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上有八個最難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楊修一眼就懂

石碑上有八個最難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楊修一眼就懂

本文由【小夢歷史屋】 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提到三國時期,很多人都能立刻想到曹操、劉備、孫權等人,三國鼎立的時期。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孝女叫曹娥,在她14歲的時候,父親溺水死亡,但還找不到屍體,曹娥非常傷心,她就沿著河邊哭著尋找,一直找了十幾天,到第十七天的時候,曹娥也跳河而死了。沒想到過了幾天之後,曹娥又抱著自己父親的屍體付出水面,這個故事在《後漢書》當中記載。

石碑上有八個最難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楊修一眼就懂

這件事情在當時非常著名,後來東漢有位大將知道了以後,就立下了一塊石碑當中紀念,甚至還讓自己的弟子寫了一塊碑文。蔡文姬的父親蔡邕知道了以後,就想過來看看碑文寫得怎麼樣。蔡邕感到了之後,已經很晚了,看不清楚碑文上寫了什麼,於是蔡邕就摸著石碑,讀完之後蔡邕感慨萬千,也不用多說,於是就在碑文上寫了“黃娟幼婦外孫齏臼”,也沒有人能懂這八個字到底什麼意思,於是就這樣走了。

石碑上有八個最難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楊修一眼就懂

後來有一天曹操帶著自己的軍隊從這裡經過,都知道曹操跟蔡邕是忘年交,當初曹操年輕的時候,在漢靈帝身邊當過官,那個時候蔡邕已經名氣很大了,不過還是對曹操非常欣賞,正是因為有這段感情,所以後來曹操才重金贖回匈奴搶走的蔡文姬。這也是有蔡邕的原因在當中。

石碑上有八個最難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楊修一眼就懂

當曹操走到這裡的時候,他看到了這個八個字一下子就認出來是蔡邕的字跡。曹操上去仔細的觀看,但是他沒看懂蔡邕寫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他轉頭問楊修:“你明白這八個字嗎?”楊修一看就懂了,他剛想說,曹操就白手,曹操看到楊修這樣他就明白楊修懂了。

石碑上有八個最難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楊修一眼就懂

曹操也是個喜歡猜字謎的人,當初他給荀彧一個空的食盒就是,荀彧一看就明白了,於是自盡了。正是因為這樣曹操是不想讓楊修教他的,所以他不讓楊修解釋,想自己明白。當曹操走出30裡之後,他才明白。當他想明白之後,他就讓楊修說說意思。

楊修解釋說:“‘黃絹’兩個字就是帶顏色的絲綢,這就是‘絕’字;‘幼婦’就是說年齡小的女孩子,這是個‘妙’字;‘外孫’是女兒生的孩子,這是個‘好’字;最後‘齏臼’就是說搗碎的東西蔥姜等等,臼是牙齒這就是說用牙齒吃搗碎的辛辣食物,自然是舌頭最難受,因此這是個‘辭’字。所以這八個字就說碑文所寫是‘絕妙好辭’!”

石碑上有八個最難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楊修一眼就懂

曹操聽完之後說:“楊修啊,我的聰明跟你的想必,足足差了三十里路。”後來這個故事被記錄在《世說新語》當中。其實楊修太聰明不是一件好事,他後來看穿了曹操“雞肋”軍令的深意,曹操用這件事情殺了他。曹操手下還有個司馬懿,他也聰明異常,但是他卻和楊修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司馬懿懂得裝傻,他是不會像楊修這樣,明白之後有一種盡在掌握的自信的。

楊修不僅僅是死在聰明上,還有奪嫡等多方面原因,但是不能否認的是,“自大”是他喪命的導火索,如果不是因為他愛炫耀,也許不會這麼快就被曹操抓住。人們說的楊修,都會說一個“太聰明”,但是說到司馬懿卻是“聰明人”,雖然就是差了一個字,但是也能看出兩個人的不同。

石碑上有八個最難懂的字,曹操走30里路才明白,但是楊修一眼就懂

懂得裝傻的司馬懿,似乎才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的榜樣,想想小時候課堂上,似乎大家也都不會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了,其實我們還是要在該表現的時候表現,不該表現的時候低調。我們可以做司馬懿這樣的聰明人,也可以像楊修一樣擁有自信。各位網友,你們怎麼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喲~

本文由【留下眷戀娛樂】 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