”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太陽緩緩升起,第一縷陽光灑向梅州大地,廣東省重點中學東山中學已響起琅琅讀書聲,梅江區風眠小學已經開始學生主持的英文校園廣播,而梅縣區外國語學校智慧課堂上,孩子們開始掏出平板電腦,在老師展示的課件上做筆記……

崇文重教,一直以來都是客家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曾是梅州一張亮眼名片,這片土地曾孕育出30名兩院院士,340多名大學校長。近年來,梅州教育也是成績不斷:在粵東西北率先創建教育強市;成功實現教育強縣、強鎮全覆蓋;7個縣(市、區)順利通過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區);重本、本科率逐年攀升……

然而,與珠三角等發達城市相比,梅州教育水平雖然在不斷提升,但是速度稍顯滯後,綜合發展水平的差距也有拉大趨勢。尤其是近年來,高考高分段考生越來越少,引起社會普遍關注。梅州教育怎樣才能跟上發達地區步伐?如何才能重振文化之鄉教育事業?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

通訊員 董芳遠

現狀

教育水平雖有提升 速度滯後發達城市

“教育普及,在中國為最。”《國際百科全書》曾經這樣評價客家的教育。對於一直身居山區/多次搬遷的客家人來說,讀書一直被認為是最公平的出路。崇文重教也成為客家人標誌性的文化內核和精神傳統。

素有“世界客都”之稱的梅州,更是自古就孕育出了眾多名人賢士,宋湘、丁日昌、丘逢甲、黃遵憲、張弼士等都出自這裡。現當代後,梅州曾培育出30名兩院院士,340多名大學校長。“上世紀,梅州教育在省內,甚至國內都有名,人們俗稱梅州為‘校長的搖籃’,可見人才培養之風的盛行。”梅州市政協委員、東山中學副校長林銘緒說起梅州曾經的輝煌歷史,言語間頗多自豪。“但從本世紀開始,相較於鼎盛時期,梅州教育在走下坡路。”

高考是衡量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最為直接的指針。

作為政協委員,林銘緒與同屬教育文化界的胡旭洪、楊文宗等人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至今,梅州的高考成績從廣東前三名、前五名,到保持在十名內,再到跌落至十名外,如今在全省下游徘徊。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高考,梅州市600分以上總人數合計237人(普通高考報名人數34016人),與往年基本持平。全市優先投檔率(即重本率)8.39%,比增1.33個百分點。本科上線率38.74%,比增3.87個百分點。

相較而言,位於發達地區的佛山市石門中學一所中學600分以上考生就有368人;廣州市廣鐵一中全校參加高考人數616人,542人達到高分優先投檔線。同屬於粵東西北地區的揭陽一中,600分以上考生達到163人。

“前兩年,梅州還能出頂尖學子,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人數不少,這兩年考上的人數越來越少。我們家長群經常討論,曾出現過許多大師級文化人士的梅州教育退步了。”梅州市民林勇軍的孩子正在東山中學讀高二,言語間難掩對梅州教育的焦慮。

其實,梅州教育事業近年來的發展還是可圈可點的:在粵東西北率先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2015年就已實現教育強縣(區)、教育強鎮的全覆蓋,7個縣(市、區)順利通過“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區)”驗收。一本、二本入圍率穩步上升。中小學校(幼兒園)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不斷推進,五年新增5萬個優質學位,積極實施“科研促教、科研興教”工作,推進“一校一品”工程,教師“縣管校聘”改革試點穩步推進……

縱向比有進步,橫向比差距大。如何建設區域性教育高地,重新找回梅州教育的輝煌,成為梅州教育工作者思考和亟須解決的問題。

問題

教育隊伍相對陳舊 現代化理念相對缺失

“梅州教育怎麼了?”“高考成績是否還能回到當年的成就?”“尖子生的培養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在東山中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同時也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的侯老師表示,他的教育界同事群、家長群時常會討論這些問題。

“欠發達的經濟條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侯老師認為,經濟發展的差距,讓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水平愈發兩極化。“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優質的師資力量和生源會流向哪裡,也直接決定了教育硬件的投入有多少。”侯老師告訴記者,以他所在的學校為例,每年應屆初中畢業的拔尖學生,都會有一批流向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廣東省實驗中學等名校,造成源頭上梅州高中生源上的劣勢。林勇軍也反映,在孩子初中升高中時,身邊有實力的一些家長會選擇將孩子送到教育水平和資源更好的珠三角地區。

