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整治“保健”市場亂象 已為消費者挽回損失223.7萬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5日訊(記者 李丹)25日,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春雷行動2019”暨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新聞發佈會。四川新聞網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155件,結案98件,案值3487.9萬元,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5157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3.7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相關案件14件。

據悉,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民政部等13個部門聯合部署“百日行動”,整治“保健”市場出現的虛假宣傳、違法廣告、消費欺詐、假冒偽劣等一系列突出問題,隨即在全國各省市掀起了整治保健品亂象風暴。成都市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部署,切實把整治行動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作為保障群眾健康安全的民生工程,統一安排部署,部門協作聯動,營造良好氛圍,強化執法打擊,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實效。

一是加強對會銷重要場所的檢查。全市共檢查賓館、酒店、“農家樂”、養老機構等場所7525個。重點將“保健”市場亂象檢查納入走訪全市養老服務領域工作的重要內容,檢查養老機構453家次、日間照料中心43個,規範養老機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設施的運營管理,嚴禁一切虛假宣傳、非法推銷現象發生。

二是加強對人員密集場所的檢查。全市共檢查社區、公園、廣場等場所3675個。重點將“保健”市場整治納入城市管理,強化源頭管控,加強宣傳引導,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以中醫藥“預防”“保健”“治未病”等為名或假借醫學理論和術語開展的非法診療活動,依法取締無證行醫場所,規範淨水器等涉水產品生產經營活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積極推動“百日行動”進行業、進市場、進社區、進學校,通過機電、家居、食品、藥品等行業組織,引導市場主體做行業秩序、市場環境的維護者和監督者。

三是加強對“保健”市場經營主體的檢查。全市共檢查“保健”類店鋪、直銷企業6820個。重點抽查走訪直銷企業18家,對企業的經銷商協議、直銷員協議、直銷員證等方面進行了檢查和規範。開展直銷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現場核查專項整治行動,對直銷企業在成都市設立的分公司和直銷服務網點進行全面梳理和現場核查,摸清相關情況,為有的放矢做好直銷行業事中事後管理,維護直銷行業正常秩序創造了條件。

四是加強對重點區域的檢查。全市共檢查旅遊景區、農村場鎮、農村集市、城鄉結合部等區域2623個。在“兩節”期間,重點對文化站、娛樂場所、文物保護單位、A級景區內購物場所、星級酒店組織的培訓、營銷活動等進行綜合督查檢查,排查以“保健品”名義組織低價旅遊活動。結合全市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查處各類製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

五是加強線上線下監管。開展網上檢查網站、網店14056個次,實地檢查網站、網店經營者2241個次。嚴格落實網絡實名制管理規定,督促屬地主要網站及自媒體賬號落實辦網主體責任,及時處置網絡有害信息,清理虛假信息(網絡)129條。探索建立網絡交易主體數據庫,實現對網店經營的動態監控,精準推送違法線索信息,“快、準、實”地鎖定網絡交易違法事實。

據統計,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立案155件,結案98件,案值3487.9萬元,受理消費者申訴舉報5157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23.7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相關案件14件。其中,成都市聚鵬商貿有限公司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案、江西驢道旅遊文化有限公司網絡傳銷案以及成都鴻潤銘琦商貿有限公司無證經營虛假宣傳案入選總局“百日行動”執法典型案例。

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結合機構整合,深化打防結合,堵塞監管漏洞,堅決打擊“保健”市場中的各類違法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創建成都市優良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切實讓群眾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充分發揮食品(保健品)舉報獎勵辦法積極作用,廣泛收集舉報線索,深挖案源,對違法行為從嚴從重查處。進一步提高網絡監管能力,加強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嚴厲打擊互聯網領域中各類虛假宣傳、虛假廣告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繼續加大對違法會銷行為的查處力度,積極開展線索排查和暗訪、強化市場巡查,採取突擊檢查、聯合執法,嚴查非法會銷行為。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通過檢查抽檢、約談企業、信息公示、下架召回、警示處罰、信用懲戒、行刑銜接等,持續保持嚴打“保健”市場亂象的震懾力,達到查處一批案件、淨化一個區域、規範一個行業的目的。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