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那么以后谁来种地,怎么种地?

田园润乡


现在农村确确实实存在这个问题,土地良田大规模荒置,曾经以土地赖以生存的村名,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在村里面种田地。

为什么农村的人,不愿意继续在农村务农呢,我也是农村的八零后,基本上也没有种田种地了,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第一;70、80、90后对种田地的现状

60后的农村人已经快老了,想种田地,想做也不怎么做得动了,70后的大部分的人是跟随父母一起做过农活,也都懂得种田种地。在分土地的时候七零后是分到了田地的,但是70后的人大多数都去到城市里面务工了,不愿意继续务农。

农村80后的人,小时候也跟着父母做过一些农活,对于种田种地的单个活动,是懂得去做的。因为在八零后长大了很多人去外面读书,或者是父母外出务工,直接被带出去了,读完书之后就在外面工作,或者在外面务工。因此对务农和种田地的整个流程是不会的,因此即使八零后的人回去做,没有人带领不怎么知道做整个流程的农活。(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大部分人群)

农村90后的人,因为独生子女比较多,都是父母眼里的宝贝疙瘩。只要父母能做的农活也基本上不用他们做,也有很多90后一出生父母就在外面务工,接触农村比较少,自然对种田地也比较陌生。农村90后的父母普遍的认为,种田种地没有什么出息,都不愿意子女像他们一样务农,所以也就没有怎么教他们做这些事情。父母基本上给子女宣贯的是,用心读书,在城市里面去工作,或者创业,因此90后的人对种田种地考虑得比较少。



二;不愿意种田地的一些原因

1、最主要的原因我觉得应该是,不挣钱!农民一年非常辛苦,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一年,结果发现什么钱也赚不了。首先粮食和蔬菜不值多少钱,农民没有很好的渠道销售,往往被几个收购的人把价格垄断,价格压的太低。城市里面小红辣椒卖六块钱一斤,农村竟然出现五毛一斤的现象,农民采摘了不卖又容易坏掉,被迫低价卖。

再有就是化肥,农药和种植成本太高,种植出来的东西卖不起价格,甚至出现亏本的情况,很难维持下去。



2、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赚钱,在这个物质的时代,农民工也要吃饭啊,在农村务农也很辛苦,不仅要懂得什么时候耕地,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收获。还要懂得24节气,稍微懂一点天气的规律。

既然这么辛苦,农民肯定就选择外出务工了,虽然在外面做工也累,毕竟工作内容相对单一,没有在农村这样繁琐。收入相对比在农村有保障,这些年农民工在外面的收入也还相对可以。

3、在农村的消费和开支也大,人情往来,子女读书,结婚生子,改善生活,那样都要钱。没有钱老婆都很难取得到,生活支出的压力比较大。在农村务农根本满足不了,所以不管是70、80、90后自然就不愿意在农村种田种地了,很简单,人往高处走嘛!

三;种田地缺乏吸引力

在这个快速的经济时代,以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时代。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选择务农,现在可以选择进城务工,读书后出去做事。

做生意,创业也是农民工可以选择的方向,在众多方面的选择方面,在农村务农相对没有什么吸引力。不管几零后,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和抉择。

选择务农,生活情况还不如出去稍微做几个月事情的人。还有在农村和人们的观念中,务农不是一个特别体面的工作,所以就都不愿意在农村了。

四;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很难吸引这几大零后回去务农,除非都在城市里面混不下去了。如果有些因素发生改变,也会吸引农业的发展。

1、政府大力扶持农村的种植养殖,当在农村的种植养殖有一定的价值,不管几零后应该都会吸引他们,去学习去做。

2,在农村开展一些项目,改变以前的那种种养模式,往新农村新农民方向发展。让项目有规模化,系统化管理,能够形成产销模式畅通,有一定的收入。



3、土地集中流转,统一管理,让种植更加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效率化,实现农场制管理,让农民成为职业化,这样即能够保障中国的粮食供给,也能保证农民的收入问题。这样自然的就会有人去学习,因为如果往这个方向发展,农民这个职位又要重新学习,因为以前的经验未必有用。

未来的农民需要懂得操作设备,科学管理,商务洽谈,不仅仅只是种田种地。


乡村哑妹


先看下这“三后”与土地的关系。

70后

70后,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大潮,知识青年返乡、高考恢复、土地承包,当时的情景真可谓“春风万里”,那些一直窝着脖的年轻人一下挺直了腰杆,一头钻进经济大潮中去。走出家门才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外面有如此多的机会!当时深圳有句话,说“如果你站在街上,两个小时找不到吃饭的事情,你不是傻子,那就一定是呆子”。在外打工一个月挣的钱,比在农村一年的工分还多。谁还种地?

