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步兵反坦克戰術是怎樣的?

武器裝備秀


雖然德國陸軍在二戰前夕以及二戰初期的反坦克作戰能力已經不錯,但由於納粹德國“閃電戰”崇尚機動作戰,尤其是進攻至上的作戰方針,初期在西歐,南歐以及東線獲得的巨大勝利,以及對手坦克數量的有限和使用上的短板,都使得德國陸軍,尤其是步兵的反坦克作戰長期受到輕視,直到戰爭中期後,面對蘇聯和英美等國壓倒性的裝甲戰鬥車輛優勢,被迫處於防禦狀態,才開始重視這項作戰技巧。

首先來看看德國陸軍步兵常用的反坦克武器:前期最重要的重型武器,是萊茵金屬公司製造的Pak 35/36 型37毫米反坦克炮,每個步兵團下屬反坦克連都有三個37毫米反坦克炮排,每排擁有3門,可以在300米距離上擊穿垂直厚度40毫米的裝甲,1940年採用AP40炮彈後,可以在360米距離上擊穿50毫米的裝甲。


隨後,投入戰場的是Pak38 50毫米口徑反坦克炮,能夠在450毫米上擊穿85毫米裝甲,基本能夠應付蘇軍T34坦克的早期型號。

1940年底,德國又研製出了Pak40 75毫米反坦克炮,這是德軍在二戰中後期主要的牽引型反坦克炮,能夠在450米距離上擊穿105毫米的裝甲,而AP40型增強炮彈能夠在同樣距離上擊穿115毫米的裝甲。

由於Pak35/36,以及Pak38,38型號反坦克炮對於步兵來說都稍嫌笨重,德軍從1941年開始為步兵裝備了輕型錐型炮膛反坦克炮sPzb 41,用來取代已經逐漸無用的反坦克槍,由於膛壓較大,使得sPzb 41的炮彈出膛速度非常高,能夠在360米距離上擊穿60毫米厚的裝甲。

另外,德軍也開始使用反坦克槍榴彈,最為步兵近距離應對輕型裝甲車輛的武器,比如GG/P40反坦克槍榴彈,可以在45米距離上擊穿大約20到30毫米的裝甲。


在手雷方面,德國製造了二戰中最為優秀的手持反坦克武器,Haft H1-3磁性吸附反坦克受累,重三公斤,於1942年11月投入使用。它結構為圓錐型,手柄上有一個起爆引信,底部有三對磁鐵,可以穩固地吸附在坦克的後引擎蓋,觀察窗等部位,引信延遲時間5.4秒,能夠讓步兵有時間撤離目標,可以擊穿140毫米的裝甲或者600毫米厚的混凝土。這種“坦克殺手”在二戰期間累計製造了55萬個。

另外一種小眾反坦克手雷是1式拋擲型手雷,外表看上去像手雷附帶了一個小小的降落傘,投擲距離18到37米,穿甲厚度在80到100釐米。

然後,再看看反坦克火箭筒類武器

("戰車噩夢"RPzB54)

德軍繳獲美軍60毫米巴祖卡火箭筒之後,立刻進行了仿製,這就是RPzB43火箭筒,口徑88毫米,綽號“戰車噩夢”,長1.63米,重9.5公斤,射程130到150米,生產成本低廉,後期的"戰車噩夢"RPzB54,加裝了一個保護射手的護盾,射程提高到了168米,德國在大戰中後期一共生產了29萬具戰車噩夢,後期德國步兵團直屬反坦克連被改成為“坦克殲擊連”下轄三個裝備戰車噩夢的步兵排,以及一個裝備75毫米反坦克炮的戰車防禦炮排。

(插畫家筆下1944年下半葉的德軍反坦克分隊,2人操作“戰車噩夢”,2人使用鐵拳)

接下來出場的,是德國二戰中最知名的反坦克武器“鐵拳”它實際上是一種一次性反坦克無後坐力炮,自重5.22公斤,發射一種帶有穩定翼的聚能火箭彈,口徑44毫米,長80釐米,戰鬥部在前,射手打開頂部的摺疊瞄準器,將瞄準孔,火箭彈頭頂部邊緣和攻擊目標保持在一條直線,然後開火,再丟棄發射管。

