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到底谁对不起谁?

风过初夏雨过天晴


夫妻之间相处,总会存在磕磕碰碰,毕竟生活并不容易,何况是古代那种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的封建社会,按照今天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婚姻思想,刘邦就是一个好色的大渣男啊。

贤妻良母的吕雉

因为老爹“玄奇”的相面之术,年轻的吕雉就要嫁给年长自己的15岁的男人。虽然年龄的差距放在今天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但是,当时的刘邦混得惨,只是秦帝国个小亭长,经济条件长期不稳定,而人家吕雉家,是当地的富豪,跟县令关系极好。就身份地位而言,两人差距很大,吕雉嫁给刘邦,算是倒贴。

然而作为小家碧玉的吕雉,成婚以后,不仅没有苛待刘邦没结婚之前鬼混的私生子,在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时候,带着子女们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儿育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当刘邦在外面混吃混喝,不顾家庭,在一次押解囚犯因为酒喝多了导致囚犯逃跑,为了逃脱刑罚治好亡命到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对于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吕雉在独立支撑家庭的情况下,依然不时长途跋涉,为他送去衣物和食物。

这样的妻子,从家庭的角度出发,确实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可以说,在刘邦没有发迹之前,如果没有吕雉,他是不会有一个完整的家的。当然,混账的刘邦在其成功以后,也十分敬重自己的妻子。

她只是一个为了儿子的母亲

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都站在男权社会的角度,去审视吕雉成为皇后之后的所作所为,但没有人一开始就满脑子阴谋诡计,长着一副蛇蝎心肠的。就刘邦那种40几岁还吊儿郎当,到处骗吃骗喝的流氓,放如今的女子,怕是一天都不会忍受。

而吕雉却从嫁给刘邦开始,一直到他去世,都扮演着一个合格的“贤内助”角色。她不仅能熟练操持家务,同样极具政治才能,刘邦能够最终夺得天下,吕雉在其中功劳也不小,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汉家天下,是有吕雉的一份的。

但遗憾的是,她不姓刘,还是个女子,所以注定后来临朝称制哪怕做得再好,也是反面角色。

当刘邦成为皇帝,吕雉成为了皇后以后,一切其实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之间的夫妻感情,随着特殊的身份,变得比以前淡薄了许多,刘邦拥有了其他的女人,而最宠幸的是戚夫人。

就开头的那些年,其实吕雉是不太在意戚夫人的。因为她的皇后位置很稳定,他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也不太可能被废掉。总体上,吕雉对于刘邦估计早就看清了,大家现在是夫妻也是政治合作伙伴,联手对付那些当初为了酬功封的异性王,为的也是同一个目标,即让他们的儿子将来的天下更加稳固。

只是,这其中有个小差别,继承刘邦天下的只要是他的儿子就行了,而对于吕雉而言,这个儿子只能是她的儿子,不能是别人。试问,吕雉这样的要求过分么?

然而,戚夫人给刘邦生了个漂亮儿子刘如意,在戚夫人吹枕头风的情况下,觉得刘盈仁弱“不类我”为理由,想要改立刘如意。一场夺嫡风波,终于惹怒了吕雉。

于是吕雉从一个善解人意,待人亲和的妻子,转变成了彪悍强势、心狠手辣的皇后。而酿成汉初以来的种种风波的罪魁祸首,说起来还是刘邦。

戚夫人的得寸进尺,最终使得吕雉对她的愤怒转化为残忍,将其制作成了“人彘”,而这种泄愤,何尝不是一种对刘邦这种“不称职”丈夫的报复,只是她千不该万不该让自己的儿子看到这幅惨象,最终导致刘盈放弃权力,与母亲决裂,成为了一个深居宫中,郁郁寡欢的宅男。

最终我们再回到最初的话题上,刘邦与吕雉,到底是谁对不起谁多一些?如果除去两个人特殊的身份,显然是刘邦更加对不起吕雉,作为一家之主,他没有尽到保护家庭,养活家人的义务,却长期在外面鬼混;作为父亲,他对他的儿子们的教育以及照顾,也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作为丈夫,他也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丈夫,喜新厌旧,朝秦暮楚。

