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八十岁是一种什么体验?

侃聊天下


这个问题只能说无法得到答案。毕竟在这上面回答的也不可能有八十岁的人,所有的其他回答即使自己讲的再好再真实也都只是我们自己猜测的,我们并未经历过,只有时间才能让我们得到答案。

不过相当一部分人是可能活不到八十岁的,所以这个问题改为人老了是种什么体验比较好些。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活法吧!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任何结果都是有的。活到八十岁的人我见的不多,也接触的不多,但村里的老人还是接触挺多的,只是没那么大年纪,极少有到八十的。在我的眼中,他们大部分老人都可以说是在等待死亡的来临吧!因为像那么大年纪的老人一般也都是没啥文化水平的,小时候没条件接受好的教育,有的连字也不认识,很少有那种见多识广的人。可以说他们的人生仅限于正常的本能工作,去干一些一辈子都可能不会有多大变化的工作,他们的成熟可以说就只是一些单纯的人生经验,思维不会有多高。他们在某些方面是不如小学生的,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比那些老人强,小学生所受的教育虽然不高,但能让他们知道从书中获取知识。

而对一个人来说,我认为知识是最重要的,但知识只是跳板,有了知识,我们可以进行更高维度的思考,可以忍受孤独与痛苦,能够看清一些事物的本质,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我超脱。即使同样是老人,生理上看起来都一样,但精神是不一样的,像我就遇见过因为得了病在那痛哭的老人,因为怕死;而有些国学大师虽然也老,但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不一样的气度,一种超脱的精神状态,我们敬仰那种人。

说白了,就是同样为人,但人与人是真不一样的,有些人就只会一些本能的东西,而有的则在本能之外拥有的更多。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可以把世界当成一场游戏,每个人和一切生物都是程序,程序的高等与否取决于人的思维,而很显然大部分人都只是底层程序,是游戏中的NPC,只会一些规则所规定的本能。而有的呢?则是不一样的,思维程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即使外表看起来一样,但内在不同,并且可能极为高等,如人工智能,能进行自我的演化。

再回到问题上来。那些老人他们大部分没有像我们那样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到了晚年,不能工作了,也没啥创造价值的能力了,每天就是一堆老人聚在一起聊聊天,那么他们能聊什么呢?又能想些什么呢?他们不会去思考一些对我们来说可能很正常的东西,像读完一本书后,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多东西,思维境界有了提升。他们只能去思考和聊些像啥时候会过节,孩子啥时候回来的”无聊“的事,除此之外,他们还能思考什么呢?思考人生?思考宇宙和自我的存在?我想不会吧!他们作为老人只能坐在那浪费时间,遭受着随时到来的可能因为身体老化带来的各种痛苦与疾病,并给孩子什么的带来一些麻烦,那就相当于是等死了,真的是等死了。我们当然不希望他们那样,他们为了这个社会和国家作出了很多的贡献,晚年不应该那样看起来没意义。但我们也没办法,时代所致,我们的先祖有的可能更惨。

等我们老的时候可能不是那个样子了,我们与那批老人的成长不同,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也还是那样子。你来这一世,得到了什么?看透了什么?思考出了什么?你应该怎样去面对人生的各种痛苦与欢乐?你是否就是个底层程序呢?你即使物质身体再怎么变化,你的精神灵魂也要一直进步啊!等我们老了,我们要能够为自己而活,即使同样是面对死亡的结局,我们这一世也要与众不同!


夏花之绚烂2000


我父亲89,母亲79。

父亲部队转业到地方,一直在机关从事人事工作,母亲在农村,因为我的姥爷和两个舅舅都去世了,赡养姥姥的义务落到母亲身上。姥姥不愿意住城市,妈妈也自然而然待在农村,,直到姥姥去世。父母一直分居两地。

直到父亲离休,从城市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才团圆。

本以为一家人在一起,是件好事,可是因为父亲长期不和我们在一起,忽然团聚了倒是觉得别扭。父亲脾气爆,我们对他除了陌生就是害怕。父母之间也没有了以前的相思和客气。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生争执。就这样磕磕绊绊20多年。

现在父母都老了,脾气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的小了,走路的节奏也慢了许多,老年斑多了,一口好牙剩下的只有又黄又黑的牙根了。父亲的目光柔和了,对母亲也轻声细语了,尤其对隔辈的孙男娣女,疼爱有加。

