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溧水出現流動茶館!背後的作用居然這麼大……

茶館大家都知道

喝茶議事,享受慢生活

最近,在溧水就出現了

一個流動的茶館

除去喝茶外

TA竟然還擔負著一個大的作用

稀奇,溧水出現流動茶館!背後的作用居然這麼大……

  “流動的茶館”讓鄉村治理“有溫度”

  流動“茶館”,即以茶館的形式把村民聚在一起,聊天議事,並在各個村流動。作為社區居民的一個非正式小型議事會,該茶館包含了共飲家鄉水、共賞家鄉舞、共議家鄉事三方面的內容。

稀奇,溧水出現流動茶館!背後的作用居然這麼大……

  在“流動的茶館”上,針對生活難題,村民們紛紛提建議、說想法。在流動“茶館”中議事,氛圍融洽了,話也好說了,還直接促進了問題的解決。近一年來,這“茶館”已解決拆遷安置、環境整治、村民幫扶等數十件民生實事。

  2016年,溧水區成功創成江蘇省“現代民政建設示範區”;在民政部最近發佈的“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名單中,溧水區以實驗主題為“創新政府購買社區服務機制”首次成功入選。

近年來

溧水大膽創新公共服務供給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推出一系列新措施!

   “1+3+X”打造新農村治理品牌

  2016年,為豐富社區服務內容,和鳳鎮開展創新農村社區治理“服務外包”試點項目。通過“1”鎮級層面建立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培育“3”個組織,打造“X”個項目,形成“1+3+X”模式,即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志願者服務站等“3”個組織;黨建服務、親情屋——農村留守兒童服務、老來寶——鰥寡獨居老人社會支持服務等“X”個項目。

稀奇,溧水出現流動茶館!背後的作用居然這麼大……

  在“1+3+X”模式的驅動下,該鎮在公益慈善、留守兒童關愛、居家養老、文體娛樂等方面,廣泛收集居民需求,開具特色服務清單,提供定製化項目服務,做到農村社區全覆蓋。其中,“微孝”、“剪剪愛”、“四點半課堂”等品牌項目深受百姓喜愛,每年受益人數24000人次。

  黨群服務中心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而社區治理,一個關鍵因素在於基層黨組織。社區怎麼建設?群眾如何服務?矛盾怎麼化解?作為連接百姓和政府的紐帶,黨群服務中心至關重要。因此,溧水全區搭建了黨群服務中心的平臺,建立區街(鎮)社三級平臺載體,整合多方資源。

  目前,溧水全區已建成區級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1個,建成永陽街道等8個街(鎮)級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73個社區居委會全部建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黨群服務中心,且普遍設置孵化培育、實務提升以及養老服務、青少年服務、自治互助服務等功能。

稀奇,溧水出現流動茶館!背後的作用居然這麼大……

  溧水全區成立登記社會組織694個

  截至2018年12月,溧水全區成立登記社會組織694個,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15.3個。在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同時,還積極引入20多家外地專業社會組織承接專業社會工作項目,開展專業社會服務,構造本土與外部資源有機融合的發展格局。

  據悉,2015年至2017年,溧水全區共獲得省市公益創投項目19個計253萬元的項目資金支持,項目內容涵蓋養老服務、為小服務、慈善助困等。2017年,溧水區級投入100多萬元,對區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進行出新改造,並開展首屆區級公益創投。2017年溧水全區通過公益創投、公開招投標和項目資金補助等方式,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資金近1000萬元。2018年,各街(鎮)、社區購買社區服務發展勢頭愈發迅猛,溧水全區購買社區服務資金規模達3000萬元。

  通過實驗,形成“一核多元”社區治理體系

  “在創新服務供給,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溧水區探索形成了以需求立項目、用項目牽引社會組織專業發展的培育路徑。”溧水區民政局政社科科長董紹鈞介紹,近年來,溧水區通過需求引導、項目立項、服務購買、績效評估等,不斷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推動其在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中發揮重要的協同作用和專業支撐作用。

  此次溧水區以實驗主題為“創新政府購買社區服務機制”入選“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將按照“一年補短板、強基礎;兩年建體系、創特色;三年樹品牌、作示範”的總體規劃,分期實施實驗區實驗方案。

  在未來兩年的實驗週期內,溧水區將在加強社區服務資金統籌,建立健全政府購買社區服務需求發現、項目設計、評審評估、績效監管機制等方面開展實驗,形成區、街(鎮)、社區統籌聯動,部門共同行動的購買社區服務行動體系;形成“一核多元”,“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為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體系。

  最溧水/今日溧水記者 陶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