就算从政治角度而言,刘邦也确实对不起一直与他同甘共苦的妻子,虽然吕后临朝称制八年之久,期间也大肆打压宗室,扶持吕氏外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吕后执掌天下的那些年,对汉初政局的稳定,制度的完善,国家经济的复苏,是有贡献的。如果她不是一个女子,如果她生在的不是中国这样一个封建社会,或许她的历史评价会更高。

比如俄国干掉自己丈夫上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她本人在俄罗斯历史上的评价就很高,是沙俄历史被称为“大帝”的两位中的一个。


文话史


刘邦与吕雉夫妻近三十年,彼此都有很多对不起多方的事情,只不过,我们不能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夫妻来看待,因为他们的后半生,都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吕雉对不起刘邦的主要就是残杀了刘邦的子孙(鸩杀了赵王刘如意,气死了齐王刘肥,刘友和刘恢也都被迫自杀),分封诸吕为王,差点颠覆了刘氏江山。这几件事都是大事,吕雉是对不起刘邦的。“前人之述备矣”,国史君(国史通论)就不再赘述了。咱就来看看刘邦对不起吕雉的地方吧。

首先,汉高祖刘邦年轻的时候便不太“正派”,《史记·高祖本纪》说他“好酒及色”,还没结婚呢就已经有了私生子刘肥。并且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比较特殊,“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就是说他的同事们没有一个不被他戏弄的,他喜欢喝酒却不喜欢结账。他与未来的岳父吕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当众“狎侮诸客,遂坐上坐”。这样的人在现在看来就是个市井无赖,很难找到媳妇,而吕公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她,要知道人家吕公可是与沛令相与的人,沛令想要他的女儿(或者给他女儿说媒)他都不答应,却把女儿嫁给了大十五岁的刘邦(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这可以说是下嫁了吧。

而吕雉嫁给刘邦以后,一样下地除草啊(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刘邦犯了事藏身在“芒、砀山泽岩石之间”,人家吕后一样不抛弃、不放弃,还给他送饭去啊。刘邦起兵造反,这是灭族之罪,也没见吕雉反对啊!从早年的这些事例来看,吕雉可没有什么对不起刘邦的时候。刘邦应该好好对待自己的糟糠之妻啊,但是刘邦却没有,他“行大事者不顾家”,他急起来连孝惠帝、鲁元公主的命都不管,多次窘迫之时放弃家庭,保自己的命。人家吕后在项羽那边当了两年的人质,天天都有被杀的危险,好不容易被释放了,回来却发现刘邦已经另有新欢了(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并且每次出征都带着戚夫人随行,把自己扔在家里,夫妻感情濒临破灭的边缘(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更有甚者,吕后年纪大了,不受宠幸了,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的一双儿女,而刘邦在戚夫人的撺掇下,好几次都差点夺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刘邦临终之时,为了杀鸡儆猴,竟然差点把自己的好战友,吕雉的好妹夫樊哙给杀了,你说这气人不?


国史通论


说起刘邦和吕后,网上常常有一种论调,认为刘邦特别对不起吕后,因此,刘邦死后,吕后对刘邦子孙的屠杀、对刘邦姬妾的幽禁,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的论据是,刘邦穷得叮当响时,吕后下嫁给刘邦,但刘邦当上汉王后,却找了「小三儿」戚夫人,自己在封地搂着戚夫人享福,却任由吕后在项羽的监牢中受苦。

刘邦不但在逃跑途中多次把吕后的一双儿女踹下马车,还是多次要废了吕后唯一的儿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

然而,这种论据是断章取义的,很片面。刘邦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渣,如果硬要说他们夫妻俩谁对不起谁,恐怕是吕后更对不起刘邦。