最早的1型鐵拳在1943年7月下發部隊,戰鬥部可以在30米左右距離上擊穿垂直厚度140毫米的裝甲。然後不斷改進,最終在1944年夏天投入戰鬥的鐵拳60,自重6.6公斤,射程提高到了60米,能夠在此距離上擊穿200毫米的裝甲。德國在二戰中一共生產了超過800萬枚各型鐵拳火箭彈。

接下來談談德國在二戰中後期的步兵反坦克戰術。


中後期,德國陸軍要求所有步兵單位,即使後勤單位都要做好反戰車防禦的準備,利用反坦克武器封鎖敵人戰車前進的道路。併為主力部隊提供早期預警。德軍將作戰地形分為裝甲禁區(坦克無法通過),裝甲警示區(坦克很難通過),以及裝甲適宜地區(坦克可以通行),在地圖上將這三者地區分開標註。

(插畫家筆下1944年東線的德軍反坦克獵殺小組)

步兵反坦克炮以小組部署在預先構築的陣地中,通常以3門為一組進行集中防禦,在團級防禦陣地上,反坦克炮陣地應該形成縱深,最前方的反坦克炮可以在敵軍進入其最大射程後開火,但大多數反坦克炮應該靜默至敵軍坦克距離陣地270到135米左右時再發射,步兵坦克近戰小組負責對已經進入防禦陣地的敵人坦克進行攻擊,如果攻擊取得初步勝利,但敵人坦克立刻組織更大規模的突擊,反坦克炮可以後撤至第二陣地,逐次抵抗。

到了戰爭中後期,德軍發現,浪費大量人力物力鋪設反坦克地雷場已經是一種性價比不高的行動。因為清除雷場已經有了許多快捷的方式,德軍就注重於佈設小規模遲滯性雷區,反坦克壕溝也不再遠離自己防線的地方佈設了,因為會被敵軍步兵用來當做掩體。

德軍的坦克獵殺小組通常由一名軍士和三名受過系統反坦克訓練的老兵組成,在敵人坦克已經滲入防線,反坦克炮火已經失效的時候出擊。其他步兵的機槍和迫擊炮主要對付敵軍伴隨坦克衝擊的步兵。首先,點燃發煙手榴彈,然後坦克獵殺小組儘量從側面用鐵拳或者戰車噩夢向敵人戰車發動射擊,並隱蔽在戰壕中,等待坦克從頭上駛過後,再將磁性吸附地雷安裝在敵人坦克的後部引擎蓋子上。一旦坦克癱瘓,其他步兵就集中火力射擊那些試圖從坦克中脫逃的敵軍坦克手,然後坦克獵殺小組負責將手榴彈從艙蓋中扔入,徹底將敵人坦克報銷。為了表彰獵殺小組的勇敢行為,德國陸軍設立了“獨立擊毀坦克臂章”和獎章,以獎勵志願參加獵殺小組的步兵。

1943年之後,由於蘇軍坦克突破集群的規模越來越大,德軍開始嘗試,集中將師屬反坦克營所配屬的反坦克炮集中在所謂的"敵坦克主要進攻路線”上,然後第一線陣地的任務通常不是反坦克,而是將後續步兵分割開。


晴天有時下豬


事實上在鐵拳反坦克火箭出現之前,德軍步兵的反坦克能力一直是一個軟肋,儘管德軍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效果仍舊一般。在沒有反坦克炮和突擊炮的支援下,德軍步兵單位只能依靠反坦克手雷和反坦克地雷和坦克”近身肉搏”。

一般情況下對於那些突入德軍防線的蘇軍坦克,首先是由德軍機槍和迫擊炮等火力先消滅或擊退伴隨坦克作戰的蘇軍步兵,然後以機槍持續射擊坦克車體和步兵扔煙霧彈來干擾蘇軍坦克的視線,這時手持反坦克地雷或者手雷的德軍步兵便衝上去炸燬蘇軍的坦克。如果蘇軍坦克還在行進中就直接講反坦克地雷扔在其前方,如果其履帶已經被打斷,那麼就將引信調成帶延時的拉發引信,投擲在坦克的炮塔下方或者發動機上。



