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增城旅遊特色(1)


鳳凰山,原名春崗,位於荔城鎮舊城區內。相傳,北宋熙寧七年有一天,一對鳳凰在春崗上空盤旋,後又棲息於崗上的樹林,半天才離去。人們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便把春崗改名為鳳凰山,並建鳳凰亭為記。南宋寶太元年,理宗帝御筆親書“菊坡”二字賜予名臣崔與之,崔逝世後改鳳凰亭為菊坡亭。

荔枝文化村坐落在廣州增城,位於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等地區之間的“黃金走廊”上,交通極其便利。文化村是獨具荔枝文化的大型旅遊勝地,彙集傳統荔枝文化、田園農家遊樂、現代動感遊戲於一村,彙集荔枝文化、田園野趣、動感遊戲於一體。村內有繁榮的荔枝盛景;清新、有趣的農家遊戲;新奇至酷的動感遊戲等五十多種遊樂項目,如大型機動遊戲主題園區的“冒險島”、“快樂城”、“風情田園農莊”等。

增城文化公園景區含增城廣場、增城荔枝文化公園、增城公園。增城文化公園旅遊風景區位於荔新、廣汕公路交接處,總面積約600畝,是融歷史文化、濱水休閒、音樂文化展示、商貿品味於一體的城市旅遊區,是增城的門戶景區。


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群星村西側,有一個海蝕洞,舊名石巷。這是廣東地區發現的較深的海蝕洞,是廣州地區滄海桑田鉅變的重要物證。據地理專家考證,7000多萬年前這裡還是古海,該洞是海底沉積凝成的巨石,不斷受海水沖刷,紅色砂岩和爍巖被沖蝕成洞巷。距今約2000多年前,海水退出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海蝕洞。它是古代海陸變遷所形成的一座巖洞,故又稱為“古海遺蹤”。

增江雁塔位於增江河畔,廣汕公路旁,是增城區現存的唯一古塔,為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代萬曆二年,位於荔城鎮南面2公里處的豸山上,緊靠碧波盪漾的增江。雁塔構造雄偉壯觀,設計周密精巧,全用紅石砌成,外觀七層,內分十三層。高達 32米,人們可以從底層直上塔頂。

位於中新鎮坑背村,建於明未清初,通面寬152.43米,通深53.96米,面積8225.12平方米。建築群前面還有長方形的打穀場及圍牆,佔地2416.57平方米。整體建築分為10列5排,面向東北方向。各獨立房屋形制基本相同,為硬山頂,碌灰筒瓦,鍋耳封火山牆,施彩繪,面闊均三間,寬度為10.49米。排、列之間有縱橫青雲巷。


長壽寺位於廣州市增城區鳳凰山山麓,該寺原稱“法空寺”始建於北宋嘉佑年間,由僧人鑑圓和尚首創。 隨著歲月的變遷,該寺原有的傳統建築佈局被毀,僅存現有的天王寶殿。寺內還有何仙姑的雕像和何仙姑的轉身井。

光布村客家圍壟屋位於福和鎮坳頭崗埔村,建於清康熙二十二年。 該圍壟屋平面呈半月形,通寬38.8米,深36.2米,建在0.4米-0.8米高的臺基上,圍壟四周外牆有1.5米高的椿牆,椿牆上建起了約30米高的泥磚牆。 整座圍壟屋的中間部分為二進深的祠堂,通寬17.6米,深18.7米。頭門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兩邊有襯祠,依次分隔出明間、次間、梢間和盡間。硬山頂,瓦面,船形正脊,人字形封火山牆,簷下有兩柱。

蕉石嶺森林公園於2000年11月經市政府批准建立,總體規劃面積6117畝,首期開發面積1800畝,建設工程於2001年9月動工。完工之後在2014年又重新對公園進行整改,整改之後已經在公園內完善了許多公共設施,使公園更加的美麗。蕉石嶺海拔高253米,是城區最高點。山上樹木蔥鬱,鳥語花香的山下是美麗的東湖公園,山旁是增城東區高新科技工業園。


大埔圍花海景區以“美麗魔方,多彩大埔圍”為主題,以大面積單色或多色花田吸引大視覺、結合四季隨各主題變化而變化的魔方節點和玫瑰園、桃花園、盆景園、婚慶園、風車園、植物迷宮、兒童樂園七個相對固定的小遊園組成。

倚巖寺位於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聯星石巷,與增城新八景之一的海蝕洞相連,本是遠古海陸變遷所形成的一座巖洞,名曰“古海遺蹤”。與海蝕洞洞門連接的是一隅比洞口更高更大的石巖,巖下有石臺,猶如神殿,人們便用這一天然殿臺建“倚巖寺”。

增城公園是增城區文化公園景區的一個組成部分,位於光明西路上。 增城公園面積很大,人也很多,大清早的就有許多人健身鍛鍊,這裡也有很多綠道,可以騎行。公園很乾淨,有專門的維護,所以道路很整潔,夜晚散步真的很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