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上海4個月跌了40萬!

樓市還會繼續以價換量嗎?而有些城市可能連量也沒有,緊緊的限售無懼於價跌。

有多長的路要走,那城市是不是會蠢蠢欲動,要再次爆發還是繼續探底?

2016年這一波房地產市場上漲行情中,在上海越是中外環位置的小區漲幅越驚人,那些新房和次新價格真是天天翻臉,房東在一批批看客中隨意上調。外環外即使是重點汙染石化工業區金山,遙遠的生態基地崇明,還有獨立小天地臨港新城都在這時間段狂熱,突飛猛進的房價從1.2萬左右直接幹到2.5萬,有些甚至攀上了3萬。

以週期來計算,2015年底到現在上海的房價全線翻番,嚴格意義上說不僅僅是上海也不單指一線大城市,整個中國稍微說得上名號的城市,二三四五六線都走的翻倍路線,一顆石子丟入湖畔中心,漣漪從內至外逐漸散開,見者有份漲價前後無一遺漏。

同樣,如今也恢復了平靜。

房地產揚帆起航靠政策,降杆減速也政策使然,穩定更是重中之重的政策落實。

尤其是那些高溢價的二三四五六線城市,安迪有專門就此寫過一篇文章,提醒只是單純在那邊做投資的朋友們,趁這些市場還有餘溫和心理預期,把漲過一圈的房源在那大好時機裡全部出售,折現或轉換做其他可能的市場。

再次提醒,趕緊換到合適的城市!

那還是在2018年的2月26日,面對那時還在上升的房地產市場,火熱的搶房現象依舊屢見不鮮,許多朋友更是笑話安迪的建議,是阻止炒房客等高峰少得利。

那時的冷靜,遠不及奔跑的熱情。

看當下,進出兩難。

如果全部是自有資金累積,在能把控的範疇裡做了分散投資,每個月的房貸也不會影響生活,現金流3-5年內穩如泰山,這種倒沒有擔憂的必要,無非就是投資週期拉長,資金收益降低或未知。

等一等再等一等,即使是繼續平價或最終無可奈何折扣跑路,但也不至於傷到筋骨。

沒有那麼多神可以幫你

突入困境是那種猛地以為開竅,遇到了大師大神,利用原本不厚實的積蓄,再輾轉經過信用卡信譽貸抵押款,想著炒房致富升階的這幫朋友們,想著短期1-2年打著漂亮的擦邊球一鼓作氣摩托車換小轎車,百萬成八百上千萬。

也許再過2年,想要的潮水還沒有朝上,斷供的汪洋卻會逐步顯現。無法堅持的多角債務,那些當時渾身是招的高手也愛莫能助,無非就是讓你們繼續折騰,到處挪錢,熬一熬熬過寒冬。

那時,沒有人會管死管活。

且不談二三四五六線城市四處隱藏的坑,即使是在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據安迪所瞭解到2018年的投資市場中,北上深也有不少急於投資的朋友折戩沉沙,悔不該衝動隨性。


驚訝,上海4個月跌了40萬!


既然要說到上海跌幅厲害的小區,那就絕對地開門見山把小區的情況予以標註,從兔博士APP數據看崑崙花園的整體評分並不低,雖然是90年代的老公房,但周邊配套設施也算得上齊全,購物很便捷。

據購買的朋友介紹規劃的地鐵站步行10分鐘可到,到陸家嘴地鐵40分鐘左右,人民廣場更是在30分鐘以內。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利好。


驚訝,上海4個月跌了40萬!


不到4個月時間,類似的戶型接近的面積,購買人得到的信息房源樓層也一樣,區別就在於不在同一棟樓,價格卻已經是冰火兩重天。

而這樣中環邊的老小區,同一個小區裡不存在有所謂的樓王位置,即使是有中心和路邊的區別,但相差40萬的價格也著實讓他們傷心不已。

嚴重一點說,家庭內部已經開始就小區房價下跌現實,出現了爭吵,當時極力要買的那方心裡很不好受,而另外一方卻完全不會安慰,只是一直在怪對方做錯了決定,買錯了小區,沒有做更好的對比。

矛盾由此而來,不可開交。

買房本該是一件開心的大事,卻鬧得如此景象。


驚訝,上海4個月跌了40萬!


1月份最新的成交價格看得更是讓他們心焦,難受得平日裡不想再聊房產,全是心酸。見到的趨勢還在往下,成交數量在攀升,價格換量。

這也是之前安迪反覆說起的現實,房地產市場這長長的鏈條中,最想要房價漲的不是財政需求的地方政府,也不是大家口口聲聲的黑心開發商,而恰恰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購房者。

為什麼買房了還不漲?憑什麼辛辛苦苦買了房你們漲到我們就不漲?

不漲不答應。

二手房只能苦笑,只能說投資失利,無奈接受等將來。

新房可不能客氣,必須湧向售樓處,打旗號大聲維權。

從295萬到255萬,這是個什麼概念?

把首付款全部按照50%來計算,295萬元總價房源需要的首付是147.5萬元,255萬元總價需要127.5萬元的資金,兩者之間相差20萬。

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刺激,但平均分不到4個月,每個月丟掉的資金為5萬。

取上海2017年平均工資7132元似乎有點不太合適,正常情況下2018年的上漲可能會在7-10個點之間,為方便計算取8000元整數。

5萬元和8千元之間的差距是6.25個月。

這20萬元的時間成本為25個月,普通人家的血汗錢在房子面前似乎不值得一提,粗暴簡單一點說房價波動下滑期間,工薪階層超2年的時間白乾了。

40萬元的差距在總價裡佔比約為15.56%。

這個15.56%就是生生的跌幅,所以市場上有人說部分樓盤跌價20%應該確有其事,畢竟新房限價區域中,房價倒掛的比例也在20%左右。

似乎,合情合理。

但對於購買這些雷區房源的朋友們來說,不管是單純居住或是資金投資,面對這樣的跌幅都是非常差的體驗,40萬的商業貸款等額本息25年每個月還款是2315.11元,這還是在貸款利率不上浮的狀態下。

25年這40萬貸款總支出的額外利息是294534.11元。

相比較總價295萬元的房子,這就是一座大山。

艱難踹氣,還要生活。

算是一個前車之鑑。

2018年買的房,居然漲了?

請一定要睜大雙眼,在可選的區域裡多方位對比,在難得的買房市場裡平穩過渡,為自己的資金建好護城河,要找最適合的性價比,每一分錢都要花得心安理得。

推薦:隨意買房的年代過去了

編一個荒誕無稽的故事

2015-2016-2017 房產市場大轉變

上篇:大城市普通人的改變和告別

購房路上有疑惑和擔憂,在預算和房源之間找不到準確的方向,安迪的知識星球提供一年內不限次解答和支持,幫忙找到儘可能的性價比和較安全滿意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