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事件”引發巨震 京東盈利擱淺

“東哥事件”引發巨震 京東盈利擱淺

中訪網( 張燕)“如果有一天京東失敗了,99%是由我造成的”。

這段文字出自《劉強東自述:我的經營模式》一書中,目前京東(JD.US)的種種鉅變似乎都在應驗著這句話。

此前,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曾在一篇名為《旗幟鮮明抵制劉強東和京東》的文章中稱,“強者一旦失去敬畏之心,離惡魔也就一線之隔”。並寫到:請劉強東站出來正式道歉,作為男人向這位大學女生道歉;作為公眾人物和公眾公司掌門人向公眾道歉,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今天不受到嚴厲譴責和懲罰,明天會有更多的人重複這樣的為所欲為。

然而在這篇文章發佈之後,網上就散佈了兩段所謂的“實錘”監控視頻,視頻內容也指向了性侵事件是“仙人跳”。

隨即,趙何娟又發表了另一篇《視頻沒反轉,劉強東案裡的一種偏見與五個問題》的文章,堅持其主張依然沒有改變,並再度強調“劉強東作為公眾人物理應記住自己的公眾責任,承擔錯誤,勇敢向當事人道歉,向公眾道歉”。

在劉強東事件之外,整個京東也處於震盪之中,管理層則是巨震的開始。

從2月19日京東曝出高管末位淘汰10%的消息起,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首席技術官張晨、首席法務官隆雨先後宣佈離職。4月4日,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也高調宣佈即將離職。

4月9日晚間,京東“核心高管輪崗計劃”正式對外宣佈。同一時刻,王笑松和胡勝利兩位兩位副總裁被證實調任其他崗位。

這一自上而下的變動讓基層員工也逃不出人事調整。京東方面稱,需要清理三類“混日子”的人,即不能拼搏之人,績效差之人,性價比低之人。據新浪美股報道,京東的部分團隊可能將被砍掉一半成員。投資者表示,京東目前有超過15萬員工,若最多削減8%崗位,相當於裁掉1.2萬員工。

而僥倖沒有被“清理”的員工,也將面臨著大幅下降的薪酬改革。中訪網獲悉,從6月份開始,6月之前入職京東的快遞員將取消底薪,公積金係數從12%降到7%;6月之後入職的快遞員,統一沒有底薪沒有公積金。此外,有老員工表示新員工入職後或將與第三方公司簽訂合同,不再與京東直接籤合同。

快遞員成為京東的“針對”對象,則是源於劉強東於4月15日凌晨發佈的內部郵件。信中稱,京東物流連續12年虧損,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如果繼續虧損,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因此要求配送全員必須努力提高攬件數量,增加公司收入,出現了薪酬調整,初衷是取消底薪但是大幅提高攬件提成。

物流業務的虧損只是京東財務的冰山一角。儘管目前京東的營收仍在增長,但整體增速已持續放緩。據財報數據,2018年Q4京東淨收入為1348億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22.4%,從2017年Q2開始,京東的營收增速已下滑近20%。

此外,在非公認會計准則中,京東2018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0.8%、51%、47.6%。

但在京東內部組織架構大刀闊斧的改革及對費用的嚴格控制下,其四季度的盈利出現了回升,同比增長67%至7.499億元。

不過,比起從營收端的“開源”式增長來獲取更多利潤來說,京東在成本端的控制更像是一種“節流”,但通常這種模式不宜長久。(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