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关系,都需要适当的距离

任何关系,都需要适当的距离

01

同事小张才来公司不久。总喜欢吹嘘客户和她关系有多好。

前几天她过21岁生日,在朋友圈晒了几次红包,反复强调今天是自己生日。

有几个客户给她发了红包,让她更加兴奋,马上晒到朋友圈,说自己人缘好,连客户都主动给自己发红包。

但是昨天,新来的另外一个同事小黎,却抢走了她的客户。

小黎原本不知道这个客户是小张的,上周第一次和客户联系,客户说价格贵。

小黎后来又跟进了一次,客户还是嫌贵,小黎也就当一个潜在客户先放着了。

谁知道昨天,客户主动过来联系小黎,让小黎发合同过去,那边随时安排打款。

小黎又惊又喜,跟领导一反应,小张就知道了,说这个客户是她的,都跟了一个月了。

最后领导决定这个客户归小黎,奖金一人一半,业绩和提成都算小黎的。

小张看着这个不算小的单子眼睁睁的溜走,气得找小黎反复确认和客户的微信电话聊天记录。

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跟了这么久,为何客户突然找小黎合作了?

她以为自己辛苦跟进一个月的客户,和自己的关系一定比和小黎好。

但是事实上,小张每次跟进客户,都跟牛皮糖一样粘着,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种感觉的。

相反小黎懂得适可而止,不会把客户逼得太急,合作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情。

客户只要知道合作后他能享受到什么服务和收益,余下的对业务员的考量,完全就是一种感觉。


任何关系,都需要适当的距离

02

小颜是个外表看来乖巧文静的姑娘,但是性格却很独立。

和男友相处半年,每次在公司加班的时候,男友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的打过来,她都有分手的冲动。

尤其有人打趣她,说男友对她事无巨细的时候,她都尴尬的笑笑。

或许找个温柔体贴的男友是很多女孩的梦想,但是自己的男友对自己的这种关心,在小颜看来,已经超出了自己期待的范围。

小颜可以加班到十点自己独自回家,也可以风雨兼程赶到外地出差几天,不需要接送,不需要陪伴。

她想要的刚好的距离,不过是加班到很晚回家,有一盏灯为自己亮着。出差几天回来,有一口热饭。

而不是隔半个小时来个电话,你工作做完了吗?我来接你!

男友说曾经前女友就因为下班不能每天接送经常和自己吵闹,所以现在他争取做个合格的男友。

可是这种合格,也只是针对你的前女友。而我,是我。

每个人性格不一样,需求也有所差异,如果不能处理好分寸,两个人都会很累。


03

丫丫上到高中毕业都很听话,因为父亲过世早,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不管是学校还是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她都乐意和母亲分享。

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繁忙,母女联系得越来越少。

丫丫过完25岁生日后,母亲每次来电话的话题就离不开对象了。

时光飞逝,丫丫一直单身,母亲想不明白,自己的女儿积极上进,长得也不难看,怎么就找不到个对象。

母亲多次游说丫丫回家发展,说家里有很多单身青年非常优秀,反正你在外面也找不到,干脆回家来。

以前丫丫觉得母亲非常开明,所以每次和同学之间有什么小摩擦都愿意告诉母亲。

但是现在看来,母亲的观念和那些迂腐的乡下老太太也没啥区别。

好像女孩生来就是为结婚生孩子而活着的,自己才毕业三年,一无所有,怎么结婚?

同学中是有不少结婚生娃的,但是至少现在,自己还想努力两年,取得点成绩再说。

可是母亲却认为女孩没必要那么拼命,嫁得好比什么都重要,然后又是东家的谁嫁了谁,西家的谁娶了谁,都过得多么幸福。

再不然就说到自己当年这个年纪,丫丫都已经会走路了如何如何。

而丫丫看到的情况是,很多优秀的女性,不管是否选择婚姻,事业也是她们追求的目标。

有的人一毕业就结婚生子,然后一路厮杀,做到公司管理层。也有人毕业十年也不结婚,终于积累了创业的资本。

她们的人生精彩纷呈,婚姻不是她们生活的全部。

丫丫爱妈妈,但是母亲的这种关心,让她感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干涉。

哪怕我们是骨肉相连的亲人,在谈论某些话题的时候,也应该有距离的。


任何关系,都需要适当的距离

04

梅子和莎莎高中时期是好闺蜜。大学又考上了同一学校。毕业后住在一起。

后来梅子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年,梅子升职了。

而莎莎还和刚进公司时一样,做着助理的工作。

收入拉开差距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在学校的时候,因为莎莎的家境好一点,所以有什么总能分一半给梅子。

升职后的梅子慢慢的开始买一些有质感的东西,偶尔也帮莎莎买一份,出去吃饭也总抢着买单,她以为自己是在弥补过去莎莎对自己的好。

但是莎莎却觉得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不仅仅是经济的差距。

原来,所谓的纯真的友谊不过是因为我们曾经经历着同样的生活,有同样的感受,所以能互相慰藉。

而成熟之后,决定友谊的因素太多了,高度不一样,眼界也不一样,你说山上的日出很美,可是我爬不上去,我什么都看不到。

最后,你只能和那些能看到日出的人谈笑风生,畅所欲言。剩我一人在回忆里沦陷。


05

年少的时候,尤其青春期,总感觉老师父母不理解自己,只有同龄人能有一点共同话题。

成年后发现,想要维持一段适可而止,不远不近的关系,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然这世间哪里有那么多的悲喜?

但是好在,我们终将越来越成熟,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也终将被我们拿捏得更准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