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這首詩很出名,全詩無一個“喜”字,卻句句體現喜悅之情

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許多詩篇至今傳唱不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但也許是詩壇得意,官場就不如意,李白一生仕途坎坷,沒當過什麼大官,卻捲入政治鬥爭,還差點被殺。

李白這首詩很出名,全詩無一個“喜”字,卻句句體現喜悅之情

公元730年,30歲的李白首次入長安,結交了宰相之子張垍、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顯貴,希望借他們之手,得到皇帝的垂青,可惜並沒有如願。

他只好四處遠遊,寄情山水。

一直到了743年,43歲的李白才在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薦下,混到了一個職位,翰林待詔。

李白本以為可以一展抱負,沒想到所謂翰林,其實就是皇帝的御用文人。

而當時唐玄宗一味寵溺楊玉環,作為御用文人的李白自然要“摧眉折腰事權貴”,順從皇帝心意,誇誇楊玉環: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這樣的仕途生活並不是李白想要的,於是他便放浪形骸,整日縱酒昏穢。

再加上他桀驁不馴的性格,使得很多人在唐玄宗面前詆譭他。

很快唐玄宗便下詔“賜金放還”。

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給了他一筆遣散費,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李白這首詩很出名,全詩無一個“喜”字,卻句句體現喜悅之情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玄宗逃往四川,而太子李亨則在靈武(今寧夏)稱帝,史稱唐肅宗,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唐玄宗不止李亨一個兒子,當時永王李璘跟著他一起逃往蜀地。

也許是為了制衡李亨,唐玄宗詔令諸子分領天下節度使,任命李璘為山南東路、嶺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使,坐鎮江陵。

李白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投入成為李璘麾下,成了他的幕僚。

比較有趣的是,一向自詡李白“鐵桿迷弟”的杜甫,當時則是投奔了李亨。

不過親兄弟各為其主也是常有之事,何況李白杜甫?

之後李璘被控謀反,李白也因此獲罪。

李璘到底是否謀反,我們不得而知。

畢竟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就像玄武門之變,勝利的李世民說是李建成先伏兵要殺他,焉知不是李世民蓄意殺害李建成?

成王敗寇,李璘擁兵在外,始終是李亨的心腹大患,他是否意欲謀反不重要,但他的結局卻是註定了的。

李白這首詩很出名,全詩無一個“喜”字,卻句句體現喜悅之情

李白為李璘幕僚的時候,曾經寫過組詩《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後來這些詩便成了他的催命符。

永王被定性為謀反,而李白卻為他搖旗吶喊,在李亨看來自然是大逆不道。

當時李亨本來是準備殺了李白,幸好郭子儀等人為他求情,這才改成流放夜郎。

夜郎是什麼地方呢?相當於現在的貴州遵義,在當時算是蠻荒之地。

不過李白運氣真不是一般好,剛到重慶的白帝城,就傳來大赦天下的消息。

又驚又喜的李白當即乘著小舟順東而下,到了江陵(湖北),還寫下了一首驚豔了千年的詩歌《早發白帝城》,全詩如下: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這首詩也叫《白帝下江陵》,從詩題我們便能大概猜到詩歌的內容。

李白這首詩很出名,全詩無一個“喜”字,卻句句體現喜悅之情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清晨,我揮手告別被五彩霞光環繞的白帝城,相隔千里的江陵,一天就能到達。

詩歌開頭便點名了時間和地點,“彩雲”不僅寫出了白帝城地勢之高,籠罩在一片霞光之中,同時也體現了詩人重獲新生的喜悅之情。

“千里”和“一日”,一個極寫路途之遙遠,一個極寫時間之短暫,千里之外的江陵,只要一日的功夫就能到,可見行船之迅速,詩人心情之急切。

最值得玩味的是那個“還”字,江陵並不是詩人的故鄉,可是他卻說回。

被拘禁流放的李白就像斷翅的鳥兒,此時解放,可不是迴歸自由,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那個瀟灑狷狂的李白又回來了。

李白這首詩很出名,全詩無一個“喜”字,卻句句體現喜悅之情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兩岸傳來猿猴的叫聲,不停地迴盪在耳邊,我乘著輕快的小舟,穿過萬重青山。

酈道元在《三峽》中曾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杜甫也曾說“巫山巫峽氣蕭森”。

他們筆下的巫峽都是悽愴悲涼的,這和他們的心境也有很大的關係。

此時的李白處於興奮狀態,眼見倏忽而過的兩岸山影,耳聽連綿不絕的袁鳴,啼聲、山影渾然一片。

清代的桂馥稱讚:“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

最後一句的“輕”字,不僅是寫小舟的輕快,更是體現了詩人衝破艱難險阻,前途一片康莊大道的快感。

李白這首詩很出名,全詩無一個“喜”字,卻句句體現喜悅之情

這首詩中不見一個“喜”字卻處處體現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當時的李白已經58歲了,山高路遠,崎嶇難行,何況又上了年紀,若是死在流放途中也是很正常的事兒。

就算到安全到了夜郎,荒涼偏僻,也是不好過。

當時杜甫就十分擔心“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所以遇到特赦的李白才會如此開心,他在詩中並沒有直接抒情,但是從他對行程的描寫,不難體會他對死裡逃生、前途一片光明的喜悅之情。

也許這便是這首詩能千古流傳的原因吧:通俗易懂、清新飄逸的文字,溢於言表、和景色渾然一體的情感。

不知你怎麼看呢?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