我两千到的深圳,在公司做高管,一个月的工资是我在老家一年的工资。

那个时候,离开农村,找到工作,再能拿到非农业户口,那是千千万万农村年轻人的梦。不知你有没有在电影电视里看过,一个漂亮农村小姑娘嫁给一个极不般配的城里人,为的就是一个城市户口。

逃离农村,是六七十年代农村人“伟大的梦想”!

80后

70后逃离农村的余威尚在。

大批农村年轻人但凡有一点门路,都踏进了城市的门槛,对他们来说,再回农村种地是不可想象的,即或不得已而为之,也丢了祖宗八代的脸。

再让下一代种地,70后绝对不答应!

那时还在农村的孩子,在老人的心里,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学,从地沟里爬出去,端上“铁饭碗”。

回农村务农,不是丢人,而是要命!

90后

90后的孩子都经历了“计划生育”的洗礼,能留在这个世界,真的是太幸运太幸运了!

不过,他们也确实幸运。一家一个孩子,他们成了宝贝疙瘩。

且看爷爷奶奶们,把孙儿象小皇帝、小公主似地供起来;且看爸爸妈妈,真的是把心肝宝贝们含着嘴里,捧在手里,捂在心上。

不要说种地,十几岁的孩子,连走路都要跟着,生怕磕着了、碰着了。

种地,在这代人的心里根本没有概念,根本不可能谈!

那么地谁来种?怎么办?

好在,50后和部分60后还在,但也已白发苍苍。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化正在快速普及。至少在我平原地区的农村老家,人工劳动已经很少,一年忙不几天,一个妇女在家,侍弄几十亩地是很轻松的事情。短期来说,农村土地有人种。

二者,惠农政策让农民逐渐香了起来,虽然土地收入差强人意,但总也是块肉,何况更多人开始盯上了土地。

再者,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已经出台十多年,虽然实施并不顺利,但是必然趋势。土地确权后,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一样有收入,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将全面铺开。

请有志之士注意,土地不是没人种,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抢着种。

现在正是好时机!



乡村滋味


纯属瞎编,在农村你找出一个70后不愿种地的,找出80后不会种地的,还有90后不谈种地的,如果有,估计你们那里就是个假农村。

本人88年,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虽然我们一年在外打工,我叔叔是70后,爸爸是60后,每年春节回家,那一次不是帮奶奶种玉米,除非土地承包给别人种甘蔗,95年之前的人,在我们那里,照样上山砍柴,下河摸鱼,春种玉米,夏收玉米,秋收黄豆,冬天砍甘蔗。

  • 农村土地目前还是有人愿意种的,虽然大家常年在外打工,一般土地都是留给那些留守的老人,在家务农的人种的,我们家也就一亩多一点,每年都是留给家旁边的老人种,农民都是喜欢粮食,特别老一辈,见不得地里长草,一天到晚的往地里跑。

现在在家里种地肯定不划算的,一亩地一年的收入还不如出去外面打几天工,收入太低,养不活一家人,农村未来的土地应该统一平整,然后实行机械化作业,统一种植,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管理,达到更大的收益,当然,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太少了,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方行情,给予地方农业最大的补贴力度,做到农民愿意耕地