吕后嫁刘邦,并非想象中的下嫁。

一种观点认为,吕后嫁刘邦时,吕后的家境非常好,刘邦的家境非常差,刘邦的年纪又远大于吕后,所以吕后嫁刘邦,是下嫁。

但从《史记》的相关记载来看,这些记载,怕并不是事实。

刘邦和吕后的传记中,都没有讲刘邦和吕后的家境,我们只能从两家的行为来推测各自的家境。

从刘邦曾和卢绾一起读书、刘邦四弟拜荀子弟子浮丘伯为师的记载来看,刘邦的家境应当不差,远超当时的一般家庭;从刘邦曾给张耳做门客,养有外室,结交县内豪强王陵、和县里有头有脸的萧何等人来往密切、经常请客吃饭的行为看,刘邦应当不至于穷得叮当响,甚至是小康水平。

而吕后家,也未必是什么大户,《史记》中只记载了,吕后的父亲跟沛县的县令交好,为了躲避仇家,举家搬到沛县。跟沛县县令交好,并不能证明吕后家多富贵,如果可以这么证明,我还说刘邦跟萧何、王陵交好,所以刘邦也是大富大贵之人呢!

唯一看上去有钱的记载,是吕后全家搬到沛县后,萧何主持了一个盛大的乔迁之喜,凡是前来祝贺的,不满一千钱的,都上不了堂,但你细琢磨,这些前来道贺的,恐怕多是看在县令的面子,筵席散后,怕是大部分贺礼都被县令打包带回县衙了。

另外,吕后不是吕家的独生女,吕后还有个妹妹叫吕媭,吕媭嫁的人是樊哙,刘邦死后不到六年,樊哙便过世了,樊哙过时九年,吕媭还活得活蹦乱跳的呢,如果不是老臣诛诸吕,吕媭或许还能活个十年二十年,由此推断,怕是吕媭也远比樊哙年轻,吕媭嫁给一把年纪的屠夫,是不是下嫁呢?如果是,为什么吕家两个女儿,都要下嫁呢?如果吕媭不是下嫁,吕后就是下嫁吗?

更何况,吕公在把吕后许配给刘邦时,分明是看重了刘邦的潜力,指望借刘邦飞黄腾达呢,所以怎么能说是下嫁呢?

刘邦受封汉王后再收姬妾,但吕后也和审食其私通

首先,在那个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年代,刘邦受封汉王后再收姬妾而非另娶别妻,并没有不合礼法,把戚夫人比作「小三儿」,实际上是对古代婚姻的误解。

其次,刘邦受封汉王后,立即派吕后的哥哥吕释之回到丰沛保卫吕后和刘邦的父母,同时保护吕后;

再次,刘邦还定三秦后,因故交王陵在南阳拥兵,关中和丰沛的道路可以看作打通,刘邦便派薛欧和王吸两位将军出武关,迎接刘太公和吕后,但因出兵的阻拦,不得前,所以刘邦一直没能把吕后接到身边。

最后,刘邦兵败彭城时,依旧往丰沛跑,期冀能捎上家人,带上吕后等人去关中。

由此可见,刘邦实际上是很在乎吕后的。

至于吕后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人质,怕是刘邦一直都不知道,历史记载,刘邦摆脱楚军后,再次寻找刘太公和吕后等人,没找到,或许刘邦以为家人都死于战争了。而从项羽也一直把刘邦家人带在军中的细节来看,吕后在项羽军营中的事,怕是高度机密。

因此,这一段故事中,根本就谈不上刘邦对不起吕后。如果硬要拿男女关系出来说事,你说刘邦找了「小三儿」,我们还可以说吕后搞婚外情呢。

吕后和审食其,向来被史家认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只是人们一直无法确定二人的不正当关系从何时开始罢了,或许在刘邦率军西进的途中,二人就搞起了婚外情,或许二人同在楚营为质时才搞起的男女关系。