和被分流的生源相對應的是,教育理念傳統保守的教師隊伍。嘉應學院文學院院長陳紅旗在走訪部分學校及查看學生實習情況期間,對梅州教育的現狀進行了一番調查,他說,現在梅州教師授課仍採取的是傳統“一言堂”形式,教師處於絕對權威。“現代化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提倡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自主性,把課堂儘量多地交給學生,發展學生的創造性,但梅州這一點還處落後階段。”陳紅旗說梅州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是與高考改革對學生提出實驗、實踐能力和社會經驗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

除了相對陳舊的教育理念,教育隊伍的數量上也並不盡如人意。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目前梅州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學科結構、佈局結構不平衡。全市35週歲以下教師1.08萬人,45週歲以上教師1.84萬人,分別佔在編在崗總數21.8%、36.9%。圖音體、科學、英語、信息技術等專任教師數量嚴重不足,當前全市共缺額2272名,一些學校只能通過拼湊式、走教式開設課程。

教育機制也同樣讓人詬病。陳紅旗說,梅州對教師隊伍的激勵機制也不夠合理。因為城區和城區之間、城市和鄉村之間的流動性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而現行的績效制度,難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教師隊伍中難免出現倦怠感、內生動力不足等,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此外,在社會全方位進入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梅州教育設施現代化緩慢也是影響整體教育水平提升的因素之一。“以梅州的區位條件和經濟條件而言,跟上現代化教育的步伐,顯得有些吃力。”作為東山中學高三級的生物教師,林銘緒告訴記者,不僅是現代化設備跟不上發達地區的步伐,很多學校連實驗室和實驗器材都缺乏,讓理科學生在起步階段已處於落後。記者在走訪梅江區風眠小學、梅縣外國語學校等學校時也發現,雖然學校目前已用上智慧課堂、翻轉教室、電子班牌等現代化設施設備,但使用率不高。“使用和維護的費用也是很大的成本。”一名梅江區風眠小學的老師說。

建議

整合社會資源 完善激勵制度

事實上,今年兩會期間梅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要推動教育振興,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建成“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報告提出,要適應新高考改革,完善高中教育的設備設施和招生、教研、培優激勵機制,促進東山中學等示範性高中提高教學質量。加快教育信息化,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支持社會力量投資辦學,鼓勵發展國際化教育。近期,梅州也將舉行全市教育大會,全面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做好頂層設計工作。

對於如何提升梅州教育水平,學者、專家及梅州一線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當其衝是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近年來,梅州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2017年教育投入78.84億元,2018年為77.34億元。但陳紅旗認為,這些資金的投入量還是不夠的。梅州應加大對教育類資金的投入,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教育設施設備的投入、教學器材的更新、社會和學校舉行的各種提升學生素質教育的活動、教師隊伍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持。”陳紅旗說,雖然梅州經濟實力不強,但絕不能在教育投入上“儉省”。

社會力量辦學在梅州仍處於初級階段,陳紅旗認為,這是亟待開發和鼓勵的力量。“政府投入是一方面,也要鼓勵社會力量支持辦學,積極使用社會各類資金。”梅州鄉賢力量大,有待深度開發。“許多鄉賢在外積累了資金資本後,願意回來支持家鄉各項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教育事業的發展。”陳紅旗說,目前鄉賢對教育的支持主要體現在設立各種基金上,種類繁多但分散。政府可在符合政策法規的前提下,引導成立全市的教育基金會,統一規劃基金使用途徑。

教育需要錢,更需要人。林銘緒認為,在教師人才的引進、培育、流動上要給予更多關注。“需要更多優秀人才參與到教育工作中。”林銘緒說,梅州教育界引進的人才較多,但較難將人才留下來。“激勵制度不夠、流動渠道不足、城市經濟欠發達、外來人才難以融入等都是教育人才難留下來的原因。”林銘緒建議,梅州應儘快解決人才“水土不服”的問題,給予優秀人才合理的物質和精神激勵,完善教師績效制度,讓績效迴歸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正軌。

“加強城區與城區之間,城區與鄉鎮之間的教師隊伍流動,讓優質教師資源有機會到基層,也讓基層教師有機會到城區教學、學習。”林銘緒說,廣州推行校長職級制,將校級行政幹部專業技術崗位聘用職數單列管理,執行任職資格制度,健全績效考評辦法,推進區域內學校校長、園長定期交流;深圳在全國率先開展年度教師評選,“年度教師”成為教師形象的代表和窗口。“這些都是值得學習借鑑的經驗,可以幫梅州更好地打造一支優質的教師隊伍。”