我们工作之余,常常回家看看,愿天下父母心都安享晚年





有尊严的老去


人生不个三万天!三万天等于:“八十二周岁加七十天”,本人以平安的健康自理活过了三万天,对八十岁的体验有一点体会,要过好退休后这二十二年,退休后就要有一些计划,退休前我把抽了二十六年的烟一次就戒了,更没有胡吃海喝把肚子弄大,一直保持体重在标准体重的范围之内的最小值。前十年除了保持好运动,健走(快步走)外,还算过得舒服,后十年(七十)以后,我做了一个(健康自理活过三万天)计划,对一双腿(脚)有计划的进行锻炼:除每天快走三十分钟外(步速为130--140步/分,),并自创围绕两条腿的多种运动方式:如脚跟对脚尖向前,脚尖对脚跟后退;脚交叉向前与交叉后退;脚尖交叉向前与脚尖交叉后退;脚跟交叉向前与脚跟后退;脚尖曲膝站桩双手十指交叉上举;脚尖曲膝下蹲;双手于背合十脚尖曲膝下蹲;头手三角倒立;俯卧撑;闭目独立等。以上运动除快走每天坚持外,再根据体力以上自创的项目再选做两到三项。三万天前可以说身体协调灵活,一七年,一八年两年的体检,均未发现三高及重大疾病,本人最大约体验是:锻炼必须要坚持,要抓关健,老祖宗说:(走是百炼之祖),本人体会是基本功,有人老腿先老,腿是人体第二心臟,人体器官用进废退之说,世卫组织认为(走)是最好过运动,所以我于二零一七年十月敢与比我小十来岁的单位职工旅游黄山,到海拔1800多米的光明顶步行而下,下到索道下山处,一塊牌子上写:乘索道十分钟,步行两小时,我靠一技拐杖与其他四位职工两小时,同時到达停车场,第二天还去九华山旅游,二零一八年十月、十二月,先后两次再去小西北六省市十三天及去港珠澳、、横店影视城、夏门、金门等十一天旅游,均不拉集体的后腿,而且愉快的顺利完成了任务。我为我八十岁过得不遗憾,我目前除听力有下降外,开始感到有些老年病,如膝盖上六楼有点疼,左肩开始有点疼,计划有的运动项目如三角倒立去年九月就停做,有的在数量上,力度上均有减少,力争健康自理的活过八十四,我知足了!这是本人的实践过来的,与老年朋友们共勉!


李泗甲


我的岳母今年八十四岁,出于我对她的敬重和感情的深厚,在此文中就直接称呼她母亲,半个儿子也是儿。

母亲八十岁生日那一天,她的后辈60余人,为她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八十大寿。当天请来了婚庆公司主持,上午十点,活动开始。幸福大家庭的全体成员进入会场入座,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音乐声中,母亲健步地走上主席台,向她的儿孙及重孙致以亲切的问候。随后在《母亲》的音乐声中,按辈份顺序陆续上台,每人先和她一个拥抱,再给上一个红包,表示生日的祝福。60余人站在母亲两边和后面,一张超大的全家福让每一位温暖幸福。

母亲的生日蛋糕,做的特别精致,八层蛋糕寓意着八十大寿,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母亲和全家人一起品赏着蛋糕的美味。随后母亲和她的五个女儿和儿媳,以及孙女这一辈,在舞台上扭起了东北大秧歌,母亲挥舞着红绸带,也是紧跟节奏,笑得那样开心。她的孙子跟着她边跳边唱着《爷爷奶奶和我》,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母亲养育着六个儿女,受尽了生活的艰辛。父亲的身体不好,过早去世,她含辛茹苦把儿女一个个抚养成人,为他们成家立业。一生的勤劳,到了八十岁还是停不下来。她仍然每天为儿孙做好一日三餐,大部份家务还是她操劳。

她的身体如今还是那样硬朗而健康,心态如同年轻人一样,笑容满面。种着菜园吃着纯天然绿色的蔬菜,有时还分些左邻右舍。稍有闲空叫上三位,对麻将特别爱好,乐在其中。每逢节假日,只要有机会,她就和晚辈一起到全国各地旅游。82岁那年,母亲坐上了由武汉飞往深圳的飞机,实现了她航空的梦想。都说八十四岁是一道坎,而母亲在这个年龄,仍然尽情地享受着每一天的幸福人生。

我好想好想活到八十岁的那一天,能有着母亲的心态和健康,能有着母亲一样的幸福和享受。当我过完八十四岁的生日之后,无论哪一天没有痛苦而优雅地老去,这就是我最好的往生极乐。