如果吕后和审食其是在刘邦率军西进的途中搞起的婚外情,是不是对刘邦很残忍呢?刘邦在战场上拼死拼活,但自己的媳妇却在家偷人。

刘邦改立太子的主要原因是太子不中用。

虽然张良在婉拒吕泽时说,刘邦「以爱欲易太子」,但联系这段记载的上下文,很容易看出,张良不愿为吕泽和吕后出主意,所以把刘邦改立太子的原因定性为「爱」,之后声称自己和大家伙都没法干涉刘邦的私人感情。

从张良献计的实际效果和吕后传记中的记载来看,刘邦之所以要改立太子,最主要原因是刘盈不中用。

刘盈的不中用主要表现在一个弱字上。

司马迁在写刘邦欲易太子时,用两个字总结了刘盈的性格,即「仁弱」,为君者,仁是好事,弱是坏事,如果只有仁不强,根本就抗不起一个国家来。

假如你是刘邦,亲冒箭矢,戎马半生,打下一片大好江山,你希望江山二世而斩吗?你愿意把江山交到一个仁弱之人的手里吗?你肯定不愿。

汉十一年,英布造反,刘邦年迈体病,想派太子刘盈到前线抗击英布,但吕后怕刘盈打不多英布,硬是让刘邦亲上前线,司马迁用八个字记载了刘邦这次出征的艰辛:强载辎车,卧而护之。

刘邦是躺着上战场的!

仅仅八个字,就把刘邦的心酸写得入木三分,有子如此,不如无有!

换成你是刘邦,你见到一个站着的太子不如躺着的自己,你心里做何感想,你还愿意把江山交给他吗?

刘邦之所以放弃改立太子的念头,归根结底是刘邦被张良和刘盈骗了,刘邦以为太子虽弱,但已是天下归心,所以才放心把江山交给刘盈。

说到底,刘邦欲易太子和放弃易太子,与戚夫人无关,也和吕后无关,只和江山社稷有关,如果刘邦挑不起江山,刘邦为什么不换个选项呢?

所以说,刘邦欲易太子,并不是对不起吕后。

反倒是吕后,在刘邦生前擅杀韩信、蒙骗彭越,有些对不起刘邦,在刘邦死后,吕雉先是幽禁了所有得到刘邦宠幸的姬妾,而后鸩杀刘邦三子刘如意,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后又意欲毒杀刘邦长子刘肥,几年又杀了刘邦的两个孙子(刘盈的儿子和刘建的儿子),同时幽杀刘邦第六子刘友,逼死刘邦第五子刘恢,差点让刘邦断子绝孙,这算是对的起刘邦吗?

参考资料:《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留侯世家》、《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遥望燕园


吕后对不起刘邦

吕后嫁给了泗水亭长刘邦,那年她二十岁,刘邦三十五岁,两人年龄相差十五岁。而刘邦当初只不过是个泗水亭长,没什么权力和地位,还有个私生子刘肥。吕后却对刘邦至死不渝,始终跟着他打天下,一路上跋山涉水,时刻都会遇到危险。吕后选择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因此,有人认为刘邦对不起吕后,他让她吃尽苦头,十几年来没有过上一天安稳日子。但是我认为,吕后更对不起刘邦。理由有以下二点。

其一,吕后屠杀刘邦的爱妾戚夫人和儿子刘如意

刘邦对吕后是很仁慈的,也是很感恩的。尽管他是那么宠爱戚夫人,也曾想过立她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却始终没能下定决心,因为他想着自己不能对不起吕后,让他们母子两人未来堪忧,受人摆布。可是吕后呢,刘邦去世后不久,她就开始铲除戚夫人,给她用上惨无人道的酷刑--人彘,让她受尽折磨而死,还随便找了个理由杀了刘如意。吕后那么做,就没想过若刘邦泉下有知,会心寒吗?

