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该补课的,是家长

最该补课的,是家长

孩子没空,补课档期很满,这是一个不新鲜的话题。对于那些已经把孩子培养成才的学霸家长来说,这是一个不能理解的现象。“孩子上课上到快半夜,那他自己学习、思考的时间在哪里?”是啊,人家孩子都念到世界名校了,也没这么个学法啊!这不事倍功半吗?

我没当过家长,但是我知道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会怎么回答他:“你们家孩子是那样的啊,不用操心!我们家孩子不行,就得让老师看着。”

如今,这种不给孩子留空的育儿方式,已经波及到了学龄前儿童。有个同学说,和她女儿一起学太极拳的同学中,有个小男孩,母亲原来是个销售冠军,生孩子后辞职,将攻克客户的劲头全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外语、围棋、奥数、击剑、钢琴、二胡、画画……每天,这个昔日女强人和儿子不是在上兴趣班,就是奔波在上兴趣班的路上。不久前,这个小男孩上小学了,很快被约见了家长,老师反映:这孩子根本听不懂课。

可是,也有很多相反的例子。曾经采访过一个世界级的小提琴家,他从4岁就被父亲逼着练琴,哪怕大年三十儿也雷打不动,挨打也是少不了的。儿子成才后,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这位父亲依然不改初衷:“他有一个不自由的童年,为的是有一个自由的成年,付出很值得。”

还有前几年被热炒的“虎妈”蔡美儿:她为两个女儿制定十条家规,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想参加无聊的同学聚会?门儿都没有。很多人预言:这两个女孩长大后一定会有心理疾病,性格冷酷而呆板,有一天甚至会自杀。多年以后,两个女儿都从常春藤名校毕业,年轻有为事业有成,同时,她们也热情开朗,是派对上活跃的人物。《纽约邮报》发表了Sophia写给母亲的信,在她看来,世人误解了妈妈蔡美儿。妈妈在养育她们的过程中教会了她们如何独立思考,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她们如何拼尽全力、用力地生活。“我承认,有你做我的妈妈决不是件轻松的事。但是现在我18岁了,将要离开‘虎穴’面对世界。我很高兴你和爸爸用你们的方式养育了我。”这应了中国人那句话:玉不琢不成器。

这真让人困惑。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空”呢?尚没有孩子的我,其实并没有发言权,但是这些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旁观者不一定清,却绝对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做一个总结。

我的结论是,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空”,什么时候不能给,这个节奏的把握取决于家长本人的素质。

这种素质,可以是微观的学习能力。比如,那位琴童爸爸,自己本身是自学成才,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一举考入文工团。比如,那位虎妈蔡美儿,自己本身便是哈佛本科、耶鲁硕士。

这种素质,也可以是宏观的人生哲学。比如有些文盲母亲,也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因为她只是不认字,不代表她没文化。曾经采访过一位60岁学认字,70岁出书加入作协的老奶奶,很多人称她为传奇,可是听她女儿讲述母亲从小对自己的教育,你就会明白,老人家一直都是有见识的人,漫长的人生路上她早已完成了成为一名作家的艺术积累,只剩下学一个基本技术:认字写字。与此对应的是,时下有很多母亲是有学历而没文化。

在那部著名的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里,那群来自不同阶层的小朋友,几十年来被跟踪拍摄,成年后,他们基本上复制了自己父辈的人生轨迹。我不赞同把这种结局理解为,是精英家庭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人脉背景,我更相信,是他们的父母在获得自己人生成功的过程中,所总结出的人生智慧,在孩子人生十字路口上,可以有一个冷静的把握和指引。

孩子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但是你自己首先得是“蓝”。明代有个状元叫王华,他儿子没他学习好,只考到进士。王华没强求,后来这个儿子名气比他大多了,叫王阳明。

曾国藩的爷爷小时候家穷没念书,可是他一生都没放弃学习。曾国藩的父亲比范进还惨,到了50多岁才勉强中了个秀才。祖辈虽然都不是学霸,可是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却让曾国藩将读书的习惯坚持了一辈子,不论是在屡试不第落魄时,还是在身居高位一呼百应的时候。

所以这个对家长“蓝”的要求,就是你可以不成功,却不能以孩子为借口而停止成长。

有位同事大姐,一生挚爱自己的导演事业,业绩辉煌。当初去北京做节目,动辄一走就是3个月。儿子上小学时,她只给儿子留了一句话:“我是搞音乐的,数字只用到7,数学就别指望我辅导了。你爸会,但是你爸也没时间。”小朋友如临大敌,只好自己玩命学。初二时,小少年到了青春期,跟父母提出“要求”:本暑假不写作业,要去俄罗斯旅游。一夜白头后,夫妻俩表示支持儿子的做法,并立刻双双请假,遵命陪同。一年后,少年参加中考,顺利考入南三。孩子高考前夜,这大姐又被领导拉去应酬,喝了个不醉不归。第二天,她儿子从容应战,成绩是650分。如今,这枚大好青年三十而立,视加班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母亲当年就是这样的。

很多人羡慕这位姐姐命好,摊上了个优秀的儿子,却没有看出这一波三折的经历里,那简洁又深刻的价值观,概括说来就两条:学习是自己的事。想让孩子成为什么人,就做一个这样的人给他看。(鱼会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