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處心積慮當上了皇帝,為何還要還給李家?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十四歲的時候就進宮,成為了李世民的才人。後來李世民駕崩,雖然和多數沒有子女的妃子一樣去了感業寺,但是她與李治之間一直藕斷絲連。後來李治把武則天接回了宮,並且封為了昭儀,隨後成為皇后,繼而稱“天后”。在李治死後,武則天就開始了她的政治生涯。武則天在位期間,推行了很多的舉措,大大鼓勵了農桑,改革了吏治,重視人才選拔。在她的治理下,時稱武周的唐代,進入了一個更加繁榮的時代。雖然她強有力的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但是在古代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里,武則天稱帝這件事仍舊引起了不小的波浪。

武則天處心積慮當上了皇帝,為何還要還給李家?

不過,她死後沒有把皇位傳給武家,而是還給了李家。同時她以先帝皇后的身份留下遺詔,與李治一起葬入陵寢,沒有任何貴重物品,只有一塊無字碑。她對自己死後的安排,與在世的時候專斷有著巨大的反差,而她為何這麼做呢?很多人都質疑武則天的本意,像她這樣一個滿肚子都是計謀的女人,做出這樣的反差舉動,肯定有她的深意。而這其中的深意,在今日我們反觀歷史後,卻漸漸發現了事件的真相。原來,這武則天竟然是這樣一個聰明的人,她能夠這樣做,其實是在保證自己的利益能夠實現最大化!

武則天處心積慮當上了皇帝,為何還要還給李家?

深意一:以先帝皇后身份留遺詔,並且以先帝皇后身份葬入陵寢。

武則天在李治駕崩後就掌握了政權,沒過多久就改了國號,自稱為帝了。她這樣的做法,在當時那樣的男尊女卑時代是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自然會有很多的人反對。但是武則天是一個極其心狠手辣的人,我們都知道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親手殺死了自己孩子。再加上她確實有能力治理國家,甚至可以說比李家的男兒們治理的更好,所以很多大臣都是敢怒而不敢言。其實武則天心裡也非常清楚,這些大臣們之所以不敢明著和自己作對,是因為忌憚自己的實力,別看表面上一句一個女皇,實際上心裡都盼著這個女皇完蛋的一天,他們始終不願承認這個女皇帝是個皇帝。

武則天處心積慮當上了皇帝,為何還要還給李家?

武則天心裡清楚自己的結局,所以她必須為自己的將來而考慮。從武則天的很多做法上可以看出,武則天對於權力的需求度,遠遠沒有她對於證明自己的渴望。她處心積慮最終坐上了皇位,對於權力的渴望是一部分,可是證明自己則是更加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什麼都沒有讓後世記住自己的政績來得更加重要,而正是這個原因,才是武則天臨死前安排自己的後事均以先帝皇后的身份進行,目的就是為了暫時向這個封建時代屈服,從而保留住自己的光輝。不然,自己都已經死翹翹了,萬一他們這些老腐朽找到一個小辮子借題發揮,武則天費心費力創下的豐功偉績都沒了,那自己之前這麼費勁幹嘛?所以武則天以先帝皇后的身份留遺詔、葬入陵寢,其實都是為了大局。

武則天處心積慮當上了皇帝,為何還要還給李家?

深意二:江山歸還李唐,留下無字碑

很多人在武則天執政的時候,都猜測武則天可能傳為給武家人。畢竟在她登基後,給武家的很多祖上都進行了追封。但是為何武則天最後沒有把江山給武家,而是給了李家呢?其實拋開其餘的深層次考慮,單說一點,是自己孃家侄子親還是自己的兒子親?所以,武則天傳給兒子屬於情理之中。再有就是武則天也非常清楚,如果不還給李家,自己死後肯定會有人來算賬的,到時候爭辯都沒辦法爭辯,只能任由大家潑髒水。索性還不如把江山給自己的兒子,怎麼算兒子都是最親,而且這樣大家會覺得反正江山都還給李家了,以後也不至於抹黑太嚴重。順帶著,她留下一塊無字碑,讓後世隨便評價去吧。跟隨歷史的發展,未來一定會有人認可自己。

武則天處心積慮當上了皇帝,為何還要還給李家?

所以說,武則天在死前自己安排的後事,看起來好像都不符合邏輯,與她的處事風格有著巨大的出入,但是實際上卻正是她深謀遠慮的體現。我們也著實佩服這樣一個女皇帝,在那個不被人認可的時代,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嘗試,等到自己實現證明自己的目的後,又能夠忍耐一時的委屈,只為等待時間的洗刷,讓自己的豐功偉績永遠傳頌。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為當時的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卻也為了權謀殘害了無數人。所以偉人和陰謀家,你更傾向於對她的哪個評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