其二,吕后开启了汉朝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专权的先河,给刘帮一手打下的江山埋下了隐患。

吕后权力欲望极强,她给戚夫人施用酷刑后,还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来看。刘盈看后,痛哭道:“这种事不是人做得出来的,朕是您的儿子呀,看来是没办治理天下了。”而后刘盈就再也不上朝了,朝廷自此把控在吕后的手上。刘盈驾崩后,吕后又擅立刘恭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封了吕氏家族十多人为侯。而大汉最终灭亡就是因为太后临朝、外戚乱权,这跟吕后脱不了干系。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你们的点赞和评论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元哥说历史


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之争,根本没有谁对不去错之分。

早年的时候,吕后为刘邦生了一儿一女,之后,刘邦刘走上了逃亡之路,最终被逼走投无路,开始扛起了反革命的大旗。

刘邦这小子很幸运,他的起点很好,有了像萧何、曹参这样的世族大家的拥护,他就变为了起义军的首领。

刘邦是老大,身边的女人自然少不了了。而此刻的吕后,在家里照顾自己的儿女还有刘邦的老父亲。

随着刘邦的官越来越大,他玩的也就越来越嗨,攻城略地,抢劫金银财宝的事情没有少干,当然更少不了的是贪恋美色。在荥阳的时候,他又得到了一生中的挚爱戚夫人。

此刻的刘邦早就把吕后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而这一时期也是吕后最艰难的时候,他正在项羽手下当人质呢?真是生死未卜,前途渺茫呀。

随着战争的进行,刘邦越来越占据主动权,最后项羽竟然把人质给放了。吕后才来到刘邦身边。

吕后本以为和刘邦分别七、八年之久,正所谓小别胜新婚,可是等他见到刘邦时,发现刘邦最不缺的就是女人了。

此刻的吕后已是人老珠黄了,刘邦对她更是没有兴趣了。

这一点吕后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对于她来说得不到爱没关系,只要刘邦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就行,没有爱,有荣华富贵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邦和戚夫人整天秀恩爱,其实吕后是很嫉妒的。但是,她可以当做全没看见。因为现在的隐忍,才能成就日后的辉煌。

等到刘邦年老要死了,吕后才从幕后走到前台。她在刘邦死后,就开始大展身手了。那个戚夫人,想夺她儿子太子之位的戚夫人,是她第一个要收拾的,所以,她先是把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给杀了,然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似乎老天爷看不惯吕后的做法,因为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很快也死去了,死的时候仅仅二十多岁。吕后可就这一个儿子呀,这大汉的江山还是要向下传呢。

这时候的吕后掌握了实权,她开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了,为了让自己在朝中站住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她大力的扶持吕氏等外戚的人来封王拜相。

这样做就触怒了皇族派的利益,正好这也是收拾皇族派的一个机会,吕后又先后杀了刘邦的儿子刘恢,刘友。还欺负了刘邦的大儿子刘肥,让他乖乖的献出了齐地的两个郡来。

吕后把刘邦的儿子折腾了一遍,几乎是把他的儿子全部给折腾死了,就剩了一个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还有一个刘长。

这两人没有遭到吕后的惩治,吕后就死去了。

这就是吕后和刘邦之间的恩恩怨怨,到底谁对谁错已经没法衡量了,总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对错之分。


史学达人


刘邦出身贫寒之家,很早便挫学混迹于社会,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后来在萧何的帮助下才有了个小小的芝麻官一泗水亭亭长,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之枭雄。

吕公是有名的地主,后为避仇人举家搬迁到沛县,县长和吕公是至交,于在吕公新居落成时,县的达官显贵都去祝贺。刘邦听闻消息后也去了,他打张"一万钱"的白条而受到吕公另眼相看。刘邦相貌堂堂,能说会道,吕公便主动提出把女儿嫁给他。


刘邦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单身,正愁找不到老婆,自然答应不迭,就这样刘邦娶了吕公之女吕雉。

后来,刘邦率众起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他一步步逆袭最终成皇帝。刘邦天生好色,还没娶吕雉时便和寡妇来往甚密。当了皇帝后,自然左拥右抱,醉人梦死,把吕后晾在一边了。