如果沒有反坦克地雷或者反坦克手雷,那就用集束手榴彈或者燃燒瓶等一切爆炸物和可燃物,甚至有的士兵將卵形手榴彈直接塞進坦克炮管裡來炸燬坦克。總之步兵反坦克戰術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首先,一定要將蘇軍的坦克和步兵分離,讓蘇軍坦克孤軍深入,把側翼和後方暴露出來;其次就是讓蘇軍坦克停下來,用反坦克地雷等炸燬其履帶;然後就是用煙霧彈等遮蔽蘇軍坦克的視野,讓步兵安全接近坦克,投擲完爆炸物後趕緊撤離,炸燬坦克。


這種近乎零距離炸燬坦克的方法需要步兵擁有極大的勇氣和高超的技巧,即便如此由於太過危險,德軍步兵的損失也很大,許多士兵都是沒來得及跑開便被炸燬四射的碎片所擊傷甚至陣亡。只有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兵才能完成這一任務,新服役的士兵無法勝任。不過後期鐵拳反坦克火箭出來以後就好多了,這種武器操作非常簡單,一般射擊距離在30至60米,基本上不可能射偏,而且威力強大,從坦克的側翼和後方射擊直接就能摧毀坦克。德軍士兵可以在掩體裡或者障礙物後發射鐵拳,大大提高了步兵的生存能力,步兵反坦克能力成倍增長。


戰略論


就不說後期拿鐵拳偷偷摸或者拿坦克殺手筒子鋼這種技術含量偏低的了

就談1941-1942年德棍步兵班在東線遇到毛子T34或者KV這種硬皮,又缺乏88炮、斯圖卡這類打擊手段的時候咋辦。

部分來自油管UP主MILITARY HISTORY VISUALIZED的

German Infantry Anti-Tank Tactics 1941/1942(德軍步兵反坦克戰術1941/1942) ,部分來自美國人在二戰時期發佈的 Tactical and Technical Trends(戰術與趨勢)

那麼咱們開始,這裡邊的先決條件是德軍步兵沒有任何反坦克火力支援。也就是純靠人。

他們講一個步兵班分成三組人

整個戰術原則就是致盲坦克、逼停坦克,然後步兵上去強拆

常見的戰術就是先將四枚地雷放在模板或者連在繩子上,然後等坦克近了之後橫拉倒路中央,炸斷履帶。

保安隊負責觀察,射擊坦克觀察口,壓制坦克隨行步兵,武器除了圖上的98K和MP40,一般還會有MG,在趕走步兵,干擾坦克視線之後煙霧組上去抵近投放煙霧彈,而且還有種非常有趣的煙霧彈使用方法。

煙霧彈+配重,然後掛在坦克炮管上。

但是煙霧這玩意並不是那麼靠譜,所以把燃燒瓶丟到坦克觀察口這些位置也能很好的阻礙乘員視線。

在斷履帶,封視線,敵軍步兵也被壓制之後。拆遷隊上。

對付KV的話在炮塔後邊放反坦克雷,炸的是能往往能掀腦袋

對付T34的話拿斧子劈開發動機上面的散熱網,然後往裡面丟手雷,燃燒瓶或者集束手雷


瘋狗的輕武


二戰德軍步兵反坦克戰術是依靠各種環境、各種裝備通過團隊合作來達成的。

最著名的就是反坦克炮,比如88毫米高射炮可以高平兩用。反坦克炮路人皆知咱們就不多說了。只講解一下其它步兵戰術。



步兵伏擊坦克

如果事先發現坦克,步兵可以在坦克必經之路上埋設地雷、炸藥、雷管等,可以自行引爆也可以手動引爆。比如反坦克地雷埋好後等坦克經過時炸壞鏈條;再比如坦克通過峽谷時,在峽谷上方埋設炸藥,等坦克經過時由工兵引爆引起落石塌方,來阻礙坦克機動,剩下的交給步兵就可以了!



步兵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步槍

這個戰術就多了,可以配合上面塌方;也可以用於城市巷戰出其不意攻擊坦克,野戰時步兵防守或者進攻坦克,這個不多說,會用裝備就行。



單兵炸坦克

坦克前行的時候,步兵從後面把炸藥扔給坦克;影視劇中經常看到,坦克越過壕溝之後,步兵從壕溝中冒出來,向坦克扔炸彈。



坦克進攻時,巷戰時從高處或者步兵自殺式衝鋒,往坦克上扔燃燒瓶、炸藥等等。



團隊配合反衝鋒

如果沒有炸藥、燃燒瓶,遇到單一坦克或者坦克少的時候,步兵從四面八方衝向坦克,飛奔到坦克上面,從上面把坦克頂端開口打開,往裡面扔手雷或者直接俘虜坦克。



其實這個反坦克戰術是多樣化的,主要根據步兵防守或者進攻時己方的實力,通過作戰環境和武器配置來制訂步兵反坦克戰術。

我是抽菸的苦咖啡!