山村额赫


我想说但是没你们说的好,你们说的都是我想说的,我是80后,后面地都谎了好几年了,就弄了一小块妈妈种的一点小菜,面都是在面粉厂买的!一袋面粉能吃好久,还便宜,现在生活好点的谁种地啊?我是农6代,我这开始在城市贷款买了房,经济条件也好了,平常也不怎么回家了,回去给家里买一大堆东西,小到牙膏,米面油,很多肉,够爸妈吃好久!爸妈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身体一天一天也老了看着挺心酸的!孩子都是我们带。我直管他们身体健康就是我们儿女的福,所以让家里没怎么种地了,去年回去一看旁边的地都谎了好多,大家都算了笔账,一亩地一年玉米打1000斤!农村的80后可能大家能董一点,一亩地净打1000斤是什么田?都是很好的收成了吧!玉米价钱比小麦便宜点一块钱!我说的是高价!我在西安北郊,一块钱的价钱一亩地1000元农民都高兴的不行了吧!现在一个民工一天180-200!一天!就家里的老人在城里面植树一天8小时120还换吃喝!你说谁还种地啊!种地水来了浇水,施肥,收割,晒种!我想起来都能晒死热死累死!我也替国家操心啊,以后谁来种地?现在我们国家种地补贴,西安北郊大概一亩地不到100,种子补贴10块左右一斤,现在浇灌和打药也有补贴!但还是太少了啊!所以种地没有了人才!农村你见哪个80后,90后浇灌打药施肥的?都是老人辈了!以后的农村户口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现在的00后!一直在城里长大!都不知道玉米和麦子长什么样?更别说水果类了!现在80后估计没多少人知道无花果结果会开花吗?要我说以后的农村不会是现在这样的了,肯定以后发展的约来越好!以前听说谁在城里多少买了一套房子,觉得很羡慕,以后肯定是反的!现在城里人回农村弄点野菜,拿点自己家摩的面粉,隔壁家看见了估计都挺羡慕的!嘴上不说心里都挺羡慕的!现在才几年啊!等西安真的变到一线城市!农村人真的就厉害了!户口也值钱了,每年还有国家的补贴,还有医保报销!以后的农村让城里人也是羡慕!我是农民的儿子,没文化但是说的都是实在话,没上面的大哥大姐说的好,谢谢


神马35580292


我是70后我曾经回去过去种地,但颗粒未收,因为你去种吧田地不集中,不好治理,然后其次吧就是人为的破坏,因为我们搞的不是普通稻谷什么的,就种果树和一些其它稀有植物就是我们那里没有人种的食物之类,然后又没有搭建零时放农具的地方,然后吧等在去看干活发现呗有人为的在搞破坏,我们住城里来回二十多里路,本来想着有投资第一年不想能赚到多少钱吧,就是尝试一下,盼望来年有个好收成,投资不少钱亏本不说,相对于是一次很失败的投资,没想到种的东西颗粒没有收,因为根本让你长不起来都给你拔走了,长起来的农村人有的看着你不一样,生怕你搞起来搞好的,经常破坏我们种的东西,不是用药弄S,就是连根拔走不见了,偶尔想种点青菜自己吃吃,也没有吃到,涨起来的东西都被人家给偷摘吃的,没有留一点,被他们先下手为强摘走了,有时知道一些对象也不好去说他们,他们农村人有些人就是红眼病很严重那种,心眼也坏得很,你要是说他们还不依不饶跟你干仗打人,野蛮的很,若想跟他们干仗又想我们自己可不能变成他们那样的人蛮横无理,野蛮粗俗的人,其实他们犯法都不知道而且还坏的很,这也有很多农村人知道的这样事件很多,其实他们那样的人是活该穷,有的本来不是贫困户,譬如书记或是队长他们经常一起打麻将关系好的,什么贫困户申请都会给他们,张冠李戴上面又不知道,就这样搞事。所以扶贫,思想道德修养的扶贫尤为重要,比去经济扶贫或是技术扶贫更重要,思想道德修养不到位怎么帮都是添不饱的坑。


宝豆荷风袭雨168


现在农村种地的只剩我爷爷这种40-50年代的老头子了,我爸60年代的都不愿意种地了。

虽说现在政府给农民很多补助,但是种地的人还是少之又少。清明节,我老家,跟爷爷去地里,他正在打理烟苗。

他指着一片烂在地里的萝卜地说,去年村长让他们种萝卜到时候村里会去收。结果村里会种地的人,把整个村子种满绿油油的萝卜。到了冬天,萝卜都比手臂粗了,村长却没有带人来收购萝卜,所以萝卜都烂在地里几个月了。现在村民连烂萝卜都不想去清理了。村长又让他们种百香果,村民这回不相信村长了,宁愿土地荒废都不种了。



