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自诞生之日起,印度海军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就饱受各种非议。除了吐槽数次延长的工期,就是鄙夷其设计数据方面的不够完美。但若站在印度工业水平与军事发展的角度去看,那么加尔各答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其意义也绝不限于成军后的3艘驱逐舰战力。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刚刚下水时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



在谈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之前,不能不提其前身--德里级驱逐舰。作为印度海军80年代起的一系列技术引进与升级成功,德里级代表了前隐身时代的较高水准。今天看来是非常杂乱的整体布置,在那个时代恰恰是军舰能力多样性的展现。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加尔各答级的前生 德里级驱逐舰



印度海军在7000吨级的舰体上,集成了用于区域防空的SA-N-7防空导弹、用于点防御的巴卡拉1防空导弹、AK630近防炮、对舰攻击的SS-N-25海王星反舰导弹等众多武器。这让德里级一度成为印度历史上最全能的战舰。以上这些技术也都由印度人在不同年代逐步引进,最终成功组合装配。所以,德里级就是20世纪后期的印度海军终极成果汇报。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加尔各答的隐身舰体设计 是对时代潮流的反馈



但在进入2000年后,隐身技术与其他信息化武器的迅猛发展,让德里级显得落后于时代前端。印度海军也就放弃了原本15艘的德里级驱逐舰计划,转而开始研发今天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准备以德里级的经验,将信息化时代的隐身技术、电子战技术和其他武装升级内容,设计新的主力舰框架。只是迫于自身工业水平限制和1998年后的国际形象低潮,变得工期缓慢。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加尔各答整合了许多印度海军需要了解的新技术



经过了十多年的不断摸索和尝试,印度海军终于在2014-2016年之间交付了3艘加尔各答级。除了隐身化的舰体设计和新式相控阵雷达,还在船上实验着各类近20年内出现的新式武器技术。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正在测试巴卡拉8防空导弹的 加尔各答



例如以巴拉克1近程防空导弹为基础,不断改进升级而来的巴拉克8中程区域防空导弹。很多人吐槽其70-100公里的设计目标太没志气,却不知道从1-8型之间还有过射程40-70公里的巴拉克2型阶段。而巴拉克8的远程改进型,目前也在稳步推进当中。介时,将让使用军舰具有更远的防空火力射程。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正在试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的 加尔各答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布拉莫斯反舰巡航导弹身上。依靠与俄罗斯人的技术合作,印度人率先用上了这款飞行速度可达2.8-3马赫的反舰利器,打击400公里左右的水面目标。高性能的冲压发动机,即便在问世几十年后的今天,都很少有国家可以做到。更好的改进型设计也从未停歇。未来还会有速度5-7马赫,射程达到500公里左右的新布拉莫斯导弹出现。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加尔各答级舰艏的76mm主炮



当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海军还是为加尔各答保留了不少相对陈旧的武器系统。比如近防炮依然是经典款的AK630,反潜武器除了530mm鱼雷发射管外,也包括了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但只要不是顶尖级别的技术强国,在部分地方留下已经非常成熟的旧技术,也未必不是好事。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经典款的AK630 近防炮



作为航母战斗群的护航主力,加尔各答目前的配置已足够同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其他9艘驱护舰上装备的SA-N-7/17防空导弹一起,构建初步的海上防空网络。临舰上大量配备的巴拉克1近程导弹,也可以在编队中提供群体掩护。垂发的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则可以同各种海空军远程作战平台配合,形成瞬间爆发的巨大攻击力。随舰的2架中型直升机,更是航母反潜直升机队的有力补充。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可以配给加尔各答级使用的 海王直升机



我们目前看到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并不是其最终的满格战斗力状态。甚至可以认为,加尔各答本身就是在为下一代大型驱逐舰“投石问路”。在3艘加尔各答级路线下水服役的同时,基于其建造经验和技术积累而改良的维萨卡帕特南级驱逐舰,已经在船台上逐渐成型。


加尔各答:承上启下的印度海军驱逐舰中坚

船台上的 维萨卡帕特南级驱逐舰



这也是印度海军自2000年以来的惯用发展模式。无论是大型的驱逐舰,还是较小的护卫舰,都以3艘为一个批次进行递进式升级。很多新技术会优先放在较小的护卫舰上进行测试,再由大型驱逐舰来完善整体效能。若是没有缜密计算和富有智慧的观念,就是难以保持这样的有序节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