鐵血軍史1927


事實上在鐵拳反坦克火箭出現之前,德軍步兵的反坦克能力一直是一個軟肋,儘管德軍想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效果仍舊一般。在沒有反坦克炮和突擊炮的支援下,德軍步兵單位只能依靠反坦克手雷和反坦克地雷和坦克”近身肉搏”。

一般情況下對於那些突入德軍防線的蘇軍坦克,首先是由德軍機槍和迫擊炮等火力先消滅或擊退伴隨坦克作戰的蘇軍步兵,然後以機槍持續射擊坦克車體和步兵扔煙霧彈來干擾蘇軍坦克的視線,這時手持反坦克地雷或者手雷的德軍步兵便衝上去炸燬蘇軍的坦克。如果蘇軍坦克還在行進中就直接講反坦克地雷扔在其前方,如果其履帶已經被打斷,那麼就將引信調成帶延時的拉發引信,投擲在坦克的炮塔下方或者發動機上。

如果沒有反坦克地雷或者反坦克手雷,那就用集束手榴彈或者燃燒瓶等一切爆炸物和可燃物,甚至有的士兵將卵形手榴彈直接塞進坦克炮管裡來炸燬坦克。總之步兵反坦克戰術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首先,一定要將蘇軍的坦克和步兵分離,讓蘇軍坦克孤軍深入,把側翼和後方暴露出來;其次就是讓蘇軍坦克停下來,用反坦克地雷等炸燬其履帶;然後就是用煙霧彈等遮蔽蘇軍坦克的視野,讓步兵安全接近坦克,投擲完爆炸物後趕緊撤離,炸燬坦克。

這種近乎零距離炸燬坦克的方法需要步兵擁有極大的勇氣和高超的技巧,即便如此由於太過危險,德軍步兵的損失也很大,許多士兵都是沒來得及跑開便被炸燬四射的碎片所擊傷甚至陣亡。只有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兵才能完成這一任務,新服役的士兵無法勝任。不過後期鐵拳反坦克火箭出來以後就好多了,這種武器操作非常簡單,一般射擊距離在30至60米,基本上不可能射偏,而且威力強大,從坦克的側翼和後方射擊直接就能摧毀坦克。德軍士兵可以在掩體裡或者障礙物後發射鐵拳,大大提高了步兵的生存能力,步兵反坦克能力成倍增長。





YONGZhonghua


二戰前期各國的反坦克炮和坦克炮基本都是在37毫米左右無論是德國還是蘇聯甚至英國日本等都是使用37毫米的反坦克炮,因為前期的時候各國的坦克基本都是很薄的輕性坦克,37毫米反坦克已經夠用了。

到了二戰中後期T34、謝爾曼等中性重型坦克的出現37毫米的反坦克炮就顯得威力不足的局面,各類反坦克武器層出不窮,反坦克炮的口徑也不斷的加大,就連防空畢業生著名88炮也成了反坦克專業戶。步兵能夠攜帶的火箭炮也被研發出來,就如德國的鐵拳火箭炮,美國的巴祖卡火箭炮,它們能夠把整個坦克摧毀而不是像反坦克步槍那樣單純的打斷履帶之類的摧毀坦克的重要部件。

其實反坦克最常見的手段還是坦克對抗坦克,不過在一場戰役下來坦克消耗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跟不上戰場上的需求,這時候坦克殲擊車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坦克殲擊車是在裝甲車或者坦克的底盤上安裝坦克炮不過,坦克殲擊車的裝甲很薄大部分還露天。

每個武器研發出來,最終還是拿來人和人的廝殺,無論戰勝的一方還是戰敗的一方都是極大恐怖的消耗,這時候戰爭已經毫無意義了,無論對誰都是巨大的傷害,雖然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慶幸的是我們出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夏日255


德國單兵裝備鐵拳反坦克火箭筒








血染的功勳



搖把子56339089


最經典的反坦克武器是88毫米高炮平射


南嶺春曉


矛與盾,德國是玩得很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