信息化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梅州信息化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不夠,部分學校信息化設備使用率低等問題,與信息化教師人才的缺乏有很大關係。葛小英是梅縣外國語學校的信息中心主任。她說,在推進信息化進校園過程中,信息科教師是中堅力量。“需要我們帶頭去把信息化帶入教學中,同時也要教會其他科老師使用信息化平臺。”

■相關

田家炳基金會設立大埔縣學校專業團隊發展計劃

把香港先進教育理念引進梅州

日前,在大埔縣各小學裡,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梅州市大埔縣學校專業團隊發展計劃”教育交流會陸續開展,來自香港的教育專家與本土教師團隊在交流合作間,交換意見,共促大埔教育發展。

“梅州市大埔縣學校專業團隊發展計劃”為田家炳基金會設立,目的是把香港教育與梅州本土教育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專業隊伍發展,助力梅州教育事業發展。

據介紹,該發展計劃實施時間為2019年4月-5月(培訓)、2019年9月-2020年7月(學校行動計劃及總結),包含小學培訓1期,每期共6校,主要面對群體為大埔縣各小學以校長為領隊的中基層幹部。

根據計劃,大埔縣每所學校將配對兩名香港專家,專責照顧及指導參與學校的學習、考察、研究及改進計劃,培訓結束後繼續跟進學校改革方案,包括聯絡香港專業交流學校、幫助尋找改革有關的資料、提供專業指導,以及到大埔縣學校作回訪等。

在大埔縣張雲栽實驗小學,香港大學教授吳浩明開展“教育行政管理”主題培訓。“我們培訓的目的在於為梅州市小學打造學校專業發展團隊,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吳浩明說,通過引導團隊轉變思維方式,對習以為常的教育現狀重新思考,對現存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改變現行較為傳統的教育習慣。

■對話

嘉應學院文學院院長陳紅旗:

“去行政化” 讓教育迴歸本位

教育既是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也是一座城市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重點民生、熱點民生問題。作為文化之鄉的梅州,有發展好教育的良好基礎,但目前梅州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振興教育事業迫在眉睫。梅州應如何結合自身情況和資源發展好教育事業?南方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嘉應學院文學院院長陳紅旗。

南方日報:梅州教育事業近年來發展不是很理想,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

陳紅旗:目前梅州教育界的教育理念還跟不上現代化教育的理念,比較陳舊和傳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一些教師授課方式非常傳統、守舊,甚至“一言堂”,他們以自我為絕對權威,這是不符合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自我意識建構訴求的。教師應把課堂部分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是一些教師視野不開闊,沒有適應現行的教育改革體系,還在依據自己的“老經驗”慣性前行,比如課堂教學仍侷限於教授書本知識,教學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過於注重知識識記,對學生分析問題、動手實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嚴重不足。

三是部分教師沒有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沒有認真備課。在調研中可以發現,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除了個別教師自身責任心不強之外,主要與現行的激勵機制尤其是績效評價機制不夠合理有關,進而影響了一線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當然,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梅州教育的問題,除了教師理念落後之外,還與政府投入不足、社會認識不夠、家庭教育缺失等息息相關。

梅州經濟欠發達,很難大幅提高教育經費投入,教學設施尤其是實驗設備與發達地區相比有較大差距,信息化與教學融合的程度不高,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們發現,家庭條件越好的孩子越積極學習,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家長反而不太重視教育,對孩子的教育投入和關注較少,導致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一些留守兒童不認真學習的情況尤為明顯。此外,梅州的家庭教育中普遍缺乏現代教育理念,很多孩子比較容易產生在學校混日子的想法。

南方日報:百姓很關注如何振興梅州教育,您有哪些建議?

陳紅旗:我認為,要重視教育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優化配置,要優化班子專業結構、能力結構和年齡結構;要讓懂教育、重視教育的人來管教育。相關部門應該對教育界減少無謂的行政干預,比如每個學期一線教師都要填報眾多表格,應付各種檢查、總結、評估、彙報,煩不勝煩,浪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所以應實行政教分離,儘量減輕一線教師的負擔,讓一線教師有充足的時間鑽研教學,讓教育迴歸教育本身。

同時,應多組織梅州的骨幹教師到廣州、深圳等教育發達地區去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開闊視野、打開思路,至少要先跟上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步伐。

梅州教育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教育資金投入不足,這方面可多借助社會力量、社會資源來辦學、助學。如以市政府為主導,在符合相關政策法規的基礎上,成立教育基金會,鼓勵愛心人士積極關心梅州教育,整合社會資源,共同推動梅州教育進步,早日實現教育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