而吕雏嫁刘邦,相夫教子,当好了"贤内助",特别是她娘家资助刘邦起义,也其壮大奠下了良好基础。而整个过程,吕雉表现的任劳任怨,但后来和刘邦派给"伺侯"的审食其日久生情,最终跨过了伦理道德的底线。刘邦当皇帝后,吕雉成皇后,她仍和审食其暗中来往。但除了审食其,吕的并没有再和别人有"绯闻",因此,她和审食其偷情完全是空虚寂寞所至。

综上所述,刘邦的成功离不开吕家的帮助,刘邦称帝后也知恩图报地封吕雉为吕后。而好色的刘邦长期"冷漠吕后,吕后才做出出轨之举,因此,不存在谁对不对谁,只是各有所好,各有所需罢了。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夏普洱


家事:刘邦对不起吕雉,属于男方找小三,而且还是明目张胆的找。没结婚前,跟酒馆寡妇好上,还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刘肥。成家立业后,有了新欢,抛弃了原来的寡妇。吕雉跟刘邦生下一男一女,也是风光无限。后来刘邦起义。成了汉中王,遇到了戚夫人。就跟戚夫人好上了,戚夫人能歌善舞,深深吸引着刘邦。让刘邦欲罢不能,有了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而吕雉的儿子也得不到父爱。


国事:对于汉中王刘邦来说,妻妾成群都是很正常的。上对得起黎明百姓,下对的起国家社稷。有几个女人怎么啦?所以我认为国事中刘邦做的不算错,虽然说刘邦后期行为上对不起吕雉,自己当汉中王,让老婆在项羽那里当人质。不闻不问,还有一回就是刘邦面对项羽大军的追杀,而扔下自己的儿女。这点不知道需要多大勇气呢!不过刘邦还是让吕雉当了皇后,他明媒正娶的妻子管理后宫。她的儿子也成了太子。最后当了皇帝。


用户93400773182


刘邦对不起吕雉。

最初的刘邦是个亭长,亭长几乎没啥权,就是个苦差而已,而吕雉是富商的女儿,吕雉的父亲认为刘邦是个潜力股,所以将女儿下嫁。这和刘邦对不对得起吕雉到没啥关系,只不过互借力而已。

后来的刘邦娶戚夫人在当时也是蛮正常的,虽然现在算出轨,但那个时代的帝王……谁管呢。而且,刘邦这绝对不是第一次第二次的事了,我估摸着可能吕雉也习惯了。

以上我都觉得无可厚非,但是刘邦在逃亡途中抛下吕雉和一双儿女这就不能忍了,甚至吕雉被项羽俘虏都无动于衷。作为一个丈夫,无论哪个时代这都是很残忍的了吧。

后来的吕雉回到汉,刘邦骄纵戚夫人也就罢了,可是吕雉作为正妻,生下的儿子又是长子,理应是太子,更别提他们因为刘邦受尽艰辛,可是就因为戚夫人的撒娇哭诉就想将太子之位给戚夫人的儿子,还说什么“如意类我”,然后呢,吕雉苦心钻营使得此事作罢。如果真顺着刘邦的意来了,吕雉儿子的太子之位不在了,吕雉的后位也就保不住了,而此时的吕雉年老色衰,不得刘邦宠爱,在后宫之中估计必死无疑了吧,好像吕雉的妹夫樊哙也被刘邦杀掉了来着,虽说吕雉可能还有其他母家,但后宫离朝堂那么远,宫里无声无息地死了个人,谁会知道呢,反正只是一个不受宠的人而已。。以刘邦对孩子的态度来看,不仅吕雉自己保不住,她的一双儿女估计也活不了,刘邦会不懂这件事?这样看来,刘邦根本是不顾吕雉死活的,甚至他还会间接成为吕雉及其子女死亡的助力,让哪个妻子母亲不寒心?于情于理废立太子这件事都不应该。而很多说吕雉狠毒,如果不狠毒的话,活下来的绝不会是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