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上有八个最难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杨修一眼就懂

石碑上有八个最难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杨修一眼就懂

本文由【小梦历史屋】 独家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允许,禁止抄袭转发,侵权必究。本文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提到三国时期,很多人都能立刻想到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三国鼎立的时期。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孝女叫曹娥,在她14岁的时候,父亲溺水死亡,但还找不到尸体,曹娥非常伤心,她就沿着河边哭着寻找,一直找了十几天,到第十七天的时候,曹娥也跳河而死了。没想到过了几天之后,曹娥又抱着自己父亲的尸体付出水面,这个故事在《后汉书》当中记载。

石碑上有八个最难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杨修一眼就懂

这件事情在当时非常著名,后来东汉有位大将知道了以后,就立下了一块石碑当中纪念,甚至还让自己的弟子写了一块碑文。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知道了以后,就想过来看看碑文写得怎么样。蔡邕感到了之后,已经很晚了,看不清楚碑文上写了什么,于是蔡邕就摸着石碑,读完之后蔡邕感慨万千,也不用多说,于是就在碑文上写了“黄娟幼妇外孙齑臼”,也没有人能懂这八个字到底什么意思,于是就这样走了。

石碑上有八个最难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杨修一眼就懂

后来有一天曹操带着自己的军队从这里经过,都知道曹操跟蔡邕是忘年交,当初曹操年轻的时候,在汉灵帝身边当过官,那个时候蔡邕已经名气很大了,不过还是对曹操非常欣赏,正是因为有这段感情,所以后来曹操才重金赎回匈奴抢走的蔡文姬。这也是有蔡邕的原因在当中。

石碑上有八个最难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杨修一眼就懂

当曹操走到这里的时候,他看到了这个八个字一下子就认出来是蔡邕的字迹。曹操上去仔细的观看,但是他没看懂蔡邕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转头问杨修:“你明白这八个字吗?”杨修一看就懂了,他刚想说,曹操就白手,曹操看到杨修这样他就明白杨修懂了。

石碑上有八个最难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杨修一眼就懂

曹操也是个喜欢猜字谜的人,当初他给荀彧一个空的食盒就是,荀彧一看就明白了,于是自尽了。正是因为这样曹操是不想让杨修教他的,所以他不让杨修解释,想自己明白。当曹操走出30里之后,他才明白。当他想明白之后,他就让杨修说说意思。

杨修解释说:“‘黄绢’两个字就是带颜色的丝绸,这就是‘绝’字;‘幼妇’就是说年龄小的女孩子,这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生的孩子,这是个‘好’字;最后‘齑臼’就是说捣碎的东西葱姜等等,臼是牙齿这就是说用牙齿吃捣碎的辛辣食物,自然是舌头最难受,因此这是个‘辞’字。所以这八个字就说碑文所写是‘绝妙好辞’!”

石碑上有八个最难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杨修一眼就懂

曹操听完之后说:“杨修啊,我的聪明跟你的想必,足足差了三十里路。”后来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当中。其实杨修太聪明不是一件好事,他后来看穿了曹操“鸡肋”军令的深意,曹操用这件事情杀了他。曹操手下还有个司马懿,他也聪明异常,但是他却和杨修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司马懿懂得装傻,他是不会像杨修这样,明白之后有一种尽在掌握的自信的。

杨修不仅仅是死在聪明上,还有夺嫡等多方面原因,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自大”是他丧命的导火索,如果不是因为他爱炫耀,也许不会这么快就被曹操抓住。人们说的杨修,都会说一个“太聪明”,但是说到司马懿却是“聪明人”,虽然就是差了一个字,但是也能看出两个人的不同。

石碑上有八个最难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杨修一眼就懂

懂得装傻的司马懿,似乎才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的榜样,想想小时候课堂上,似乎大家也都不会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了,其实我们还是要在该表现的时候表现,不该表现的时候低调。我们可以做司马懿这样的聪明人,也可以像杨修一样拥有自信。各位网友,你们怎么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哟~

本文由【留下眷恋娱乐】 独家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允许,禁止抄袭转发,侵权必究。本文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