还有几片油菜花地,也不见村民去收来榨油。我爷爷这些老头子不能去城里打工,只能在家种地了。种种自己和鸡吃大米,花生和玉米。

所以以后等我爷爷这一代走了,村里的地只能荒在那里没有人种了。


LUO宝


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是现在农村普遍出现的问题。说说我吧,我作为一名80后,为什么不愿意回到农村种地,我从小开始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没怎么下过地干过农活,毕业之后就留在市里工作,就更没有机会种地了,即使回到家看爸妈辛苦想帮他们分担一下,父母心疼子女也不让干。所以一些农活,还真不会,比方说,种麦子吧,什么季节该种,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除草、打农药,这些都不太清楚,怎么种地啊。而且种地是一项非常辛苦的活,作为我肯定不想放弃城市的生活回去种地,虽然城市生活压力大,但是已经习惯了,就不想回去了。现在的粮食收入非常的低,成本又高,虽然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农业发展,给农民补助,但是远远不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就现在的消费水平,根本没法养活一大家人。所以,有些人就放弃了自己的土地,到外边打工挣钱,在外边稍微干点活就比在家种地挣的多。

我觉得以后,要把土地都集中起来,承包出去,让承包商去经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每年固定的收取一部分租金,又省力又省心比较好。


南山二妮子


说实话吗,我八零后,真的不会种地,但婚后种了7年水田地,更有趣的是这7年都是自己种,并且不是电井是柴油机带动的,不知道那7年怎么熬过来的,我不会种院子,能笨到我这几乎微乎其微,上了12年的学,插秧,割水稻我一样不会,我女儿爸爸79年的,不会扬肥,根本就不上水,从买籽到卖水稻,都是我自己,年轻时幻想的生活就是种个几十亩地,开个小卖店,我找的男人起码我不烦他,可惜现实很残酷,13年离婚,至今没种过地……


程佳垚


我作为90后,小时候是放羊,种地,收稻谷,种玉米都干过,小学初中时候干过,就假期干一下,可以说干的不多,现在长大了到大城市工作,不愿意去干农活了,因为种地,很累,还有好多东西要考虑,化肥,谷种,农药,要花好多钱,大米种出来就说自己吃一些,卖不了多少钱,你把时间算进去,各种花销算进去,年收入就那么点钱,人很苦很累,生活过得不好,生病没钱医,也没有机会去旅游,吃不到各种美食,人也老得快,除非是全部高科技,一个人种可以供应几十人上百人一年吃的,那卖了可能是赚钱的,但是在城市里,就算普通的工作,年收入都比在农村种地的高,而且可以吃不同的美食,偶尔可以出去旅游,生活还不是很差,所以我宁愿在城市里打工,我也想过回家种植或者养殖,那等条件合适的时候也会回去


9626902412257


惠农圈就这个问题发表几点看法。前段时间某专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种植者呈现着老龄化的趋势,年轻人不懂种地是正常现象。其次粮食是必需品,一旦国家紧缺价格就会暴涨,此时农民还是会来到农田里种地。

农民不愿意种地,其实还是看不到种地的希望,成本太高,农民的收益不高,一亩地的收益还不如白领2天的工资,这样一来大家种地的热情被冲淡。一年种地的时间需要3、4个月,而2个月的工资就可以赚上一年的种地收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愿种地的原因。

不过国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职业农民的培训计划,确保实现1000万的职业农民者。同时还鼓励着土地的流转以及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建立,让小农户也可以依靠着土地的承包,赚上可观的收益。

想要成为职业农民,那就需要有真本事。各地会安排着职业农民的培训,只有学分修够了才能参与考试,在考试的时候不仅需要懂理论,还需要有实践的操作以及成果。只有通过政府安排的考核之后,才能拿到证书。

这些新农人将会来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组织中,开展着规划化、科技化的农业建设,通过减少成本、增加亩收益实现更高的收入。

当然小农户也是国家的未来培育重点,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农田里发掘更大的价值。今后的机械化将成为主流,农业补贴也是降低成本和风险的措施,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