朱八戒CC


那时候奶奶才47岁,一直到现在78岁,突然间走了一个老伴,奶奶就这样的一个人到现在,其实在我们现在的社会,还不有几个能忍到现在的,现在现实的社会,说离婚就离婚,说在找二婚就找,根本就不在乎感情,要羡慕感情,我还是羡慕奶奶那时候的真爱,希望奶奶活到百岁,永远在我们身边,健康平安快乐就是对我最大的幸福,我永远比不上奶奶,我的感情失败,奶奶是我最羡慕的人,这是我个人思想,希望你们不要介意,我有一个奶奶照片,是我偷偷的让她坐好,给她来张可爱的照片,😌



娇娇语录


我们家族,年龄最长的数我的奶奶,八十九岁逝世的。

奶奶一生生了十一个孩子,生病死了五个,爷爷在奶奶四十多岁时逝世的。奶奶没有再婚,一个人拉扯大了爸爸他们几兄弟。

在我记事起,奶奶就信佛,每到农闲,她就会和几个姑婆一起去“朝山”,为一大家人吃斋祈福。每次奶奶都会把全家人的名字无一遗漏的在菩萨面前念一遍,她才会心安。

奶奶在我的记忆中,身体一直很康健,闲了就会和她舅公舅婆她们打打长纸牌,约起一起去赶集。老家离集市有十四五里路,奶奶他们几个老人却一点不觉得走山路有多累。每次回老家,奶奶总会站在门前那条小山路边等候,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从衣口袋里掏出几个糖果塞在我手心里。

奶奶一直很勤快,就在她八十九岁那年,她还担粪种菜,做一些农活,只是意外来得太快。所以,年过八十,也许也会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吧。


沉淀与生活


我是1940年3月10日出生在齐齐哈尔,4岁回山东东阿老家,1961年青岛上学,离80岁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身高1、77米,现在体重90公斤。一生曾经患过肺结核、鼻窦炎、胸膜炎、腔隙性脑梗塞、肠梗阻、间歇性房颤、输尿管结石、眩晕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现在眩晕症时有发作,步态蹒跚不能远行超过一公里外及高血压外,其余疾病均已痊愈。年近八十回顾一生,曾经有过“过五关斩六将”也有过“走麦城”,一切都不在去计较。活在当下,过好今天,忘记昨天,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不求死,不怕死,不埋怨,不吸烟,不喝酒,不造谣,不传谣,上网聊天,看国家大事,听美妙音乐,看影视电影。自寻快乐。


TXZJWS


现在生活好了,人活80岁很常见,如果身体好,80岁一点不显老,生活自理不需照料。我的父亲身体一直很好,在农村自己生活,一生节俭,近2年大脑不好,有点健忘,我在外工作没太多时间陪父母,今年元月父亲背疼查出肺癌晚期,住院2月离世,享年81岁,太突然心里难以接受,想念我的父亲。

子欲孝亲不待,望天下游子有时间回家多陪陪年老父母,望天下儿媳善待公婆,人过80时间真的很快。


过客168430876


首先本人离八十岁还有点遥远,八十岁的人生是什么体验我不得而知,不过我的母亲已经年近八十,曾经患过脑溢血,虽然康复的不错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走路不稳经常会摔跤,父亲三年前去世后她就一个人生活,我们姊妹几个也经常轮流去陪她,可毕竟各有各的家庭工作,并且还不都在一个城市,所以照顾很不方便,但她总说晚上一个人害怕,白天没人陪着说话孤独,老年人有病没病三天两头总要往医院跑,开各种各样的药保健品,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吃药,说实话生活质量真的不高,但老人就觉得活着每天能看看人就是幸福的,最近我们请了个住家保姆照顾她,她也挺满意的,无论如何在她晚年活一天就快乐一天吧。


自乐闲人


我与父亲都是兔子生肖,相差二十四岁,车禍伤残后,有人说我可以等死了,当时父亲还没有死,我如果活到父亲的年纪,我不能等死就等二十多年,父亲活到九十三岁,今年春节后去世。父亲一直是我的骄傲,为我做出了长寿的榜样,活得越久,我的希望越大,有人说父辈是自己与死亡之间的一道墙。说得太好了。以前从来不佘考虑自己死的问题,现在墙倒了,直面的是自己死亡,我现在每天走路一个小时,拉二胡三个小时,学习头条三个小时,也比较充实,争取活过八十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